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如果不是作者猩猩在收尾之前再三作死,这部我颇为喜欢的追了好几年的番剧应该会以《

银魂:如何用一生的节操换你永不完结》为标题——曾经对它有多追捧,大概如今就有多嫌弃,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其实在《银魂 真人版》临上映前,我还公开发布过关于《银魂》的观后感,似乎几年后再读原文总感觉有物是人非之感,当时的开头写的是——

谨将此篇,献给所有满怀热情与梦想走进燃烧的远征,归来时,仍是少年的你。

好像OP之一《桃源郷エイリアン》的电吉他被轻轻扫音,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出那几张或贱贱或猥琐的笑脸——可惜,如今我已经很难复述出《银魂》这部烂尾作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如果只看前几季的内容,大概可以说,《银魂》是日本现代动漫作品中的一朵艳丽有毒且高不可攀的奇葩;适合一个人、两个人和一群人但绝不适合“合家欢”的传世之作;孕期和就餐期间严禁观赏的自带核能辐射的高危影片;据世界健康研究组织“加斯凯丁”实验室“0202年”出具的【UNTRUE】报告——观看《银魂》能丰富腹部肌肉群的韧性与任性,可以让你的马甲线更滑腻迷人。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当初空知英秋创作这样一部发音近似“那个”的《Gintama》,恐怕并没有想过会成就一部经典,当然,这里的经典可以足够褒义,也可以足够贬义。事实证明,漫画家的脑洞有多大,毁誉参半之间的鸿沟就有多大——同时,站在2020年再来看,空知大猩猩的确做到了“no zuo,no die”~

这个人类的这一小步不幸成就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大步”。的确,每个时代每个领域都有这样的“奇幻故事”,无意间反而成就了一番“伟业”。

如此说起来,《银魂》是一部什么都是,却什么都不是的动漫。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在主线剧情里,有很多暴力与热血,而穿插其中的是各种“猥琐”、来自官方的吐槽、成吨的马赛克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哔哔哔”;

在日常篇中,有针对时弊的恶搞(如过于狂热的粉丝经济、家用游戏主机界大战),有与同出版社作品的调侃,有对前辈作品的致敬(鸟山明的《龙珠》最为典型了好不),有对历史传说的再演绎(如《龙宫篇》的浦岛太郎),再如对大量经典电影桥段的“模仿”等

当然,表面上的这些显然不是这部作品的内核。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就我个人而言,《银魂》不是一部洋溢着“绝对理想主义”动漫作品,从头至尾,它都没有一味彰显“好人必须活,坏人必须死”、“青春不败,梦想不灭”、“爱拼才会赢”有点一根筋的“类中二”思想,它仅仅是把现实中一些人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以一种漫画或动画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这些人经历过青春年少时的懵懂无知,也曾满怀憧憬相信世界无限大,但当往昔的纯良逐渐被社会或多或少地染黑,他们幼年的理想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开始为了生存逐渐向现实妥协,他们时常骨鲠在喉无语凝噎,他们难免暗自神伤却无能为力。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此时,《银魂》不会告诉你“要坚强要努力”,而是会附和你“要相信,不美好的事情终究会发生”——鸡汤和反鸡汤对于这个世界都必须存在,但对于经历愈增的如我一些人而言,真正好的鸡汤是要认真熬出来的。

所以,对于熟悉银魂套路的人来说,温情的场景和腻味的音乐后一定有惊人的反转,这是多么现实哪,世间哪有那么多惊世骇俗的感动,如《ほぼ100%の确率でビニール伞を置き忘れてくる自分が嫌い》这样雨天与伞的情节偶尔出现倒还寻常。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对!《银魂》的一种风格就是“越是荒诞的反转就越厉害,越是平常的就越发温情”。

在作品中,有这么一个设定“正面形象好的不那么完美,反派人物坏的也不那么纯粹”——虽然这种不太符合“好莱坞工厂”所强调的角色符号论,但漫画家也的确另辟蹊径,玩出了花样。

的确,纵观目前的所有剧情,除非历史原型人物外,没有一个角色是纯粹的“恶”,虽然有很多评述认为这算是对人物的“洗白”,但这就是社会的真实面貌啊——谁不都是有一己私欲?谁还没有歹念或恶欲的时候?谁还不都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这就是人性啊,根植在基因里的东西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当你再听那些角色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时,当你跟着剧情在欢笑与泪水的深渊中不断挣扎时,当你终于明白那些有那么一丢丢上不了台面的对话中蕴藏着真正实用的人生哲理时,这意味着,你的确成长了。

它就是一部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的动漫。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动画化,《银魂》的影响力不会像现在那么大。人物一旦上了色,再佐以各种音效和音乐,动起来的角色就可以表现出纸面无法表现的张力。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这是爱染香篇中月咏的眼睛,如果没有色彩,眼神中的明媚感会大大减弱。同样是爱染香篇,如果少了彩色的背景和猩猩动态的娇羞,因为迷药而导致“意乱情迷”的浓厚喜感就彰显不出来。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银魂》未能动画化,你让一众粉丝如何进行弹幕互动呢?(的确,弹幕文化的兴起让曾经的独立观影,成为了一种群体文化)对于人物而言,可以润色得更美丽并衬托人物性格——总有些意境是难以用黑白漫画表现的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不知各位是否能感受到,像空知英秋这样在作品中展现出无数令人惊叹脑洞的漫画家,在真实生活中往往扮演的是路人观察家的角色,他们旁观、思考、演绎,这样的风格注定了他们很少抛头露面且更向往低调简单的生活——因为简单纯粹,于是挥洒灵感,飘然若仙

同时,如空知英秋这样的一众一线漫画家(比如现在还在画《海贼王》的那位)的工作强度是比一般的小白领高出若干个数量级,通常一周都没什么休息时间,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在画画。

仔细想想,也挺唏嘘的。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然而,《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成就猩猩大人的《银魂》,终究也让漫画家本人有种“晚节不保”的感觉,事实上,至今我都没明白漫画家本人明明是个智商、情商都在线的人,居然能再收尾阶段那么惹人恨,遭人烦!

“节操这种不能吃的东西还是丢掉的好”,这句话,实在是太适合这部烂尾动漫了。曾经有多少死忠粉傲娇着“如何用一生的节操换银魂永不完结?”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那些“男默女泪”“尸横遍野”的节操,还是呼啦一下滚进了历史的下水道里。《银魂》最终迎来了不那么华丽的【ending】,对于所以喜爱这部动漫的人而言,不管我们or他们接受与否,《银魂》终以某种或主观或客观的方式完结了。

每一代人成长的记忆里,都会有好几个图腾随着时针与分钟不断的交汇,而凝结为灵魂的一部分,有些人的图腾好像“just we”,有些人的图腾好像“永远不会停下的陀螺”,不管它们曾经多么不同寻常,都会在这个魔幻主义现实中褪去曾经的颜色,成为世俗的背景装饰物。

我们嬉笑言骂,虽然还是似曾相识的用词,但口气里却多了份撩人的沧桑。把酒欢歌之后,终究还是散了——那,就这样散了吧

银魂:在神作与拙作间反复横跳,最终有幸成为了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注:本文部分段落源自旧时拙作《银魂:如何用一生的节操换你永不完结》,略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