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瀟灑李子木


导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司马迁这个人。他家学渊博,其祖先曾为周朝太史,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其师董仲舒,孔安国,伏生等,无不是名动一时的大家,在这种氛围下,司马迁得到的资料是相当丰富且真实的,所以写出的秦始皇陵结构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不久就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从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08年,历时三十九年也没有真正完成陵墓的全部建设,可见秦始皇陵的规模有多大。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始皇陵的记载是: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简单而言就是说用铜做底座,上面放着棺材。其他珍宝无数,有机关,水银之类的,但是具体说的“人鱼膏”是具体是什么,恐怕只有打开秦始皇陵的那一天才能知道是什么。毕竟后世再无对此物的记载。


司马迁能写的这么详细,恐怕不仅仅是查阅资料这么简单的事,当时秦朝灭亡不久,他曾游历天下,增加阅历,并对各地人文历史杂谈进行过考察记载,在此过程,民间一部分关于秦始皇陵的传说一并揉入他所著的《史记》中,形成了口口相传加史实资料相结合的史料。

另外一点,修建秦始皇陵的的工人不可能全部死亡。历时三十九年的大工程,好多起初整发的民夫已经轮换了好几波了,难免会有一部分人是漏网之鱼。再加上工程末期,恰好遇到陈胜吴广起义,一大部分民夫就被章邯武装起来平乱,后被项羽击败,兵卒四散。那么跑了的这部分兵卒有很大可能是参与过秦始皇陵修建的。汉朝建国后,这部分人或对他人,或对子女口口相传,必然有真实内情在其中。


1981到1982年,我国地质科学院曾研究过两次秦始皇陵,曾探测出有汞异常反应。后来经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地宫结构汞异常呈现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水银分布代表江海的话,恰好与我国渤海,黄海位置相同,从而可以证实司马迁所记录基本属实。

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所记录秦始皇陵之状,应该是根据史实记载加实地考察经人证实得出的最终结论,这也正符合史学家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态度。


望风瑟瑟


秦始皇陵里面是怎样,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关于司马迁的《史记》中描述秦始皇的陵是否完全真实,或许只有等到秦始皇陵重建天日的那一天,我们才能完全知晓。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秦始皇陵内有机关无数,还有用人鲛油制成的不灭灯,水银制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秦始皇躺在黄金棺材内在水银上飘荡。经过专家用精密仪器测量,秦始皇陵内确实含有大量的水银,所以司马迁所说的水银制成江河湖海有一定真实性。


秦始皇陵占地56平方公里,前后修建陵墓耗时39年,动用劳工多达73万人,这在整个封建王朝来说,应该没有比秦始皇更为壮观的陵墓。秦始皇自认为千古一帝,也只能如此规模的陵墓,才能配得上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修建分为三个批次,最后是由章邯负责主持陵墓修建,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让丞相李斯负责监造,秦始皇去世后,则是由秦二世负责监造收尾过程。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为何能够对秦始皇内部构造能够如此清晰的描述?一直存在一种说法,说给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劳工全部被杀死,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其实这种说法是故意夸大,是为了摸黑秦始皇与秦朝。



修建陵墓耗时39年,前前后后动用劳动力73万,这在当时整个秦朝人数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且都是青壮劳动力,如果把他们全都杀了岂不是自毁长城?被杀的劳工应该是负责收尾工程,因为他们知道秦始皇的入口在哪,秦二世为了保密杀死了他们。但是劳工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入口与机关他们都不知道,所以杀他们没有必要。他们中许多人存活了下来,也就把秦始皇陵内的一些构造泄漏了出来,司马迁在游览民间的时候便收集来,写在了《史记》上。


