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家認為2020年考研成績哪裡壓分最嚴重?

楓葉信情


壓分是研究生考試中很常見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必然出現的現象。因為研究生考試中的專業課是由學校自己出題自己閱卷,所以尺度都是由學校自己掌握。



每個學校的尺度肯定都是不一樣的,怎麼都會有嚴有松,但相對來說,由於一些地方生源質量更高,競爭更激烈,所以長期以來閱卷都比較嚴,即題主說的壓分嚴重,這樣的地方被考生們稱為旱區,而相對的比較寬鬆的地區就被稱為水區。


大家公認的旱區是浙江、北京等地,而水區則是雲南、貴州等地。也就是說,同樣考一個專業,專業課考題難度也差不多的話,報考浙江、北京等地你可能會比報考雲南、貴州少拿10到20分。

但壓分情況並不會對所有人產生影響。如果你的目標是你報考的高校,那所有報考這所學校的考生,要壓一起壓,要松一起松,你的分數低一點也沒關係,只要排名靠前就行。像北大清華等旱區的985高校,院校複試線看起來就不是很高,就是因為存在壓分情況。

但如果你想要調劑,那壓分就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比如你報考北京高校,但沒有過線,或者複試被刷,要選擇調劑去雲南高校,那你可能會面對好多水平不如你但分數比你還高的競爭者。你有可能因為絕對分值低而被淘汰。

不過,據說現在高校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接受調劑考生的時候,會在心裡面對旱區和水區的考生有一個換算,所以,壓分的影響基本上是肉眼不可見的。


高校人才真經


我兒子的成績是排全校第五,就是英語六級沒過,沒保上研究生,考研的成績壓得太低了,英語,政治,專業課,壓得太低了,預估英語,政治都能,80分,結果壓到,60多少,專業課,壓到200多分,差得太多了,我兒子說,不可能這些分,都會,感覺答得很好,太不公平了,太傷心了哭了兩天一夜,我兒子一直是個優秀的學生,大學這四年來學習成績非常好,是黨員,是優秀的班長,學習成績重來沒有過這麼低,太讓你傷心了,家長也傷心難過,不公平,太不公平了,能有人解決嗎。這件事情就是不公平。


像霧像雨又像風77833269


2月20日之後,大部分省市都能查分了。查完分,寧夏大學人文學院的考生開始質疑。

事情經過

很多學生控訴考寧夏大學的中國文學,打分極低,低到令人髮指的0分,幾分,十幾分。

中國文學屬於專業課,專業課總分是150分,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題目根本就不難,即便是一個初中生去答,都不會得0分。而且這些學生都是去考研的,考研又不像有些高考是被迫,有意考0分,這麼多低分是很讓人詫異。

我本來以為是假的,因為寧夏地區是大水區。全國考研分幾個區,有些區,像北京,報考人很多,所以批卷比較嚴,出題也比較難,分數不會太高。有些區,像西北,根本就沒多少人願意去考,所以題目簡單,批卷松,被稱為水區。

寧夏大學研究生院給了一個說明,這個說明表明了考生反映的事情是真實的,確實是有0分,十幾分的情況存在。但寧夏大學說按照程序閱卷,不存在壓低第一志願考生的成績的情況。

寧夏大學要拿這句話來讓大家不說話估計很難,要堵悠悠之口,必須要拿出試卷來才行。

為什麼寧夏大學要壓分?這有什麼好處?


壓分的動機

原因很簡單,2020年報考人數創紀錄,有341萬,而招生人數2019年是70多萬,那2020年增加最多也就是80多萬。大量的人要落榜,即便上榜,很多人也是需要調劑。一般人填志願都會按照自己的水平往高裡試一下。填蘭州大學的考生絕對要遠遠好於寧夏大學的學生。因此,如果調劑生多的話,寧夏大學當然願意要調劑生,不要直接報考寧夏大學的考生。


怎麼才能不要這些考生?壓低分數線也許是個合理的解釋。因為如果這些考生分數線過了國家線,按規定就要進入複試,調劑生能進入的就少了。不過,這個只是猜測。但確實這幾年,有這種情況出現了。


寧夏大學2019年的招生情況

剛才只是猜測寧夏大學有壓分的意願,我們看看,那有沒有這個嫌疑呢?大家來看看,2019年寧夏大學研究生的招錄情況。


在2019年,寧夏大學的招生目錄裡面,提到了人文學院要招74人,其中包括推免保研生,括弧裡面的就是保研生,那麼人文學院要招67人。


在調劑的時候,寧夏大學的人文學院需要多少人呢?以下的圖片來自於寧夏大學招生的官網。我算了一下,需要79人,這個數據超出了需要招的67人。按照1:1.15來計算的話,67人需要77人。就是說,人文學院現有的報考考生都不符合要求,都可以招調劑生。

