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OPEC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协议,为什么油价会跌的这么厉害?

施瓦辛航


俄罗斯和欧佩克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协议,会使得全球原油市场更加宽松。其实,即使双方达成协议,如果只是减少1.6百万桶/日的话,那依然是不够的,最好是2.1百万桶/日才有意义。然而如果连1.6百万桶/日都达不成的话,那原油市场就非常宽松了。

在疫情带来的需求下降担忧在全球扩散之前,2020年原油需求预测为比2019年增加1百万桶/日,而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给2020年预测为比2019年增加2.25百万桶/日(供应方面的很多增量是来自于美国等国)。也就是说,如果要让全球石油市场平衡的话,得需要欧佩克国家继续增加减产1.25百万桶/日。

以下为疫情在全球扩散担忧发生之前的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

(1)2020年的原油需求预测:增加1百万桶/日。

(2)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应预测:增加2.25百万桶/日。这个增量的58.7%来自于北美(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

这是疫情担忧在全球扩散之前的计算,考虑到疫情担忧在全球扩散,2020年原油需求已经变得更加不乐观,有机构甚至给出了2020年原油需求比2019年还低的预测,不过国际能源署(IEA)预计虽然下调2020年预测,但2020年可能仍比2019年微増。

我们粗略估计,2020年原油需求比2019年增加0.5百万桶/日,那么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应该增加减产1.75百万桶/日。所以1.6百万桶/日的增加减产可能都是不够的,如果能增加减产到2.1百万桶/日,那么才有可能让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或适度趋紧。

所以,连1.6百万桶/日的增加减产都无法实现的话,这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的恐怖程度不言而喻。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美天然气观察


受到全球疫情蔓延的不利影响,国际油价在2月至3月已经受到较大压力,OPEC+会议的协议未达成,对本已脆弱不堪的国际油价造成进一步冲击,使得油价在2020年第一季度触底自2016年以来的新低点。预计年内国际油价都将保持低位,并有进入超低区间的风险。

周期性因素叠加结构性因素,油价将在年内持续低迷

国际油价在第一节度暴跌的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到全球疫情的不利影响,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导致世界经济在2020面临下行或不振风险,经济下行的市场预期导致了中长期时间内的石油消费预期降低,这在需求层面,打压了石油价格支撑面。

第二,为了防控疫情,各国政府采取了严密的措施,其中包括停工、停产和停航,其中交通行业特别是航空业这样的燃油消费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个附加的连带不利影响就是石油的消费也在短期内大规模衰减。这是压制油价快速下滑的周期性因素。

此外,包括建筑、工厂、城市交通在内的停工停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油的需求。

第三,OPEC+会议未能达成任何协议,特别是俄罗斯拒绝深化减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本已脆弱不堪的市场情绪,使得市场对石油价格的预期进一步看空。实际上,即便OPEC+达成了一致的减产协议,俄罗斯方面也进行积极配合,国际油价也很难改变现有的颓势。其中一个域外因素为,利比亚这一减产豁免国家,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其日产量只有之前的10%左右,然而利比亚局势一旦得到缓解,其日产量很可能会达到现有产量的10倍,这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OPEC+各主体减产的努力。

综合上述几个因素,2020年的国际油价无论是在供给还是在需求的基本面,都对国际油价呈现较大下行压力,并且短期内这一供求关系失衡都将无法有效改善。

低油价或将触发市场无序竞争风险,国际油价或触及极限


笔者预期,如果国际油价在短期内继续下跌,OPEC+各方持续僵持无法有效回到谈判桌上,那么国际油价很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根据IEA的测算,俄罗斯产生平均成本约为40美元每桶,在目前的低油价区间内,俄罗斯仍然还有盈利空间。然而对于沙特而言,其平均产油成本只有28美元每桶,如果油价持续下跌,各国在未能达成有效减产协议的情况下不断增产,那么沙特等低成本产油国会采取报复性措施进一步增产将油价拉入极限空间,从而挤出哪些高成本的产油国,国际石油市场将陷入恶性竞争。

