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二佛并坐”是佛教自汉代传入后在中国本土形成特有故事题材。造像和绘画艺术品广泛分部在中国各地。故事出自《正法华经@七宝塔品》和《妙法莲花经@见宝塔品》大体是说:一日释尊与众讲解法华经,七宝塔涌地而出,一佛坐于塔内狮子坐上。世尊说这是多宝佛,多宝佛说:吾行菩萨道时发宏愿,如讲解法华经时,吾必涌地现之,以证其真意。让半坐与释尊,一同坐狮子坐讲解《法华经》。

由这个故事而创作的“二佛并坐”雕刻绘画成为佛教艺术的经典体现。出现“二佛并坐”肯定是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其中最出名应该是云冈石窟第10窟前室北壁。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以上是网络图片,云冈石窟禁止照相和拍摄

一说这壁佛造像体现当时北魏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在当时共同治理天下的社会背景。

同云冈石窟一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涅水石刻”中大量的四面石塔,层面各异有“一佛两弟子”“二佛并坐”等佛故事浮雕。其中“二佛并坐”数量很多。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山西博物院 南涅水石刻 北魏 四面塔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山西博物院 南涅水石刻 细部“二佛并坐”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山西博物院 南涅水石刻 细部“二佛并坐”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山西博物院 南涅水石刻 细部“二佛并坐”

同时在南涅水石刻中有多座四面塔佛造像中有“二佛并坐”的题材,并且能明显看出左侧佛有右手谦让之意。从侧面印证了左侧是多宝佛,右侧是释迦牟尼佛。而最早的“二佛并坐”出处,是在十六国的北燕太平二年。

以下引自:《二佛並坐之探討》王慕齡

目前所知最早的釋迦多寶佛像為十六國時北燕太平二年(410)的作品。北燕地處現在的遼寧省和河北接壤與河北佛教必有接觸。因此北燕出現二佛并坐像不但証明北燕已有法華信仰同時也可視作十六國時期河北有二佛並坐像和法華信仰的証據。北燕太平二年李普造小銅像高四寸五分正面造二佛並坐背面更發願文『太平二年九月十一日李普為父母造像一軀亳養。』而更釋迦、多寶榜題的造像最早見於甘肅中部永靖炳靈寺第 169 窟此窟更西秦建弘元年(420)造像發願文。窟內第 11 號龕內畫一塔形龕龕內並列畫二佛均倚坐右側佛旁墨書榜題『釋迦牟尼佛』左側佛旁墨書榜題『多寶佛囗囗』。第 13 號龕內也畫釋迦、多寶二佛並坐並更墨書榜題。另外第 12 號龕與第24 號龕兩鋪千佛造像都具更『多寶釋迦並坐像』。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得知,最早的“二佛并坐”出现在十六国时,并且有文字标明右侧为释迦牟尼佛左侧为多宝佛。(没有找到相关图片)


是不是能说明一定就是左侧是多宝佛,右侧是释迦牟尼佛,并且以释迦牟尼为尊呢?


以下引自:《礼仪 | 究竟是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先秦至西汉其中先秦及秦朝侧重于尊左,西汉更侧重于尊右。东汉至唐宋,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左为尊的制度。元朝建立后,规定以右为尊。明清两朝,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

通过以上可以知道中国左右为尊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二佛并坐”在印度没有相关的实物证明,且不能证明其是从古印度传入。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佛教故事“释迦牟尼诞生”了解实际情况。

太子周行七步,脚下现出七朵莲花;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这就是悉达多太子--释迦世尊降生人间的经过。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临朐县博物馆 佛造像展厅 禁止拍摄

因为临朐县博物馆不让摄像,只能提供其白描展示图,为北朝佛造像残件。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网友-咸蛋黄提供 辽宁省博物馆 明 释迦牟尼诞生像

释迦牟尼诞生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天,且因地域文化差异,两种都存在于中国各地。最有意思的是临朐县博物馆有一尊北朝释迦牟尼造像是左手无畏印,右手与愿印。因为穿着服饰等其它原因,可以推测是工匠雕刻时出现错误。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网络图片,加工后的示意图。

因为临朐县博物馆禁止拍摄,上图示意,下图为正确。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青州博物馆 龙兴寺窑藏 北齐 佛造像

在大量存世的佛造像当中,这种与主流不同佛造像不是孤例。河北省邯郸市北响堂山第11窟,宋代雕刻的华严三圣。是右胁侍菩萨是文殊菩萨,左胁侍菩萨是普贤菩萨。这与现在大多数庙宇中供奉的是相反的。

“二佛并坐”与中国的左右

邯郸市北响堂山石窟第11窟 宋 华严三圣造橡

个人认为,“二佛并坐”在没有文字和其它证据下无法确认谁是释迦牟尼佛,谁是多宝佛。更无法以左为尊,右为尊的方式进行判断,且没有约定俗成的规律。完全可能是工匠或供养人跟据佛经或口传,进行铸造或雕刻。所以我们在欣赏佛教艺术时,需要多注意细节,才能真正感受其内在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