我對我這個結論是驚訝的,是不是我以惡意來揣測了?人家人文學院也許只是偷懶,只是把招生計劃放上去了。於是,我查了另外幾個學院的情況。裡面政法學院擬調劑人數31名,經濟管理學院擬調劑人數79名,回族研究院擬調劑人數2位,馬克思學院擬調劑人數25位。


那這些學院本來應該招多少人呢?政法學院要招170-3=167名研究生,經濟管理學院要招200-17=183名,回族研究院要招5名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學院要招23名研究生。這裡面馬克思主義學院調劑人數是25名,23名按1.15算的話,是26名。


就是說,這些學院還真的不應該是拿招生計劃的人數作為調劑需要的名額,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的。是這樣嗎?這個也許需要人文學院來解釋了,為什麼其他學院的人數是按照實際缺少的人數來定,但人文學院的是招生計劃人數?


壓分對考生的影響

壓分對考生來講非常不公平。對於考研的學生來說,最關鍵的是要過國家線。過了國家線,假定沒被寧夏大學錄取,還可以調劑到其他學校,還是有希望讀上研究生的。壓分壓到不到國家線,那就是斷絕所有希望,已經落榜。


另一種思考

另一方面,也要說明。因為考研閱卷不是全國統一,分區分學校進行,因此才有旱區、水區等說法,才有壓分等說法。


這樣也給很多考生造成了錯覺,覺得自己考這麼低的一個分,不應該,肯定是學校搞貓膩了,壓分了。這種情況也很多的。大家隨便看看,就會發現很多學校中槍。


至於寧夏大學這件事究竟是什麼情況,不得而知,拭目以待。

(為了嚴謹起見,所有數據都來自於寧夏大學研究生招生的官網。)


五道口的顏學姐


考研初試壓分是確實存在的,不過這僅限於不同地區之間的比較,因為同一份試卷在北京、上海和遼寧地區的打分情況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嚴格一些,有些地方比較鬆一些,因此網上也將一些省市分為了“水旱區”。通過網友的總結,可以看到北京、浙江、上海、四川、天津、福建、江蘇這7個省被網友稱為了旱區,意思就是改卷的標準較高,這樣導致政治、英語、數學公共課的分數較低。

曾經有位19年報考北京大學的考生說,他當時公共課英語一64、政治66,而英語為他們方向第二,第一也才66,政治66分是第一,雖然排名靠前但是分數比較低,這位考生申請了複核,複核結果就是兩個科目的主觀題得分率極低,其中政治的主觀題才給了28分,而他同學報考的黑龍江地區的高校,政治都沒怎麼複習,背了背模板和肖四都有75分和76分!

那麼為什麼會存在壓分呢?

1.報考人數過多。

我們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四川、江蘇這些省市好的大學都是非常多的,那麼報考這些地方的學生也會非常多,但是研究生名額就那麼多,那麼肯定要優中選優,提高改卷的標準,淘汰掉一些實力不太行的,畢竟這幾個省份也不用愁沒人報考!

2.為了更好的生源。

現在考研人數增多導致一些不太行學校不僅僅滿足招收研究生的數量還要求質量了,因此一些學校就想要通過壓分的操作降低考研過線的人數,方便本校甚至一些更好的院校學生調劑,這樣來達到提高研究生生源的目的。

不管怎麼樣,2020年考研初試分數已經出來了,大家還是抓緊複試吧,複試需要準備哪些都可以區我以前的回答看看!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考研壓分現象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有。

我們都知道除了個別專業,大部分專業的考試科目是4科:

英語+政治+數學(專業課1)+專業課2,所以我們就分別分析下。英語和政治是全國統一出題。

英語是很少被壓分的,因為聽力、閱讀理解等是客觀題,英語作文雖然是主觀題,但是寫的好壞也是一目瞭然的,而且和高考一樣是地區統一閱卷。

我看有的人說自己的孩子英語估分有80多,但是結果只有60分,覺得自己被壓分了。我們都知道啊,報考北京的學生是特別多的,甚至佔考研人數的10%,北京的英語確實會有一點壓分,但是頂多只有幾分之差,不會有太大差距。對於那個孩子的這種現象呢,我覺得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導致的,而不是因為壓分造成的。

