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因为技术的原因,定陵的发掘痛失了哪些珍贵文物?

爱没完没了914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一片山谷中的十三陵陵区。万历皇帝10岁登基,22岁亲征后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寝陵,六年后建成,共花费当时明朝整整两年的财政税收。

此后数百年,万历皇帝的定陵先后经历了满清入主北京、八国联军侵华、北洋军阀混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变故,却始终完好无损,也没有被人发掘。

但是,等到1955年10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作为发起者,联合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人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周总理的批准。

不过,由于长陵建造面积实在太大,一时难以找到墓道,考古学家们只好放弃原有计划,决定先找一个小点的陵墓进行试掘,等积累经验后再发掘长陵。于是在经过一番调查后,他们偶然发现定陵有塌陷漏洞,由此定陵便成为他们挖掘的对象。

当时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主张保护文物的一方,主要时郑振铎、夏鼐等人,主张选择了一个更小的皇陵献陵当做“试掘”目标,但被郭沫若和吴晗等人被否定,于是轰轰烈烈的挖掘定陵运动拉开序幕。



经过半个多月的挖掘,随着最后一扇门被打开,长眠近三百多年的定陵终于重见天日,中国政府特意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

消息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据统计,定陵地下宫殿共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其中尤以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对文物保护的技术还不成熟,也造成了很多珍贵文物严重受损,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丝织品。



在定陵发掘之前,民间很少见到明代丝织品,存留至今的实物更是凤毛麟角。但在定陵中,陪葬的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等纺织用品达600多卷,且每卷上都有“腰封”,写着尺寸、时间、产地、质地,极为难得。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考古人员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衣物上,结果仅仅出土几个月,这些纺织品就全变黑、变硬、变脆。

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四面漏风,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以至于后来出版的考古报告里,大多数丝织品只能呈现支离破碎的损坏状态,包括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都残败不堪。

更大的伤害是,在文革期间,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们被迫离开了岗位,已经打开的皇陵就那样被搁置,这600多卷珍贵纺织品,就这样被直接暴露于自然条件下,于是迅速干枯腐败,最后绝大部分都成为尘埃,让人痛惜不已。



其次,第二让人痛惜的文物,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

这3口金丝楠木棺椁,不仅质地坚固,而且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可谓是价值连城,但在文革中,它们被直接扔到宝城之外的山沟中,后被让农民捡回去劈了当柴烧。

最后,就是万历和他两个皇后的尸骨,虽然历经百年,但骨架却仍然保存完好。

但是在文革中,文革小将们将万历和两位皇后的尸骨用铁丝穿起来,然后拉到街上批斗,最后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让人无不痛心疾首。


我是赵帅锅


因为技术的原因,定陵的发掘痛失了哪些珍贵文物?(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2012年,国家决定斥资3000万元在定陵修建了地下文物库。

2015年3月,十三陵文物搬家工作正式启动,历时8个月,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终于有了新家,重回地下,永久保存。

至此,定陵文物终于离开了存放60多年的小木屋。

定陵的发掘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

定陵发掘始末

吴晗是明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他一直主张通过挖掘明十三陵来促进明史研究,但此时的他人微言轻,1949年,他以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身份出仕北京市副市长,机会终于来了。

1955年,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获悉有人向上级请示准备挖掘明长陵(明成祖朱棣墓),大吃一惊,苦苦阻拦,最终计划被批准了,但是,不是挖掘长陵,而是定陵(万历皇帝墓),因为“长陵太大了,找一个小的试掘!”,之所以选择定陵,主要是定陵建设年代较晚,地面建筑完整,容易修复,而且万历皇帝统治48年,史料会更多一些。

于是,一个超豪华的“定陵发掘委员会成立了”,包括: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等9人。

定陵曾遭受两次大规模破坏,这一次彻底摧毁。

第一次破坏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前,打到昌平十三陵,把定陵在内的三座明帝陵地面建筑大肆破坏。

第二次是多尔衮的报复行为,明晚期统治者曾拆毁房山的金朝皇帝陵,企图挖断女真族的“龙脉”,多尔衮就把定陵的功德碑亭等建筑全拆了,顺治四年,为了缓和矛盾,安抚明朝遗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定陵、德陵进行大规模修缮,并派人看护。

后期,北洋政府和日军侵华时,一些地面建筑受到破坏,但地下部分没受影响。

比起吴晗、郭沫若发起的定陵挖掘,那些破坏活动都是抓皮挠痒。

这次定陵挖掘,堪称一场文物劫难,那么,到底那些珍贵文物损坏了呢?