传奇历史观


古代帝王视死如生,从即位之初,就会征集天下能工巧匠为自己修建坟墓,在古人看来,人死之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环境,因此,他们在营造陵墓之时穷尽奢华,在阳间所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他们要原封不动的搬到阴间,这也就是秦汉流行厚葬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的野心,他的霸气也全部都体现在了自己的陵墓之中。秦始皇陵从他登基为秦王之时就开始动工,前后历时39年,到秦始皇在沙丘驾崩,这浩大的工程都没有完工,秦二世登基之后,才草草收尾,将秦始皇葬入其中,盖棺定论。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占地约有56.25平方公里,面积大致相当于7900个现代足球场,仿照咸阳秦王宫的样式建成,规模之大,影响力之高,历朝历代皇帝的陵墓无人能出其右。

更为神秘的是,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虽然地表建筑已经因为战乱被大肆破坏,但内部却没人能够盗掘,即使是现在,由于科技的不成熟,担心发掘之后无法将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国家也没有轻易开工,因此秦始皇陵内部究竟是怎样的结构,又珍藏了哪些珍贵宝物,秦始皇的尸身是否还在,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了2000多年。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不止一次描写了他所认识到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中陪葬了大批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嫔妃,工期完成后,为了不泄露陵墓秘密,大批工匠被活活困死在了墓道中。

还有墓穴中设置了重重机关,一旦有人靠近,弓弩就会万箭穿心,置人于死地,另外墓穴中有大量水银,犹如地表的江河湖畔,又用“人鱼膏”做蜡烛,千年不灭,犹如天上繁星。如此一来,江河所至,日月所照,浑然一体,匠心独运!

司马迁把秦始皇陵描绘的有声有色,各种机关与细节也都能讲的明白,就好像他真的进去过一样。可问题来了,当年建造陵墓的工匠不都是被杀死了吗,司马迁又是从哪里得知的这个秘密?是道听途说还是有真凭实据?

司马迁说不定还真看到过

我们都知道,汉承秦制,除了废除了秦朝的严酷刑罚,秦朝的制度和典章被汉代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当年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献城投降,正当所有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有一人进入了咸阳皇宫,将秦朝的法典与文献保护了起来,此人就是萧何!

作为王朝的帝王陵墓,在设计之初必定有设计图纸与方案,作为宫廷密档,外人自然是见不到,这种珍宝萧何自然不会放过,说不定成为了日后汉代皇帝陵墓建造的标杆,而作为史官的司马迁,翻阅宫廷旧档也是合乎常理,只不过后来这些图纸随着历代的战乱毁于战火,我们没见到,不代表司马迁没有见到。

对秦朝的暴政有些夸大其词

秦始皇陵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39年,累计征发民工72万之多,要把这些人都杀死,我想有些夸大其词,并且有对秦始皇抹黑的地方。

工程的建造应该是分批进行的,毕竟没有哪一个工匠或奴隶能在工程中连干39年之久,当时的情形应该是,一批人做了一段时间,徭役期满再换下一批,如此反复,才会有72万人的记录。

而杀掉的工匠只不过是最后一批封土的人,对于之前在陵中务工的人来说,有部分秘密被他们带回了家,而且口耳相传的传了下来。

况且,工匠被杀掉了,监工总不至于被杀,当年秦始皇陵的总监工正是章邯,对于陵墓的秘密他应该了如指掌,他一直活到了秦朝灭亡,投降项羽后直到楚汉战争中才在与刘邦的作战中兵败自杀。当然,还有一些小监工,秦汉交替之快,有不少人也许摇身一变又成了汉朝的官吏,他们把这些秘密汇聚成册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司马迁的道听途说

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周游各地,收集资料,了解民俗,许多历史资料由于年代的久远而销声匿迹,司马迁也只能通过民间的传说来甄别、判断,最后采用一种他认为最合理的一种写入史书。

当然,我们并不是怀疑太史公治学的严谨性,只不过在汉代之前,由于文字传播的局限性和秦朝统一中国对六国史料的破坏,使得许多史料都无从可考,只能通过民间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也许对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就是司马迁遍访各地,通过民间的传说的方式记录下来,而司马迁听到的也许有很多个版本,但他通过对历史的判断而记录下来了《史记》的这种说法。