政治也是很少壓分的,因為政治一般是幾個老師同時看一份試卷,取平均分,並且大家打分不能有3分的差距。

政治同樣的也是地區統一閱卷,不是某個老師自己決定分數。我認識的一個老師就是閱政治的,他說基本上每人每天要看上萬份試卷,然後大家相互監督,不可能故意壓分。政治是有考點的,比如這個題考點有6個,你答對一個就給1個的分,如果寫了一大堆也不在點上,那麼這個題頂多給個1分的辛苦分。

不論是考數學+專業課,還是兩門專業課的,一般只會有一門專業課壓分。

專業課呢現在是各個高校自主命題,即使都是新聞專業,參考書目也不同,考試內容也不同。這樣的呢,自然是學校的出題老師自己看試卷,至於你考成什麼樣,就看老師心情了。

因為一門專業課呢要對應數學的成績,所以沒特殊情況,大部分學校估計會有點壓分,但是不會壓得特別厲害。比如報考寧夏大學某專業的,雖然中國文學專業課1有十幾個學生都是0分,但是教育綜合專業課2大部分人分數都高一些,基本都及格了。

但是另一門專業課,學校壓分就開始各種坑了。比如還是寧夏大學的,第二門專業課400多人竟然都60分以下,滿分150分連90分的及格線都達不到;同樣的還有深圳大學,造型藝術這門專業課很多人是20分、30分等等,導致這些學生連國家線都達不到,今年實實在在的是被坑了。

所以,壓分最嚴重的的就是專業課。


煮酒論高考


從昨天開始,考研學子們都陸陸續續地查到初試成績了。

只要是考試,就會幾家歡樂幾家愁。雖然國家線還沒有出來,但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分數,難免心裡唱一首涼涼。

因為有很多人發現自己的分數,比預估的分數要低,有的甚至低很多,難免心生懷疑。懷疑自己被壓分了。



如果真的有被壓分,可能會有兩個原因:

1、目標學校報考人數太多

這個應該是主要原因,比如北京,上海這些經濟發達的城市,也會成為很多人讀研的選擇理由之一,為的是以後能留在這些地方工作。

一旦出現擁擠,學生生源都不錯,那麼壓分是必然的。比如報考人數500,那麼錄取人數50,這當中肯定有學霸考高分的。

如果分數都太高了,在劃線時就難辦了。所以,閱卷時寧願先把分壓低一點。

2、自己預估有出入



我高考時是先報志願,再出的分數。有的人在高考時,對了答案以後,心裡有個分數,結果成績出來以後,發現差距太大。與報考的學校失之交臂。

我考研時,二外日語複習了很多遍,當時想著能拿高分,彌補我政治科的不足,結果是79分,政治幸好也在線上。

專業課,有很多題都是主觀題,答案是否邏輯清楚,字跡是否工整等等,都會成為評判的標準。其實對自己的預想低一點,就不會差太多,甚至有可能會超出自己預想的,得到驚喜。

再回到問題,壓分成績最嚴重的省份,肯定是北京,上海,浙江等城市,因為根據考生以往的經驗,都存在壓分現象,被稱為極旱區。

而云南,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可能正相反。

即使是壓分,也是同一所學校統一壓分,考生不用太擔心。否則,個個都是430分以上,也還是得從中挑選錄取人才。



作為考生,如果實在懷疑自己的分數,可以選擇審核分數,不過,這個作用不大。在備考時,就應該多方面想一想。

祝心想事成!


英語老師Minnie


目前什麼最熱門?考研,2020年2月20日,各個高校考研成績公佈,考生們都查詢到成績,各個表現不一,有的歡喜雀躍,有的垂頭喪氣,考得好不好,這個一是天意,而是努力,不破天災,就怕人禍。

寧夏大學,一所著名的211,當然是今年剛剛著名,以前這所高校可以說籍籍無名。首先這所高校,是最後一批211,屬於老少邊窮的照顧名額,雖然有211頭銜,但是實力比較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實力比較糟糕。

第四次學科評估,最好的兩個學科成績是B-:草學,民族學。

作為一所211院校,最好成績是兩個B-,這個成績實在是太差了,可以說,全國排行大概在300意外。

因為不少中東部院校的一本高校,成績都比這好得多,別的院校不說,就說我們河南的河南大學雖然不是211,那B類學科有14個,其中B+學科有3個.

