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最后都变成了年度许愿?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最后都变成了年度许愿?

阅读提示:正文共4130字5图,预计耗时12分钟


说到年度计划,估计大多数都想过,也认认真真的制定过,甚至还按季度、按月、按天的分配过任务量。


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的年度计划,哪怕最初干劲儿十足,决心满满,最后也难免都变成了自己忽悠自己的年度许愿


然后你一次又一次的总结反思,原因貌似永远是"毅力不足,自律不够,执行力太差劲"的缘故。


于是乎;


有些人就逐渐把注意力分散到"如何自律?"、"如何拥有执行力"等边角余料的问题上去了


离目的初衷越来越远的方向上去了,然后直到在某个梦醒时分,才猛然悔悟自己的蹉跎浪费。


还有些人,直接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打击中,干脆意志消沉下去了,然后如,随波漂流一般,状态混乱且混沌的,疲于应付生活、工作里的边边角角


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边撞的头破血流,一边瞎忙到无以复加


真的只是"毅力不足,自律不够,执行力太差劲"的缘故吗?


我看不见得,因为;


大多数人的所谓努力,还远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大多数人所谓的计划,也远不到需要拼执行力的地步


那原因不仅只是"毅力、自律、执行力"的的话,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


以我来看,大概有以下几点;


1,忽视了"策略"的重要性;


说策略什么的之前,我先来简单聊聊,咱们的计划都是怎么失败的吧?


a,难产的纠结;


比如,你看了《白蛇.缘起》,因为其配乐《前世今生》的旋律太过优美,所以就计划今年学个笛子。


买完笛子后,还没纠结完到底是自己摸索着练,还是上个培训班,结果却因为笛子老是吹不响,就开始怀疑,担心自己到底是不是学笛子的料。


然后在心里阴影之下,摸笛子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热情渐灭,兴致索然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最后都变成了年度许愿?


于是乎,笛子放进收纳吃灰,计划抛诸脑后消亡。


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消亡与难产的纠结。


b,环境的制约;


比如,你老被亲朋古旧吐槽嘲讽太胖,自己也恼怒体型老是控制不下来的郁闷,所以就计划今年瘦个40斤,起码让脸部的棱角重新勾勒出来。


为此还专门列了个饮食计划,力量和有氧训练计划,可惜还没锻炼几天,就发现健身房晚上10点就关门了。


如果你加班、完全没时间去锻炼,如果不加班,通勤+吃饭等等的时间将会非常紧张。


况且减肥需要的,少油少盐的饮食,常年吃外卖,注重口感的自己貌似也没办法满足。


环境的困境制约,加上自己本身意志的松懈,计划刚刚冒了个头,就无疾而终了


c,自身的限制;


比如,心慌年岁渐长,眼热周边成双成对,又迫于长辈逼婚的碎嘴压力,所以就计划今年脱单,谈个半年,就进入结婚的进程。


可惜,年岁大、余额少、房车皆无,唯余一身肥肉,只有长的还算善良,更可气的是,长时间的单身,导致你心直嘴笨、还有点社交恐惧。


无奈与自身条件的限制,你看的上的,别人看不到上你;你看不上的,别人还是看不上你。


一回两回的拒绝,还能承受,但连续四五次的暴击,受打击的程度几何倍增,除了多经磨难,韧性十足的少数人,大多数人正常状态下,几乎全是满脸颓废的偃旗息鼓,与世浮沉下去了。


.......


类似的失败计划,其实多的是,但篇幅有限,不在过多列举。


当然,也许有人要说了,这些问题说白了,不就是人太懒了吗?不就是过分强调客观理由吗?不还是没毅力、少自律、缺乏执行力吗?


