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金轮仅凭十层的龙象般若功,为何绝情谷周伯通三人却没将其击杀?

时髦丽人


  题主这个问题倒颇有误导人的含义,好像是说金轮法王仅仅十层的龙象般若功,对上周伯通三人便如弱鸡一般,为何居然能不死?又好像是说金轮法王居然能以一敌三,令周伯通三人无法奈何一样。

金轮法王其实并不弱

  龙象般若功记载于《龙象般若经》上,为西域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共分十三层,其外功掌力强悍凶劲,每修炼完一层便增加一龙一象之力。在原著中,这功夫循序渐进难求速成,若有人能得享千年高寿,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十三龙十三象”之力,只是人寿有其极限,密宗高僧以百岁之龄能修炼到第七层、第八层便已极其不易,如此一来想要练成便非得躁进不可,反而更易被心魔所趁,走火入魔而亡。

  金轮法王确实是个不世出的武学奇才,潜心苦修之下以三四十年的时光便将龙象般若功修炼到第九层,而后又用十六年的光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才重入中原欲意一雪前耻。十层的龙象般若功厉害到什么地步呢?虽然不能真个说有十龙十象之力,但金轮法王每一拳击出都力达千斤,绝非血肉之躯所能抵挡,即便以周伯通练成《九阴真经》武学的身手也不敢硬接,只能用空明拳以虚御实,令其雄浑掌力无着力之处。纵然与将一阳指修炼到登峰造极之境的一灯大师隔空硬撼也不落上风,二人由相距数尺对掌渐渐越离越远,最终变成丈余外遥击,而以小说中描述“但见一灯大师头顶白气氤氲,渐聚渐浓,便似蒸笼一般,显是正在运转内劲,深恐他年迈力衰,不敌法王(此外虽为黄蓉内心猜测,但以其眼力之高明应该有一定可信度)”来看,久战之后肯定是金轮法王稍胜半筹。只可惜先是被众人所围,后被双雕所扰,再被黄蓉以郭靖、杨过之名所惊,金轮法王慌乱之后夺路而逃,反倒又出来个黄药师,三个合围之下终于束手就擒。

金轮法王也没有那么强

  若单论掌力来说,将龙象般若功修炼到第十层的金轮法王无疑已经站到了绝巅,其掌力之霸道雄浑较之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而言亦是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只可惜金轮法王虽然身为密宗高僧,却缺少作为绝顶高手的强大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十六年前面对杨过、小龙女联手第一次施展的玉女素心剑法便觉无可抵御,心惊胆战而败退,十六年后更是自觉已是天下无敌,连出数招无法制服周伯通便已大为焦躁,连打两拳均被瑛姑以“泥鳅功”勉力避过便感大为惊讶,与一灯大师丈外遥击时被双雕一扰又是烦躁异常,完全没有一个绝顶高手该有的心理素质与应变急智。

  所以,纵然已经将龙象般若功练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金轮法王也只能借此勉强登上绝顶高手之列而已,但招式粗陋、心态浮躁又给了人无限可乘之机,而实战之中有着太多的变数,对上普通高手也就罢了,毕竟一力降十会。一旦身处势均力敌之境,些许的心神不宁便难免为强敌所趁,导致最终胜利之果的易主,最后死于杨过手中便是一个明证。是故金轮法王虽有绝顶高手的实力,但常年无敌于蒙古的顺风顺水经历也缺乏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久居国师要职更是少了江湖儿郎的血勇之气,这一身绝顶实力难免便打了折扣。

擒而不杀亦是综合考虑

  无深仇大恨。无论是游戏江湖的老顽童周伯通,还是视世间礼纪而不顾的东邪黄药师,亦或是由皇权遁入空门、淡淡名利的一灯大师,与金轮法王都并无生死之仇,也同样漠视世间礼法的约束,虽然彼时宋元正值交战之时而金轮法王又贵为蒙古国师,但在三人眼中却并无多大分别,虽然有杀害郭襄的嫌疑,但终究未能得到证实。

  惜才。古来高手皆寂寞,黄药师与一灯大师已经身列“五绝”数十载,而周伯通更是好武成痴,三者均已达那个时代的人类极限,平时想找个棋逢对手的人过招亦是极难,此时眼见金轮法王如此身手更是食指大动,兴奋之余轮流出手试招更是将三人那种见猎心喜描绘得淋漓尽致,自然不会轻易将如此人物围杀于绝情谷。

  潜逃。如果郭襄没有御雕而至为金轮法王洗清冤屈,以黄药师对郭襄的喜爱来说,金轮法王即便不死也得脱层皮,而郭襄现身之后众人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探询杨过的生死之上,对金轮法王的关注度瞬时降到冰点。可能深爱郭靖的黄蓉心中倒是迫切的想要除此祸害,然而诸位前辈高人在场自然不能肆由已意,等到一众人从绝情谷底爬上来,金轮法王又已经带着郭襄逃走了,此时襄阳战况紧急又无暇追赶,只能暂时任由法王自去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我是卢遐,一个读过几本小说、看过几部动漫就敢提笔写作的伪文化人,谢谢您的阅读,也期待您的留言探讨与点赞支持。


卢遐


首先声明,本人回答这些问题,并没有翻阅原著。如果与原著有出入,敬请指正。本人回答的此问题完全是凭影视记忆回答。

影视《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南帝一灯,加上黄老邪,可以说费了一番功夫才擒拿住金轮法王。但是一不留心,被天真无邪的郭襄给放走了。也许看客们就会纳闷,为什么周伯通三人为什么没有及时处理掉金轮这个祸害?

