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长三角各城市中,芜湖市发展潜力如何?

张安兵466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强市林立,芜湖虽然是安徽发展较好的城市,但放在长三角当中,它的优势并不突出,就拿GDP来说,2018年长三角26城GDP之和达到了17.8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5,而芜湖GDP为3279亿元,在长三角26城当中排名第18。相对来说,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近年来才加入长三角,因此长三角GDP排名靠后的城市几乎都来自安徽。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成员城市,可谓左右逢源,而且芜湖的发展也不弱,与省会合肥组成省内双核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工业基地以及安徽的创客之城。如今被纳入长三角,成为其中一员,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根据任泽平团队评选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榜单显示,芜湖排名全国第56,表现不错。当然,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无锡这些长三角“大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信未来芜湖发展越来越好!


锦绣中源


援引麦肯锡公司评估城市发展潜力的方法,可以从产业、政策、人口、消费4个维度来分析芜湖市的经济发展潜力(相关数据出自公开资料)。

一、产业

2016年,芜湖市GDP总量为2699.44亿元,同比增长9.7%,位列中国城市GDP百强榜82位,体量不大,增速较快,稳中有进。

其中,第一产业(农业)126.9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工业)1511.72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服务业)1060.82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4.9:57.2:37.9调整为4.7:56.0:39.3,可以看得出来,产业结构不够优良,但是正在逐渐优化,转型升级也初见成效。工业仍是芜湖经济的支柱,汽车、机器人、光电、航空、材料等一批项目上马或升级。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涌现出文化旅游、物流、电子商务、商贸等一批项目。

二、政策

芜湖在省内的地位仅此于省会合肥,定位是双核城市,政策上有一定倾斜。但是安徽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本身资源有限,省会合肥在不停吸血,底子比芜湖还差,举全省之力才把它勉强送进二线城市的队伍,想照顾芜湖也有心无力,故芜湖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政策匮乏。

目前芜湖市的政策不多,拿得出手的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三、人口

2016年芜湖市常住人口367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增幅为0.4%。户籍人口387.6万人(人口流出),比上年增加2.79万人。人口出生率1.21%,死亡率0.48%,自然增长率0.73%。城镇化率为63.46%,比上年增长1.5%。

我们对比下省会合肥,合肥的人口相对于其二线城市的地位一般。2016年常住人口787万人(总量是芜湖的2.14倍),比上年增加7.95万人(年增长量是芜湖的4.97倍),增幅为1.02%(年增长幅度是芜湖的2.55倍)。户籍人口729.83万人(人口流入),比上年增加12.11万人。人口出生率1.63%(出生率是芜湖的1.35倍),死亡率0.47%(接近),自然增长率1.15%(增长率是芜湖的1.58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05%,比上年增长1.65%。

差距很明显,相对于人口并不多的合肥,芜湖人口总量少,市区人口少,增长缓慢,流失严重,未来人口问题将会制约芜湖经济发展。

四、消费

2016年芜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60元(全国平均为23821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消费支出15919元(全国平均为17113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5平方米(全国平均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2%(全国平均为30%),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749.02亿元,增长13.0%;乡村零售额79.15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34.13亿元,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4.04亿元,增长12.3%。

消费还存在较大空间,且现阶段增速较快,值得看好。

综上,芜湖市的产业和消费基本面较好,政策和人口则利空,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仍然要看转型第三产业是否成功以及人口流出趋势能否扭转,现阶段潜力一般,给它定个实际的目标应该是工业强市,要想大,难。


忆广陵


我是在芜湖二年的浙江人,芜湖地理环境非常好,老百姓比较纯朴,社会治安很好,城市整洁,轻轨在建当中。但是缺点也大,百姓比较安于现状,节奏很慢,甚至有点贪图享受,缺乏狼性。芜湖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改变观念,相信未来会有所作为。还有个人观点现在造轻轨有点不妥,不如把钱花在城市建设上,未来一步到位上地铁。


海尊8


1.安徽省第2大城市,靠自己成的老二,不是靠整个省堆起来的合肥,所以实力肯定是有的

2.这几年为了连接江北,造了很多桥和基础设施,可以预见的是,以后是和武汉一样的大城市。

3.以前是守着镜湖发展出来的城市,以后会是围着龙湖出来的大城市。

4.所以,如果以后说安徽有哪些大城市,芜湖必定在榜,你要想象安徽比太晚都大,不可能只有1~2个大城市,这不符合国家战略,所以很有可能北方阜阳,中间合肥+巢湖,南边芜湖+马鞍山,要看长远。

凡事沿江或者沿海的城市都要比内陆城市发展机遇大,因为内陆只有陆运和空运,而沿江多一个河运,所以以后得大城市会沿着长江,黄河到处开花,这是历史必然规律


冷漠0401


芜湖是中国皖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芜湖位于长江东南岸,东与宣城接壤,西南与池州,铜陵接壤,西北接合肥,东接马鞍山市,东接江苏,南京西南距离芜湖约90公里 56公里。