所以,我们对司马迁所记录秦始皇陵的说法不能过于苛求,只能等待日后科技的发展来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秦始皇陵,到时候再对照《史记》,是真是假我们也就一目了然了。


小小嬴政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通俗幽默讲历史,快速有趣学知识,下面且听搜史君来答题。



当时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说秦始皇陵横穿整个骊山,挖穿地下有三口泉水,而且秦始皇陵中也有很多能工巧匠制作的机弩箭,如果有人想要宠物,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且在地宫中以水银制成百川江河和大海,整个墓中天上的星象,地上的山川,都在里面体现出来了,不仅如此地宫中还用人鱼膏作为火烛,使之永远不灭。而当秦始皇陵修建完毕之后。参与修墓的所有工匠都被封死在墓中,没有办法出来。

大家可能看到这就有点疑惑了,根本就没有人出来,这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地宫的构造呢?



要说的话,其实离秦始皇陵并不远,但是秦始皇陵竣工期到司马迁出生的时期,也仅仅只有60年左右,好比今天我们要想了解60年前的一些事,其实根本就不用查阅史书,只要咨询一下,比较了解的人就可以知道。

那么就有人说了,修建皇陵的确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也不是谁都能知道,谁都能了解的。所以首先搜史君个人认为司马迁很多说法都是在对秦始皇陵的地宫进行猜测。

所以搜史君觉得司马迁所说的地宫的一些具象,不可完全相信。

司马迁记载,疑点重重



咱们可以理性的来分析一下,如果说有某一种物质可以在地宫中长久不灭,最有可能是什么?

我想大家都想不出来了吧,没有任何东西能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长久的燃烧,所以司马迁所说的人鱼高也就不可信了。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点就是他所说的山川河流皆用水银作为具象,你想想如果天下的山川河流都用水银体现在墓中,这需要消耗多少水银?就算等比例缩小,这个水银的体积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你不可否认古代真的有某种技术可以提炼出水银,但是可以将天下的山川河流作为具象体现在墓中,那需要的水银是人可以提炼出来的吗?就算可以那提炼水银的原材料又需要多少呢?

而那么就有人说,今天科学勘测也发现秦始皇陵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水银。搜史君个人认为这些水银很有可能是当地一些矿石所含有的。按这样解释来也比较合理一点。

七十万人被处死

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70万人真的被处死了吗?这个问题很重要,搜史君个人认为70多万人全部被处死是一个很浮夸的说法。



当年被处死的很有可能是设计陵墓以及设计某些机关知道如何打开陵墓或者是规避机关设置的人,对于一些普通出苦力的工匠应该不会被处死。

这样对于司马迁能记载出秦始皇陵也比较合理了。

但是搜史君以为这些人不会知道,均是黄龄所有的全部构造,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猜测以及推理将这些告诉司马迁,司马迁也只是将他们的说的话记录下来,至于秦始皇陵中是不是真的犹如《史记》中所记载的那样,这就需要我们深思了。


历史中简堂搜史君


作为现代人对于100多年前的事情都是通过祖辈的口口相传或者相关历史文献来证明过去发生的事情。可这100多年来有太多的谜题并没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很多人都会怀疑过去发生的事到底是不是事情的真相,因为不是亲眼所见,耳听为虚。

既然我们都会有如此怀疑,那么作为编写《史记》的司马迁怎么可以将汉朝以前的事情记载清楚呢?

作为史官,司马迁力求每一个字都真实可靠。这个可以从他为李陵求情最后被宫刑上可以看出,他为人十分正直,敢于直接顶撞汉武大帝,面对李陵降敌的问题上,他始终坚持李陵是迫不得已,最后也是为了留下命继续为皇室效力。当时汉武帝正在盛怒下,他都敢站出来,性格可见一斑。那么他在《史记》中将秦始皇陵里面记载的这么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想要知晓司马迁为何能记载如此详细,我们先来看看秦始皇陵的记载。

据《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里将秦皇陵内的细节都描述出来,通过现在我们对秦兵马佣的挖掘,在皇陵附近的泥土上采集到高浓度的水银,也证明司马迁写的是正确的。这让人感觉司马迁好像进过皇陵一样。可是《史记》中还有另外的记载:秦二世为了防止后世有人打扰秦始皇的死后安宁,下令处死了修皇陵的工匠,杀了很多人,按照道理来说,人都死了,为何司马迁会知道呢?

