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以后娶湘云吗?怎么看?

青素妙可


我听周汝昌先生的讲座时,听到过这个观点。

小说《红楼梦》结尾处,做乞丐的贾宝玉碰到了同样做乞丐的史湘云,他们就在一起作伴。

现实《红楼梦》的作者和史湘云的原型在一起写下这个故事,史湘云是脂砚斋。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宝玉和史湘云在一起,我觉得挺靠谱。但他们在一起不一定是结为婚姻,有可能是抱团取暖。

金陵十二钗同宝玉可以有感情线的姑娘们有四个: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妙玉。

妙玉:是公认的对宝玉沒有私情。

林黛玉:还泪,质本洁来还洁去,公认的没有婚配前就泪尽而亡。

薛宝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贾宝玉会娶薛宝钗,但宝钗也沒活很长时间。

史湘云:她会嫁给卫若兰,之后卫若兰死,史家败,湘云流离失所沦为乞丐。

史湘云是"金玉良缘"中的另一个金。小说中描写了史湘云善女红,她个性豪爽,红楼女儿中就只有她一人没病,剩下的都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在家族衰败,众人离散之后,只有健康、善女红的史湘云有可能靠着自己的劳动糊口活下来。

有观点是说有个妓女叫云儿,所以史家败落后,湘云会沦为妓女。

等到色衰时,湘云逃跑。成功逃走的湘云沦为乞丐,在某处遇上了同样做乞丐的贾宝玉。

那时他们都会有一种有了依靠,有家人的幸福感。历尽沧桑的他们会在一起做个伴,让自己温暖,不再孤单。但是,这种相伴,与婚姻无关。

双星:牵牛、织女在银河遥遥相对。香梦沉酣,愿我们湘云在香梦里永远不醒。


薇薇polly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回目下半联“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有些令人费解。文中内容写了金麒麟,但没提到“白首双星”是谁,既没有明写,也没有暗示,不像上半联“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因、后果、经过具备。

就是因为回目有些含糊,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解读。红学家刘心武老师在讲座中经常提到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今天就做一朵学牡丹开的苔花,说说我的观点。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先看看红学大家们的看法,再说说我自己的微末见解。

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认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指的是贾宝玉和史湘云。

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都非常喜欢史湘云。他们对史湘云这个人物做了很深入地探究。

刘心武先生在“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中讲到过“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谜。他认为书八十回后,沦为乞丐的宝玉,在街头和湘云“遇合”,湘云再嫁,和宝玉成亲,两个人相依为伴。

他的依据是:

一,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而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妻子。

刘心武先生做《红楼梦》的原型研究。小说开卷说“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文中有大量的生活细节写实描写,所以刘心武先生认为小说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而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他经过考证,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妻子。因此,最后和宝玉共偕白首的是史湘云。

二、脂批线索。

第三十一回回首,庚辰本有一条批语:“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

“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在宝、黛、钗之间夹缠不清,作者又加了一个“金”,金麒麟。刘心武先生认为,“金玉良缘”中的“金”,可以是金锁,也可以是金麒麟。通灵宝玉和金麒麟是第二种金玉姻缘,也就是宝玉和湘云成就了一段好姻缘,并且白头到老,双星永伴。“白首”两字刘心武先生解释为“他们在苦难中,未老先衰,白了少年头”。

贾宝玉在清虚观拿金麒麟的时候,黛玉确实有所警惕。后来湘云来了,她还赶到怡红院“听墙角”。所以脂批有“何颦儿为其所感”之语。

周汝昌先生的看法更直接,他认为史湘云《红楼梦曲》“乐中悲”中的“厮配得才貌仙郎”,才貌仙郎说的就是宝玉。

白首双星是张道士与贾母。

还有研究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说白首双星是张道士与贾母,衍生出一段凄美爱情。史侯家的小姐和张公子年轻时曾经互相爱慕,但身不由己,史小姐嫁给了贾代善,张公子黯然出家当了道士。两个人在清虚观见面时,都已白发苍苍,还感慨之下落下泪来。在这回书里写了金麒麟,所以说是因为麒麟,写了这两个白发老人。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意味深长。

这种论点没有依据支持,只是凭空猜想,不能认可。

我认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还是指卫若兰和史湘云。

史湘云《红楼梦曲》“乐中悲”中“厮配得才貌仙郎”一句,说明史湘云的丈夫是个翩翩佳公子,和她非常般配。但后面又有“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之语,是说她丈夫去世,湘云最终还是剩下孤身一人。

第三十一回庚辰本回末批语说: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线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这个“若兰”应该是第十三回参加秦可卿丧礼的那个卫若兰。文里写了“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一句,前八十回没再提到卫若兰,从这条脂批看,他八十回后会再出现,湘云是嫁给他了。

