02.04 自己小区出现了疑似病例,该怎么办?

鼠年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变得特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可能是我们过的最为特殊的一年。

疫情持续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听到或者正在经历着:附近小区甚至是自己小区,出现了疑似或确诊病例。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还能不能出门采买?

该如何防护呢?

别着急,你担心的这些问题,统统为你解答;

为此,我们收集了以下这些疑问,为大家解答。

01

小区有感染病例,同小区居民怎么办?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居家休息。如需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注意手卫生,避免手在接触公共物品或设施后直接接触面部或眼、鼻、口,有条件时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无洗手设施时可用免洗消毒液清洁双手;

外出回家后应及时彻底清洁双手,在家也应保持手部卫生;

每天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居家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每星期最少彻底清洁家居环境一次。

特别注意:如果已经和病例有过接触,请及时向当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小区物管和居委等有接触病例风险的人群,需要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并做好手卫生和病例活动场所的消毒等工作。

02

硫磺能否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硫磺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皮肤消毒:可选用75%的酒精和碘伏等(注:黏膜用碘伏或其他黏膜消毒剂);

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粉/泡腾片)配制成有效氯浓度为250~500㎎/L的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

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03

对抗新冠病毒,双黄连口服液真的有效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但目前该发现仍是初步研究,该药是否真的有效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特别提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并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

04

接触过湖北来的朋友,怎么办?

要特别留意自己及朋友的身体状况:

如果接触时或接触后对方出现疑似症状的,应按当地要求向所在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

如果接触时或接触后对方未出现症状的,由于不确定对方的感染状况,为了保护家人和自身,也建议进行居家医学观察,观察期间注意做好以下措施:

每天尽量开窗门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与家里其他人尽量避免近距离的接触(至少间隔1米以上距离),最好处于下风向;日常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4个小时或口罩潮湿后更换;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每天早晚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册。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气促、或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报告,减少和他人接触,避免传染,并戴上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等待医务人员到场诊治。

05

出门晒太阳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吗?

太阳照射达不到56°C的杀灭温度,且日照紫外线也达不到医用紫外线灯的强度,不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达到杀灭病毒的要求,若要外出晒太阳,仍需戴好口罩,做好必要防护。

06

84 消毒液能杀死新型病毒吗?

84 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都属于含氯消毒剂。直接稀释后装在塑料容器里就可以在进行消毒杀菌。

虽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灭病毒能力强,但刺激性也强。

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避开皮肤和口鼻。请遵守以下步骤:

佩戴口罩、乳胶手套和防水围裙。同时建议佩戴护目镜防止溶液溅入眼内造成伤害;

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配置和使用漂白剂溶液;

应有冷水配置漂白剂,热水会影响杀菌效果;

含有 5% 的次氯酸钠漂白剂,其稀释步骤如下图:

自己小区出现了疑似病例,该怎么办?

同时,70%~75% 浓度的酒精棉片或酒精,不但可以杀死病毒,而且还便宜。

特别提示:不要把酒精大量喷洒在婴幼儿和成人身体上,防止酒精过敏;注意明火,防止火灾。

07

出门是否需要戴护目镜?

没必要!

之前,有医生自述怀疑自己是因没戴护目镜而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此不少人尤为关注出门是否要戴护目镜的问题。

专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触传播,另一种是飞沫传播。医生和普通市民的工作环境并不一样,医生要直面病人,可能近距离暴露在高浓度的飞沫下面,因此医生需要戴护目镜,市民并不需要。

专家建议,市民与别人交谈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这样能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08

取快递、外卖是否会感染病毒?

即便快递或外卖上存活着病毒,也不等于可以达到感染条件,病毒经快递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同时在家拥有一定清洁与防护条件,与外卖小哥和快递员接触前,佩戴好口罩,去掉包装后及时洗手,再接触口鼻眼睛。

09

接触手机、电梯按钮、现金后,如何防护?

根据SARS病毒的特点,推测新型冠状病毒可在金属、塑料上存活2~3天,但存活不代表可达到传染条件。

手机、现金等存在的细菌和病毒数量种类众多,不管是否沾染上带有冠状病毒的飞沫,接触后都需好好洗手。不要用脏手碰口鼻、揉眼睛,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玩手机。

10

楼梯扶手、小区器械等公共设施,如何防护?

同理,病毒可能附着于这些公共设施表面,通过接触传播。

一句话,能不碰就不要碰,真的碰了别摸鼻子、嘴巴和眼睛,请马上洗手。

11

附近街区有确诊病例,使用公共厕所安全吗?

基本安全,但有细节需要注意。

公厕中可能存在接触传播,虽然厕所里大家哪都不想碰......但有时难免遇到衣服蹭到周围、接触到马桶圈的情况,这时候要额外做好洗手、衣物消毒的工作。

另外,公厕中也可能存在飞沫传播,请戴好口罩。

12

每天家中需要用酒精进行消毒吗?

若有客人到访,可适当进行消毒。

但如果家里没有外来人员,家人也都健康,则没有必要进行消毒,不提倡过度消毒。

如果市民实在担心,可以使用75%酒精擦拭门把手、扶手等常接触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粉剂、片剂、水剂等),按照说明书进行配置后,用于湿擦、湿拖桌面和地板。需要注意的是,用50度的白酒消毒是难以保证消毒效果的,在家里蒸白酒、白醋,消毒效果也不明确,没有证据显示此法有效。

专家建议,家中应尽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对流。

此外,需特别注意手部卫生,从外面回到家后、餐前便后、擦眼睛前后、接触宠物或家禽后、接触病人前后等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13

超市买回的东西都要消毒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没必要,但要勤洗手。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物品都进行消毒,在接触病毒的风险和所采取措施之间要加以考虑,超市里的物品被患者口沫污染几率不是很大。

14

小区疑似/确诊病例使用过的垃圾,是否会造成感染?

有可能,但是几率非常小。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垃圾,基本只能通过接触传播给下一个人。

所以我们的预防建议是:

任何时候,请认真洗手,或者带一瓶酒精免洗洗手液;

没事别碰什么可疑的东西;

丢垃圾时,如果一定要掀垃圾盖,请带个一次性手套;

自己用过的口罩,请自觉密封装好,并分类为有害垃圾;

温馨提醒保洁人员,做好防范。

15

太阳出来时,能晒被子吗?是否有被污染的风险?

晒被子不用担心被污染。

根据「冠状病毒的环境生存能力」研究显示:受干燥、热、通风和紫外线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在阳光下,病毒的活性和存活时间都会降低。

16

外出回家后,衣物该如何消毒?

一般只要不接触危险人群,衣物正常换洗即可;

如果你实在担心,也可选择用酒精喷洒外套消毒,如果没有酒精,浓度达 70%~75% 的酒也是可以的。

消毒后的外套后翻转对折后让内侧朝外,放在玄关处。

特别提醒:酒精喷雾易燃易爆炸!注意远离厨房和火苗!

17

防范新型肺炎是否要戴手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通过手触摸也可能会感染新型肺炎。所以提倡大家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是应该戴手套的,在其他环境中,勤洗手就可以了。

怎么样?看完以上的解答,是不是宽心很多;

其实,我们不用因为小区住户疑似被感染,就做自我隔离。

保持好心态,多了解正确的预防知识,认真做好每一次防护,好好戴口罩,认真洗手,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多开窗通风,就能很好的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大家不要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