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黃山、黃石、黃梅、黃州、黃岡、黃安(紅安)、黃陂等地名集中出現在安徽至湖北一塊?

幸福平安5205


春秋時期,有一黃國,在今河南潢川縣一帶,後被夏滅。黃國人以國為姓,乃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陸終乃三皇五帝顓頊之後,顓頊乃黃帝之直系後裔!戰國時期,周禮崩樂壞,己無力掌控全局,群雄並起,相互攻伐兼併,民族遷移大量產生,黃姓先祖便向南遷移,後至江夏黃州等地安居發展,並向周邊發展,勢力到達江西南昌,安微福建一帶,黃姓所居之地以姓命名,勢力龐大,人口眾多!到明未清楚,湖廣填川,江西填湖廣時又有大量經南昌和江夏遷移至兩湖及兩廣地區!方形成今日局面,黃姓乃古姓,經幾千年繁衍,今已有幾千萬人口,廣佈全國,堪稱長盛不衰之典範!


polo31


我大黃梅的得名是,因境內有山多黃梅樹,此山而名黃梅山,黃梅山發黃梅水,黃梅水邊建城池曰黃梅縣。與黃姓無關,如果強說有關,那麼黃梅戲也是黃家的戲吧。


浣齋見聞


這些個地名都與公元前21世紀一個古老王國——黃國相關。黃國存在時間有1400多年,是一個非常長命的王朝,但是至今卻很少人知道。


據《竹書紀年》文獻記載,黃國是被大禹的兒子夏啟(夏朝第二任君主)所封,周人滅商後,黃人歸服,得以保留。歷經夏、商、週三代王朝。到了春秋時期,藉助地域優勢聯合周邊各國和楚國抗衡,最後到了公元前648年才被楚國所滅。


古黃國的都城為現河南省潢川縣為中心的黃邑地區,地處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邊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陸交通方便,農業發達,人民豐衣足食。當地農田盛產水稻、小麥、棉花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是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魚米之鄉。


黃氏宗族就是在黃邑生根、開花、結果,在黃國的土地上繁衍、分支和發展的。黃國文化在保留東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礎上, 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並在器物製造技術、紡織技術、雕刻與繪畫技術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過當時的中原文化水準。存在了1400多年的黃國被亡之後,楚國並沒有滅絕黃人,而是將其子民繼續留在黃地。


後世的這些地名,黃山、黃石、黃梅、黃州、黃岡、黃安,甚至著名的《黃帝內經》原創作者都與黃國文化相關,都是古黃國人生存過的證明。


妙摘


根據《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黃氏祖先叫伯益,乃舜帝的女婿,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賜姓嬴氏。傳說,伯益後裔有14支,其中一支黃氏於商末周初,在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鄉(今河南潢川縣)建立黃國。


據《左轉》記載:公元前648年,黃人不歸楚貢,冬,楚人伐黃。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這段話意思是:楚成王責備黃國不進貢,黃國既不解釋原因,也沒有做積極防備,自以為楚國離她遠,奈何不了他,結果,當年夏天就被楚成王滅掉。

黃國滅亡後,黃姓祖先有的去楚國做了官,據說今黃岡、黃州、黃石、黃陂、黃梅等地,都是因為黃國人遷來而得名的。他們中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但大部分都遷到今天湖北境內。亡國後黃國子孫,為了表示對故國的眷戀,就以國為氏,這就是今天黃姓的由來。

漢代時,因為各種原因黃氏家族開始向湖南、四川等起遷徙。明清時期,黃氏開始向廣東福建發展。到今天,黃姓已經遍及全國各地,成了大陸地區第八大姓,臺灣地區第三大姓,人口將近3000萬,每一百個中國人中就有兩個黃姓人。

黃姓自古名人輩出,有漢丞相黃霸、三國時老將黃忠、宋朝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紡織技術的女工藝家黃道婆、思想家黃宗羲、軍事家黃興等等。

安徽、湖北之所以出現那麼多帶黃字的地名,與黃姓遷徙的足跡有著很大關係,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都不忘自己是黃國子孫。


洛水清風


古黃國範圍。另外,以黃梅為起點,一條直線穿過黃州、黃陂、黃安(紅安),一直延伸,知道到哪裡了嗎?試試,會讓你嚇一大跳!!!


荊楚藍天


我考慮這一帶屬於大別山麓,崗地多,土壤多呈黃色,才以黃土顏色而起名。像團風縣有個地方叫黃土崗。就是因為崗地。而黃岡市的前身是黃岡縣,原來也稱黃崗縣!


直言的老男孩


古黃國?我記得黃石市是石灰窯黃石港兩鎮組成,成立之初名為:石黃市後更名黃石市。致於古黃國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能否科普下歷史?反正在大冶縣誌及武昌志都沒有古黃國一說。


江國軍176


以我們黃岡為首,我們老家湖北黃岡老人去世寫地址就是胡廣行省黃州府,黃州府幾乎包括整個鄂東和黃陂大悟的部分地區,


山水大觀園


因為這些地方都很黃😃

只有我們紅安,變成了地地道道的紅😛


桃花塔下放牛娃


西門大官人老家,黃點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