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女方母親給他們帶孩子,那麼男方這邊該如何對待女方母親?

惠我光華


現在姥姥帶孩子的越來越多,媳婦兒更能理解自己媽媽的帶孩子方式,也減少了很多家庭矛盾。不管誰帶孩子,都要對他們好點,一般都是一邊帶孩子,一邊做飯,收拾家務吧,非常辛苦的,為了減輕我們年輕人的負擔,盡他們所能去幫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好好對待他們。畢竟有人帶孩子是件幸福的事情。為下一代做個榜樣吧,好好對待我們的老人,長輩。祝你們幸福。


喜歡浪漫的女人


我弟弟家就是女方母親帶孩子,就是我弟弟丈母孃帶孩子,因為我父母一直在老家搞養殖,所以沒辦法帶娃,所以就讓只能女方母親給他們帶孩子了。

我父母屬於比較傳統的人,他們的理念裡面孫子其實應該自己帶,外婆帶孩子屬於幫忙,屬於情分,所以我弟弟每個月都給幾千元丈母孃,到了年底我父母也會給錢我第丈母孃,他們覺得外婆帶娃辛苦了。

我弟丈母孃也會經常有事情,一有事情,我媽媽就會趕緊來替換,讓我弟丈母孃回家辦事,我感覺我們一家人對於我弟弟丈母孃都很遷就以及尊重,就是那種因為人家幫忙帶孩子了,所以的感激人家的感覺。

雖然說女婿和丈母孃之間不會像婆媳那樣容易產生矛盾,但是同在屋簷下肯定也會有些矛盾的,我弟弟丈母孃有時候會嫌棄我弟弟懶,並且比較溺愛孩子,在我面前抱怨過幾次了。

對於這種情況,我都是幫理不幫親的,我會和我媽媽說,人家外婆帶娃也不容易,讓我媽媽說說我弟弟,平時勤快一些,我媽媽也會經常讓我弟弟要勤快些。

有時候感覺丈母孃和女婿,以及婆媳之間的關係確實也有些微妙吧,因為不管是婆婆還是丈母孃都會幫著自己的孩子,那麼作為女婿或者媳婦那一方,如果想家庭和睦一點,有時候確實要吃點虧。


喬治麻咪


相信帶過孩的人都有體會,帶孩子實在太辛苦了。若說孩子姥姥一直幫女兒女婿帶孩子,一般的親家都會感激。去年暑假回老家,火車上遇到一位阿姨。她丈夫因公去世後,一直帶著女兒過,女兒結婚後也常住女兒女婿家,一直給女兒女婿帶孩子,分享一下阿姨的故事。

一直和女兒女婿生活

阿姨女兒女婿同學,西工大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上海工作。正好阿姨也辦理了退休,一個人在老家女兒女婿不放心,就跟著女兒女婿定居到上海。上海的房價,大夥也知道,06年時,一個80坪的房子就要幾百萬,女婿陝西漢中人,家裡條件也一般,小兩口買這個房子,首付款就舉兩家之力湊齊,當時阿姨把手裡僅有的25萬全部拿給了女兒。

婚後第二年,女兒有了兒子,阿姨就在女兒女婿家看起了孩子,一呆就是七年。這七年裡,每年暑假時,親家從陝西趕來上海,替換她一個月,她回老家看看兄弟,也放鬆一下心情。

女婿待岳母親如母親,親家也客氣

很好奇,阿姨在女婿家裡呆的不舒服麼,怎麼回家放鬆心情?阿姨說,她一個北方人,在上海真呆不慣,人多、車多,到哪都擠,要不是親家給女兒看孩子走不開,她也不想去上海。沒辦法,孩子離不開她就得去。


阿姨也說,她的女婿,陝西人,話不多,心眼兒好。她在女婿家裡生活了七年,女婿從來沒有一句多話,對她很孝順。親家人也好,她常住女婿家,親家很感激有她在照顧小兩口,他們在老家帶女兒的孩子心裡也能好受些(女兒教師)。

從阿姨的話裡行間能看出,阿姨對女婿也特別好,女婿喜歡吃麵食,她就學做手擀麵,女婿、外孫喜歡吃餃子,她每週末都包。平時也常常提醒女兒對親家父母好一些,每年節日、生日女兒都給親家寄東西、發紅包。

可以說,阿姨是個睿智的老人,女兒女婿幸福,親家關係融洽,兩個家庭關係處理的非常好。


總而言之,也許就像阿姨這樣的老人,在女婿家裡,用心照顧女婿、孩子,體諒親家老人,平時多教導女兒,所以女婿也像親生母親一樣孝敬著老人,親家也一直對阿姨很客氣,這就是將心比心吧,您說呢?


