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觉得中国十大最强省会城市是哪些?为什么?

用户58599464904


中国🇨🇳有四大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省会城市:

广东省广州市

四川省成都市

云南省昆明市

江苏省南京市

浙江省杭州市

河北的石家庄市

河南省郑州市

湖南省长沙市

湖北省武汉市

江西省南昌市

安徽省合肥市

甘肃省银川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吉林省长春市

山东省济南市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广西:首府南宁

青海省西宁市

台湾省台北市

内蒙古首府:拉萨

辽宁省沈阳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国十大省会城市:包括四大直辖市。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南京市、武汉市、长沙市、沈阳市、杭州市。

四座直辖市;六座全国重点省会特大城市,都是全国中心城市!

在全国享有声誉和城市建设突出以及GDP领先、交通、科技、商贸、金融、环保、航空、水利建设领各项领域领先亮相,省会城市是领头羊,都是新一线城市,而且还是国际二线城市佼佼者。

这里地级市不参与评选。

不喜绕道,各人观点。况且省会无论从大学、GDP、教育、会展、环境、潜力发展、都市圈领域都彰显强势,无懈可击,不光看人口强多,着重评测综合实力。省会城市就是国家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挑大梁、尽重任,无论怎样都是强中强。🌹🌹🌹🌹


MSO青青河边草


中国10大最强省会城市有哪些?省会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众多省会中,我认为以下10城实力超群引人瞩目:

第十名,济南:山东政治文化中心,又称“泉城”,下辖6区、3县、1市,总面积8227k㎡,人口681.4万,其中市区人口433万。

第九名,郑州: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中心,现辖6区5市1县及郑东新区,全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人口919.1万人,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

第八名,西安:陕西省省会,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下辖10区3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2.75万,其中城镇人口626.44万。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第七名,长沙:辖六市辖区、二县、一县级市,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亦是环长株潭城市群龙头城市。

第六名,沈阳:辽宁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东北地区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

第五名,武汉: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

第四名,成都: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西南地区科教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全市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57.9万。

第三名,杭州: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副省级城市,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辖8个区3个县级市及2个县。

第二名,南京:江苏省会,国务院确立的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常住人口827万人,城镇人口678.14万人,城镇化率82%,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第一名,广州: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辖十区二县级市,总面积为7434.40平方千米。去年广州gdp总量破2万亿,超新加坡和香港。

以上就是中国10大最强省会城市,对此排名你有异议吗?


沙漏遗爱


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除去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香港,澳门外还有二十八个省级行政区。这二十八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着二十八个省会,那就28个省会中谁是十强呢?



下面是我的排位

第一位广州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战区所在地。与北京上海深圳并列的一线城市,经济规模2.15万亿,全国各市第四位。内河和海运港口,是世界前十大港口之下,铁路枢纽,全年运送旅客仅次于武汉,北京。珠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有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

第二位武汉

武汉为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超大城市, 新一线城市。经济规模1.34万亿,位列全国第九位。武汉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海陆空枢纽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第三位成都

成都为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规模1.39万亿,位列全国第八位。是我国内陆地区对外使馆最多的城市。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有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



第四位杭州

杭州为副省级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规模1.25万亿,位列全国各市的第十位。民营经济发达,是我国电子商务之都。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城市。


第五位南京

南京为副省级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规模1.17万亿,位列我国各省的第11位。南京市长江干流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第六位郑州

郑州为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规模9100亿,全国17位。全国铁路枢纽正在打造自己的米字形铁路网。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第七位西安

西安为副省级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总量接近7500亿,位列全国第21位。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最强城市。西安历史悠久,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第八位长沙

长沙为新一线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强,经济总量1.05万亿,位列全国第13位。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有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

第九位济南

济南为副省级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经济规模7200亿,位列全国第25位。同时济南也是我国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


第十位沈阳

沈阳为副省级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总量接近5900亿,全国第33位。是我国东北最大的城市,辽中南城市群核心城市。


张尧自媒体


一,广州毫无悬念,它是四个一线城之一,也是华南的中心。不论城市规模,人口、教肓、经济指数等都较其它省会之首。

二,武汉,它是华中重镇,也是交通枢纽,历史上差点被定为首都。貝有一定的战略优势,扼守长江通道,固守西南起到重要作用。城市规模大,人口、教育、经济都不错。

三,成都,西南可与重庆相媲美的都市,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天府之国所在地,经济、教育、军事、科技的领先者。