不過寧夏大學因為是211院校,雖然實力一般,但是收到不少喜歡211帽子考生的歡迎。

2020年,不少報考寧夏大學的考研學生,查到成績那一刻,都以為自己看錯了,尤其是中國文學這門課的成績。簡直可以用屍橫遍野來說。基本上都在60分一下(總分150分)。而且還有不少0分的。竟然沒有上一百分的,連上50分的都不多。

考生們怒了:我們智商再低,也不可能考幾分吧,何況這類文科專業,都是淺顯易懂的東西,不少和往年試題類似。廣大考生不可能考這麼低,所以紛紛質疑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也第一時間給出了回覆:

寧夏大學的回覆顯然是廢話連篇,東拉西扯,先說《中國文學》一科試卷並未超綱,判卷老師評分沒錯,核算分數無誤,試卷評分組無誤,你們考0分是你們答案全錯。

到底這個試題是啥難度,難道是天書級別的?能讓這些大學生都考0分。

原來這個中國文學試題,我看著非常簡單啊,別說是文科的大學生,就是隨便找一個理工科大學生,甚至高中生東拉西扯幾句,我想也不該給0分吧,而且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又現成答案的,隨便背背,應該考個130 跟玩的似的,但是現實是幾乎都是三四十分,考生們肯定怒了。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廣大考生們紛紛通過各類渠道對寧夏大學進行質疑,恐怕教育部也會關注,因此寧夏大學坐不住了,又發了一個聲名:

寧夏大學意思,大家質疑的,我們申請自治區教育考試部門組織專家組進行復查,別專家組就是寧夏大學指定的,那複查肯定毫無問題。

考研的確是一個辛苦活,大家辛辛苦苦了一年,成績考三四十分,這個說出去都丟人啊。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現在不少重點大學這個第一志願考生質量比較差,他們不想要,就故意把分壓的很低,然後大量調劑211/985生源,這個本來是無可厚非,任何一個大學都喜歡好生源,不喜歡一大群二本三本,但是欺負人不能太明顯,你壓個20分,30分就行了,結果你直接給人家0分,這有點太明顯了吧

對於這類行為,我看不慣。比如人家蘭州大學,每年公佈這個招生,第一志願上線人數。

蘭州大學根據不同專業,給出了調劑要求,下圖是2019年的調劑要求。

最後,為蘭州大學點贊,為寧夏大學這類行為令人鄙視。

希望還廣大考生一個真相,最好是公佈卷子原文,讓大家看看0分都是什麼樣的水平。

老鐵門,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考研壓分,其實準確來說,應該是各地區、各學校、各專業的評分標準並非全國統一。從而導致考研分數只能在同學校同專業間“相對”排名比較,而不具有全國統一的“絕對”橫向可比性。

這也是好多人認為考研比高考含金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考研並不能像高考那樣做到全國統一的“絕對”公平。

考研壓分的情況每年都會出現,已經成了“不正常”中的“正常”現象。

考研壓分通常分3種情況:

一種是由於地區不同,對於判卷的標準不同。

對於經濟發展比較好、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優質大學數量相對較多的我國中部、東部、南部地區,因為報考人數較多,競爭激烈,需要優中選優,所以在判卷時的標準會相對較高,因而會使得考生的成績相對低一些。

因此,有人把我國分為了考研的“旱區”和“水區”。“旱區”即閱卷嚴格,平均分相對較低的省份;“水區”即閱卷相對寬鬆,成績相對較高的區域。當然,這個劃分,也是相對而言,並不能一概而論。

旱區的“旱”,主要體現在公共科目的主觀題閱卷相當嚴格,比如英語作文、政治的論述題等。

比如,我考研時報考的是北京的大學,當時我的政治複習得不錯,考試時也覺得比較順利,可是分數出來後,政治成績並不如我所願,而考其他省份大學的同學政治分數都挺高,我認為就是因為北京高校存在壓分的問題。


另一種是由於學校不同,對於專業課的出題難度和評分標準不一致。

由於考研的專業課通常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題,而每所學校、每個專業,由於要考慮到招收人數、報考人數、生源質量等問題,會設置不同難度的專業課試卷,這個必然是無法做到全國統一的。

比如說,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專業課肯定很難,而每年都需要靠調劑才能“吃飽”的學校專業課一定會比較簡單。畢竟一類要“掐尖”,一類要“生存”。

我在考研複習專業課時,做過多套不同學校的歷年真題,對於題目的難度變化感觸很深,的確是差別很大。

還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高校在對專業課試卷的閱卷過程中,可能存在故意壓低考生分數的現象。

至於原因,可能主要是因為學校對第一志願報本校的學生質量不滿意,更想要那些報考更高級別學校落榜下來的調劑生,因為這些學生雖然是第二志願,但可能比第一志願報考的考生更有實力,因為有很多是從985、211學校來的生源。

比如,2020年考研中,網友反映寧夏大學文學院涉嫌故意壓低考生分數,因為有大量考生的“中國文學”專業課成績低得驚人,高的40多分,低的甚至有0分、5分的個位數成績,令人費解。

