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刘备入川时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么不是赵云?

黄蜂二师兄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刘备。其主要的战略据点还是以荆州为主。入西川只是去救援。用不着动用刘备最根本的核心力量。当时的荆州,关羽张飞赵云都在,留守军师是诸葛亮。所以,此时此刻,荆州的防御是固若金汤。因为对刘备来说,荆州是丢不得的。至于援助西川?能救就救。不能救救回来。相信当时的刘备虽然有夺取西川的心思,但还没有想法。至少在入川的当时,刘备是不准备夺取西川的。所以。替人消灾的前提必须是不给自己招灾。在刘备看来。因为救益州而丢了荆州。甚至是益州没救下来,荆州再保不住。这种事情是刘备决不允许发生的。这也就是刘备入川,为什么带的都是二流武将的原因了。因为黄忠已经上岁数了。再说当时还没有册封五虎上将。所以黄忠比到关羽张飞赵云面前,还是二流武将。就连军师也是二流的,庞统,虽然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此时的庞统相比于诸葛亮,也是二流。因为庞统刚加入刘备的阵营。而且还没有什么功劳。所以,此时此刻的刘备,还是不敢把荆州交给庞统。他只能交给诸葛亮。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入川带了庞统做军师。武将则是黄忠魏延,刘封和关平。我们说,黄忠魏延在当时,都是名副其实的万人敌。我之所以说他们是二流武将,是在刘备的阵营里,比到关羽张飞赵云跟前而言。如西川的本意是为了救援。而刘备带着黄忠魏延,是让他们建立功勋。至于刘封关平嘛,就是培养将才。说俗了就是让他们练练手而已。而事情本来就是按照刘备的计划进行的。只是后来,刘璋在谋士的挑唆下。跟刘备的关系越来越僵。随着庞统的死。刘备刘璋彻底翻脸。诸葛亮等人只好将荆州托付给关羽,然后星夜兼程救援刘备。并且一举夺了西川。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刘备入川,开始阵营不大,赵云没去,诸葛亮、张飞也沒去。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刘备入川,是受刘璋之邀去帮忙的,不是去进攻刘璋的,如果气势汹汹,刘璋会起疑心的,这应该是诸葛亮的迷敌之计。二是,占领荆州,守住荆州更难,留下重要力量镇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是,诸葛亮也是作了应急预案的,庞统牺牲,诸葛亮出征,诸葛亮又不是武将,当然是张飞、赵云为主将,赵云是随诸葛亮入川的,其实是灭刘璋的主力军。



朵朵佬爷


您好,作为一名三国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入川所带的人,几乎都是集团的新人,属于半路加入的,包括黄忠、魏延以及庞统。而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这样的骨干元老,都被留在了荆州。

按理说,老部下能力更强,也更忠诚,刘备应该带这些人才对呀?恰恰相反,正应如此刘备才需要这些人留守荆州,这是很有远见的决定。

为什么呢?

其一:荆州的地位非常重要,刘备此时还立足未稳

在诸葛亮隆中的规划中,荆州和益州的地位同等重要。

益州的作用,主要是为刘备提供稳定的后方和钱粮支援,因为西川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

而荆州的作用,是进攻的桥头堡,是统一天下的关键。荆州地处交通要道,距离曹魏都城很近,能够对曹魏构成直接的威胁。

在诸葛亮原本的计划中,荆州才是核心,益州只是辅助。后来失掉荆州,诸葛亮不得不从蜀地出发,道路艰险,粮草难运,伐魏多次无功而返。可见,利于防守的西川,并不适合进攻。

荆州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刘备此时刚刚“借到”荆州,立足未稳,周围的魏国和吴国都虎视眈眈,更不能有丝毫大意。

所以,刘备必须派自己非常信任,又绝对忠诚的人,镇守荆州像黄忠、魏延和庞统这样的新人,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而且必须带到自己的身边,才能放心。

更何况,西川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万一进攻不利,刘备需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其二:需要迷惑刘璋,隐藏野心

刘备入川,是接受了刘璋的邀请,为了帮助刘璋对抗张鲁和曹操。

至少在名义上,刘备是友军,而不是敌军。

倘若带自己的老部下,难免会令刘璋起疑心。刘备需要隐藏自己打算夺取西川的野心。

诸葛亮和关张赵等人,早已名声在外,而黄忠、魏延,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气。带上这些人,能够令西川方面放松警惕。

其三:刘备要平衡用人,同时建立自己的威信

黄忠、魏延和庞统都是新加入的,此时并没有对刘备死心塌地诚服。

刘备必须更加关照这些“新员工”,给他们立功表现的机会,以此收买人心。如果一味重用“老员工”,就容易造成集团内部的矛盾和不平衡。

同时,“老员工”的功劳过大,地位过高,就会对刘备这个“老板”产生威胁。任何领导都不喜欢功高震主。

当然,刘备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

在此之前,刘备极度依赖诸葛亮和关羽等人,自己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这次带兵入川,就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巩固刘备领导人的地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我对刘备入川带“新人”,不带“老人”的几点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史单骑


