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宝宝平躺着睡好还是侧睡好?

木幽书


宝宝平躺着睡还是侧睡好?

对于新生儿来说,睡觉姿势是很有讲究的,如果睡觉姿势不对的话,很可能造成窒息。那么宝宝是平躺睡着睡好还是侧睡好呢?其实各有利弊。

一般来说,新生儿是侧睡为好,因为侧睡时宝宝全身肌肉放松,对器官无压迫,溢奶时不容易呛到气管,避免窒息,而且右侧睡比左侧睡更好,既不会压迫心脏,又能促使胃内的食物向十二指肠移送。

但是由于新生宝宝还小,身体不受控制,很难维持侧睡的姿势,不一会就会回到平躺。如果长期让宝宝侧着睡的话,又很容易让宝宝睡成偏头。

平躺着睡的话,宝宝呼吸通畅,肌肉放松,内脏不受压,但是溢奶时容易造成误吸,而且长期平躺着睡,宝宝容易睡出扁头。

除了以上两种睡姿外,小宝宝还有一种睡姿,那就是趴着睡。

宝宝喜欢趴着睡,是因为趴着睡能够让宝宝感觉到有安全感,宝宝不易哭,可以促进肺的发育。宝宝不易溢奶,而且趴着睡可以睡出圆脑袋,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宝宝运动发展。但是趴着睡容易导致宝宝口鼻捂住,引起窒息。

综上所述,宝宝无论睡哪种睡姿,都有利有弊,而且宝宝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一种睡姿。平时宝宝睡觉的时候,可以三种睡姿来回交替更换,在宝宝刚吃完奶的时候,让宝宝右侧睡,然后每隔3-4个小时更换一下睡姿。一般来说,左右侧睡及平躺着睡比较安全。趴着睡的话,最好要有大人在跟前看着,以免床太软或者有被子毛巾等捂住宝宝口鼻而引起窒息。

曾经的理科女文青,现在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坚持一手写作,一手生活,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谢谢!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宝宝不管平躺还是侧睡,只要睡觉舒服就行。我在宝宝睡觉的这件事情上面,比较随意。原则就是睡眠质量高就行。

我家大宝月子的时候,奶奶一会儿让孩子头这样,一会儿那样,看着我都难受,我一说婆婆就说自己给孩子睡头型呢。从那件事情开始,我对宝宝睡觉就没有限制,只要孩子睡着舒服,不掉下床,没有危险,随便咋睡都行。

我家大宝头型很好,二宝我没有要求过,也很好,领出去好多人都说你咋给孩子睡的,其实我也没注意过。包括现在孩子平躺还是侧躺我都没咋管过,想着孩子盖好,不踢被子,不漏肚子就行,我家二宝喜欢侧睡,因为我就睡在他的旁边,所以他比较喜欢这个姿势。大宝睡觉就是什么都有,身体也很好,没出什么异常。

不管孩子咋睡,舒服就行,小宝宝睡觉需要妈妈重点关注,避免捂着鼻子或者被枕头压着,还有别掉下床,或者有其他危险的事情。大孩子除过担心孩子掉下床,不踢被子以外,其他舒服就行。侧躺或者平躺都是可以的,有时候太计较睡眠姿势,反倒对孩子睡眠质量不好,影响孩子。

我是二胎妈妈,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欢迎关注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偶的的妈妈


宝宝右侧睡觉是有助消化的,如果刚喝完奶粉就睡觉的话让他右侧着睡一会,然后再把他扶正,因为右侧睡太久也不好,会压着心脏,所以平时一般最好就是左侧和平躺,半岁之前宝宝睡觉姿势很重要的,这个阶段宝宝的头形长得好不好看是最主要的了,亲要让宝宝每次姿势都要尝试一下,右侧左侧平躺都要,不然很容易弄得扁头偏头的 侧睡的时候不要老是往一边睡,两边要平衡,怕到时候关会歪向一边,很难看的,但也不是经常纠正宝宝的头,对大脑发育不好,又影响他的睡眠。


小幯生活堂


宝宝的睡姿是家长们经常询问的问题,宝宝的睡姿不外乎仰睡、俯睡或侧睡,随着年龄的增长,睡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我们先来看看各种睡眠姿势的优缺点:

仰睡

1.优点

①对宝宝来说,仰睡更能放松肌肉,让四肢自由活动,不易对全身脏器造成压迫。②宝宝脸部不容易被棉被遮盖,可以减少呼吸道阻塞的问题。③能让父母观察到宝宝的睡眠状况。

2.缺点:

①缺点也来自肌肉的放松,因为宝宝舌根的肌肉放松后,舌根可能会往后垂落,阻塞咽喉部分的上呼吸道。②如果宝宝有喉软骨软化的问题,仰睡时咽喉部分塌陷会造成呼吸困难,此时宝宝会发出类似打鼾的呼吸声,并出现呼吸很费力的表现,此时父母应注意宝宝呼吸的变化。③宝宝如果容易吐奶,或者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溢出的奶水可能再次呛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是窒息,所以刚喂完奶时尽量不要马上让孩子仰睡。

俯睡

1.优点:

①俯睡时宝宝前胸贴着床面,比较有安全感,容易入睡而不易因为惊吓反射而惊醒。②俯睡时头会偏向一侧,轻微溢奶或吐奶时奶水会从口中流出,不会吸入呼吸道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③某些患有呼吸道先天异常(如皮尔罗宾氏症)的宝宝在仰睡时会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严重窒息,此时需要让宝宝维持俯睡姿势。④俯睡时身体内的脏器会承受部分压力,只要宝宝没有特殊的先天性疾病,这些压力不但不会造成问题,反而有助于宝宝心肺功能的成熟。对于容易胀气的宝宝,俯睡时腹部的压力也有助排气。

2.缺点:如果枕头或棉被太厚、太软,或是宝宝太小,还不太会抬头、转头,那么宝宝趴在枕头上很可能导致呼吸道被外物阻塞而窒息。目前普遍认为俯睡与婴儿猝死症有相当大的关系。此外,俯睡时父母不易观察到宝宝的呼吸状况,必须格外留心。

侧睡

分为右侧睡或左侧睡。一般情况下如果要让宝宝侧睡,建议均衡地左、右侧轮流睡。

1.优点:①刚喂完奶时让宝宝右侧睡,可避免宝宝溢吐奶。因为按胃部的倾斜度来看,右侧睡更能让奶顺利通过幽门,流进小肠。如果左侧睡,食道和胃的贲门会朝向下方,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而溢吐奶。②侧睡较不会对内脏造成压力。

2.缺点:宝宝不易长时间维持同一侧的睡姿,如果宝宝已经会翻身,可能会翻来翻去,变成俯睡或仰睡。如果宝宝还不会翻身,父母就需要定时协助宝宝变换姿势。

整体而言,宝宝睡眠的姿势各有利弊,每一个宝宝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睡姿。父母在选择宝宝的睡姿时,要尽量了解各种睡姿的优缺点,并配合每个宝宝的性格,才能让宝宝一觉到天亮。父母最需要注意的还是各种睡姿的缺点与潜在的危险性。站在儿科医生的立场上,宝宝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例如要考虑到宝宝较小还不会翻身的情况以及婴儿猝死症的危险性,选择仰睡比较较安全;刚喂完奶时,要预防溢吐奶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右侧睡是比较合适的睡姿。


助力成长路


你好,我是儿科医生小果,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宝宝出生后,绝大分部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那么问题来了,在宝宝还不会自主决定自己喜欢的睡眠姿势时,父母该给她选择什么样的睡眠姿势呢?

侧睡

在国内,宝宝出生后,产科医生普遍会建议宝宝侧睡。


因为侧睡有以下的优点:

  • 宝宝刚出生,有时羊水还未排尽,侧睡可以帮助羊水流出来,避免误吸

  • 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都有不同程度的吐奶,侧睡可以帮助奶水流出,避免误吸入气管

但是,侧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宝宝侧睡时,有时家长为了让宝宝固定在侧睡的位置,会在宝宝的后背垫上东西,当宝宝2-3个月的时候,这种姿势很容易让宝宝顺势变成趴睡,而这个月龄的宝宝又没有能力从趴睡变成侧睡,从而导致口鼻被床被遮住,引起窒息。

仰睡

平躺着仰睡,是美国儿科学会所建议的1岁以内宝宝所采取的睡眠姿势。

它的主要优点是大幅度降低宝宝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概率。

就连侧睡可以避免误吸的优势,经研究,仰睡也不逊色。


我是小果医生,三甲医院儿科医生,二宝妈妈,从医十年余,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儿科医生小果


这确实是一个让宝妈纠结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有睡脑型的说法,都说后脑勺扁平好看,我却没觉得好看,平平地像铲子似的好看吗?据说是清朝人为了梳辫子,才将脑袋睡扁平一些,不知是真是假。

关于孩子如何睡觉,我有两个担心:一是孩子总朝向一边睡,会将孩子的脑袋睡偏了,二是孩子吃完奶之后,平躺着睡,会不会因为孩子呛奶,发生窒息的危险?