1956年5月19日清晨7时,随着发掘队副队长白万玉一声令下,中国皇陵第一次主动地用考古方法进行的挖掘行动开始了。历史是如此的巧合,一年后的5月19日,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打开墙壁的那一刻,“扑”的一声闷响,一股黑色的浓雾弄洞中喷射而出,霉烂潮湿的气味弥漫开来,雾气渐成缕缕轻烟,砖一层层抽掉,露出了用整块汉白玉做成的两扇地宫大门,历经300年仍洁白如雪,没有机关,更没有暗器,地宫一开,所有的珍藏品都大白天下。

1、损毁最严重的的就是丝织品

出土的三千多件文物中,丝织品占比最大,除了万历皇帝和孝靖皇后、孝端皇后身上的服侍,还存放了数百匹的绫罗绸缎,共有644件, 每匹丝织品上都有“腰封”,写着尺寸、时间、产地、质地,这是极其罕见的。

出土的妆花织物是专供“上用”的御用品,大多数是皇帝的龙袍和龙袍料,数量之多、用料之考究、织造之精美、配色之华丽,举世罕见。刺绣有衮服、龙袍、女衣,甚至是小件膝袜,多达118件,各种织品出土时颜色鲜艳。

但是考古人员经验不足,使用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到这些半腐的衣物上,虽然是暂缓了氧化速度,但是没有完全杜绝氧化,时间一长,水分蒸发,完全变黑、变硬、变脆,而且存放文物的库房过于简陋,四面透风,根本达不到恒温、恒湿、避光的要求,绝大多数的丝织品都是支离破碎的。

考古人员对服饰进行装裱保存,结果很多都装裱烦了,沈从文先生观看的时候,当场指出来,很多都是反面朝外。

万历皇帝的龙袍

2、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木

这三口棺椁都是用金丝楠木做成的,一个成人伸腰探进去,摸不到底,棺木清理完毕后,博物馆就做了一个水泥复制品,领导要去视察,真的棺椁放到那里反而影响观瞻,妨碍打扫卫生,用镐劈了很多下,劈不动,然后几个民工给抬出去扔到山沟里去了。几天后,消息传到夏鼐耳中,这位大师气的全身发抖,脸色煞白,打电话让人回去找,山沟里空荡荡的,已经被老百姓给捡走了,据说,这几口棺椁曾经夺走几条人命,一对老夫妇捡回去给自己做棺材,很快两个人就去世了,另一家更惨,用棺木做了个大柜子,结果四个孩子跑到里面玩,全憋死在里面了,虽然是谣传,没有证实,但是皇帝的棺椁,普通百姓的确是消受不起的。

把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随意丢弃,充分印证了文物保管人员的无知,目前,定陵地宫里面那三口红色像打了鸡血一样的棺椁都是复制品,毫无历史价值。

3、帝后的遗骨

打开棺椁的时候,虽然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尸骨腐烂,但是骨架完好,当时有一位苏联专家毛遂自荐参与修复工作,他曾经帮助北京博物馆修复过两个古人类头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决绝了这个请求。当时对万历皇帝的遗骸和头发进行鉴定,认为万历皇帝生前为驼背,身高1.64米,AB血型,跛足,这样从侧面印证了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背后原因。

很快,政治运动到来了,1966年8月24日,一群小将把万历皇帝等人的尸骨拖到博物馆大红门前的广场接受批斗,公开砸烂,然后焚烧,同时被毁打的还有一箱帝后画像、资料照片,紧接而来的倾盆大雨冲的荡然无存。

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们也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岗位,打开的定陵就摆放在那里,很多的布料和木料都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很快干枯腐败。

定陵发掘后,考古界挖掘帝王陵墓呼声高涨,幸亏在郑振铎、夏鼐的极力建议下,国务院下文,停止对一切帝王陵墓的发掘工作。

到了1965年,以郭沫若为首的一批史学家再次提出发掘长陵,希望能挖出《永乐大典》,被周总理及时否决。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定陵当年是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推动下挖掘的,郭沫若非常热衷于挖掘帝陵,曾说过自己这一辈子最想挖的帝陵是秦始皇陵,李治的乾陵和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之前没有挖掘帝陵的经验,所以他们调查研究后决定先挖万历皇帝的定陵积攒一下经验(试试水)。