主要是麻痹刘璋,如果刘备带赵云率领大军进川,恐怕刘璋有所警觉?赵云在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中杀个好几个来回(为了救刘备的儿子刘禅),几十万大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在三国几百名武将中恐怕是找不出几个人?赵云是威名远杨!还有一点就是刘备刚拿下荆襄九郡,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大败,但是原气未伤。应然对荆州虎视眈眈,东吴的大军也是等待时机,是蠢蠢欲动?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镇守荆襄九郡,是曹操、孙权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备率黄忠、魏延等大将领兵进川,黄忠虽然年龄略大,但是武功和关羽打了几十回合都难分输赢,可见黄忠老将军的武功在整个三国的几百名将军中,也是前十名的。魏延在后来独自一人率领大军镇守汉中,曹操不敢来犯!可见魏延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帅才。所以说刘备带黄忠、魏延率领大军进川,实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非常的低调。





隐者康司马


杀鸡焉须用牛刀,赵云乃是刘备帐下不输于关羽张飞的顶尖大将,赵云的作用是辅佐丞相稳固荆襄九郡。北据曹操南和孙权,而刘备所以带黄忠,魏延也自有其精心打算。表面看去黄忠垂垂老亦,不足为俱,魏延名气胆识较关,张,赵,差了一个量级,也是一种疑兵之计,实则老陈谋国,心如止水,处事不惊,卖弄虚假示弱藏真之筙。











94310417小云


刘备入川为何只带,黄忠,魏延而不是赵云。

入川这件事,对于刘备来说是势在必行,如果没有两川广袤的土地,刘备是没有问鼎中原的资格的,这也是最早隆中对和诸葛亮探讨的战略目标。

这件事是险峻的,很容易阴沟里翻船,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备并没有万全之策。

危险伴随着机遇,对于黄忠和魏延这样新加入的阵营的武将来说,这是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他们必定抢着去,有人说他们的能力不需要证明,但是这是我们后世带了上帝视角,你不看看庞统都得争取,何况两个武人,因为武将的机会只有在战场上。

站在刘备的立场上,他也深知此行的危险性,并且荆州也并不是稳固的大本营,毕竟和曹操孙权接壤,所以除了开疆拓土,还得守好自己的老窝。

那么问题来了,黄忠和魏延都是在荆州呆了很久,并且也任职过的,多多少少有一些心腹,这样刘备不可能对他们完全放心。

再看看,留守的最高执政官关羽,其实对于黄忠的态度并不是那么友好,甚至有些鄙夷,更何况名不见经传的魏延。

早先吃过亏,张飞在徐州逼反曹豹,刘备不得不做好防范,所以把魏延和黄忠带在身边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赵云呢?为什么不带而是留。

我们不能忘了另一个人,也就是诸葛亮。

折腾了大半辈子的刘备,深知只有武将是守不住基业的,还是必须倚靠强大的智囊。

但是只有大脑,没有躯干是没有作用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关羽和张飞的影响力,分分钟架空诸葛亮。

这时候必须有相应的人去制约,又或是有人能够执行大脑的命令,关键时候可以补救。

那么刘备阵营里,除了赵云我想也没有第二个人选了,你不看看,就连最后支援,也是张飞单独行动,赵云和诸葛亮一起,这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综上,不是刘备不想带赵云,实在是人才短板,而带黄忠和魏延也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浊侯


赵云在整个三国时期绝大部份是卫戍队长的角色,保护主官的家属,很少单独领兵外出作战,刘备入川时,最担心的是后防荆州及家小,刘禅及高级主管家属都在荆州南郡,留下赵云来协助关羽是比较好的选项。

后来赵云入川,关羽后防出了问题,糜芳忠诚度不行,能力还差,结果和关羽一起葬送了荆州!


狐羊树


刚开始吗,不能太多名将,好像巴不得入川一样,刘备就是军事谋略指挥能力普通,人情世故很有一套,否则关张赵诸葛能忠心耿耿吗。


股经汇播




空空SCUT99


因为黄忠魏延确实很能打。还因为荆州这个家太重要了,必须留下心腹重臣防守。

刘备入川之时,荆州的形势尚不稳定。

公元209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刘备趁机收服荆州江南四郡——零陵、桂阳、长沙、武陵。

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邀请,率领步兵数万(可能是3万)进入益州。

大家看,从刘备占据江南四郡,到他离开。前后不足两年时间,荆州人心未附。此时荆州北有曹操大兵压境,东有孙权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对荆州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心腹重臣镇守荆州万万不行。而且刘备当时只有荆州这么一个基地,谋取益州又前途未卜,假如益州没有拿下,荆州又给丢了,那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与夺取益州这个目标相比,保护好荆州显然更加重要。

所以,刘备把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一众心腹重臣留在了荆州。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收租赋,充实军力。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江北。 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驻军在南郡。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样安排是完全正确的。

公元215年,孙权偷袭荆州,此时诸葛亮、张飞、赵云早已率军去了益州,关羽一人在荆州分身乏术,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望风而降。刘备遭受重大损失。只好亲自领兵五万、关羽带兵三万与孙权对峙,这才要回了两个郡。

假如是211年刘备带着赵云等人去了益州,荆州空虚,恐怕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带黄忠、魏延。

刘备进攻益州的时候,其实带了很多新招募的将领,黄忠、魏延只不过是其中的两个。但是因为表现极为突出,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黄忠是在刘备收降四郡时,主动投降的。魏延则是在刘备进入益州的路上,率领本部人马投降的。

他们的能力十分出众,黄忠“勇毅冠三军”,魏延“数有战功”,两人屡获封赏,职位也火箭般蹿升。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黄忠魏延,本来都是职位低位的武将,因为抓住了机会展现了自己的才干,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