这个问题呢,我大概想了想,认为没有及时处置金轮法王而是点穴控制,一方面是跟剧情铺设有关(这是扯淡话),更多的我认为,跟周伯通三位武林泰山北斗的性格有关。

首先呢,我们说说东邪,黄老邪狂妄不羁,不能自诩天下第一但是也自命不凡。对于欧阳锋梦寐以求的《九阴真经》,或许都不屑一顾,虽然亦正亦邪,但是我觉得就是因为他的自命不凡,或许不屑,也肯定会不齿自己杀一个靠三人之力擒拿的金轮。

在说说一灯大师。这个我想无需多言了,一灯大师出家之人慈悲为怀,对于十恶不赦的铁掌水上漂裘千仞都能容忍收留,何况金轮也算“同门”(同为佛教中人),更不会痛下杀手,所以立马击杀金轮这不符合一灯大师的作风。

对于老顽童,可以说天性浪漫,对于他的一生,他似乎就是在追求一个玩。他不像欧阳锋那样心狠手辣,干掉强的我就是天下第一。他可能似乎有着“无敌是寂寞”的心态,对于练武奇才的金轮,或许其实初衷根本没想到要杀死他。

当然,这纯粹是我的个人推理猜测。当然,如果金庸先生写到此处金轮就game over,可能神雕也不会有着一个高潮相对圆满的结局。但是,没有立马杀死金轮,这符合剧情的需要,也符合周伯通三人的性格。如果您对答案有异议,请于15个工作日内向更高级的部门递交您的宝贵意见。






用户3554045492


很高兴能为你解答问题,金轮法王四个武学奇才,能把密宗绝学龙象般若功练到第十层,可谓前无古人,按照书中所说,龙象般若功练到十三层大圆满,有十龙十象的力量,在金轮法王以前,有一位密宗高僧练到第九层,再无寸进,最后还落得了被心魔反噬而死,书中所载,要把龙象般若功练到十三层大圆满,除非能活一千年,人的寿命不过百来岁,从这点看,龙象般若功的威力可想而知,金轮法王才区区几十岁的年纪,就已经练到第十层,他的武学天赋肯定不在五绝之下!

金轮法王在绝情谷对上周伯通三人还不落下风,龙象般若功之厉害,由此可见,金庸先生这样写,也是为杨过的出场做铺垫,杨过在绝情谷底自创一套黯然销魂掌,才把金轮法王拿下,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以刚猛具称,而周伯通等人的武功虽然很高,毕竟不能出奇制胜,而且金轮法王和周伯通等人多次交手,可以说,金轮法王对他们的武功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周伯通在这点上是占不到便宜的,金轮法王就不一样,消失十六年,独自修炼龙象般若功,对周伯通他们来说,金轮法王就显得陌生点了,在这些因素下,就打不过金轮法王了!



小沫默


我认为,之所以不杀而只是点穴是因为,这三大高手都是在武林成名已久的前辈,而今却三人联手才将其制服,

第一如果在将其杀害传出去也被江湖人笑话。

第二是三大高手的身份,段皇爷出家成为佛门子弟肯定不会妄动杀戒,黄老邪心高气傲也不会趁人之危将其杀害,周伯通身为一个老顽童,看到这么厉害的功夫是非常喜欢想要学会这门功夫,自然无心杀人。


小赵讲娱乐


不是没将他击杀,而是单纯点了穴而已。

三人也没联手,一开始是周伯通和金轮打,金轮的巨力打空明拳如无物,而周伯通的空明拳也破不了金轮的防。

南帝出手时周伯通就不上了,南帝一阳指和金轮隔空对射势均力敌。

再等到破空之声东邪到了,也没出手就这样看着。

此时的金轮自觉打一人不会输,两人有机会逃跑,三人必死,又想到郭襄已死,龙象失传,心灰意冷,都想直接自杀了,结果被东邪南帝两根天下间最厉害的手指点了大穴,想自杀都不行。


骑乌龟的仙人


龙象般若功是金轮法王自创的,从来没在江湖上展示过,别人对的招式不是特别了解,三人没将他击杀,是因为三人都是武林泰山北斗,联手才打败他,如果击杀会被江湖耻笑,要知道他们是很在乎江湖人的看法的,


长颈鹿看天下


应为他没有吃六味地黄丸


小张同学的一天


应该是顾忌金轮法王的身份,没下死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