在1958年之前,郭沫若虽然想挖帝陵但苦于人微言轻,到了1958年郭沫若出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并陆续担任国内一系列要职,这样身兼数职的郭沫若说起话来就有底气了,同年他就和吴晗等人向国务院正式提出挖掘定陵的意见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虽然批复下来了,但当时国内很多考古学专家都曾极力反对挖掘定陵,因为当时的挖掘技术和对文物的保护技术都太落后了,毕竟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姓的生活还很艰难,国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民生经济上而不是考古。

但是郭沫若等人执意挖掘定陵,就这样他们打开了定陵的大门,也给定陵打开了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定陵里的珍贵文物确实很丰富,各种珍珠5000余颗,各类器物3000多件,包括金银玉器,丝织品等,像著名的金丝翼善冠,孝端皇后凤冠就是出自定陵。

文物虽多,但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甚至连存放文物的库房都无法达到恒温,恒湿,避光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很多文物被运出定陵后很快就氧化并造成永久性损伤了,主要就是丝织品和书法画作,像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孝靖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等丝织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后来的复制品!

还有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他们死前风光无限,死后的下场却非常的悲惨,由于定陵已经被挖掘,所以到了1966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帝和两位皇后的三口金丝楠木红漆棺椁被人们拖出陵外随意遗弃,最终也难逃被劈的命运,而三人的尸骨也被他们一把火烧掉,真是挫骨扬灰。

所以说挖掘定陵不仅是对先人的大不敬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也因此周总理后来了解到挖掘定陵的具体情况后便下令停止对定陵的一切挖掘工作,尽最大努力恢复定陵原貌并决定今后不再挖掘其他帝陵,除非能完全保证陵墓及陵墓内文物的完好无损。


咸鱼闲聊


定陵发掘出来,后面毁坏的基本是三种东西。

第一种是丝织品。这在定陵中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的龙袍凤衣,还有绵被等东西,因为长期埋在地下,颜色极为鲜艳,但这类东西也是最难保存的。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就会发生氧化。

而当时的技术条件确实不成熟,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去保存好,只是简单的加了一些防腐剂。定陵还没有发掘完,第一次起出的丝绵品已经出现了变硬、变脆、变色的现象,原本十分鲜艳的刺绣出现了黑斑,并且开始发霉。这些东西都是不可逆的损坏。

除了技术原因,也有一些是态度问题。

当时,沈从文想去看看这些织锦,去的时候,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露出来的是反面。沈从文觉得奇怪,说不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答: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

沈从文当场指出,要研究反面,也不需要全部露点出反面,只需要露点出数公分不贴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装裱的错误,可见技术人员也是不懂装懂。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织锦当然被破坏得很严重。

现在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了。

第二种东西就是万历包括两位皇后的大棺材。这三口大棺材是用金丝楠木做的,一个人伸腰进去,根本摸不到底。

当时清理好棺椁后,定陵做了一个水泥复制品。那真的呢?真的太大了,仓库放不下,就直接给扔到山下了。

数天跑,专家到山下去找,结果也没有找到,被山下的群众给捡走了,捡走后也倒了大霉,一对老夫妇捡了些,给自己做出两口棺材,棺材做好就去世了。另一家更惨,用这些金丝楠木做大棺子,结果家里的四个孩子跑到里面玩,被扣在柜子里活活闷死了。


这些大棺材都是不可多见的帝王棺材,就算不要,车成珠子也比扔了强啊。

现在摆的就是新做的。

第三类就是尸体。当时起出了万历皇帝以及两位皇后的尸体,初步研究了后就放到了仓库里,后面,小兵们冲进仓库,把这些尸体拖出来,坐了一把飞机之后用石头砸、大火烧,把这些尸体烧成了灰。

那这个尸体有什么用呢?他有很大的史料研究价值,可以查出很多万历年间的事情,比如万历不上朝,是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比如有人说万历曾经抽过鸦片,但从史料中无法证实,如果尸体在,化验一下就知道了。