第三十一回,宝玉把金麒麟遗失,却被史湘云捡到。后来应该是宝玉把麒麟送给了卫若兰。这正是湘云的缘分。本回书内容没讲明“白首双星”,却埋下了史湘云的姻缘伏线。

可能会有人纠结于,卫若兰早逝,湘云和丈夫没有白头偕老,为什么会说是“白首双星”?我们中国文字意义繁多,本来就把“结为夫妇”称为“白头之约”,婚姻过程中并不一定会真正相携白头,因为生命中可能会常出现不可预期的事情。所以不必纠结于字面的“白首”二字。


淡看云起


许多读者都因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句话,觉得《红楼梦》80回之后贾宝玉娶了史湘云,其实那是不对的。

因为原著中作者对这一点写得比较含蓄,致使许多读者都没看清“金麒麟”的真正含义。

第29回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把道士们“各人传道的法器”作为生日贺礼献给贾宝玉:

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串宝贯,玉琢金镂共三五十件。

按说,以贾宝玉标榜的他自己心里只有林妹妹一个人,而林妹妹是一个草木之人,并且他又特别讨厌金玉良缘之说;他对着那一堆“金玉”应该无感才对,至少在黛玉面前他应该表现出一点忌讳,不理会那一堆家伙才是他爱林妹妹的正常表现。

然而,他竟然恋恋不舍的在那一堆金玉之中挑来捡去!当看见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时,他住手了。宝钗说史湘云有一个。

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

贾宝玉太猥琐了吧。

当他看见林黛玉在看他,当即骗林黛玉说:

“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

回家之后贾宝玉一直把金麒麟揣在身上,并且三番五次的去潇湘馆,却舍不得拿出来送给林黛玉。

最让人感到可笑的是,他们两个吵架时黛玉说了一句“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呢?”暗示贾宝玉把金麒麟拿出来。然,贾宝玉大恼:

宝玉听了,便上前来直问到脸上:“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

这时候黛玉就知道了,贾宝玉兜里揣着的金麒麟真的不是给她的。

因为一般的爱女生的男生,如果女生在他面前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金玉时,男生会很自然的把自己兜里的金玉掏出来送给她,再说上一句“我送你一个你不就有了吗?你不就配得上我了吗?

贾宝玉因为不爱林妹妹,所以他根本不会这样说,也根本不会送给林黛玉一个金玉做礼物。

贾宝玉曾经想把北静王送他的鹡鸰香珠串送给林黛玉,那是因为鹡鸰香珠串是植物(草木)做的。实际上,在贾宝玉心里,林黛玉就是贫贱之人,是配不上那些金银饰品的;所以尽管贾宝玉有许多古董及各种金银饰品,但是他从来不曾送给林黛玉一件。

贾宝玉等到史湘云来贾府,终于等到史湘云去了怡红院,终于有机会把金麒麟拿出来――大家都以为贾宝玉想把金麒麟送给史湘云了,但是没有!

最搞笑的是贾宝玉竟然把金麒麟给丢了,而且是史湘云捡到了!读者以为贾宝玉应该说,“好巧啊,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竟然是你捡到了!”然后喜气洋洋场面一派和谐。

然而并没有!贾宝玉这个奇葩竟然从史湘云的手里把金麒麟又拿回去了!

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拿来,笑道:“亏你捡着了。你是哪里捡的?”

贾宝玉之所以让史湘云看看他有金麒麟,却又不送给史湘云,他就是在告诉史湘云:“你有小金麒麟,我有大金麒麟;你是母的,我是公的;你是阴,我是阳。咱俩是一对儿。”

他这是意淫、调戏史湘云!史湘云大怒。

后来贾宝玉因要去见贾雨村而追上了林黛玉(分不清主次、没有顺序),对林黛玉说了许多话。林黛玉走了之后,贾宝玉拉住袭人说了许多话,把袭人吓得如五雷轰顶一般。

贾宝玉跑了之后宝钗过来和袭人说了几句话,意思是贾宝玉和袭人的对话宝钗有可能听见了。

其实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听到的最多,他不但听到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对话,也听到了贾宝玉与袭人的对话,更听到了袭人与宝钗的对话,这个人就是史湘云。

贾宝玉拿着公的金麒麟意淫史湘云,史湘云就已经很生气了,后来又听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与袭人的对话,被贾宝玉的下作(下流)气得七窍冒烟。史湘云没忍住,直接找到贾政告状去了。

史湘云为什么要向贾政告状让贾政打贾宝玉呢?