所以,我会在给孩子喂完奶,拍嗝之后,让孩子侧躺着睡,即便是吐了一些奶,也会顺着嘴角流出来,不会将奶水呛到气管里面去,减少了窒息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孩子将头睡偏,我经常会改他调换位置,比如,这会朝左侧睡,再次吃奶后,就朝右侧睡,平时宝宝醒着的时候,就让他平躺着玩耍,或者吃过奶有一段时间,不太可能发生呛奶时,就让他平躺着睡。

据我观察,宝宝平躺着睡觉,很容易发生惊跳反射,就是手脚突然抖一下,像是被吓到了,建议宝妈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尽量裹得稍微严实一些,让他感觉自己还在妈妈的子宫里,被温暖紧紧包围着。一般惊跳反射在宝宝三四个月以后,就逐渐消失了,若依然有惊跳反射,一定要及时就医。


沛泽妈读心理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宝宝刚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有些新手宝爸宝妈对于宝宝平躺着睡好,还是侧睡好这个问题上非常纠结,特别是当老人家各持己见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哪种说法更加科学,平躺着睡又说会扁头,侧睡又说会左右不对称,弄的新手宝爸宝妈一脸茫然。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睡姿,都是各有利弊的,宝宝不可能也不应该维持只维持一种睡眠姿势,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平躺跟侧睡的优缺点。


平躺:

优点:

1. 有利于宝宝全身心放松:平躺的姿势对于宝宝来说是最放松的,其四肢可以自由活动,不受约束,内脏器官不会受到压迫,因此也有利于心脏、胃肠道等器官的发育。


2. 减少窒息的发生:平躺时,宝宝的口鼻不会受到外物的遮挡,可以顺畅的呼吸,宝爸宝妈不必时刻担心宝宝受到外物的遮挡而窒息。


3. 有利于家长观察宝宝情况:宝宝平躺时,宝爸宝妈能够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宝宝的状态,及时发现宝宝口鼻有无分泌物,有无呕吐,脸色是否异常等。

缺点:

1. 容易呕吐:刚进食完的宝宝如果平躺,胃内容物有可能会流到食道中,引起呕吐,并且容易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2. 容易惊醒:多数宝宝在平躺时缺乏安全感,容易惊醒,影响睡眠质量。


侧睡:

优点:

1. 减少呕吐、呛奶:进食后的宝宝,向右侧睡可以减少呕吐、呛奶的发生,同时在发生呕吐时,也容易排出呕吐物,不至于呛入气管,导致窒息意外的发生。


2. 减少打鼾:侧睡可以减少宝宝咽喉中分泌物的滞留,促进宝宝呼吸顺畅,减少打鼾。


3. 避免扁头:长期的平躺的确会让宝宝的后脑勺受压,而出现扁头,交替的侧睡减少了扁头的发生,对于在乎宝宝头型的宝爸宝妈不妨试试每两到三个小时给变宝宝更换睡姿。

缺点:

1. 头型不对称:如果长期偏向一般睡,宝宝的头型也容易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2. 左侧睡容易呛奶:由于胃的位置偏左,如果进食完的宝宝左侧睡,也增加了胃内容物回流至食管的可能,引起呕吐、呛奶。


所以,无论哪种睡姿都有其利弊,交替更换宝宝睡姿,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以及发育。


淼哥故事会


侧着睡

有什么优点?

1、当宝宝在右侧睡觉时,有利于食物从胃中顺利进入肠道,使消化过程更加顺畅。如果有牛奶泄漏,呕吐物会从口角流出,不会引起窒息。

2,躺在一侧可以减少喉咙分泌物的滞留,使宝宝的呼吸道更加顺畅。

有什么缺点?