这就是定陵三大被破坏的东西,还是蛮可惜的,所以定陵之后,中国就不再挖掘帝陵了。


脑洞历史观


明定陵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场旷世悲剧。由于保存技术的落后,导致损失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

那么,都有哪些文物没有保存好呢,下面我就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1956年,定陵地宫被打开,出土了明神宗万历皇帝、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余件,包括各种衣冠服饰、宫廷器物。


其中,首先没有被保管好的,就是上面这件万历龙袍。

当时是用普通的房子作为文物库,里面的温度、湿度都不适合保存文物,导致许多丝织品都很快遭到破坏。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珍贵的龙袍已经是碳化碎裂了,类似这样的破坏还有很多。

其次,就是万历帝后的棺椁以及尸骨。

万历皇帝的棺材,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可是却被扔到宝城外面的山沟里,后来还被人劈开了。

不仅如此,最悲惨的命运当属万历帝后的尸骨:

1966年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被摆到定陵博物馆大红门前的广场上,遭到了彻底的焚毁。

由于定陵的这个悲剧先例,自此以后考古界有规定:不得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


HuiNanHistory


郭沫若的雄心

在当代,郭沫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不过,如果单从学术角度来说,郭沫若也算得上一代大师了。

其实大师和寻常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功利之心。只不过俗人的功利之心在于口袋里可以多赚多少钱,而大师的则希望能成为后世铭记的一代宗师。

郭沫若也不例外。以考古学者身份存在的郭沫若,有着这样的伟大理想,那就是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发掘秦始皇的陵墓。不过,秦始皇的陵墓地位太高,如果发掘过程中处理不慎,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于是,郭沫若等学者在取得相关部门同意后,决定先拿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来练手。

哪料到,这个决策,还是给考古事业,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

定陵发掘记

当时是1956年,在郭沫若等学者的主导下,万历皇帝的陵墓被打开,万历帝陵墓中多达三千余件的随葬品,连同万历帝及其皇后的遗体,都被发掘了出来,但是,由于当时国内的考古技术处于较为落后和原始的状态,考古经验也很稀缺,这就导致了这些出土的文物,大多遭受了损失。

首先,考古队将万历帝夫妇的金丝楠木棺椁挖了出来,当时的考古工作者没意识到金丝楠木棺椁的重要性,以及棺椁对考古的意义,只道只是安放尸体用的一堆木头,于是,考古队将金丝楠木棺椁上的铜制器材拆了下来,而后把金丝楠木棺椁丢在了山下。等到考古队意识到这些金丝楠木的重要性的时候,再去寻找,早已经寻不见了——后来经过调查,是被当地乡民捡走改造成了新的棺材。

其次,是万历帝夫妇的尸骨。起初万历帝夫妇的尸骨被存在一处仓库里,后来赶上上个世纪60年代的第六年,全国人民进入了一种激情澎湃的状态。有人想起:万历皇帝是封建皇帝,大地主头子,如今尸体被挖了出来,应该接受人民的公审。于是,万历帝夫妇的尸体被激情澎湃的年轻人经过一番“公审”以后,一把火烧掉了。

第三。定陵里面随葬的丝织品和随葬的木俑,也在出头后因为没能得到科学的保护,而遭到风化,最终大部分都遭到了损坏——尤其是丝织品,损坏程度更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万历帝的龙袍,因为保管不善(其实是当时压根没做有效的保管),最终因为氧化缘故面目全非。

最后,定陵里出土的随葬典籍,有很多因为保管不善,而遭到损坏。

总之,定陵在当时的背景下挖掘,绝对是一件千古憾事。造成的损失,也难以估量。


藤树先生


迄今为止,我国主动挖掘的帝王陵墓只有两处,一处是殷墟商王墓,一处就是明定陵。

定陵的挖掘成了考古上的一处转折点,从那之后,我国就立法规定“不得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这是为什么呢?

