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垂釣過程中遇到輕口魚如何應對?

小九九﹎


很高興為您解答。魚口輕在垂釣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在冬季、初春最為常見。或者有滑口魚,也會出現口輕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調釣方式。



一、線組搭配方面

使用小號浮漂,使用小鉤細線,儘可能的減小水阻。以冬季為例:冬季魚兒活躍性差,張不開嘴,反應到浮漂的信號就會不明顯。所以冬季垂釣時我的線組一般使用1.0+0.8、1.0+0.9、0.8+0.6或0.8+0.4,浮漂則選擇吃鉛1克以下的立漂,因為相比之下,立漂能更清晰的觀察到魚口。


二、餌料方面

餌料的狀態也至關重要,當遇到輕口魚時,餌料比重不能太大,餌料狀態不能硬。因為餌料比重大輕口魚吞鉤時,無疑是給魚吃鉤增加了難度。而餌料狀態硬也會很難入口。舉個例子說吧:我們吃果凍時輕輕一吸,很容易就會吸入嘴中,如果換成饅頭,就不會輕易吸進嘴中了,我們需要用牙咬開才能入口。

三、調釣方面

魚口輕時,我們應該把浮漂調高目釣低目,也就是釣靈。在這種情況下魚吃口時的信號比較明顯。有利於我們觀漂。需要注意的是:釣靈,雜口也會增多。

以上解答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的釣友請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給個雙擊或關注,謝謝支持!祝釣友們大鯽大鯉!


分享野釣


總的來說,輕口魚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於警惕心比較高,所以在吞餌的時候動作很輕微。另外一種是由於天氣或者健康的原因導致吞餌的時候動作輕微。



要釣好輕口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增加釣組的靈敏度。細線小漂小鉤的搭配靈敏度是比較高的,我們首先要確定子線的大小,然後是主線,再然後確定浮漂吃鉛量的大小,最後搭配合適的魚鉤即可。例如目標魚是半斤左右的輕口鯽魚,那麼子線可以使用0.3號,主線可以使用0.6。如果垂釣的水深在2米以內,那麼浮漂的吃鉛量在0.6克至0.8克即可。為了降低鉤的重量,我們可以使用4號的金袖鉤。這樣一套適合釣輕口魚的釣組就搭配好了。



2.使用短竿。因為釣輕口魚的時候,浮漂產生的信號會非常微弱,所以應該使用短竿。竿長在3米至3.6米即可。使用短竿能夠發現很多輕微的浮漂信號。


3.使用拉餌或蟲餌。釣輕口魚使用的餌料必須儘量自然化,不要加很濃的味型,例如使用蟲餌。為了讓餌團的入口性更高,如果使用商品餌應該首選拉餌。

4.採用更靈敏的調釣。為了讓浮漂的靈敏度更高,調目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帶雙鉤不掛餌調3目至5目是比較合適的。釣目應該略小於調目,也就是在調3目至5目的基礎上釣1目至3目。這樣的調釣方法靈敏度是非常高的。


眼鏡哥說魚


魚口輕的情況在冬季和早春一般是由於水溫低,魚體僵硬,不愛遊動,魚兒的活性差,攝食能動性弱,即便是吃餌,也是動作非常的輕。魚口輕在夏秋季節多是滑口魚所致,也就是說魚被釣狡猾了,魚兒的警惕性非常的高,咬鉤的動作很謹慎而造成的輕口情況。

針對早春和冬季魚口輕的狀況,釣者首先要考慮的是釣餌的問題,釣餌一定要對路,如果不是魚兒喜歡的餌料,魚兒都不會張口去嘗,何來口輕之事。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以及乍暖還寒的早春垂釣時,用少量酒米打窩後,最好選用鮮活的細紅蚯蚓、紅蟲以及伢子等葷餌作釣,至少攜帶兩種以上的葷餌,當魚口不好時及時替換,哪個有魚口就用哪個。鮮活的葷餌在水溫低的情況下最能激起鯽魚的食慾。

