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彩繪陶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在灰陶上做畫,

有的使用紅、黑、黃、白、赭等彩直接繪畫在陶器表面,

也有的在塗有白或黃色的地色上,再用各種顏色進行繪製。

戰國、秦漢時期是彩繪陶的發展繁榮時期,

無論南方和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繪陶壺、豆、盤、尊和鼎等,

色彩豐富,紋飾複雜,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藝術魅力。

漢,彩繪陶方壺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口邊長11.5cm,足邊長12.6cm,高39cm。

壺口部與足底皆為方形,四角攢尖方蓋,壺身兩側各有一鋪耳。

通體飾以黑、紅彩為主色調的圖案,頸與腹部皆繪流雲紋,並以菱格紋條帶相間。

此件方壺的造型和彩繪紋飾均仿照同時期的漆方壺而作。

此類彩繪陶器在戰國和西漢墓葬中出土較多,可能是專用於殉葬的明器。

西漢,凸雕龍鳳紋彩繪陶壺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通高64cm,口徑21cm,足徑24cm。

壺撇口,粗頸,圓腹,腹部對稱置雙環形系,高圈足。

通體彩繪裝飾。

口沿下繪一週三角紋。

頸部在三角紋內繪雲紋。

腹部用三週凸起弦紋劃分上下兩部分裝飾帶,上為凸雕龍、虎、鳳相互追逐於流雲之間,色彩絢麗,線條流暢婉轉,畫面生動活潑。

下為彩繪纏枝花紋。圈足上繪弦紋3道。

此壺色彩豐富,使用紅、綠、藍、黑、白、黃等彩。

顏色鮮豔,歷經兩千多年,依然光彩奪目。

西漢,醬釉劃花水波紋鋪首耳陶壺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高35.3cm,口徑13.5cm,足徑14.3cm。

壺撇口,束頸,溜肩,鼓腹,圈足外撇。

肩部對稱塑貼鋪首。壺身刻劃弦紋數道。

壺外通體施醬黃色釉,釉色濃郁古樸,反映出當時崇尚樸實自然的藝術格調。

此陶壺仿銅壺造型燒造,釉層清澈透明,釉面光亮可鑑,

花紋具有漢代獨特的裝飾風格,體現出漢代釉陶藝術所取得的成就。

漢代釉陶屬於低溫鉛釉,多以綠、黃褐或棕紅色為主,釉面的光澤較強。

經科學測試結果表明,其著色劑主要為氧化銅和氧化鐵,

釉中含適量的銅便呈現美麗的翠綠色,含適量的鐵則呈現黃褐或棕紅色。

釉陶是在氧化氣氛中經700℃左右的低溫焙燒而成。

東漢,陶狗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高16cm

狗呈臥姿,兩耳豎立,雙目圓睜,張口露齒,悠閒中保持著特有的警覺。

此類陶狗一般分臥、立兩種,多出土於漢代庭院模型之前,顯然是起護衛的作用。

東漢,灰陶狗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高15cm

狗灰陶製成,呈快走狀。

可以看出,此時工匠對動物形體的把握已經相當成熟。

狗的身體結構塑造準確,肌肉有力,是一隻成年犬。

1951年於河南輝縣百泉出土。

東漢,青釉堆塑五聯瓷罐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高46.5cm,口徑6.4cm,底徑16.5cm。

五聯罐主體為三節葫蘆形。

施青釉至腹部,其下流釉數道。

上腹為兩節葫蘆形,周圍堆塑四個小罐。

束腰處塑貼熊、龜和蜥蜴等。下腹有4道弦紋。

脛部漸收,平底。

五聯罐始燒於東漢,多出土於江南地區,是隨葬用的冥器。

早期器形簡單,很少見有堆塑。

後來,裝飾日漸繁複,堆塑很多人物、動物。

到了西晉演變成穀倉罐,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東漢,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高23cm,口徑17.7cm,足距15cm。

樽口內斂,圓桶形器身,直壁,平底,下承以人形三足。

附圓蓋,蓋頂中央置一系,周圍置3紐。

灰白色胎。

蓋面刻水波和花葉紋,器身兩側塑貼鋪首並刻花草紋。

此樽出土於廣州東郊紅花崗。

樽是一種溫酒用具,流行於漢晉時期,主要為鉛綠釉或黃釉陶器。

整器應附蓋,其中博山形蓋較常見。

隋至南宋有較精緻的白瓷或青瓷製品,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汝窯樽最為著名。

東漢,青釉刻紋鏤空瓷簋

絢麗斑斕的漢代彩繪陶

通高18cm,口徑27.5cm,足徑16.8cm。

簋(guǐ 音軌)圓形,覆蓋。

口沿微外撇,弧腹,高圈足稍外撇。

胎色灰白。

通體施釉,釉色青中泛褐。

蓋頂置環形紐,紐上套圓環。

蓋面刻花葉和三角紋。

口沿鏤空小圓孔一週並刻劃樹枝紋。

腹部刻菱形紋。

此件器物出土於廣州東郊三育路羊山。

簋為盛食器,功能相當於大碗,以陶質、青銅質或瓷質較為常見。

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良渚文化、曇石山文化以及夏、商、西周遺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

早期陶簋一般為侈口,圓腹,圈足,有的有雙耳。

商代中期開始,器形演變為斂口,折沿,深腹,圜底,圈足,有的則為敞口,卷沿,斜腹。

商代始見原始青瓷簋,三國至西晉時浙江的青瓷窯依然燒製瓷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