定陵的发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史料记载的不足,丰富了人们对古代丧葬、生活、习俗的认识,但它造成的破坏却是难以估量、难以挽回的。

首先,对珍贵文物的破坏。

(1)数以百计的丝织品

定陵共出土了3253件金器、银器、玉器、瓷器、丝织品等文物,光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就多达600多件,其中尤以万历皇帝身穿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学过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出土前文物长期处于一种密闭、无光、缺氧、湿润的环境中,如果环境被突然改变,就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的反应,破坏文物自身的稳定性。

所以,一般都要在未挖掘前对环境进行采样,以便为文物的保存提供一个样本。

可遗憾的是,当时参与挖掘的考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急于求成,在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就仓促打开了地宫的大门。

刚出土时,这些丝织品鲜艳夺目,跟新的一样,但很快就被碳化,不仅颜色发黑质地发硬,连纹理结构也看不到了。

再加上当时保护文物的技术、观念落后,安置文物的库房设施简陋,出土的文物纷纷变成了碎片,失去了应有的研究价值。

尤为可惜的是,制造龙袍所用的缂丝技术工艺复杂、非常独特,现如今已经失传了。

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展品,都是根据当时的图片和人们的想象,做出来的仿品。

(2)帝、后的棺椁和尸骨

刚出土时,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躺在上等的金丝楠木椁室里,骨架完好,头发还有光泽。

但是当时定陵的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嫌地宫脏乱,就命人把本身质地坚固的棺椁全部扔出去了,虽然后来几经寻找,但再没见踪影。

如此对待珍贵文物,当时考古观念之落后,可见一斑。

残存的帝、后尸骨也没躲过一劫。

文革时期,定陵被当做“四旧”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

所以,我们现在无从研究万历皇帝真正的死因,无法复原他们的容貌,无法追溯明王朝传承的DNA……

剩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3)珍贵字画

和丝织品的出土条件一样,字画对环境的要求也同样严苛。

深埋地下数百年之久的名贵字画一旦遇到空气,就会迅速风化,直至消失不见。

目前,定陵中保存下来的文物都是不易变质的金属、瓷器等,并没有见到任何字画的痕迹。

万历皇帝曾酷爱读书,他的陵寝不随葬任何字画好像说不过去。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那些珍贵的字画,由于保护不当,被永久损毁了。


第二,对学术的影响。

定陵的挖掘,是当时轰动中国甚至世界的一件大事。但挖掘工作结束很长一段时间,考古团队连一篇专业的发掘报告都没有对外发布,这让国内外对我国的考古水平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再加上,定陵文物遭受如此大的破坏,国内甚至有人把“考古”和“盗墓”等同起来,人人不屑于考古,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定陵是一个教训,它教会我们,面对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敬畏才是最该有的态度。


历史奇女子


说起对定陵的发掘,那真是一段比较痛心的历史。

由于当时我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考古发掘没有经验,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较为严峻,于是就造成了很多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

吴晗开始并没打算挖定陵,而是想挖永乐皇帝的长陵

发掘定陵最早的倡议者其实是明史专家吴晗(当时在清华大学就读,因写作明史文章小有名气),早在1934年就曾经对同学夏鼐(后成为著名考古学者)说,他未来想挖明十三陵做考古研究。

20年后,到了1955年,吴晗已经成为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给国务院写信,力求挖掘长陵(永乐皇帝陵墓)。

这一举动遭到了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和已经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反对。他们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百废待兴,全国都在进行基础建设,比如修路、盖房,抢救性发掘已经应接不暇,很难再进行主动发掘。

而且郑振铎说,当时我们古物的保存、修复技术不过关,对大型陵墓进行发掘,连发达国家都都感到头疼。

但是,吴晗一意孤行,他认为我们现在有老一辈的考古学家,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人力物力来看都可以胜任。

1955年12月,在吴晗的坚持下,再加上主席的首肯,最后成立了“长陵委员会”。

然而,由于长陵规模太大,在考古工作队队长赵其昌的建议下,想先找一个小陵尝试一下,于是决定发掘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结果由于找不到墓葬入口,吴晗和夏鼐决定,改为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由此,开始了历时十余年的发掘和清理工作。

定陵发掘遭遇各种曲折,但考古队并非不注重文物保护

具体的发掘过程,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总而言之,由于当时考古工作队都缺乏经验,闹出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比如由于民工和村民迷信思想作怪,纷纷制造灵异事件来阻止考古队工作,再加上他们打开金刚墙的时候,害怕有毒气和暗器,有人用鸡血来“厌阵”等等。