如果史湘云不告状,贾宝玉就会以为史湘云默许了他对她的意淫,贾宝玉今后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意淫(羞辱)史湘云。并且,贾宝玉将来见到史湘云的“

才貌仙郎”时,他会意淫人家的才貌仙郎,而且还会把公的金麒麟送给人家。就等于贾宝玉直接告诉史湘云的老公:你的老婆以前和我是一对呀!(对比尤三姐与柳湘莲,就知道被贾宝玉意淫过的人下场有多惨)

贾宝玉直接把史湘云的“才貌仙郎”给气死了,或者史湘云的才貌仙郎老公回到家之后把史湘云打了个不能动弹。

作者通过写金麒麟这件事,表明贾宝玉的无所不淫,他真的是滥人一个。“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意思是贾宝玉想伏白首双星,但是史湘云不让,以至于贾宝玉挨了毒打。


十点书妆


有研究者认为,宝玉与湘云的婚姻,是早期《红楼梦》(当时还不叫“红楼梦”这个名字)的一个构想。

《红楼梦》经过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情节方面有很大的改动。现在一般认为的宝玉出家,只是早期的构思之一。

另一种构思,是贾府败落之后,宝钗难产而死,宝玉越发贫困。中年之后,偶然与寡居多年、同样贫困的湘云相遇。一鳏一寡,同样贫无所倚,于是两人结伴生活。

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但他们的感情仍旧深厚。于是,他们的“白首双星”,是一种抱团取暖。

这个构思,应该更接近于作者曹雪芹的生活经历。《红楼梦》不是自传,但有一定的作者生活的蚊子。作品手稿中有“脂砚斋”的批评,应该出于女性手笔。而能与曹雪芹相伴偕老、又有文化批评文字的,只有湘云的原型可以做到。


栖鸿看红楼


因金麒麟伏白首双星

有解读为:湘云捡的金麒麟和宝玉口衔的通灵宝玉成就了“金玉”良缘、白首到老。

此种理解大不通。

这得先从根儿上一一警幻仙境说起:

神英侍者与警幻仙姑的妹妹是夫妻。神英侍者,用水浇灌三生石畔的降珠仙草。仙草得仙水滋养,有了生命与灵性,修成了个美人形像,整日在仙境游荡。神英侍者,有日萌生了下凡的意念,也就是动了凡心。他把自己的心思说给了警幻仙姑。仙姑手头正好要结、要了人间一批风情月债,就让神英侍者领了这里头的差使下凡。降珠仙草见神英侍者下凡去了,自己也去找警幻仙姑,说也要下凡去,好在人间报还神英侍者的浇灌之恩。仙姑有些为难:我这一批都是风情月债,与滴水之恩何干?降珠仙草说:这就是了!我去人间,成个痴情女子,用眼泪还他便是!仙姑听了,觉得此法倒也可行,于是就准了。

这一前一后被批准下凡的神英侍者与降珠仙草,在人间必是有缘人、有情人了。

但事情偏有凑巧,就在神英侍者去凡间投胎的路上,来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们把一块女娲娘娘补天时没用上的石头请侍者带上,说让这石头也好去人间经历一番,以了它的夙愿。

这就是贾府宝玉出生时口中含玉的由来。

神英侍者投胎的宝玉与降珠仙草投胎的黛玉,是由警幻仙姑批允的。神英待者要去牵起人间一干风情月债在前,降珠仙草还浇灌之恩在后。所以围绕人间的贾宝玉,必是风情月债的引线人。而人间的林黛玉,她只为宝玉一个痴心、流泪。泪流完了,恩也就报了,降珠仙草的凡缘也就了了。

虽然半道撞上茫茫大仙与渺渺真人,让神英侍者捎带块石头去人间游历......这看似偶然,但也都在天道轮回之中。大士与真人把这石头的经历也放在警幻仙姑的风情月债中,金玉良缘是这一僧一道种下的。

那么现在大家就明白:木石之缘,在痴情与眼泪上,是了降珠仙草报神英侍者的滴水之恩。金玉之缘,在一僧一道的“多事”上,是为了女娲补天之石思凡的心愿。因为托神英侍者投胎、带入人间,所以侍者要帮那石头了了人间的“金玉之缘”。

好,咱们就单讲这金玉之缘,为什么不是史湘云的金麟麟与宝玉而是薛宝钗的金锁与宝玉呢?