美国制裁或为俄罗斯拒绝达成协议的背后重要因素


实际上,俄罗斯拒绝减产的态度,其背后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美国为了稳定国家油价,使得国际油价高于美国国内页岩油生产成本,对俄罗斯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实际上不仅仅限于石油,对于天然气也进行了有力制裁,例如2018年,美国通过限制本国和欧洲主要天然气三级冷凝压缩工艺COLD BOX的关键技术和元件对俄出口,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俄罗斯北极2气田项目的开发和生产)。在美国全面制裁的压力下,俄罗斯通过采取拒绝达成和配合减产协议、与伊朗进行易货石油贸易等形式,对美国进行反制,意在压制国际油价,挤压美国页岩油气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间接重挫美国的石油自身供给和油气贸易。

OPEC+仍有重回谈判桌并达成协议的可能

我们可以预期,OPEC+仍有回到谈判桌并达成协议的可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今年为美国大选季,美国现任总统不会乐见国际油价暴跌导致页岩油气行业低迷,这将重创其在重工业和能源州的票仓。另外,过低油价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美国能源产业,连带触发一系列局域性金融风险,作用于实体经济。这都是希望连任的美国总统都不愿看到的。因此,笔者认为,不排除美国为应对油价大幅下跌风险,以某种形式放松对俄罗斯能源行业的制裁力度;与此同时,美也将推动沙特等主要海湾产油国尽快达成有力的减产协议。

目前的国际油价低迷,是当前疫情不利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市场情绪看空、减产协议破裂等多方复杂因素造成的。毫无疑问,2020年国际油价将在地位运行,可控的低油价,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增长;然而,过低的油价,将对环保事业、新能源企业和传统能源企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并对世界能源秩序造成较大冲击,并导致一系列的地缘政治风险,实际利远大于弊。


默然时经观察


基本面的逻辑难以形成确定时空数据的结论,从技术上来说下吧。象浪理论是对波浪理论的提升,从象浪的时空结构来看,目前原油是从B浪高点下来,B浪的时间节点大约在今年7月份结束,之后正式进入C浪,下面空间巨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冥冥之中会发生黑天鹅事件。

C浪时间会持续到2023年7月份,空间先看28美元能不能守住,否则下看14美元。


五玄子


油价上周五暴跌逾9%,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主要产油国未能就减少石油供应达成一致,以应对由冠状病毒爆发导致的全球需求锐减。油价不断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快速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

下面,旁解君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近期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一些原因。

欧佩克俄罗斯谈判失败,是油价快速下跌的催化剂

周四,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OPEC)向其关键盟友俄罗斯提出了一项双管齐下的方案:将现有的210万桶减产延长至2020年底,并进一步削减每日150万桶的产量。这个方案是应对冠状病毒全球疫情爆发,石油消费需求大幅减少情况下而提出的应对方案。俄罗斯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但在三年前加入该组织以削减石油产量后,如今对石油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市场普遍预期,欧佩克和俄罗斯在会谈过程中将会达成这个协议。但是事态的发展和人们的普遍期望是不一致的。

俄罗斯周五在维也纳与欧佩克举行的会议上,明确拒绝支持这一计划。俄罗斯的单方面采取行动,使得联盟稳定油价的努力化为泡影,增加了供应严重过剩的可能性。这是油价下跌这么厉害的其中一个原因。

欧佩克秘书长在会议结束后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共识将限制供应的政策延长至3月底以后,欧佩克也不会单方面采取限产行动。但是,谈判将继续进行。不过,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同时,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也表示,从4月1日起,生产商将自行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当然,如果没有协议,沙特阿拉伯也将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任何产品。

减仓预期如此不明朗,在需求不畅的情况下,油价一路下滑也就不奇怪了。

需求下降才是油价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从市场角度看,旁解君认为:欧佩克这次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只是油价进一步下跌的新的催化剂。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最近原油走势的情况吧。

  • 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下跌9.4%,收于每桶45.27美元。这是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 上周五,美国油价下跌10.1%,收于41.28美元,创下2014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这是自2016年8月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

  • 欧佩克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行动压力,油价较此前的峰值下跌了20%。而自1月初以来,油价已经下跌了33%。

影响最近油价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学校和办公室关闭,航空公司取消航班,越来越多的人呆在家里。

  • 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石油需求将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降幅,甚至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还要严重。

  • 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活动停滞,在中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疫情之后,欧洲和美国新爆发出的措手不及的新疫情,使得2020经济快速恢复的期望变得渺茫。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于近期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市场普遍预期IMF将会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地缘政治与美国页岩油的竞争

在全球需求下挫的情况下,各采油国之间维持相对平衡的配额,或者,在危机中,扩大自身的原油市场份额,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博弈因素了。