修筑皇陵的背景

秦始皇13岁继位之后就开始修建皇陵,最高峰的时候动用了80万人,一共修了几十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在修筑长城,80多万人在修皇陵,秦国人口最多的时候一千多万,相当于举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在修,很多人从小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为皇陵付出了最好的年华。等皇陵修好了,本来以为回家了,但是却没想到等到的却是死亡。

司马迁写皇陵的推测

在这个背景下,司马迁能知道皇陵里的事情就不陌生了。因为秦始皇不可能将这70多万人都杀掉。据个人猜想,很多人都是在皇陵呆个十几年就会回家的,这样这部分回家的人就会在街坊邻居喝酒聊天的时候说出皇陵内的情况,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了。而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他不可能只听一面之词。他会走遍大半个汉朝,如果很多人说皇陵里面的样子都是一个样子的话,那么可信度就非常高,最后他将所听到的记录下来。

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何司马迁写到了水银,却对兵马俑一个字不提呢?秦兵马佣作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气势恢宏。可能从皇陵退下来的农民说自己在做人形陶俑,司马迁觉得不可信吧,这应该是唯一的一种解释。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


历史每日说


我们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死前为自己建造了一座恢宏的“宫殿”。秦始皇死后自然是不会让盗墓的踏入自己的皇陵,所以他采取了很多严密的保密措施。在皇陵开始修建的时候就是严格保密的,而司马迁知道皇陵结构,一是因为皇陵的布局设计图曾被泄露,二是因为司马迁通过考证,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首先秦始皇所修建的皇陵是非常庞大的,以至于在秦始皇死后,这座陵墓都没有修建完成。但是工程还是在继续,此时没有了秦始皇这个君主镇压国家下面的人民,社会便开始动荡不安。而且秦始皇的接班人还是对人民实行暴政,这就让各地的起义接连不断。这样就牵扯到修建陵墓的奴隶,他们也想要反抗秦二世,所以秦始皇的陵墓结构图就被泄露了出来,如此重要的设计图,自然会广泛流传于民间。

虽然布局设计图被流传了出来,但每一个都是有残缺的。负责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又没有全部聚在一起讨论出完整的陵墓布局设计图,这就需要游历很多地方,找到修建陵墓的详细信息。而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所以司马迁能够整合获取来的皇陵布局信息。

综上所述,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并没有被杀,所以司马迁能够找到关于皇陵结构的信息,并且司马迁能够详细的介绍秦始皇陵,主要还是由于司马迁游历各地,找到了全部分散的设计图信息。


手机与生活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

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时间相差近百年。相传,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皇陵内部结构的呢?

我们来看看司马迁是怎样描述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而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毕,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仔细品读,我发现上文中有5个信息。

1.始皇陵的位置在骊山。

2.有七十余万人参加了修陵工程。

3.始皇陵的大致结构和布局。

4.陵内臧有奇珍异宝。

5.修陵的工匠“无复有出”,全都死了。

既然修陵的工匠全都死了,司马迁描写皇陵内部结构的依据从何而来?我遍查史料,估计有三种可能。

一,据史料记载:始皇陵的设计者是秦朝丞相李斯。那么丞相府肯定有皇陵的设计图纸、图样等,秦亡后,图纸可能被李斯的后代收藏,司马迁找到李斯的后人,看到了图样。

二,始皇陵的总监工,为少府令章邯。皇陵工程浩大,负责具体监工的官员,肯定不少,他们并没有被处死。有关皇陵的信息,从他们的当中泄露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三,《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秦帝国危在旦夕,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骊山徒众,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准奏,命章邯率领修陵的骊山徒,抗击起义军。根据史料推断,修陵的骊山徒,并没有被全部处死,死的很可能只是负责收尾工程的那部分人,还有大部分人在章邯的带领下,去抗击起义军。战后,幸存者把皇陵内部信息说了出来,流传民间。司马迁通过走访、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得知始皇陵大致结构。