1、宝宝的身体短而圆,所以他不容易保持侧卧姿势。需要帮助他。可以支撑宝宝身体两侧的枕头,但不要把枕头放得太高,以免遮住宝宝的鼻子和嘴巴。

2宝、宝的颅骨骨关节刚出生后不完全闭合,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长时间躺在一侧,很容易影响宝宝的头部形状和面部形状,造成宝宝的两侧面对不对称,所以总是改变方向。通常,婴儿通常愿意将头部指向与母亲一侧或在明亮方向。你们可以投其所好,帮助他经常调整侧躺的方向。

让宝宝侧躺时,别忘了看他的耳廓是否向后,避免睡成“招风耳”。

平躺着睡

有什么优点?

1、当宝宝仰卧时,有利于您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亲子互动,并直接和清晰地观察宝宝的表情变化。如果宝宝有吐奶,牛奶等,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做出处理。当然了,仰着睡也有利于他对周围世界及家人的认识。

2、当婴儿躺在床上时,身体与床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有利于肌肉的松弛,不会导致内脏被压迫。内脏可以在负担较轻的情况下操作,手脚也可以自由。不受约束的活动有利于身体运动的发展。

有什么缺点?

1、如果宝宝长时间平躺着睡觉,宝宝的头部形状会受到影响,形成一个小的前后直径,一个大的左右直径,即两侧的微鼓。后脑勺较扁的头形,这种头形是北方人较喜欢的,南方人或西方国家可能不欣赏此类头形,他们可能更欣赏“前有锛儿、后有勺儿”的样子。

2、仰睡的姿势不适合容易发生呕吐或漾奶的宝宝,因为躺下时回流的食物聚集在喉咙里,不能从口腔排出,容易呛入气管及肺内,发生危险。因此,喂养宝宝后,所以,给宝宝喂奶后,要先给他拍嗝,排出气体,以免吐奶。容易吐奶的婴儿在躺下时必须得到照顾。一旦发现婴儿有吐奶,立即抱起起婴儿,以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3、仰卧时不要让宝宝的手放在胸前,否则会压迫内脏,使宝宝不舒服。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对于宝宝来说,平躺睡和侧睡都各有利弊。我家宝宝最开始都是侧睡,但是过一段时间发现头睡的有点扁了,才知道宝宝不能一直侧睡。以后都是平躺睡,左侧睡,右侧睡交替着。


平躺睡

优点:不容易被被子或其它东西盖住鼻子和嘴巴,有效避免宝宝发生窒息的危险性。此外还能减轻宝宝内脏器官受到的压力,能让宝宝全身肌肉放松,减少“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安全性比较高。

缺点:前两个月的小宝宝容易吐奶,平躺睡很容易被吐出的奶水呛到气管和肺部,发生危险。新生宝宝头骨刚开始发育,骨骼很软,如果平躺睡头总是朝一侧睡,很容易形成偏头。


侧睡

优点:侧睡可以保持宝宝呼吸顺畅,可以有效减少宝宝溢奶和呕吐时被呛到的几率,右侧睡可以有效避免心脏受到挤压。

缺点:新生宝宝还不会翻身,经常一侧睡会形成大小脸,因为宝宝肌肤比较娇嫩,长时间一侧睡,位于上面和侧面的肌肉容易下垂,位于上面的那侧脸就会比挨着床睡的那侧脸小。挨着床的那侧,由于长时间压着耳朵,容易形成招风耳。

建议一岁以内的宝宝应该左侧睡,右侧睡,平躺睡,三种睡姿交替睡,不要一直都是一个睡姿。交替睡有利于宝宝睡出好头型。宝宝喂奶后最好侧睡,防止宝宝呛到,宝宝侧睡,爸爸妈妈要有一人在旁边守护,防止宝宝发生危险。


安之若素20011


我们先说说这两种睡姿各自的利弊。

平躺着睡,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睡姿,特别是在晚上家长都睡着了以后。不过平躺着睡存在一定呛奶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当宝宝喝完睡前的那顿奶之后,家长要给宝宝顺嗝。

而侧睡的好处在于,当宝宝一旦出现呛奶的时候,这个睡姿能方便奶液从他的嘴角流出,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呛奶带来的风险。

其实,每种睡姿都各有利弊,没有哪种单纯的睡姿是对宝宝绝对有利或有害的,多种睡姿的交替,才有利于宝宝的发育。因为长期处于一种睡姿,宝宝很可能会出现偏头的现象。宝宝如果出现偏头,不仅影响以后的外貌,还可能会影响他五官的功能,引起视力、听力方面的问题。

所以不断地变换睡姿不但能保证宝宝的安全,还有利于宝宝头型的正常发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