四,南京,名闻天下的六朝古都,民国时期的国民党首都。城市规模,人口,教育都还行。

五,西安,著名古都,也是大城市,军工,教育较完善。

六,郑洲,中原新崛起的大城市,地处交通大动脉处。

七,沈阳,东北工业重镇,国家重工,军工重市。

八,杭州,后起之秀。

九,长沙,

十,合肥,


威龙悍马笑天虎


又是个排名类问题,省会城市排名相对省排名容易点,下面就个人看法简单排名。

第一名,广州。相信这个争议应该是最小的。四大一线之一,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会城市,中国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会。虽然GDP被深圳超越,但其综合实力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第二名,南京。这个可能争议较大,毕竟论GDP南京没有优势。可既然是综合实力,那么需要结合政治,科教文卫,所在省份实力,历史底蕴,对周边区域影响力。成都武汉杭州高电平都在南京之上,但是南京的政治地位是其中最高的,东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民国故都,对台湾影响力很大。经济方面南京远比纸面上更加发达,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省会,省内兄弟城市过于耀眼,掩盖了他经济方面的实力,尤其是长期被苏州无锡压制。但南京的城市化率,商业活力,城区实力远不是苏州无锡可比,且与武汉成都摊大饼势的发展可比,而杭州作为新兴城市,政治影响力和科教文卫稍弱。科教文卫方面,南京是当之无愧的科教第三城,可能武汉会表示不服,但是南京高校整天质量是高于武汉的,科研方面也是遥遥领先。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发面,南京覆盖苏皖两省,这也是其他省会不能比的。所以南京排第二个人认为是合理的。

第三,武汉。GDP数据高,中部中心,九省通衢,科教文卫可以和南京争第三。

第四,成都。西南双雄之一,GDP占四川三分之一。科教文卫实力不错,第四无争议。

第五,杭州,浙江省会,长三角副中心,依靠互联网迅速崛起,靠个G20峰会影响力大幅提升。

第六,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古都之首,知名度高,科教发达,底蕴深厚。

第七,沈阳。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曾经的重工业中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八,郑州。中国的铁路心脏,区域位置优势明显,集合河南之力发展较快。但作为新兴城市,底蕴稍弱,相信随着国家战略调整,未来还会上升。

第九,济南。其实按照山东在国家的战略地位,济南本可以更高。但其在省内存在感确实偏低,作为历史名城,底蕴还是在的。实力也没有感觉上那么差,毕竟青岛的战略地位过于重要

第十,哈尔滨,东方莫斯科,北中国名城,曾经的工业中心,东北的城市,还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自漂自流


省会城市作为地区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科教、医疗、文化中心是多方面的。

  • 以2018年GDP统计,前十依次是:广州市、成都市、武汉市、杭州市、南京市、长沙市、郑州市、济南市、西安市、福州市。

  • 按照人均GDP统计,前十依次是:广州市、长沙市、南京市、杭州市、乌鲁木齐市、武汉市、呼和浩特市、济南市、福州市、合肥市。

  • 综合交通枢纽性,前十有:广州、武汉、郑州、西安、成都、兰州、沈阳、长沙、南京、杭州。

  • 军事战略基地功能按照战区机关、陆军机关、总后勤中心,主要有: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武汉市、济南市、南京市、福州市、兰州市、南宁市、石家庄市、郑州市等。

  • 以在校大学生数量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主要有:广州市、武汉市、郑州市、南京市、西安市、成都市、济南市、哈尔滨、南昌、长沙等。

  • 综合考虑省会城市较强的城市为: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南京市、杭州市、郑州市、长沙市、济南市、西安市、沈阳市、福州市、合肥市。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中国十个最富裕的省会城市与十个最贫穷的省会城市是哪些?