以上是我一家之言,正确欤否,仅供参考。



段辉时


在西汉初期,也就是司马迁活着的时候,想要了解秦始皇陵内部具体结构,除非将皇陵扒开;可是想要大致了解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并非难事。

先来看看司马迁的《史记》是如何介绍秦陵结构:

“穿治郦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归纳下来,就三点:

一,秦始皇陵深度达到了“穿三泉”的程度,为达到此深度,秦始皇动用民工70万人。

二,皇陵内部机关重重、珍宝满满、构造复杂;外部宏伟。

三,所有参与陵墓修造的人,全部都被封禁在皇陵内部,即活埋。

在解开司马迁如何得知皇陵结构之前,先对司马迁和秦始皇陵有个基本的了解。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在夏阳的一个史官世家。夏阳,就是现在的陕西渭南韩城,距离秦始皇陵仅有百十公里。秦始皇陵竣工于公元前208年,司马迁出生,距离秦始皇陵竣工仅有63年,也就是三代人而已。

司马迁想要了解60年前的事情,甚至根本不需要翻阅典籍,只需咨询一下当地比较年长的老人就行。大概就类似于,00后想要了解解放前的事情,爷爷辈的人一定会给他讲个一二三四。

或许,司马迁的爷爷,就曾亲身参与过秦陵的建造。

因此,司马迁就算不知皇陵内部结构,但是对于“穿三泉、穿治骊山”这件事,司马迁想要知道并不难。而且,先秦时期贵族的丧葬习俗就是“穿三泉”,只不过秦始皇的皇陵挖的更深罢了。

穿三泉,指的是秦始皇陵的深度。

秦始皇陵不仅极深(考古勘测深度达到30米,约十层楼的深度),而且面积极大,陵区总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用更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秦始皇陵相当于80个故宫、1000个胡夫金字塔,比世界上最小的4个国家加起来,面积还要大!

这样的规模,莫说2000年前,就是现在,也让人叹为观止。

故而,司马迁说秦始皇陵“草树木以象山”,即,种上花草树木看起来像一座山,一点都不夸张。

即便如今去秦始皇陵游览,依旧会对其庞大的“身躯”惊叹——毕竟,站在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的封土堆前,所有人都会觉那是一座“真正的山”。

至于秦始皇陵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也是当时的丧葬习俗之一。

比如说,较秦始皇稍早些的曾侯乙墓、稍晚些的马王堆,他们的棺椁上均绘制了天文、地理、星象图,墓中也出土大量烛台等照明物品。

根据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又曾多次方士出海寻求仙药,搞一些“人鱼膏”,并非什么难事;而在自己的陵寝绘制天文地理等图,根本就是标配,要不然,怎么显示皇帝在地下一统八方的气概?

司马迁记载的最重要的细节,莫过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只有这一条,无法从过去的丧葬模式里推测,即,秦始皇之前的贵族,很少有人动用这么多水银来陪葬。

司马迁是如何得知呢?《史记》记载了一个来自巴蜀的寡妇巴清: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翻译过来:巴蜀之地有个叫清的寡妇,祖上坐拥出产丹砂(可炼水银)的矿,巴清就是凭借这座丹砂矿,其家族世代富甲天下,从来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儿。

巴清的炼制的水银都卖给谁了呢?秦始皇。

秦始皇死后没几年,秦朝灭亡,如此数量庞多的水银(数百吨),全都消失不见,能够合理解释去处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埋在秦始皇的陵墓。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秦宫典籍有记载也说不定。司马迁作为太史令,专门掌管皇帝的文史档案,只要有这方面的记载,怎会看不到呢?