格桑花談育兒


說到誰帶孩子,我來說說自身的經歷:女兒遠嫁,生下外孫女後,女兒考上了公務員,需要去外地支教一年,而親家和我都沒有退休,我是一名教師,親家是一名國家幹部,連正常的雙休都沒有,沒辦法, 為減輕孩子的負擔,在外孫不滿週歲的時候我就把她接了過來,現在孩子兩歲半了,說起來是一晃眼的功夫,但箇中的艱辛只有帶過孩子的才能體會:一日三餐那頓吃不好,自己的心裡就七上八下的,沒睡過一個一睜眼到天亮的覺,在教育孩子上也是一絲不苟:哪個月段該學會什麼更是不敢馬虎,帶著上早教,帶著讀繪本,帶著去旅行長見識,每一樣都沒有鬆懈,不是為了給女兒女婿或是親家一個交代,主要還是加倍珍惜和孩子共處的時光,作為老師我深知,三歲之前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閱讀習慣能使孩子受益終身。好在所有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女兒女婿和親家的認可,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使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小有成就。


留住善心


題主的意思就是孩子是外婆帶的,那麼孩子爸爸這邊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外婆?我覺得這種事情不用刻意去表示要付出什麼,順其自然吧,給多給少都是心意,平時對老人家好點就可以了,孩子的外婆也是孩子的親人,人家幫忙帶孩子說明人家是心疼孩子的。


我妹的女兒也是我媽媽帶大的,那時候孩子的奶奶在外地做生意都沒空幫忙帶孩子,我妹和妹夫上班忙,孩子一直是我媽媽帶到8歲。帶孩子期間,我妹是工資高的時候就多給點生活費,工資低或者花Q多的那個月就少給,而她婆婆也還算可以,每次回來都會帶點禮物給我媽媽,也總是念叨我媽幫忙帶孩子這麼久很是辛苦。所以,我媽和妹夫一家人相處的還不錯,只要能聚到一起,基本都會一起吃頓飯,聊聊家常的。



那麼,女方母親幫忙帶孩子,男方這邊該如何對待女方母親?

1.不要刻意的去強調要給丈母孃Q,這樣顯得人家好像是你家請來的保姆一樣;也不要刻意的總說些感謝的話,這樣顯得生分,人家是孩子外婆,疼愛孩子的心不比任何人。

2.如果說孩子外婆條件不錯,那作為女婿不用每個月刻意給生活費,我想孩子的外婆是不在意的。相反,老人家可能想要得到女婿的認可和關愛,在有假期的時候可以帶丈母孃外出旅遊或者幫丈母孃報個旅遊團,感謝她對你們這個小家的付出。



總之: 一家人不用太刻意了,也不要太隨便,有的人覺得老人家帶孩子是理所應當,也有的人就不愛把孩子給老人帶,但不管是哪種局面,都要視情況來分析的,多和老人談談,瞭解老人的想法,以老人的想法為感恩的出發點。


慧說育兒


我就是丈母孃,我就在帶外孫女,唉!箇中辛酸,一言難盡!女兒嫁了個鄉下人家,一家人在外打工,女兒懷孕生孩子,直到預產期前十天還在上班,我不喊他們來吃飯就吃外賣,只好每月收五百塊生活費在我家吃飯,生孩子坐月子她婆婆原本是不願回來的,是我一再要求女婿讓他媽回來伺候月子,今天滿月後天請客,第二天趁我們帶孩子出門辦事的工夫悄悄遛了,上了去趕火車的長途大巴才給我女兒打電話說她走了,又走她老公那裡打工去了,其實我們後來才知道這都是他母子兩揹著我女兒商量好的,火車票都是她兒子給在網上買的,就是瞞著我女兒,但他們都知道我女兒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上班,他們不安排孩子的事,其實就是看我退休在家,但他們就是不找你商量,才不求你帶,你愛帶不帶,一切好象都與他們無關,後來女兒要上班沒辦法,女婿給我說,帶孩子加他們一家的生活費每月給兩千,讓我帶孩子,我愛人不讓我帶,認為他們一家態度不好,本該爺爺奶奶自己的事,話都沒得一句,不能帶,再說我們將來還要帶孫子,堅決不讓我帶,兩千塊只夠生活,孩子另外要用很多,一天洗無數次,冬天夏天不能離空調,電費氣費要多幾倍,現在兩歲了,一天又要洗無數次衣服褲子,每月水費百把塊,電費一兩百,氣費也是百把塊,我心疼女兒沒人帶孩子,還是接手給帶,本來說好的只帶白天,吃過晚飯他們自己帶回家,可後來他們賣了房子,沒了住處,一家三口又住到了我家,莫說添點生活費,就連一開始說好的兩千塊也不給了,現在孩子兩歲兩個月了,說好的兩千塊總共給了十個月。我還得白天晚上帶孩子,他們賣的房子是人家的婚前父母買的,與我女兒無關,沒辦法我女兒只好用我給的嫁妝錢付首付買了套房子剛接房,但現在我女兒房子接了又沒錢裝修,女兒工資低,只夠自己用,女婿的錢也只夠還房貸,我還好找他們拿生活費嗎?結婚前想的就是啥都不圖,只要有個房子住,不還房貸就行,不想那麼大壓力,誰知道別個會來這一手呢?問題是我出錢出力還沒討到半個好字,別個隨時視頻都是氣大,想想養個兒子大了娶了媳婦就是為了伺候他們的,現在不但不伺候公婆,還想她帶孩子,門都沒有,她活了五十年都沒伺候過誰,沒給誰端過飯,洗過碗,更沒給哪個洗過屎片尿片,她的公婆爹媽她都沒伺候過,還想她來帶孩子洗屎片尿片?哪個下的哪個各自帶!這是她的原話。我還不能喊累,她又沒求我帶,女婿開始也還好,過個年過個生還發個八十八,六十六的紅包,後來去他父母一起打工去了就沒有了一句話,沒有了半句問候,女婿本都是在家上班,後來因為他父母不滿意他們養的兒子來伺候老丈母孃,強烈要求他出去與他們一起伺候他們,說來也怪,女婿在我家下班就是打遊戲,孩子也不帶,從未主動幫我煮過一頓飯,洗過一個碗,但是一到他父母身邊啥事他都幹,買菜煮飯打掃衛生,其實他也會煮飯,只是他不主動幫我,我也不可能叫他做而已。他們結婚就是他一個人忙,他父母啥事都不做,兒子娶媳婦這麼大的事,父母唯一做的就是一個下棋,一個打消消樂,我也是很無語。