當釣餌對路時,就要把線組調整的相當的靈敏才行,因為溫度低,魚兒的攝食動作不可能像高溫時那麼的幅度大,所以調漂精準、靈敏了才能最好的反映和捕捉到魚兒細微的吃口,以把握最佳的揚竿時機。以傳統釣為例,細線、小漂、輕墜以及小鉤是最合理的搭配,0.4的主線配0.2的子線綁袖2的細條鉤,空鉤調平水,上拉浮漂直到水面露出半目到一目,然後掛餌施釣,這樣的線組是鉛墜輕觸底的狀態,當鯽魚用嘴唇碰觸釣餌時,浮漂的反映是輕微的顫抖,當魚兒輕輕的吞鉤後稍微一抬頭,浮漂便上頂半目甚至是三分之一目,抓住這種漂相揚竿必中魚。如果線組搭配不當或者調漂不精準則很難捕捉到輕口魚咬鉤的漂相,從而就錯過了最佳的揚竿時機,有時候甚至釣一天也沒有明顯的咬鉤漂相。

夏秋季節魚口輕的情況多為滑口魚所致,對付滑口魚就不能用常規釣法,在餌料對路的情況下,打窩後不能釣窩點,而是釣窩邊甚至是距離窩子二三十釐米的周圍,因為魚兒被釣狡猾後不敢入窩覓食,反倒是對窩邊的餌料放鬆了警惕。釣滑口魚調漂也是至關重要的, 還是講究調靈敏,捕捉魚兒咬鉤的一瞬間漂相,除了傳統釣調成鉛墜輕觸底的狀態外,臺釣要調出上鉤懸浮、下鉤輕觸底或者上鉤輕觸底、下鉤斜觸底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如果魚兒吞鉤,漂相多為短暫而有力的一個下頓動作,也就是俗稱的”頓口“,當然,由於滑口魚的吃口非常的輕,這個頓口正常情況下多為半目甚至是三分之一目,但凡是有力的下頓就揚竿,這樣的揚竿時機十有八九都中魚。

關於魚口輕的狀況還有很多細節,但在平時的垂釣中多為上述的兩種情況,希望我的贅述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釣友,如有不妥之處,還望指點。


野釣魚倌


在實際釣魚過程中,大家都遇到過魚口很輕的時候,很多釣友就不會抓這種口,其實輕口也分很多情況,簡單歸納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要先分析是什麼引起的輕口

這個是最重要的,不瞭解原因就不能有的放矢的去應對。大方向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一種是魚體自身造成的。

外部原因多為忽然的漲落水,下網、電魚、氣溫寒冷,天氣悶熱等原因造成的,魚體自身原因多為應激反應,或是魚體不適,或是謹慎造成的。

這兩種原因造成的情況應對方法不同,所以要先分析出具體原因來。

如何應對

如果是外部原因造成的,首先是降低主線和子線的線徑,尤其是子線的線徑要降低很多,這樣可以把細小的魚口放大,變得清晰起來,多數就可以解決了,包括浮漂可以適當調靈些或者更換吃鉛量小的浮漂,例如冬季寒冷時節在使用吃鉛2克以上的浮漂,很多魚口就很難抓到了。而且現在野生魚也並非全是生口魚,長期岸邊大量的商業餌料投放,很多野生魚的魚口也發生了變化,如果還按照野生魚都是生口魚,那麼很多輕口就無法捕捉到了,很多時候未必不是沒有魚,而是沒有抓到魚口。

如果是魚體自身原因造成的,那麼更多是改變餌料狀態進行調整,因為不適應的狀態魚開口非常差,不是簡單降低線徑就可以解決的,要考慮是否當前的狀態,味型不對路,甚至很多時候需要調鈍,抓死口才有效果。