撇开4个直辖市、撇开台北香港澳门3个特别行政区不参与排名外,内地一共有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这27个城市去年GDP的总量排名如下:

前十名:第一,广州市(广东省);


第二,成都市(四川省);

第三,武汉市(湖北省);

第四,杭州市(浙江省);

第五,南京市(江苏省);

第六,长沙市(湖南省);

第七,郑州市(河南省);

第八,沈阳市(辽宁省);

第九,济南市(山东省);

第十,合肥市(安徽省)。

排在中间的7个城市:第十一,西安市(陕西省);第十二,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第十三,福州市(福建省);第十四,石家庄市(河北省);第十五,长春市(吉林省);第十六,南昌市(江西省);第十七,昆明市(云南省)。

倒数十名:倒数第一,拉萨市(西藏自治区);倒数第二,西宁市(青海省);倒数第三,海口市(海南省);倒数第四,银川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倒数第五,兰州市(甘肃省);倒数第六,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倒数第七,太原市(山西省);倒数第八,贵阳市(贵州省);倒数第九,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倒数第十,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年来,每年里这些省会城市的名次都适当会略微有一点不同,时而你在前我在后、时而我在前你在后,但总体而言没有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基本格局还是这个样子的,即排在最前面的总是那几个城市,排在中间的也总是那几个城市,排在最后面的也总是那几个城市。


李子迟到了


这样的话题一定是很有争议的,但也挺好玩。说强弱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要排名每个人都可能排出完全不同的方式。

我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强应该起码具备几个基础条件的强大,即经济、教育、历史、医疗、交通、人口以及发展前景。

1、从经济角度看最简单,省会前十的排名是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长沙、郑州、济南、西安、福州。

2、从教育角度看排名就会开始变得难以十分客观了,我们尽量简化一下,以各城市的高校质量作为主要比较因素,毕竟高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能力、尖端人才等。个人感觉南京、武汉应该是第一档次的,特别是武汉和南京高校很难比,但个人倾向南京,从高质量高校的专业侧重分布南京的优势更大一些吧,在985院校数量质量不相上下前提下,211大学数量南京多于武汉也说明专业覆盖全面性的问题。西安、广州、成都、长沙属于一个层次,长沙3个985,广州、西安和成都2个985,但西安211大学数量明显高于其它三城。杭州、合肥、沈阳、长春、哈尔滨、济南均有1个985大学,从高校排名和其它211大学数量等综合考虑,这六城中济南稍弱,杭州因为浙大的名气加上发展趋势必然在前十,所以长春及沈阳还真的不好取舍。综合科研、基础教育等因素,我认为这个排名应该是南京、武汉、西安、广州、长沙、成都、合肥、杭州、哈尔滨、沈阳。

3、从历史角度看,西安毫无悬念最厚重,南京也是六朝古都,杭州虽然短期做过国都但其并非以此为名,成都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广州、武汉都是历史的咽喉要地、商业发达...大省会中除了石家庄,谁家还没个历史?这个排名我觉得除了西安、南京和杭州前十板上钉钉,其余恐怕是谁都不会服谁。我们综合现在的旅游热度、城市知名度,尤其是国务院的历史文化名城入选和排位来看,前十的省会应该是西安、南京、杭州、广州、成都、长沙、昆明、武汉、沈阳、济南。

4、从医疗角度看,全国都呈现出优质医疗资源在直辖、副省级及省会城市集中的情况。医疗资源如同教育资源一样,相比起经济和城市建设要慢得多,深圳就是个典型。作为东南西北中各区域的中心城市,依托丰富的医学教育资源,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自然都是霸榜的城市,长沙、杭州、郑州、济南作为人口、经济和教育大省,医疗服务机构也相当不错。从目前前100的医院来看,这十个省会城市进入前十应该没有太大的异议,排名上可能根据三甲医院排名及数量,医生、床位数量等不同的侧重会稍有不同。我个人认为的排名应该是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南京、长沙、沈阳、杭州、济南、郑州。

