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從年初三開始,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已經連續奮鬥在防疫一線和維穩一線30天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李連生作為一名退役老兵,堅決執行防控命令,不敢有半點放鬆。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連日來,李連生帶領綜信科的工作人員負責全街疫情維穩工作,對不配合隔離的住戶耐心勸導並採取強制措施;通過“人防+技防”結合,大大緩解了社區人手不足的壓力;每天早、午、晚三次到江夏和高爾夫社區報到,巡查各個卡口的值守情況;通過上門或電話的方式核查湖北籍人員底數和返穗情況;深入瞭解社區在防疫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商討解決方案......一刻不停。在精細的防控工作中,李連生衝鋒在前,勇於擔當,用實際行動將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到最好。


居家隔離不配合?他來“救火”

“李科,荷塘月色的居家隔離戶跑下來收快遞啦。”“收到,我馬上過去。”


調解工作是李連生最擅長的領域,與居家隔離戶見面後,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苦口婆心地給隔離戶做思想工作,耐心說明利害關係。“現在外面疫情嚴重,不能掉以輕心”“好好呆在家裡也是為了你和家人好”“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是真心想幫助你,有什麼要拿的隨時叫工作人員代勞”......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李連生(右一)


李連生上門的速度讓隔離住戶很是驚訝。通過換位思考,隔離住戶在勸導後均表示會配合隔離工作,在隔離期間不再偷跑出門。據統計,李連生一共上門勸說黃石花園、匯和大廈、石崗、馬務等居家隔離戶5戶,確保居家隔離戶不亂跑,維護了黃石街疫情防控秩序。


防控卡口怎麼設?他來規劃

大年初三下午,在開完疫情防控會議後,作為江夏駐點團隊組長,李連生馬上到江夏社區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與江夏兩委班子共同商討防控措施。


“封閉3、4、6、7、9、10號崗亭,禁止所有車輛和行人進出”“5號崗可供行人進出,僅供車輛駛離。2號、8號崗可供車輛及行人進出。”在帶領駐點團隊連續巡查了江夏10個出入口之後,李連生在紙上認真筆畫,耐心傾聽其他工作人員的意見,制定合理的車輛和行人流通路線。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李連生(左二)


最後,李連生敲定2個主要出入口作為防控卡口。“那江夏地鐵站AB出口怎麼辦?”江夏第一書記鄒江紅提出了難點,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地鐵口的防控任務非常艱鉅。對此,李連生憑藉多年的綜治工作經驗,在江夏地鐵站A、B出口設置了長達十米的層層關卡,並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啟動複式檢查口,確保人多的時候也能迅速疏散,做好防控工作。


群眾出行有困難?他來開路

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大專校區位於機場路2099號,該職工宿舍樓建設在該校用地紅線範圍內的一幢八層樓房,該樓出入口設在學校正門(機場路),幾年前學校自行開設圍牆在馬務村處開了個小門作為緊急出入口。由於馬務啟動封閉管理,學校也把正門進行封閉,兩個出入口同時封閉,職工宿舍樓的居民出行成了難題。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李連生(右一)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李連生馬上聯繫黃石派出所、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到學校現場查看,並於當天下午3點在街道大會議室組織召開協調會商討對策。通過溝通協調,馬務村決定把防控點退縮200米,確保學校緊急出口暢通,方便教職工宿舍樓居民進出。學校則負責落實防控責任,指派專人負責測量體溫等防控工作,並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防止非本小區居民隨便進入,成功解決了群眾出行困難,獲一致好評。


社區人力不足?他帶來視頻監控


“我家豬肉吃完了怎麼辦?”“您稍等,我們工作人員現在就給您送過去。”在黃石街高爾夫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收到居家隔離戶的求助後,不一會兒,就將一袋豬肉掛在了住戶的門上,實現全程“零接觸”。


原來,為了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在得到居家隔離人員的理解與支持之後,黃石街綜信科聯合派出所在居家隔離戶門外安裝具備身份識別、移動偵查、逗留報警等功能的視頻監控,可遠程連線,實時掌握居家隔離人員動態,確保隔離人員不出門,相比之前的24小時人工看護節省很多人力。


白雲|黃石街綜信科科長李連生:多種“角色”,同種擔當,一心為民

李連生(右四)


“一旦發現居家隔離人員異動,監控視頻同時會播報警示音,工作人員的手機馬上就會有響鈴提醒。”李連生介紹說,安裝視頻監控可協助社區管理人員實時掌握居家隔離人員狀態,為隔離住戶更好地提供服務保障和人文關懷。目前黃石街已在居民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34個,居家隔離戶安裝視頻監控54個,投入經費超過20萬元。


雖然肩負多重任務,但對於李連生而言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下足“繡花”功夫,踐行好初心使命,落實好責任擔當,帶領群眾努力創建“無疫社區”,為群眾安全保駕護航。


【記者 曾易琳】

通訊員 黃彤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