寫在最後

釣魚是個系統工程,每個細節都要注意到,包括輕口在很多釣友,尤其是新手是很難發現的,這就需要提高基本功和看漂的能力了,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釣魚人烏蘭


最近氣溫下降的有些厲害,水溫也變得比較低,這時候垂釣很容易遇到輕口魚,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餌料的適口性

一般魚兒吃餌都有吸食的習慣,所以當魚兒的吃口比較輕的時候,選擇的餌料要更容易被魚吸入口中。如果餌料過重,那麼適口性就會差,雖然魚兒吃餌浮漂會有所反應,但實際上魚兒並沒有將餌吸入口中,提竿很容易空竿。所以在釣輕口魚的時候,一定要用比重較輕的餌料,將餌料開軟一些,可以增加餌料的適口性。

二、釣組要靈敏

想要釣輕口魚,那麼釣組一定要靈敏,尤其是釣輕口鯽的時候,要選擇小鉤、細線、細漂尾小漂,而且魚竿也要軟一些,這樣才能在魚小、口輕的情況下,不容易脫鉤跑魚,有效提高中魚率。

如果遇到的輕口魚是生口魚,那麼中等的魚鉤也是可以的,不僅能夠釣的穩,而且魚鉤還不容易被魚吐出;但如果釣的是滑口魚,那麼魚鉤就要選的細小一些了,這樣方便魚兒吞鉤。

三、抓頓口

釣輕口魚的時候,主抓頓口。如果在干擾比較小的情況下釣靈,當浮漂出現上送一目、下頓一目的時候就要及時提竿。但如果浮漂調的很靈敏,只是出現微微上送下頓或是抖動的漂相時,不要提竿,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魚兒蹭到了餌或是在探餌的虛實。

四、魚竿

如果沒有選擇合適的釣竿,很有可能會出現斷線跑魚的情況。釣竿過硬,提竿的時候力量很容易集中在線上,使魚線不堪重負而斷線;魚竿過軟,雖然不容易跑魚,但是卻要用很長的時間遛魚。所以在垂釣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魚情再配竿。釣小魚選調性偏軟的釣竿;釣大魚選調性偏硬的釣竿;混養塘選調性適中的釣竿。

五、餌料

這裡我們以輕口鯽魚為例。釣小的鯽魚可以使用香餌,釣大鯽魚可以使用腥香餌;如果水質比較肥,那麼可以用本味餌;如果水質較清,那麼餌料的顏色最好鮮豔一些,會比較容易讓魚兒發現,促進魚兒進食的慾望。

六、遛魚

釣友們應該都知道,跑魚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是如果能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對提高魚技還是很有幫助的。

好多釣友在釣到大魚的時候會非常興奮,著急將魚拉出水面,魚兒發現自己,一定會奮力掙扎逃脫,造成跑魚。但其實在釣到大魚的時候一定要先在水下遛魚,不讓魚浮出水面,將魚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等到它體力耗盡的時候,再用網抄抄取。


星爺釣魚



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時,釣友們或許都有過這種感受,那就是水溫越低,魚的吃口就會越輕。此時釣魚,如果在釣法上還續續沿用先前的老一套施釣的話,效果往往不佳,不容易釣上目標魚。因此,垂釣時,我們很有必要在釣組和釣法上作出相應的化。


深秋以後,水溫逐漸降底,造成的直接影響是降低了魚的活性,冰涼的水溫,能讓魚在水裡變得古板呆滯,咬鉤基本上是半推半就。對此,我們首先要換上較軟竿稍的魚竿,然後主線,子線用比原先更小的換上,魚鉤也要適當減少一兩個號。

以冬天沉底海釣為例。夏天的線組如果主線十子線是3.0十2.0號的話,那麼冬天的線組則是2.5十1.5號。這樣一來,較軟的漁竿搭配輕柔的線組,會令魚在咬鉤時警惕性有所降低,此時,再加上在魚咬鉤時的適當放線,肯定會對輕口魚有著絕對的殺傷力。