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就是书中的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他们给童年的宝钗开了“冷香丸”,并送了八字吉谶语:必须錾在金器上。又怕不能领悟,向家人补充解释道: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可见,薛宝钗是这一僧一道为石头寻的姻缘。

那金麒麟又是怎么回事呢?还记得书中清虚观的张老道吗?他讨好宝玉,弄了好些个玩意儿来,其中就有个金麒麟。宝玉想起姐妹里湘云是自小戴金麒麟的,这个与那个正好凑成一大一小的一对,就挑了这个金麒麟准备给湘云。

定情之物,必是相等相佩的两个。比如:龙凤玉璧,是大小相同,可以严丝合缝的。再此如柳湘莲赠予尤三姐的雌雄双剑,也是等大同小,入在一个剑鞘内。这金麒麟却是一大一小,实是象征着宝玉与湘云一兄一妹的关系与情义。

宝玉要给湘云的是金麒麟,并不是自己的玉。这是“金金组合”,不是“金玉组合”。与金玉良缘是没有关系的。

那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究竟落于何处呢?湘云的姻缘的确应在“金麒麟”上。宝玉后来把那个大的金麒麟给了同是侯门贵公子的卫若然,这一笔,就好比:哥哥帮妹妹定了亲。史湘云之后的丈夫也的确就是卫若然。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因麒麟”有了解释了。那么“伏”了什么呢?伏了姻缘,伏了白头到老吗?

伏了姻缘不假。伏的是:到白头也如双星般的姻缘。这乍一听,不还是双双白头到老嘛!可是诸位要明白,这“双星”究竟是什么星?

浩瀚的银河,在人间被定义为“双星”的只有两对:一对是,牛郎星与织女星。一对是,参星与商星。这两对星,牛郎织女是夫妻星,参商是兄弟星,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遥望万里,不得相见。

史湘云与卫若然婚后,两个金麒麟也相聚了。但小心眼的卫若然怀疑老婆湘云与宝玉有私。而性情直爽、坦荡的湘云受不了卫若然的疑心,两人因此别扭。之后家道突变,夫妻二人离散,天各一方。二人双双到白头也未能相见,就如天空中的牛郎与织女二星。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指:史湘云的姻缘由金麒麟而起,但夫妻二人也因这麒麟生出心结,双双如牛郎织女星,至白首而不得团圆、开解。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又指:宝玉哥哥是湘云妹妹“麒麟姻缘”的埋线人,因为世事多变,沧海桑田,这对兄妹也如天空中的参商二星,老死不得相见。

因麒麟伏下“白首双星”两条线。史大姑娘此生与夫君卫若然,与哥哥贾宝玉,永难相见!

以上,是我个人对楼主之问的浅见,仅供参考。


郁离星


根据曹雪芹提供的线索推断:贾宝玉和史湘云最终结为夫妻,但是两人结合时均有过一段悲伤的婚姻,就是说两个都是二婚的又结合一起了。

我们读《红楼梦》至少要明白三点:第一,曹雪芹在第五回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都做了交代。第二点,曹雪芹写作爱用伏笔,所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第三点,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通行本中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本人所写,后四十回曹雪芹原稿遗失,为后人续写的(高鄂续),续写的结局便不一定符合曹雪芹最初的设计。

好了,我们再分析贾宝玉和史湘云最终怎么又走到一起了。

我们从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为各个主要人物设定的命运分析。关于史湘云的《红楼梦》十二支曲《乐中悲》写到:“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我们可以看出,史湘云先是嫁了个好夫君(配得才貌仙郎),并且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但是夫君最后却死了(终久是云散高唐),史湘云的判词也写到:“湘江水逝楚云飞”,可见最后是死了丈夫,成了寡妇。

关于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的十二支曲《终身误》写到:“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从中可见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后,贾宝玉仍对林黛玉念念不忘(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冷落薛宝钗,据红学家分析,婚后薛宝钗最后是死掉了,所以贾宝玉也成了光棍。

史湘云成了寡妇,贾宝玉成了光棍,四大家族也没落了,机缘巧合下史湘云和贾宝玉重逢,此时两人都不再锦衣玉食,贾宝玉成了乞丐(红学界分析得出),于是两人便相濡以沫,走到了一起,携手渡过苦难日子,白头到老。这也印证了曹雪芹的“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句话是作为回目出现的,白首就是白头到老之意,双星就是爱情(双星指女郎星,织女星),所以曹雪芹的伏笔和人物设定就是让两人经过波折走到一起,共同相扶相携度一生。金麒麟配宝玉,符合金玉良缘的最初设定。

辛苦不寻常,幸福更不寻常,史湘云的性格也适合贾宝玉,史湘云和贾宝玉也是曹公最喜欢的两人人物,相信雪芹大师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好归宿。


饭后停


《红楼梦》具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写作技巧,而为一件无聊的东西单独立个回目,显然不是曹雪芹这种高手干的事情。那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究竟暗示了什么含义?让我们从两个方面推敲一下。

1,字面意思。看到这八个字,我们的判断一般都是:因为这金麒麟才暗示了两个人老年时成双成对,也就是最终会走到一起。那么这半条回目中,白首的为什么不用“伉俪”、“秦晋”、“连理”、“琴瑟”、“鸾凤”等等,唯独偏偏用了个“双星”呢?