截至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为384.21万人,其中城市4个区145万人,县内居住人口145万人。 全市现有47个少数民族 - 穆斯林人口最多。 彝族,土家族,苗族,壮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有500多人。

芜湖是继安徽省继省会合肥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芜湖实现GDP2699.44亿元。

芜湖市北部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是全省唯一的出口加工区。奇瑞汽车和安徽海螺水泥公司总部设在这个开发区。

芜湖是长江沿岸第五大港口。余溪口码头是中国最大的内河煤炭港。

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芜湖也被划进了长三角城市。芜湖的地位是皖江副中心。目前而言,属于南京都市圈的范围。一般而言,讨论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离不开该城市所在的省份。放眼全国,安徽省整体的经济情况和发展速度都属于中等,加上毗邻江浙沪这一全国最发达地区,衬托的安徽发展较为落后。

尽管芜湖作为安徽第二大城市,但整体水平并不高。内陆省份基本都是省会独大,由省会带动其他城市发展。而芜湖受南京辐射影响远远多于合肥。南京都市圈半壁江山都是皖南城市,故南京被戏称为安徽省省会。

调侃归调侃,对芜湖而言,跟随南京步伐显然是正确选择。一方面原因是南京整体实力明显强于合肥。另一方面,安徽省内文化差异很大,并不比隔壁素有“内斗省”之称的江苏省小多少,而南京与芜湖在文化上的相似度也高于合肥与芜湖。


财经早餐


芜湖未来的发展潜力可以从产业和城建两个方面来看。

产业上芜湖传统的汽车、电缆、材料、电子电器这里就不多说了。新兴的以三只松鼠、溜溜梅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以埃夫特机器人、钻石飞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方特、八佰伴丶松鼠小镇为代表的新型商贸服务企业,都是芜湖未来创造财富的新领域、潜力股。

城建上,这十五年来芜湖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先是东扩南进,一大批住宅、公园、商厦丶学校丶医院丶政务丶旅游、交通等项目的建成,一囗气将城东城南打造的有模有样。现在的城东城南已经是芜湖的核心城区了。现阶段,随着碧桂园丶伟星等知名房企的入驻,芜湖城区的扩展明显落在了三山区。弋矶山医院三山医养中心正在建设,轻轨三号线也确定了二0二0年开建,三山明显是芜湖城建扩展的优质潜力股。另外,芜湖拥江发展的口号以前虽然喊得很响,但过江通道太少,发展难度也较大。相信四、五年后商合杭大桥、城南过江隧道相继建成通车,三山区城建也初具规模,芜湖市的城建重点一定会落在江北,江北是芜湖五年以后见收益的一个大潜力股。荊山丶清水和市区的距离很近丶交通也很方便,顺其自然,发展的步子也不会很慢。

如果说芜湖开发城东、城南、清水、荆山、城北都是摊大饼式的自然发展,是战术性的规划。那么芜湖开发三山、江北则是跳跃式的、组团式的发展,是战略性的规划。影响的是芜湖未来百年的发展潜力。


清裕扬帆


芜湖市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应该向二线城市迈进步伐要快点,安徽未来发展看芜湖,芜湖市首先要做大做強经济实力蛋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学建设以安徽师范大学为重点,安徽工程大学和皖南医学院为基础,推动芜湖高层次人才,落地生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芜湖市没有以芜湖命名大学,影响了芜湖市知名度。芜湖市经济基础比较好,域市空间拓展也有特色,但是主城区街道路窄路面差,需要改造拓宽重新建路,适应芜湖发展需要。芜湖综合能力在安徽是第二位,要超过合肥也需要十几年时间来追赶,芜湖加油!


木然111770581


芜湖市全国都是有名的,印象挺好的,只是无缘在芜湖工作,芜湖是宜居城市,芜湖人才济济,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初期傻子瓜子很有名,后来是奇瑞轿车,后来是芜湖港,芜湖的大学城等,我还听说芜湖要合并马鞍山,说明芜湖市发展的势头和发展的强烈意识都是很好的,芜湖有很好的天然的地理条件,名人也多,现在安徽提出高质量发展我们的经济,我认为是对的,祝芜湖市发展的愈来愈好。


用户4480585016338


芜湖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天势地宜人和,解放前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商业城市,地里环境优越,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里发展空间广阔,这里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政经济效益显著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特别是著名的自主国产品牌奇瑞汽车带动了一批企业,把进口汽车的价格无形的打压下来了,这所城市前程似锦,潜力无限。


鸠兹陆子


首先,房价太给力了,需要时间对冲。其次,人口不给力,政策吸引力不够。几年下来人口基本持平,虽然给人感觉是下降了。然后居民收入虽然全省前几,但是普遍中下阶层工资不高,制约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能力。最后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业链还未成型,其实三年前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转型的阵痛,期望早日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路。不往前冲就会被边缘化。期望五年内能走出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