由于科学进步的影响,美国在2019年已经成为原油净出口国,并在可预知的将来,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俄罗斯认为,如果减产,北美竞争对手将从新的涨价举措中获益最大。

由于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俄罗斯发现,现在是一个打击美国页岩油市场的一个良机。利用这个机会,将有可能大大压缩页岩油在原油市场上的份额。此外,俄罗斯拥有足够的页岩气,提议中的俄罗斯和欧洲之间修建的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将会提升俄罗斯的能源收入。所以,价格战可能是俄罗斯的一个选择。

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将给美国石油业带来痛苦。当页岩油生产商为了维持产量而面临更多的紧缩资本约束时,价格战可能会迫使已经处于破产边缘的美国石油公司走向破产。

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生产商很快就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从而结束了为期三年旨在支撑油价的减产措施。

油价的大幅下跌将勾起人们对2014年石油危机的记忆,那次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打击产油国的预算,并使一些能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陷入瘫痪。

2016年1月,油价跌破每桶30美元,促使沙特阿拉伯做了一件它从未想过的事情,沙特与俄罗斯和欧佩克成员国结成联盟。

在两国最高当局的支持下,利雅得与莫斯科的合作意义深远。双方就企业合作、跨境投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尽管沙特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但沙特和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也变得更加紧密。

今天,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拘留了多名王室高级成员。

总之,原油不但是工业的血液,更是国际政治角逐的战场。原油问题,不但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


旁解生活与投资


3月6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超9%,为什么油价持续下跌?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资产价格普遍下跌,自2月中旬一来,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欧洲股市与美国股市持续暴跌,投资者恐情绪上升,抛售各类资产,造成资产价格持续大跌,股市,原油,大宗商品全部都大跌。

第二,供求关系恶化带来下跌,本身自2018年以来,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全球经济都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原油需求明显下降,国际原油价格一直是弱势运行,此次疫情发生后,短期经济冲击更为明显,直接造成原油需求不足,拉低油价。

第三,在供求关系恶化之后,市场预欧佩克将开启新一轮减产稳定油价,毕竟对于产油国来说,油价是最大的经济收入来源,低油价对经济的损伤不小。但遗憾的是,3月6日OPEC并未就减产达成新的协议,预期落空,油价再次大跌。

因此,油价的下跌是一种必然,也是现实背景之下的合理波动方式,虽然此次OPEC未能达成新的石油减产协议,但沟通联系还会保持,在短期油价大跌之后,预期会对油价形成短期支撑,但在需求没有明显上升之前,油价大概率都很难有好的表现。


财经宋建文


首先本身目前的石油价格就已经处于相对低迷和脆弱的阶段,这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第一方面的压力是长期以来页岩油技术不断抬升,让页岩油产能不断增加,对原油的供应起到了支撑作用,而另一方面在于从去年开始,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带来市场对于远期的需求预期放缓,因此油价一直承压,所以其实从2019年开始油价就一直处于相对的低谷。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油价非常容易受到冲击而产生波动。目前有两方面对油价产生了压制,第一方面就是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带来短期需求的进一步缩减,第二就是欧佩克的减产协议商谈并不顺利。

目前来看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虽然能够接受同意将减产协议继续延续,但是却不愿意接受进一步的减产协议,这就是说未来油价的供应仍然将保持现有的规模,在需求不断走软的情况下,油价有可能利空,这在市场上掀起了恐慌情绪,造成原油被抛售,导致原油价格大跌。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只是短期现象,因为过低的油价会限制页岩油产能的上升,最终在供应上限制住国际油价的供需,导致油价回升。另一方面实际上市场的恐慌情绪只是短期的,因为实际上减产协议并没有结束,而未来达成另一个减产协议,其实希望也很高,所以长期来看油价很难保持在现在的低位。


咨询师天生


近期油价下跌是OPEC各产油国与俄罗斯博弈的结果,也是俄罗斯想在石油出口领域与美国扳手腕的结果,更是疫情全球肆虐的结果。

2020年初,新冠疫情仅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全国生产限产,石油需求量较低。

进入3月后,疫情已在全球几十个国家肆虐,包括韩国、日本这种石油进口大国。疫情全球肆虐使得全球经济放缓,航班取消、工厂歇业、运输停滞等使得全球石油需求量降低。

需求量降低是导致石油价格降低的主要原因。

3.6日俄罗斯就石油限产协议与OPEC磋商,谈判破解,不利好消息传出,进一步催化石油价格下跌。

俄罗斯与OPEC就限产协议进行磋商,但最终无果而终。

现在的这份限产协议的约束效力持续到本月底。OPEC的本意是想让俄罗斯进一步限产石油,目的在于减少石油供应量,以此拉升石油价格。但是俄罗斯对OPEC的做法并不认同,认为对俄罗斯的限产量太大,双方不欢而散。