根据个人臆断,“双星”在古代并没有情侣白头偕老的寓意,而指的是此起彼伏、东西永隔的“参商”双星。这说明什么?宝玉和湘云如同参商双星,就算到老也不会在一起。惨!

2,脂砚斋评语。“脂评本”此回中有一条批语:“若兰在射圃所配之麒麟正是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我们已不可能知道《红楼梦》原著后续如何,不过根据脂砚斋的勤劳成果还是能摸到一些情况: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宝玉把金麒麟送给了卫若兰;就算“双星”最后“白首”,那么其中一人也不是宝玉,而是这位射圃中的卫若兰。

胡说八道,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马思纯的微笑]





关东一棵葱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取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标目“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主要讲了两个故事:一是请问怄气,宝玉让她撕扇子,博美人一笑;二是史湘云拾到了贾宝玉丢失的金麒麟,无意中和自己的金麒麟配成了一对。\r因为八十回后的内容已经无人知晓,所以“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究竟在未来暗示着什么,又究竟说的是谁,一直都是一个悬案,当然如果你认为说的就是史湘云那也无不可,只不过会因此漏掉曹雪芹隐藏的很多细节。\r这句话可以使用拆词解法,那么可以拆为“麒麟”、“白首”、“双星”这三个词。我们依次来看:\r1、“麒麟”\r毫无疑问,麒麟正是在这一回中涉及到的“金麒麟”,史湘云和贾宝玉都有金麒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两个人其实也是有金玉良缘的。史湘云比起薛宝钗和林黛玉,不管是才华还是容貌,其实都不逊色。所以有很多学者认为,高鹗续写中淡化了史湘云的出场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很有可能最后是史湘云和贾宝玉结为夫妻,并且有夫妻之实。\r2、“双星”和“白首\r周汝昌老先生认为,曹雪芹提到的“双星”实际上化用洪升的《长生殿》,牛郎织女“双星”绾合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典故,因此“双星”极有可能是指“一对夫妻”,即暗示史湘云和贾宝玉之间的姻缘。\r但是“白首双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史湘云和贾宝玉是不可能成为一对白头到老的夫妻的,那么“双星”可能并不是指史湘云和宝玉,而又是在隐射绾合贾宝玉和史湘云的“双星”贾芸和小红,根据曹雪芹的前八十回,贾芸和小红最后极有可能结为夫妻,并且白首到老。\r3、“白首双星”解法二\r当然,现在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巧姐生于乞巧节,所以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所谓以毒攻毒,双巧相合,正是隐含着“双星”之意。\r巧姐最后是归于田园,判词的册子中她最后是在纺织的,这也印证了之前所说的“织女”。巧姐成了织女,那么她的丈夫必定成了牛郎。个人认为,巧姐的牛郎不可能是高鹗想象中的“地主”,与之相反,很有可能是刘姥姥的外孙板儿。要知道早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巧姐和板儿就已经相互交换的柚子和佛手,脂批中认为“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预示着二人后来必定要结为夫妻。那这里的“白首”则很有可能是指撮合他们姻缘的刘姥姥。\r综上,“麒麟”之意显而易见,“双星”则有三层含义,指史湘云和贾宝玉,贾芸和小红,巧姐和板儿。“白首”的意思比较意味不明,但是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中的真真假假,是需要读者去仔细辨别的。



情深深语梦梦


这是周汝昌的一厢情愿,湘云早就定亲啦!这些人看书都是“顾后不顾前!”贾宝玉是神仙,非得给他安个媳妇结婚生子考科举。那还是神仙吗?!



屠尔佳哈知玉斋


我也觉得有这层暗示。

全书中跟宝玉有金玉良缘关系的除了宝钗,还有史湘云。只不过宝钗跟宝玉是天作之合;宝玉跟史湘云是命中注定。宝钗的金锁是和尚让定制的还特意錾了字的;史湘云的金麒麟是自己的,但是宝玉也意外得了一个,又刚好配成一对。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宝玉把要送史湘云的金麒麟丢了。恰好让史湘云捡到了。

都说红楼无闲笔。

大概这就是暗示宝玉和史湘云彼此曾经错过了一次:一个另娶,一个另嫁。但是几经波折,却是最后彼此相守到白头的那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