5、交通是个大概念,既有区位、海陆空枢纽作用的大交通,也有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系统的小概念。我们在这个比较中更看重前者的大交通概念,能竞争前十的省会都是重要枢纽。其中东部沿海、沿江城市有比西部省会有水运优势,西部城市因为相对基础设施落后,又比东部有更大的辐射能力,中部则占尽地理位置,但又没绝对突出的综合辐射力。我按惯例先从东南西北中挑出节点城市再做筛选。 西北最好确定,在都没水运的前提下西安不论哪方面比都优势明显,其它省会单看交通太弱;东北也相对好确定,沈阳的位置决定了其枢纽作用,其它两省会太偏,放在全国范围内没优势。成都应该是西南交通综合第一,因为昆明的国家门户机场,姑且先列进来备选;中部郑州、武汉、长沙、南昌,东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部广州、南宁,华北石家庄、济南。这16个城市中选十个,广州不论海陆空都绝对第一,西安、成都作为西北和西南绝对铁路枢纽和国家门户空港,郑州、武汉和长沙因为中部位置,铁路、航空、公路都是全国性枢纽,且武汉、长沙还有水运加持,进入前十也不是问题,东部南京、杭州作为长江下游经济副中心,铁路、公路、航运、航空都可进前十。最后2席在石家庄、济南、昆明、南宁、福州、合肥、南昌之间选择确实难以抉择。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确实相比中东部低太多,且经济活跃度也低,所以昆明和南宁进前十还是难;济南、福州虽然经济发达,但地理位置过于偏东,省内还都有其它城市竞争分流,合肥、南昌中部偏东,都认为自己是东部但实际因为这种不中不东的尴尬,不能说交通不好,但说绝对好又差了那么点意思。艰难地纠结后我认为十强排位是广州、西安、成都、武汉、郑州、沈阳、南京、长沙、杭州、济南。至于矛盾焦点从第二到第十都会有纷争,但总体而言辐射力在我的排名里占比较大。

6、人口的问题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目前人口数量、二是人口年龄和文化技能结构、三是人口增长速度和腹地。这个问题我认为对未来城市发展有巨大影响,不过后两个因素影响力占比很难设定,所以不太好纳入排名,直接用现在的人口数量排吧,大致应该是成都、广州、哈尔滨、石家庄、武汉、杭州、郑州、西安、沈阳、南京。

7、最后谈发展前景吧,影响城市发展的要素复杂而多面,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其政治级别有很大关系,就如同象棋,全局的平衡是关键。经济上讲中国随着市场化经济进程推进大体呈现了“东强西弱、南强北弱、东慢西快”的态势,但落到单个城市发展看,国家不会放任某个大区域无限制塌陷,基本上还是以能市场化结合计划化的模式在平衡各地区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这个方面着实无法用任何量化方式来排名,但总归来看国家给各省会城市的定位、名头,结合过往的经济发展速度、人口等因素,广州、武汉、郑州、西安、成都、沈阳、南京、杭州八城比较明确了中央政府的决心,剩余两城济南、福州、合肥、长沙也都有一争之势。济南、福州省内竞争激烈,合肥、长沙省内一家独大,从这个角度我更倾向后两城的发展前景。

综合上诉几个重要因素,我个人以为中国省会城市的综合实力TOP10应该排位如下:1.广州、2.成都、3.武汉、4.南京、5.杭州、6.西安、7.长沙、8.郑州、9.济南、10.沈阳。广州无可争议,成都较之武汉的优势在于西南腹地的人口和地域广阔,以及国家安全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南京比杭州多的是底蕴、科教、腹地人口、辐射能力以及省内其它城市的支撑;西安地位类似成都,在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里,西安的重要性更甚于成都,但西安自身经济发展及整个区域经济都属排位的减分项;长沙综合没有特别突出但没有特别弱项,靠着腹地巨大人口规模和郑州的情况类似,排在郑州前主要在于城市软实力。至于济南这个首位度最低的副省级省会,排在第九主要还是因为青岛和烟台太强,资源分配竞争太大;沈阳的进入是因为城市基础和战略地位,但排名第十则是因为东北的塌陷导致经济发展过慢。

欢迎理性讨论,拒绝人身攻击!


聂喆906


广州

省会城市当中唯一的一线城市,不仅经济强劲,而且比深圳的综合实力更强。

南京

综合实力最强省会,经济以外领域的全面性比广州有过之而无不及。教育、科研、文化、历史、旅游、高教、交通枢纽地位等方面在全国皆可稳居前五。当然南京的经济体量小不代表经济不好,而是因为城市体量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南京的三项人均经济数据全国排名第7,这在省会当中仅次于广州。

武汉

武汉综合实力不比南京弱,之所以排第四,是因为经济实力略逊一筹。当然这里说的经济不单单是GDP总量。武汉的三项人均经济数据全国排名15位,尤其人均收入排名第27位,这相比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南京而言显然有明显劣势。

成都

成都落后于武汉的原因和武汉落后于南京是一样的。成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在省会城市当中仅次于广州,综合实力强劲、人气爆表。但是成都的人均经济是一个硬伤,虽然GDP高居全国第8,但是人均收入全国第41,人均GDP全国第47,这是拖后腿的元凶。

