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鷹潭市廣播電視臺 天天鷹潭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井岡山有朱、毛,贛東北有方(志敏)、邵(式平)。餘江畫橋藤林楊家老人講起方誌敏個個肅然起敬,神情莊嚴,他們都不相信方誌敏已被敵殺害,說他是神龍下凡,刀槍不入。記得小時候很多革命烈屬、蘇區老幹部、老紅軍都供奉著方誌敏的靈位和像片。希望他這條神龍保佑全村人安康幸福,他們最難忘的是聆聽方誌敏的演講,那真是動人心魄,真摯感人。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1929年8月,方誌敏擔任中共貴(溪)、餘(江)、萬(年)中心縣委書記,詳細瞭解貴、餘、萬交界地區黨組織情況,於1929年8月底決定派張煥登來到楊家村檢查指導工作。張煥登召集村黨支部一班人秘密開會,研究抓土豪劣紳舉行暴動等問題,不慎走漏消息,楊金閣因掩護張煥登不幸被捕,於大橋慘遭殺害。事後,方誌敏感嘆,楊家的百姓好啊!1929年11月,方誌敏親臨餘江錦北山區指導工作,秘密來到楊家檢查指導暴動準備工作情況,整頓了黨組織和游擊隊,介紹了弋(陽)橫(峰)暴動經驗,佈置了下步工作。他還抽空察看了楊家附近的地形地貌,認為楊家是個好地方,地處貴餘萬交界處,雖然四周都是山,但前後左右都有小路與外界相通,四周路口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加上村子大(當時有70多戶人家),群眾基礎好,便於大部隊駐紮,當時方誌敏就說,等暴動成功後,楊家可以作為中心縣委駐地,便於指導三縣工作。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1929年12月下旬,方誌敏親自指導楊家村黨支部開展以抗租、抗債、抗苛捐雜稅為主要內容的年關暴動,終於取得了勝利,隨即在楊家成立了中共餘江縣第一區委員會和第一區蘇維埃政府,李鹹清、陳庭耀分別擔任書記和主席。貴餘萬中心縣委也由貴溪降家坪遷駐藤林楊家。方誌敏經常在楊氏祠堂辦公、接見幹部群眾,召開座談會等。1930年5月,貴餘中心縣蘇維埃第一次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藤林楊家祠堂召開,方誌敏和黃道親臨會議指導,方誌敏作了報告,黃道講了話並宣佈貴餘萬中心縣蘇維埃政府成立。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1931年10月上旬,方誌敏、邵式平率紅十軍途經楊家,在大會堂作了一場生動的報告,方誌敏說:貴餘萬蘇區在蘇區人民的支持、參與下得到了蓬勃發展,今後,蘇區還要不斷擴大,紅軍也要不斷壯大,群眾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勝利和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方誌敏和邵式平還聽取了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的工作彙報,肯定了成績,也指出了不足,特別是對肅反擴大化問題痛心疾首,他深情地對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和政治保衛局的負責人說:勝利來之不易,群眾犧牲一切支援革命,我們可不能濫殺無辜啊,錯殺一個寒心一片啊!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1932年10月,在藤林楊氏宗祠又召開了第三次中心縣工農兵代表大會,根據方誌敏指示,邵式平和方誌純蒞臨指導並作了報告。1934年初,新紅十軍即將北上抗日時,方誌敏再 一次來到楊家,召開了群眾大會,他深情地說:“蘇區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你們,革命就得不到勝利,感謝鄉親們對革命的無私貢獻,大部隊要北上抗日了,我們捨不得鄉親們啊,敵人將來掃蕩,革命將處低潮,但低潮是暫時的,勝利是必然的,鄉親們可以不參加革命,但決不能背叛革命。我們不會忘記你們,打敗了日本鬼子我們還是要回來的,勝利終歸屬於我們!紅軍萬歲!蘇維埃萬歲!”方誌敏和群眾的聲音連成了一片,在楊家上空久久迴盪。在方誌敏的人格力量感召下,不管敵人如何瘋狂報復,楊家村民始終沒有出現一個反叛者。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1949年,二野陳賡部隊來了,楊家百姓步行十多里敲鑼打鼓歡迎親人解放軍,大家歡聲笑語,擊掌相親,都說:“方誌敏率紅軍打回來了,我們又可以做主人了。”大家紛紛在部隊中尋找親人,但都沒有找到……許多年輕的戰士紛紛表示:我們就是你們的親人,一個親人倒下了,更多無數的革命親人站起來了。


鷹潭紅色記憶|方誌敏與藤林楊家的情結

楊厚成,又名楊後成,筆名阿成。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鷹潭市作家協會黨支部書記、常務副主席兼月湖區作家協會主席,鷹潭市微詩協會副會長,鷹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