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中国为什么被称作“发达国家粉碎机”?只因“战绩”太辉煌

中国为什么被称作“发达国家粉碎机”?只因“战绩”太辉煌

迷彩虎

02-27 08:29北京迷彩虎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我国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外号,叫“发达国家粉碎机”,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种说法什么时候兴起的不太清楚,意思大概就是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垄断,赚取巨额利润,可只要中国介入,它们就无法获得暴利了。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如下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1、港机

上世纪90年代初,得益于改革开放,我国外贸蓬勃发展,各地港口一片繁荣,显示出了极强的活力。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港口装卸货物,需要用到一些大型机械,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只能从国外进口相关设备,而且大多还是买的二手货,因为全新的港机太贵了,买不起。而除了要价高外,拥有技术垄断地位的欧美国家,还提出了很多苛刻要求。

一面是庞大的国内需求,另一面是欧美国家坐地起价、要求苛刻,于是,我国就开始自己搞港机的研制工作,以振华重工为代表的公司,走上了艰辛的独立自主之路。就这样,慢慢的,中国就拥有了自己的港机,并开始寻求出口,计划跻身国际市场,与垄断巨头们“抢生意”。

后来,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振华重工获得了美国迈阿密港的一个大订单,当然,振华重工按照要求完成了产品的生产,可却差点倒在最后一关——运输。迈阿密港要求准时将港机送达,否则就会进行巨额罚款,而当时只有荷兰一家公司有能力运输庞大的港机,可它接到我国合作请求时,开出了极高的价格,并且还表示不一定能按时送到。

直到这时,振华重工才明白,原来在港机生意中,运输也是至关重要的。既然这样,那就把运输也搞起来。于是在接下来不到1年的时间里,利用买来的一艘大型货运旧船,通过模仿和创新,振华重工拥有了自己的整机运输船,准时将港机送到了迈阿密港。

能自己搞研制,还能自己负责运输,直到现在,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形成了振华重工在港机这门生意中无法撼动的地位。以物美价廉的产品,振华重工席卷全球,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余座码头,就连美国也是如此。说到这,还有一个小故事,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进行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呼吁要使用美国产品,结果一阵风刮过后,他背后起重机上的美国国旗被掀了起来,露出了“ZMPC”和“振华”的字样。

2、盾构机

和港机类似,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因建设需要,对盾构机这种大型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修地铁的时候,它简直是必备利器。而当时盾构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德国,因为有垄断,所以价格特别贵,1台就得好几亿,对当时不富裕的我国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没办法,基础建设总得搞,于是就硬着头皮从国外买。

可这样不是办法,随着需求的扩大,如果都从国外高价购买,建设成本太大,于是,我国也开展了自主研究,也就用上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这样一来好处很明显,既降低了成本,以前好几亿才能买到的,现在数千万就可以了,而且质量也很过硬;又能避免别人制裁你,比如遇到什么问题时,就以拒绝出售盾构机为谈判条件。而且,除了咱自己用外,也能出口到国外,让更多的国家可以用得上更便宜的盾构机,更好地进行基础建设,让一些穷国也能造地铁、造高铁等。现如今,我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盾构机三分之二的市场。

3、液晶屏

与前面两个相比,这个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感受也会更直观。在很多80后、90的童年回忆中,液晶电视想必是一个奢侈品,那是大部分用得还都是那种体积庞大、画质也一般的显像管电视。其实当时已经有了液晶电视,不过由于面板技术掌握在日本手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它,自然希望能获取更高利润,所以就把面板的价格定得很高,也就导致液晶电视价格高昂。

而如今,一个大尺寸的液晶电视,比如四五十吋的,两三千也就到手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国面板商的介入,打破日本在面板市场的垄断后,家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自然也会下降。

上面三个,就是中国进入后,打破垄断,将发达国家“暴利梦”击得粉碎的典型案例。而且,类似于这样的案例还数不胜数,比如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水泥厂的磨机用减速机、通信行业交换机等等。只要中国实现了技术突破,发达国家的暴利,基本上也就结束了。从只能忍受不合理的价格,委曲求全从国外购买,到实现自主生产,满足国内需求,再到进军国际市场,并取得主导地位,我国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某些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达到的成就,让他们从躺着赚大钱,转变为进入市场全力竞争,甚至竞争不过,被称为“发达国家粉碎机”,还是比较形象的。

国际上有一个美国牵头搞的瓦森纳协定,其目的就是限制技术输出,我国就深受其害,这个协定里有一个技术限制清单,里面很多都是针对我国的。而我国过往打破垄断、占据主导的成就,让很多网友对瓦森纳协定从愤恨,变成了调侃,戏称要不是有这个协定,中国还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等打通所有“副本”,把瓦森纳技术限制清单里的所有技术都攻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变为现实。

而随着中国在一个又一个领域实现这样的突破,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慌乱。他们要么采取更严厉的封锁和制裁,要么主动寻求合作。总之,过去那种傲慢自大的态度已经不复存在。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我国能够打破西方国家历经几百年积累形成的垄断局面,离不开数以万计科研人员的不懈奉献,更离不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当初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美国并没有予以重视。它认为,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实现这一战略,可它忽视了我们国家的决心。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回国。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之中,国家听取了一些科研大师的建议,大力推进数学教育——他们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科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任何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听取了他们的建议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数学教育发展的措施,如举办各类数学竞赛选拔优秀人才,采取极为“给力”的奖励措施等,比如我国有一位22岁刚大学毕业就当上985大学正教授、并获得百万奖励的年轻人,能实现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大三时攻克了一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然后被3名院士联名上书教育部要求特殊培养。

这案例不仅表明了国家对数学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数学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数学在重要的同时,难度也很大,这使得许多学生头痛不已。他们也知道数学对现在的成绩提高和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可就是学不好。原因是因为数学枯燥复杂,很难让人提起兴趣,这自然也就很难学好。

事实上,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民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刘薰宇,他不仅意识到枯燥和复杂是阻碍孩子们学好数学的“罪魁祸首”,而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以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创作了许多小故事,把复杂而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这些故事之中,用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使他很受欢迎,以至于许多大师级人物仍然记得他,对他推崇备至,在演讲中多次提及刘薰宇其人其书。这些大师级人物对刘薰宇的作品印象深刻,评价很高,足以说明这些作品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