如今的科学勘测,也证实了皇陵内部存有大量水银。

因此,司马迁通过查阅古籍、实地走访、合力推测,将秦始皇陵内部大概结构写给后人看,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细节,比如说,数量庞大、规模壮观的秦兵马俑,司马迁只字不提。


记者李满


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几十万工匠全部都被秦始皇处死了,按理说后世人应该无法了解秦始皇陵墓的具体构造,但司马迁却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皇陵内部的构造。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在我看来,司马迁能够这么详细的描述皇陵内部的构造,一方面是从汉朝保存的秦国典籍中寻找资料,另一方面是参考民间流传的一些传闻。

要知道秦始皇陵墓这么大的工程量,需要从全国各地采购大量的物资,自然会遗留下来很多信息,这给予了司马迁很大的帮助。

此时秦朝灭亡的时间不是很久,汉朝还保存了一些秦朝典籍

司马迁所在的那个年代,与秦始皇时期相距不是很久,因此当时的很多典籍都还能够保留下来,司马迁可以查阅这些有关于秦朝的历史典籍,并通过多方考察验证,最终确认皇陵内部的结构。


司马迁本人不是个信口开河之人,他所编纂的史记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就比如史记中记载,皇陵内部有汞做的河流,现在通过仪器检测之后,确实发现秦始皇陵墓之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汞。

修建皇陵的七十多万工匠不可能全部都被杀害

秦始皇的陵墓动用了七十余万民夫,虽然史书记载这些民夫全部都被坑杀。但在我看来,这些人不可能全部都被杀害了,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幸运的躲过了一劫,那么就能留下一些皇陵内部构造信息。

而且也没必要全部杀害这些工匠,这些人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内部构造,很多人都只是为皇陵提供物资,这些人自然能够存活下来,同样也留下了一部分皇陵信息。


这样来说,司马迁的消息来源就比较广泛了,汉朝保留的典籍他可以查询,再通过验证民间流传的消息,最后才能在史记中详细描述皇陵内部的构造。


东方大史


秦始皇在历史上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带领他的团队,横扫六国,统一华夏,自觉功劳超过三皇五帝,于是他也不亏待自己,给自己上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尊号‘’始皇帝‘’,由此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秦始皇也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一代雄主,他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谜团。在他的陵墓被一个农民无意发现后,引起了考古界的好奇心。秦始皇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随着考古的发掘,我想以后大家会进一步了解。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对秦皇陵的内部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这就让后人感到奇怪,据说修建秦皇陵的人都被杀死,对于100多年后的司马迁来说,他不可能去采访亲历者。那他的记述是根据什么?下面我们还是来温习一下秦皇陵的历史。

秦皇陵里面布置了很多兵马俑,规模相当宏伟,占地面积很大,但这只是秦皇陵的冰山一角。不过通过兵马俑我们还是能够想象出秦皇陵的轮廓。这样伟大的工程,是由谁主刀操作的呢?秦始皇手下有一个能人叫李斯,李斯就是后来和赵高一起制造矫诏,赐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的那个人,虽然他的作为被后人诟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斯的才学,李斯不仅是个政治家、书法家,而且还是个伟大的建筑学家,秦皇陵就是他一手设计的。

秦皇陵南面是逶迤秀丽的骊山,北面是奔流不息的渭河,风水相当好。秦皇陵整个面积达到52平方公里左右。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后人有非常高的评价,统一六国后,他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秦皇陵在他称皇帝第2年就开始修建了,耗时39年,整个工程浩大,设计构思巧妙。有防水的大坝、排水系统、水印布阵以及严密的防御措施,里面布满了机关暗道。

司马迁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史官,在写《史记》的时候,应该会查阅很多史料,对于这一点,后人应该感谢萧何。在刘邦占领秦皇宫后,萧何为保存史料做出了贡献。

秦皇陵这么大的工程,设计图纸肯定很完善,我想司马迁完全是根据秦朝保留下来的图纸,对秦皇陵进行描述的。秦皇陵内部结构到底怎样,那只有等到考古发掘,才能揭开历史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