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天龍八部》後,江湖中發生了四件大事,金庸卻沒有寫出來

金庸筆下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是哪一部?也許對於不同喜好的朋友來說,這個問題是找不到一個準確的答案的,畢竟金庸作品部部經典,然而在筆者看來,最受歡迎或者說傳閱度最高的應該就是“射鵰三部曲”了,因為它是一個系列,從《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再到《倚天屠龍記》三部作品的劇情環環相扣,讓人無法不將其視為一個整體,也正是這樣一脈相承的劇情讓射鵰三部曲的故事有一種史詩感,讀者們通過郭靖、楊過、張無忌三代主角看到了一個武林兩百年間的變遷,著實令人神往,三部曲的形式可以說是把這個時代的故事說透了。

金庸筆下另一部作品《天龍八部》就沒這麼幸運了,它只有一顆獨苗,連續篇作品都沒有,更不用說三部曲了,而《天龍八部》到《神鵰英雄傳》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故事一直是讀者們想了解的,可惜金庸老先生直至去世也未做出明確回應,不過只要你足夠細心,便能夠從金庸其他作品中給出的蛛絲馬跡來推測《天龍八部》之後的故事,事實上這一時代還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筆者看來,此時代至少發生了4件影響後世武林的大事,只是金庸不敢寫得太細。

《天龍八部》後,江湖中發生了四件大事,金庸卻沒有寫出來

第一件大事:獨孤求敗橫掃天下

《神鵰俠侶》一書中借楊過的視角提到了獨孤求敗這一角色,他不僅留下了幾把絕世神兵,自己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原著提到:“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這話交代得很清楚,獨孤求敗的確是一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高人,而楊過又推測他活躍的時代至少是七十年前,說白了也就是《天龍八部》之後的時代。

書中還提到獨孤求敗用“紫薇軟劍”誤傷了一位義士,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將那紫薇軟劍棄之不用,不過這義士究竟是誰?獨孤求敗擊敗了哪些人?這應該是江湖中的大事,可金庸不便明說。

第二件大事:靈鷲宮的覆滅

虛竹作為逍遙派最後一任掌門,又身兼靈鷲宮宮主之職,可以說是江湖中最有威望的高手之一,即便靈鷲宮不如丐幫、少林那般正派,但憑虛竹的為人,江湖中若是有什麼大事,虛竹定然會站出來主持公道,可惜他並沒有在後來的故事中登場過,到了《射鵰》時代已經不見靈鷲宮勢力。

《天龍八部》後,江湖中發生了四件大事,金庸卻沒有寫出來

筆者猜測,虛竹多半是為了抗擊金軍而在亂軍之中戰死了,他大哥蕭峰當年面對宋遼之爭也毫無辦法,虛竹在面對千軍萬馬時只怕也會是力不從心,這一悲劇,金庸自然也不便明說。

第三件大事:六脈神劍失傳

與此同時,不僅僅是中原武林發生了大事,大理段氏一方也發生了一些變故,段譽是將六脈神劍學全了,然而他的孫子段智興卻沒能學全這門武功,只是學了一招一陽指,期間發生了什麼?

也許不是段譽不願意將這門功夫傳下來,而是他兒子段正興沒有他的天賦,所以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就此失傳,若是這門功夫傳下來,必將影響後世武林平衡,大理段氏過於強大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金庸只能對此避而不談。

《天龍八部》後,江湖中發生了四件大事,金庸卻沒有寫出來

第四件大事:少年英雄除洛陽五霸

《天龍八部》之後的故事已經沒有丁春秋、段延慶這些大惡人,也沒有慕容復這等偽君子,然而中原又出現了新的惡勢力,他們即是所謂的“洛陽五霸”,而這幫人最終就是被虛竹的弟子“丐幫少年英雄”所除。

原著提到虛竹傳功時有這麼一段描述:“過得多年,丐幫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為人穩重能幹,人緣甚佳,群丐公議,推之為主。各人尊重蕭峰原意,送此人去靈鷲宮,先由虛竹考核認可,再傳他“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這少年幫主不負所托,學得神功,又將丐幫整頓得蒸蒸日上,竟爾中興,丐幫自此便視靈鷲宮為恩人。丐幫這兩門祖傳武功,雖說“降龍二十八掌”少了十掌,但經蕭峰與虛竹兩位大高手刪削重複,更顯精要,威力非但不弱於原來的二十八掌,反而有所勝過,成為武林中威震天下的高明武學。”而蕭峰是第九代幫主,遊坦之是第十代,再繼任的幫主就是虛竹的傳人“少年英雄”了,那麼他就是第十一代幫主。

《天龍八部》後,江湖中發生了四件大事,金庸卻沒有寫出來

而在《射鵰英雄傳》中黃蓉曾提到過這麼一段往事,原著道:“想當年丐幫第十一代幫主在北固山獨戰群雄,以一棒雙掌擊斃洛陽五霸,真是何等英雄。”所以這“少年英雄”除洛陽五霸的故事應該也是《天龍八部》之後的一件大事了。

這幾件大事都影響了《射鵰》乃至後世武林的格局,可惜金庸都不敢說得太細,避免造成前後劇情的衝突,對於讀者來說的確是一大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