最难的就是当时打开七道地宫大门,由于有自来石的阻挡,考古队费了很大一番周章。最后,考古队还是通过查找史料,发现了一种“拐打钥匙”,才最终打开了地宫的七道大门。

随后,就是考古队对地宫内,尤其是对陪葬物进行清理和保存。

有人说,当时考古队是不注重文物保护的,这句话大错特错。当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是考古专业毕业,他们当然知道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只不过是缺乏经验,才导致很多文物最终损毁。

因技术手段的欠缺,陵墓中的木佣全部缩水变形

第一个遭到损毁的是万历皇帝棺床南北两端,8只木箱内的陪葬木佣(7只木箱内是人佣,1只是马佣)。由于地宫之内较为潮湿,经历了400多年,木箱和木佣早已腐烂变质,完整的只剩下300只。

因此,考古队必须赶快对这些木佣进行清理。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保存方法,这些木佣应该放置到零下200℃的气温中,将水分脱去,然后放在玻璃箱中保存。

可是,当时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项技术。怎么办?考古队副队长白万玉老人只好用上他年轻时,跟随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和安特生等在西域考古时所学到的技术,那就是升起火炉,把白蜡放到火炉上的平底铜锅里,待白蜡溶化后,将木佣放进去,进行“蜡炸”。

但这一招在定陵地宫之中并不奏效,等到木佣拿出来冷却之后,随着水分的流失,全部收缩变形,原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全部都萎缩成了可怕的老头老太。

木佣的失败,拉开了文物损毁的序幕。

因考古队进行政治学习,万历两位皇后的丝织陪葬物全部发霉腐烂

1956年,随着政治运动的兴起,考古队停止了手头的工作,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并进行自我批评和检讨。

当时,考古队从地宫中发掘的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刺绣服饰和织锦陪葬品,只是对这些丝织品涂上了玻璃溶液和简单的处理,然后就全部放在了十三陵的仓库之中。

由于大家都进行政治学习,没人进一步处理,这导致丝织品开始腐烂发霉,全部都开始变硬、变脆和变色,然后萎缩,出现大面积的黑斑,发霉发烂,用手一摸,就变成碎渣。

考古队员们知道后,却也无能为力。后来,夏鼐专门跑到仓库去看,留下了两行老泪,但也无可奈何。

万历皇帝尸骨,最后竟然被大火焚烧

除了丝织品之外,最可怕的损失就是对万历皇帝尸体和棺椁的处理了。

经过了半年政治学习之后,考古队再次回到定陵,开始对万历皇帝的棺椁进行发掘清理。

郭沫若对万历皇帝的尸骨非常重视,他认为,通过检测万历皇帝的尸骨,可以印证史书上的某些记载,也可以检查万历皇帝身上具有什么疾病,还原那个时代帝王的生活方式。1958年,郭沫若曾与妻子于立群亲自来到定陵进行查看。

事实上,对万历皇帝尸体的研究,的确有了很多发现。比如,万历有严重的足疾,走路一瘸一拐,他身体的问题,并不完全如史书记载,是沉溺酒色导致的。此外,万历皇帝还患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等。

原本通过对万历皇帝尸体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历史有更大的进展。但是到了1966年,随着运动的出现,万历尸骨也难逃被毁坏的命运。

在小将的围攻下,当时定陵的仓库保管员不得不交出钥匙。小将们将考古队员们花费一年努力,用铁丝穿起来的尸体毁坏,然后上街批斗,最后一把火烧掉。

随同烧掉的还有一箱帝后画像和考古照片等资料。从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万历皇帝的棺椁竟然被扔进深山

最让人觉得荒唐的是,万历皇帝的棺椁竟然被扔进了深山。

万历的棺椁为松木精制而成,虽然过了400多年已经腐朽,但仍是有价值的文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成立之后,工作人员复制了新的棺椁,将原有的棺椁扔进了山沟之中,随后被村民捡走。

万历皇帝的棺椁之内,原本有很多丝织品服饰、冠冕、串珠等等,为了让丝织品长久保存,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技术处理。

可是,当时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他们将丝织品托裱到纸张上时,竟然将反面朝上。

当时,已经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前来定陵查看,他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内心愤怒,但又没办法表示反对。

此外,棺椁里面出土的道袍,也因为技术人员没有经验,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进行的处理,但时间一长,软化剂开始蒸发,衣服颜色变深,质料变硬,不能再次将其展开。最后,也导致了不可逆的毁坏。