當然,此方法也適用於那些可供人垂釣的黑坑和賭唐,專門對付那些被釣滑了的警愒性高的輕口魚。

最後,總結一下,遇上輕口魚,無非就是軟竿,細線,細鉤,再加上適當的讓線就OK了。


隨波逐流話釣魚


你這,這個問題是在垂釣過程中經常碰到的,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都會有時候魚吃口很輕,我們針對魚口輕只要改變幾點細節問題,就會好很多。

1改變線組搭配,我們可以把杆子換軟一點,線組放細,有人說需要放的多細?這個根據個人,杆子等原因,在保證不斷線的情況下放到最細,魚線粗了,一時檔口,二是吃食的時候,應為現在過粗,傳遞信號不好,浮漂出現的口才回輕。

2餌料狀態,在魚口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看餌料的狀態,釣輕口魚,餌料狀態要求嚴格點,比重要輕,狀態要好。

細節決定成敗,要細,要輕。

個人建議,實在沒口或者一直打不到魚,可以試一下級重味型,刺激一下魚的開口,但是一般別用,只有到後期的時候。


漁者靈魂


浮漂要調高目釣低目,浮漂小號,小鉤細子線,釣魚人要有耐心,


咪咕釣魚


經釣魚多年,在釣魚方面也積累了些經驗,不管野釣還是黑坑,釣輕口魚,都注意以下幾點,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浮標的選擇方面,在釣輕口魚時一般採用三等分7目軟尾的孔雀羽小號標,調3目一黑格釣3目一黑格。多出這一黑的目的是有利於觀察滑魚就餌時產生的微弱信號。在魚搶食、口較亂的情況下,為避免空竿,這時應減少浮動調目(如調2目)。但相對的浮標產生的信號會較弱,如果所釣魚體稍大,就會經常出現錨魚、窩裡跑魚的情況。總之,調高目也好,低目也好,都依個人習慣及魚情而定。調目越高,浮標的上牽引力(可理解為剩餘浮力)就越大,因此,出現頂標的動作也較多。之所以選用孔雀羽材質的浮標是因它既靈又穩;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氣溫、水溫對它的影響小,這是釣好慢滑魚的關鍵。

 2、線組的選擇

  時速低於60尾的魚情都屬慢魚。一般來說,釣慢滑的線組以相對偏小為好。50克一尾的小滑鯽,視季節、魚的體力及吃口不同而選擇0.3-0.4號主線、0.10-0.15子線、0.5-2號袖鉤。釣慢滑魚的子線長一點為好,20—25釐米之間都可以,目的是增加鉤餌二次下襬的行程,達到誘魚的目的。釣鉤要選輕、細的,綁鉤時留出2枚的鉤距比較合適。

 3、讀標技巧

  因垂釣的對象魚又慢又滑,所以應珍惜每一個可能中魚的信號。但要注意過濾鉤餌在二次下襬過程中浮標出現的抖動、加速、有力送標及長時間的停頓(首先讀懂自己常用的標)。抓住鉤到底之後的輕微下滑、有力下頓及輕、穩的上浮信號,尤其是一黑格的細微動作。如果出現揚竿不中魚的情況時,建議把餌料打黏,要有意識地讓口,進而捕捉到真實的魚訊。

餌料與使用

所有的小鯽魚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愛腥嗜香甜,因此一般情況下釣餌多以腥為主香甜為輔。開餌時切記不要把餌料開得太硬,應該柔軟適度,進而保證良好的入口性。搓餌,應剛好包住鉤子為宜,不可太大,以免影響入口。拉餌,應以45度角斜向拉出規則的小圓球為宜,不可圖快而忽視拉出的狀態,最主要的是保證子線不能纏繞、子線和餌料之間不可粘連。








野釣小宮


魚口輕的話,不如試試蟲餌,比如蚯蚓。冬季小鯽魚口輕,試試紅蟲,釣頓一點,方便魚吃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