如果這種惡意壓低第一志願考生專業課成績,而且壓得還這麼狠,以至於考生連國家線都過不了,無法再調劑到其他學校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只能說明這樣的學校真是太可惡了。考生心心念念地報了這所學校,費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心血來認真複習,卻被學校如此無情地斬斷了前路和退路,實在是比竇娥還冤。

對未來考研者的啟示

總之,考研壓分的現象確實存在,有地區間的,也有個別學校的。這就給未來的考研者一個啟示,選擇目標院校時,一定要根據自身實力選擇合適的學校,如果實力強,當然可以拼名校;如果實力一般,可以選擇“水區”中相對好的學校,畢竟因為閱卷寬鬆可能會得到高分,哪怕第一志願沒被錄取的話,再調劑時也能以相對高的分數去與別人競爭。


海叔教育堂


我認為2020年考研成績壓分嚴重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同專業報考人數比較多

如果同專業報考人數遠遠大於錄取人數,那麼肯定為了讓分數拉開,學校肯定會一定程度上壓分,選岀更加優秀的學生,最終把人數控制在錄取範圍上下。

3、該專業在全國優勢明顯,在專業科目上一定程度壓分

如果專業在全國都排明靠前,先不管學校怎麼樣,只要專業實力強,那麼優秀生源肯定是要保證,教授選擇人才也會比較嚴格,所以會有意識地對專業學科要求更加嚴格,以讓專業知識比較紮實的學生突出出來,更容易讓高校選拔更專業性的人才。

3、比較發達的地區,如北上廣深,武漢等這些地區

這些地區相對比較發達,就業機會多,學校資源比較豐厚,所以相應地在這些地區報考人數也是比較多的,所以相應在分數上也會壓一下,以便讓多出來這些學生去其他實力不強,但學校還不錯的地方,來平衡各地研究生錄取人數。

4、學校綜合實力比較強

不用想,如果要考碩士研究生,肯定都想考實力比較強的學校,因為在以後找工作會有更多的競爭力。所以相應報考學生肯定多,自然這些學校根據情況會適當壓分,以求尋取到優質人才。

綜上所述,我認為壓分比較嚴重的以上四個特點,原因。所以在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選擇,不要到考完了再來抱怨,這是沒有意義的。

你認為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啊!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我是四眼學長,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考研自主命題(專業課)的試卷由報考院校自行組織閱卷(聯考例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公共課(政治、英語、數學)卻是由報考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有關部門組織閱卷,並不是“屬地閱卷”。

比如某考研黨是四川人,考點也在四川的某所高校,報考了上海的某所高校,那麼公共課就在上海閱卷,而專業課則由上海的那所高校進行閱卷,而且多半是由報考專業的老師或者博士生閱卷。

專業課會不會壓分,這個其實很難說,有的專業報考很火熱,但不壓分,有的則不管怎樣都要選擇壓分,這個具體的要看閱卷老師是怎麼想的,或者閱卷傳統是怎麼樣的。

而公共課就不同了,有的省份常年壓分,被網友稱為“旱區”(北京、上海、四川、浙江、天津、福建、江蘇等)。主要是在政治的主觀題和英語的作文上進行壓分,那些不太注意書寫的考生最容易“中槍”。

那些被稱之為“旱區”的省份教育資源豐富,報考熱度高,報考學生的能力兩極分化嚴重,通過壓分這種手段,就是為了將學生區分出來,讓優秀的考生更加凸顯一些。說白了,就是已不再滿足要招滿,而是強調學生的質量,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對於報考同一“旱區”高校的考生而言,這沒有什麼不公平的,因為要“旱”大家一起“旱”,說到底還是能力說話,對能否被第一志願錄取沒有任何影響。

但如果不能被第一志願錄取,影響就比較大了,特別是那些本來就考得不是很好的考生。相比於報考“非旱區”的考生而言,更有可能過不了國家線,參與不了調劑,即使過了國家線,也很吃虧。

一般情況下接受調劑的院校是很看重初試成績的,那些報考“非旱區”的考生即使沒有被第一志願錄取,分數也會更佔優勢,調劑的選擇空間會更大,更有機會調劑到滿意的大學,也更有機會拿高等獎學金。

在這種情況之下,報考“旱區”的考生就覺得不公平,覺得為什麼不將公共課的閱卷工作交給報考點的省份,實行“屬地閱卷”呢,還更加方便。

試想一下,如果當真實行“屬地閱卷”,那考生在選擇考點的時候,豈不是哪裡閱卷“水”一些,就去哪裡考?畢竟選擇考點可比選擇院校要自由方便很多。您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