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金剛菩提為什麼盤完是醬色?

用戶4601865713344


以下是鴻璐的一些淺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金剛菩提以其盤玩後包漿紅潤玉化通透的魅力征服了無數玩家,同時金剛菩提以其優秀的普及率也被和星月菩提、鳳眼菩提共同稱為菩提文玩老三樣!金剛菩提在菩提文玩老三用之中不僅僅有包漿紅潤玉化通透的特點,而且金剛菩提的盤玩難度也是菩提文玩老三樣中最高的!是文玩菩提界公認的“最為磨性子的文玩”沒有之一!


金剛菩提盤玩核心

金剛菩提雖然被稱為文玩菩提界最為磨性子的菩提,並且盤玩金剛菩提的道路也是玩家公認的虐手又虐心的旅程即便這樣,金剛菩提依然是無數玩家的心頭好,究其原因還是要說金剛菩提的盤玩核心,就是金剛菩提的紅潤包漿和通透玉化,那麼稱為金剛菩提盤玩核心的紅潤包漿和通透玉化又是如何形成的?金剛菩提的上色和包漿主要是依靠人體分泌的汗液和油脂價格長期盤玩後汗液和油脂沁入到其木質結構當中與其自身含有的花青素反應形成上色,同時含有汗液和油脂的金剛菩提接觸空氣中的氧氣後形成氧化薄膜,氧化薄膜逐漸變硬便形成了包漿!金剛菩提的玉化則是對金剛菩提渾厚包漿的拋光,其拋光程度越高金剛菩提的玉化程度也就越高!


金剛菩提盤玩後的顏色由什麼決定

金剛菩提的盤玩核心就是其紅潤的包漿,金剛菩提包漿的極致顏色為傳說中的“牛筋兒紅”但是金剛菩提想盤玩出“牛筋兒紅”並非易事,大部分玩家的金剛菩提的包漿多為深紅色、棗紅色、醬紅色等等基本都是走深色系的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決定金剛菩提顏色的因素有很多種首先就是皮質,金剛菩提總體分為薑黃皮和紅皮,這兩種皮質也決定這金剛菩提最後包漿的顏色,薑黃皮就是金剛菩提“牛筋兒紅”的雛形,但是薑黃皮上色慢所以薑黃皮盤玩的玩家也相對較少,因為金剛菩提本身已經很虐人了,加上較慢的上色可謂是煎熬盤玩的玩家也相對較少!

紅皮優勢就是上色速度快,但是其缺點就是包漿後的顏色走深色系!其次金剛菩提的密度也影響著金剛菩提的包漿顏色,金剛菩提的密度高上色速度就慢其緩慢變色的過程人為就更好控制所以高密度的金剛菩提顏色比較好控制!而低密度的金剛菩提上色速度快,不知不覺就紅過頭了!最後就是玩家的手汗大小了,手汗越大的玩家金剛菩提的顏色也會越深這主要是因為在同樣的盤玩時間內手汗大的玩家沁入金剛菩提內部的汗液更多顏色也就更深!


結語

金剛菩提想盤玩到“牛筋兒紅”的效果不僅要選擇薑黃皮高密度的金剛菩提還要在盤玩的方法上注意並且這還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所以紅皮金剛菩提居多這也是為很麼金剛菩提大多盤玩到最後多為深色系!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小店新開,貼錢促銷,只為集粉,謝謝購買關注!




用戶2695354056250


金剛盤玩之後的顏色和包漿程度與金剛菩提的皮質 密度有關。

菩提子變色,核桃盤玩變色,包括其他一些物件,都是由於在把玩過程中,汗水 油漬等浸入到把玩件的毛孔中,導致物體變色。

金剛菩提表面花紋豐富,長期盤玩變色之後更顯漂亮,但是即便都是沉水的金剛,籽的密度也存在差別,難免會出現色差,在盤玩過程中,有幾個避免的方式。

1.在開始盤玩之前,選籽儘量選擇樁型,大小,表皮顏色基本一致的籽,穿串,盤玩。排色差的時候儘量在自然光下進行。

2.在開始上手,1年的時間之內,如果發現有些籽的顏色與其他籽的顏色不太一樣,可以嘗試重點盤玩那些顏色淺的籽,手出汗了就多去摸一摸盤一盤,刷籽等餓時候 儘量多刷一刷,多刷籽也是為了更好的讓顏色浸到籽裡去。

3.經過很長時間的盤玩,發現顏色淺的籽表面已經形成了包漿,但是顏色和盤玩當初比,發現籽的顏色是亮黃色,或者籽上有亮黃色的斑,這都說明籽的成熟度不是很高,在當初挑選的時候,可能因為雜誌較多被帶到水底,造成了低密度金剛沉水的表現,這時候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只能把這樣的籽替換下來,換上密度好的籽,重點盤玩,追色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好在盤玩一串自己的比較喜歡的金剛的同時,多盤玩幾顆籽,這樣同步把玩,當出現替換籽出現的時候,可以用現成盤好的籽進行代替。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我是文玩小阿姨,歡迎各位提出寶貴的意見。






文玩小阿姨


醬色屬於自然色了,如果過於紅,反而不正常,總之多刷少盤!








時尚達人孟掌櫃


包漿越來越重的結果


開元哥


菩提在盤完過程中手汗會滲透進去到後期會形成玉化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