总之,开掘定陵,由于经验不足,的确有很多宝物最终被毁坏。有了定陵的教训之后,中国的考古事业几乎不再进行主动发掘,往往都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哪里修路发现墓葬,或者盗墓贼光顾之后的墓葬),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兮兮说事儿


历史总是在前进,我们不可能倒退回去了解以前的人的生活。那么,我们除了可以从历史遗留下来的书籍、史料上面找到古代人的生活痕迹,我们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文物中了解他们的生活。

古代有很多的坟墓保留到现在,因为那些坟墓里面一般都有很多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就成了考古学家眼里的“宝贝”。1955年,郭沫若等人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明朝的历史发展,他们提出了发掘明定陵的计划。但是因为当时的考古技术并不成熟,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一:丝织品。

当时出土的文物,零零散散地加起来大约有三千多件,其中有六百多件是丝织品服饰。墓葬中的丝织品出土后很容易被损坏,当时的考古学家虽然也采取了抢救、保存措施,但是还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仅仅是装裱都出现了错误(丝质服饰在装裱时装“反”了)。

不仅如此,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考古人员在选择软化剂的时候,误用了含有塑料成分的软化剂,致使出土后的衣服变“硬”了,甚至都无法展开,成了无用的“废品”。

除此之外,当时并没有良好的储存条件,那些出土之后的文物被临时堆放在简易仓库中,不得不说,这个的处理使得那些出土的丝质服饰迅速氧化,导致定陵中的文物变得“没有价值”。

第二: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木以及尸身。

封建时期,统治阶级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从历代皇帝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出来。当然,万历皇帝在去世之后,也被厚葬了。万历皇帝以及他的两个皇后的棺材都是由金丝楠木做成的,而且这几口棺材是非常大的,不过,就是因为棺材的尺寸太大,没有放置它们的地方,就被工作人员扔了。

等专家知道这件事之后,那几口棺材已经被山下的居民捡走了。从这样的举动来看,当时的人的考古素养以及考古经验还是有所欠缺的。不过,棺木虽然被破坏了,但是专家从万历皇帝的尸身中探查出不少的信息,比如万历皇帝的脚有严重的疾病,他的牙齿也不健康等。实际上,不论是什么样的出土文物,它所包含的信息对研究历史都是很重要的,一点破坏就是很大损失。

第三:陪葬木佣。

在万历皇帝棺木的南北侧有八个放陪葬木佣的箱子,其中七个是人佣,一个是马佣。因为时间久远,箱子和木佣已经腐烂,已经没有了研究价值。

不过,还有大约300只木佣保存比较完整,于是考古队立刻对其进行清理。当时他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保存文物的方法,考古队先将那些木佣放在零下200度的环境中,脱去木佣中的水分,再将它们放置在玻璃箱中,这些木佣才得以保存。如果当时没有技术限制,定陵被保存下来的文物可能会更多。


旧时楼台月


定陵当年是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推动下挖掘的,郭沫若非常热衷于挖掘帝陵,曾说过自己这一辈子最想挖的帝陵是秦始皇陵,李治的乾陵和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之前没有挖掘帝陵的经验,所以他们调查研究后决定先挖万历皇帝的定陵积攒一下经验(试试水)。

1956年,定陵地宫被打开,出土了明神宗万历皇帝、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余件,包括各种衣冠服饰、宫廷器物。

其中,首先没有被保管好的,就是上面这件万历龙袍。

当时是用普通的房子作为文物库,里面的温度、湿度都不适合保存文物,导致许多丝织品都很快遭到破坏。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珍贵的龙袍已经是碳化碎裂了,类似这样的破坏还有很多。

当时,沈从文想去看看这些织锦,去的时候,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露出来的是反面。沈从文觉得奇怪,说不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答: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

沈从文当场指出,要研究反面,也不需要全部露点出反面,只需要露点出数公分不贴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装裱的错误,可见技术人员也是不懂装懂。

除此之外,还有定陵出土的三具金丝楠木棺材,尺寸高而深,成年人弯腰伸手还摸不着底部。然而一些工作者把该棺材挖出来想存放到仓库的时候,由于仓库已满就干脆把这些棺材给丢在山脚了。数日后,考古专家得知此事,派人去寻回时,这三具金丝楠木棺材早已被山民们捡走了。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