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提?

咸鱼湾


五代十国的故事,并不是没人提,评书中都有专门的残唐五代演义,铁枪王彦章,十三太保李存孝,壮志未酬的柴荣。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民间说法中“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中的李存孝,就是五代时期的人物。可见,在民间,五代十国的故事,也算是脍炙人口。

和民间脍炙人口不同的是,对于官方正史而言,五代十国的史料,的确被边缘化。但边缘化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二十四史中,一个朝代编写两次的,只有唐朝历史和五代历史,这就是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一段历史编制两部史书,可见虽然被边缘化,但依旧很重视。

边缘化和重视,这种相互矛盾的情况,在五代史身上,集中体现。我想,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五代十国的存续时间很短。

如果从朱温灭唐的907年算起,到赵匡胤黄袍加身的960年算起,一共只有53年,即使从灭亡北汉的979年算起,也无非72年。这和春秋战国时期或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分裂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这种短时间的存续,也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北方政权走马灯式的更替,而南方政权却相对稳定。出现了一种南方分裂而安定,北方统一而动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相对稳定而独立的南方政权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而对于北方的兴趣会有所增加,于是,本来存续时间就比较短的五代十国,变成了单纯的五代史,十国只成了辅助的存在。

南方稳定的分裂,北方动荡的统一,让后世关注这段历史的人,有了足够的侧重点。这样不断的分割削弱,使得五代十国真正值得关注的,反而不是很多了。

第二、五代十国被认为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虽然朱温灭了唐朝,但五代十国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余波。而这个时代的主人公,大都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受益者,比如朱温,在唐朝是时候,叫做朱全忠,沙陀人李克用,在唐朝是被赐姓李。

这两对冤家,从黄巢起义开始,就已经打的不可开交,这种恩怨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才有了后梁后唐先后出现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习惯于纪传体通史的史官而言,在编撰唐朝历史的时候,会将这些人的事迹大量的编撰出来。更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活动,主要在唐朝,这就变得很尴尬。

唐朝有了这些人的记录,五代十国时期要是还有,就重复了,如果砍掉这些人的事迹,五代就会变得很单薄。于是,看这段历史,必须要参照唐朝的历史进行研究,如此一来,五代十国的历史,就无法单独存在,甚至可能一半都在唐朝历史中。

不单是北方,就连南方的各国。大部分的国家,其原型都是唐朝的藩镇,皇帝的先人,都是唐朝的官员,他们的事迹,也都在唐朝历史中体现的非常清楚,这样一来,这些国家的历史,也无法完全独立,不得不参考于唐书。

这种延续性,让研究五代十国的人们,更多倾向于对唐朝历史的研究,通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对这段历史进行系统分析。于是,唐史的专家,大多数也是五代十国的专家,而五代十国的专家,也会对唐史有研究。而唐朝实在太过让人着迷,在唐朝的光环下,五代十国就显得暗淡无光。

第三、宋朝政府对五代十国的兴趣不浓

对于宋朝来说,可以算是得国不正。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并没有受到迫害,也没有被收回权力,依旧被皇帝信任,这样的前提下,于心不忍的赵匡胤,这才给柴氏子孙发放免死牌。

对于这种得国不正,宋朝政府讳莫如深,可以通过研究来知道兴替之事,但绝对不能过分的传播。

而另一个方面,也值得注意,宋王朝国策是强干弱枝,削弱武将势力,削弱藩镇,达到所有权力收归国家所有,这种基本国策下,宋朝政府更在意去宣传各国是如何灭亡的,而不是宣传各国是如何兴盛的。

于是,五代十国的兴起原因,在唐朝的历史中,而灭亡原因,却在五代历史中。人们只要知道,这些分裂势力,最终的结局并不好就可以了,至于说如何兴盛,不用太过在意,也不需要多想。

于是,在诸多原因的共同努力下,五代十国变成了一种值得重视,但比较边缘的尴尬地位。后世提的也就不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