杭州

杭州城市地位崛起之快令人惊叹。杭州本身作为副省级城市,综合实力已然无需质疑。加之如今经济强劲前行,经济全面指数已经逆袭南京成为省会城市当中第二位,全国第6位,换言之这项大数据仅次于北上广深以及地级市之王苏州。

西安

在沉寂多年之后,西安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新的起点重新回到热点城市行列。虽然经济发展比东部甚至中部地区都要慢,但是这次完成新的城市定位之后,西安的人气和影响力已经迈上更高级别的台阶。西安的科教文卫长期处于省会城市当中的额第一梯队,唯一短板就是经济,如今经济活跃度飙升,城市地位自然也随之升高。

沈阳

东三省目前唯一的新一线城市,而且是力压GDP榜首的大连,这已足够说明沈阳的综合实力和地位。沈阳的经济发展迟滞是区域经济原因,整体产业结构导致没能跟上其他同级城市的发展节奏。但即便如此,沈阳作为区号紧随三大直辖市之后的024,基础之雄厚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长沙

长沙可以说是地市级省会当中最强城市。因为武汉在中部的龙头地位很突出,很多人都忽视了长沙的强劲发展势头。其实中部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人均经济最强的城市就是长沙,长沙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都是中西部之首。综合实力在中西部省会当中仅次于武汉和成都。所以入围十强实至名归。

郑州

郑州是十强省会当中底蕴最浅,早期定位最低的城市。但是随着郑州成为顶级铁路枢纽城市之后,区域核心地位步步攀升。更是凭借高速发展让河南成为外出务工人口回流第一大省,而郑州也是河南人口净流入的绝对榜首。尤其在成为中心城市之后,郑州信心倍增,远景定位也不断提升。2018年迈入万亿俱乐部之后,正式进入经济大市时代。郑州综合实力在从前是难以媲美副省级省会的,但是郑州在河南有着极高的资源聚集度,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从地市级省会当中脱颖而出,综合实力直线飙升,如今已能够正面抗衡济南这样的副省级省会。

济南

济南是老牌强市,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当中,济南乃至整个山东的发展增速都弱于全国平均值。加之在此期间山东着重于均衡发展,打造了15个百强市,却在济南、青岛、烟台这几个老牌强市身上降低了首位度。济南更是全国所有省会当中首位度最低,GDP占比最低的双料垫底城市。虽然省会的牺牲成就了更多兄弟城市的发展,但确实对城市地位的影响较大,以至于被邻省小弟郑州一路超车。不过毕竟济南是副省级城市,第三经济大省的省会,底蕴和全面性尚在。近来吞并了莱芜市,城市体量大增,崛起雄心不言而喻。


城市发展报告


最强省会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需要从经济、教育、医疗、金融、航运、财政收入等各个角度综合评比,国家也没有相关的数据公布,可以从GDP排名、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看看那些省会可以上榜。

1、GDP排名前10的省会城市

2018年广州GDP为23000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

2018年成都GDP为15342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

2018年武汉GDP为14847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

2018年杭州GDP为13500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

2018年南京GDP为12820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5

2018年长沙GDP为11527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

2018年郑州GDP为10200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

2018年济南GDP为8862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

2018年西安GDP为8349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9

2018年福州GDP为7856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0

2、人均GDP排名前10的省会城市

2018年广州人均GDP为15.33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

2018年南京人均GDP为15.19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

2018年长沙人均GDP为13.89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

2018年杭州人均GDP为13.77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

2018年武汉人均GDP为13.63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5

2018年济南人均GDP为10.73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

2018年郑州人均GDP为10.26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

2018年福州人均GDP为10.15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

2018年南昌人均GDP为9.73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9

2018年合肥人均GDP为9.67万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0

3、地方公布一般财政收入排名前10的省会城市

2018年杭州地方财政收入1825.1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

2018年广州地方财政收入1632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

2018年武汉地方财政收入1528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

2018年南京地方财政收入1470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

2018年成都地方财政收入1424.2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5

2018年郑州地方财政收入1152.1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

2018年长沙地方财政收入879.71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

2018年济南地方财政收入752.8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

2018年沈阳地方财政收入720.6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9

2018年合肥地方财政收入712.49亿元,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0

从上面GDP、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三个指标综合看,最强省会非广州莫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