嶽隊長


應該感激。因為都是公婆級別的人,也不年輕了,要帶好孩子,都已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管那方帶孩子,另一方都應該感謝,竭盡全力幫助才對。我是四川的,女兒遠嫁廈門,生有一男一女,偶而去一次,外孫外孫女都認生。所以全是他們爺爺爺奶奶帶,我也有一個好女婿,他們對我女很好,我很內疚,也很感激他們。這次我嫁小女他們全部都要回來,我決定,給我女婿和親家母買一套好衣服,一表謝意!


今生有緣來相會


女方媽媽幫帶孩子男方家庭應懷感恩之心,必竟帶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帶好更是辛苦。別說還要買萊做飯洗衣服。如果女方媽媽帶孩子希望做女婿的要善待丈母孃,不但在言語上要尊重她,還要體諒丈人年老時還要一個人獨自生活的孤獨和無奈。多回去看看丈人,陪陪丈人。這樣丈母孃也好放心。作為親家也要感恩,不要若無其事,必競你們做了現成的爺爺奶奶。為了兒女的生活幸福,做父母互相體諒互相幫助,互相感恩,家和萬事興!


晴天


條件好的可以時不時的給丈母孃包個紅包、買點她喜歡的禮物;條件不好的也絕不能虧待了丈母孃,該表達的心意還需表達到位。

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是要讓老人家能體會到你的強烈孝順之心。即使丈母孃不能幫你們帶孩子,你也不能省了這分表達孝心的付出,更何況老人家還給你幫了忙,所以,這分情意更是隻能增不能減了。

旁人看著老人帶孩子很愜意,一天到晚陪伴孩子嘻嘻哈哈的玩玩樂樂。其實,帶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沒有一樣伺候起來是輕鬆容易的,尤其是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來說,更是一件極其勞心勞累的差事。

要不是為了女兒女婿著想,誰會心甘情願的來找罪受,誰願意受苦受累呢?

我們身邊經常會有老人為了孩子跟子女吵鬧不停的現象發生。就是因為子女不體諒老人的辛苦付出,她們覺得老人為子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每天把孩子丟給老人,自己輕鬆瀟灑的美其名曰:上班去了!

留下年邁體弱的老人手忙腳亂的伺候起小祖宗來。好不容易伺候孩子吃喝拉撒完了以後,本來想要帶著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可誰曾想,熊孩子看到大街上吃的、玩的琳琅滿目,就什麼都想要,說什麼都不走了。

賴在地上各種耍潑賴皮,老人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們投來的奇怪的、鄙視的、無奈的眼神,心裡很不是滋味。她們也想給孩子買吃的、也想讓孩子坐一坐搖搖車……

可是子女們又一毛不拔,從來不捨得拿點錢給她們,那麼,她們哪裡會有錢來給熊孩子消費的呢?這才引發了這麼多的尷尬與矛盾。

所以,作為子女的也不要讓父母們為難,更不能讓老人家在外面抬不起頭來!該給的經費要給到位,該盡的孝道要盡到位。




1只講述情感的貓咪


不管是婆婆也好,還是丈母孃也好,她們都一樣,都是小兩口的親人。

不管是婆婆帶孩子,還是丈母孃帶孩子,都要懂得感恩,並對她們表示感激,要對她們尊重,親和,還有孝敬。

畢竟,她們含辛茹苦已經帶大了一代人,沒有義務再帶孫子輩了。

她們幫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帶孩子,是本分。無可厚非。

只是目前中國的國情是,為了生活,小兩口需要打拼,常常顧了工作就照顧不了孩子。此種情況下,婆婆或者丈母孃有時間,身體也許可的情況下,一般都會幫小兩口一把。

其實,含飴弄孫也是祖輩的一種天倫之樂。只是不要把太高的期望放在她們身上,讓她們感到有壓力。

闔家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