双方的谈判结果传出后,市场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石油期货价格下跌,无疑给石油价格雪上加霜。这是次因。

俄罗斯与美国的博弈同样是导致石油价格下降的因素。

其实此次谈判就俄罗斯而言,谈崩也许正是俄罗斯想要的结果!

我们知道,俄罗斯和美国也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但是美国以出口页岩油为主,页岩油的缺点在于开采成本高、价格高。

俄罗斯很明白与OPEC谈崩的后果,那就是导致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可能会利用这一结果围击美国的页岩油,抢占市场份额,使页岩油失去竞争力。

延伸阅读

我认为石油价格的下跌是暂时的,无论是OPEC产油国还是俄罗斯,其实利益是一致的,都不希望石油价格下跌,毕竟俄罗斯经济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石油出口。

因此,我认为在本月底前,俄罗斯与OPEC还会有一轮磋商,届时将达成多方满意的减产协议,以拉动石油价格上涨。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俄罗斯的产量将取决于企业的计划;自4月1日起,各国可以不受限制地按意愿产油。

沙特跟俄罗斯之间的裂痕真的出现了,已经不是靠说谎能弥补的。从2016年第一次合作来拯救油价到今天,沙特、俄罗斯为了拯救油价进行的四年合作将再次发生变化,2020年的疫情原油市场需求端产生降档性的重大的影响,而美国、俄罗斯以及沙特为代表的OPEC们也很可能重塑供应端的新格局。这需要我们重新来认知、评定这个市场。

俄罗斯坚持只延长现有的减产协议时间,导致前几天OPEC形成的再加大150万桶/天规模的减产协议未能得到执行。通过公布的数据显示, OPEC承担其中的100万桶/天的减产任务,而俄罗斯作为非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中绝对主力将要承担剩余的50万桶/天中的大部分减产份额。但俄罗斯方面认为原油市场需求的下滑是个暂时的行为,并且认为应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刺激恢复需求,而不是继续一味的加大减产;这一决定可以说让市场大失所望,尤其是在欧佩克组织都已经同意上述减产计划,非欧佩克成员也有90%的国家同意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可能只有俄反对),俄罗斯仍然投了反对票。

俄罗斯的这样一个决定,不排除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前期制裁其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子公司的报复性行为,最大的受益方显然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的各大原油消费国,油价景跌有助于进口成本的下降。而对于向沙特等主要依靠原油的出口创收来维持运行的国家来说将道受重击,而全球经济运行与油价已经高度融合,显然过低的油价也将进一步冲击经济,这让本身今年以来新冠肺次疫情冲击的全球经济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局面。如果俄罗斯短期不改变主意,巿场信心很难恢复,油价继续

回落是大概率事件,40美元失守就在眼前。

这个代价沙特承受不起相信未来几天欧诉克方面仍然会尽全力继续说服俄罗斯改变主意。但显然俄已经不再与其同心。

今天国际油价集体跌超7%,布伦特跌破47美元整数位,WTI跌破43美元。 所有预示全球经济前景的指标都一团糟糕,全球经济衰退的概率大幅度增加。虽然美国发布的最新的就业数据非常好!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金融冲突


问题不严谨。没有达成的是OPEC+的新减产协议,是OPEC成员国和没成员国之间的减产协议。

如果没有新的减产协议,4月份旧协议到期后,各产油国就没有生产,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到时候供应大幅高于需求,油价就会暴跌。限制目前的供需平衡会被打破。

但其实目前的供需平衡也被一个新势力打破了,那就是美国。美国19年从一个原油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原油出口国,而且美国并没有加入OPEC+这个协调框架内,这是未来原油市场最大的变数。

未来原油价格就看美国,沙特和俄罗斯的三国杀了。


卯未辰来


技术面上呈现空方加速阶段,消息面上加上俄罗斯不愿减产,多只黑天鹅到处飞!原油很难有所起色!除非这次全球疫情能在夏季退去,否则有可能让原油再次回到20美元$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