我不否认这点,但我们终归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都不是毫无瑕疵的完人。


如果只是站在圣人的道德高地上,听之任之毒鸡汤的论调,如果做不到完人就批判所有,那除了让你眼高手低,满腔浮躁之外,没有丝毫益处


毕竟事情终归是要解决的,不是骂几句没执行力,灌几句毒鸡汤不自律,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的原因之一。


因为毒鸡汤只会说"有意义的东西,从来不会轻易得到",但不会告诉你应该具体怎么去做


而这就是"策略"的价值所在了,它会在目标、你的真实条件、你的真实环境上,取一个黄金比例的平衡点,然后最大程度上提升目标的成功率。


第一段的篇幅已经多了,但我还想再多说一句。


这个世界最牛X的,不是手起一副好牌的人,而是手起一副烂牌,还能坚持打下去,并坚持到最后打赢,而这恰恰也是最有快感的胜利方式。


2,缺乏正确的执行路径:" 目标 → 策略 → 计划 → 执行"


也许有些职场精英、或管理岗位的朋友会发现,这不就是公司里相关计划表里的逻辑吗?


没错,对比公司环境里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每个力量单薄的个人,其实更需要这套逻辑路径,去完成我们的目标。


这里言简意赅的解释下,什么是"策略"?


"策略"就是你的战略、你的方向、你的核心主旨、你行为处事的基本方针路线


空说总是无力,举个例子;


今年学会吹笛子---这叫目标


但你完全没基础,自己摸索着尝试,进步慢不说,而且没有一次次小的成功激励,良性激励,很容易在当下这个泛娱乐又浮躁的环境中,半途而废。


所以你报了个当地的定制笛子班---这叫策略


制定好策略,那么落实计划就有方向了,上课次数多少?相应准备工作有哪些?课程完全前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总的预算?大致的训练计划等等。


不说成熟了吧,起码也有了雏形,可以具体执行的雏形。---这叫计划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策略的重要性了吧。


策略,它是介于目标和执行计划中的一环,是一个总体上、全面上的一个核心思路


不过在这里,很多人也习惯性犯两个比较常见的错误;


一是,习惯性"拍脑袋"的彻底无视;


比如有些公司的老板,或者部门单独结算的高管,也就是所谓的阿米巴那种,在制定部门年销售任务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对比往年的数据。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最后都变成了年度许愿?


去年年销售额如果同比增加了15%,那今年的目标就增加个30%把。


30%这个数字怎么出来的了?没有任何根据,只是觉得应该像立个flag一样,总要有个压力难度吧;


30%这个数字怎么去完成了?没有任何策略方法支持,上边既然"拍脑袋"随便立flag,下边自然毫无头绪的继续往下压指标了。


那到底能不能完成了?只能自己心里没底的随缘了


二是,计划想的太多,策略核心不稳;


老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言以蔽之,就是瞻前顾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记得少时看美剧《越狱》,对里面的迈克佩服的不得了,因为他聪明的事前把所有事情都想好了,计算好了,然后主动坐牢,等着直接实施,少时不觉主角光环,只觉犀利、帅气到爆。


但随着年岁渐长后,就逐渐淡定了许多。


因为越来越发现,计划是永远跟不上变化的,你只能保证大的方向不变,小的方向随时根据现实来微调优化


这大的方向,就是你的策略,就是你的标杆旗帜,这应该是我们立项之前、做事之前,首先要考虑,要确定的。


但计划想的太多,会有个什么问题了?


a,很容易陷入力求完美的死局当中。因为人无完人,除了要完蛋的人,做事更是如此;


b,计划想的越多,各种边边角角、各种变故考虑的越多,很容易偏离主旨方向,舍大就小。


当然,想太多不行,不想更不行,妄想一刀切的走极端,其实更是一种躲懒行为


那应该想什么了?思考什么了?


如果说,做计划的核心是策略,那么做策略的核心,就是思考并确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也是第三部分,要重点分享的。


3,不明白策划的核心主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方面,就不得不说,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猛人-姜文了。


他在拍片子的时候,永远是剧本和其他计划,做到50%的时候,就上路开始拍了。


然后根据现场的情况,根据演员的情况,根据脑中灵感的情况等等现实的问题,再去拓展剩下的50%。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最后都变成了年度许愿?


这确定的50%是什么?就是策略,就是方向


有了这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拨云见日,一切一目了然,清晰明朗起来了。


像他的《让子弹飞》,核心主旨其实就是土匪和恶霸的争斗,在这个主旨不变的情况下;


其他,

怎么改动效果好,就怎么来;


怎么最大程度利用好演员的特色,就怎么来;


怎么最大程度放大现场的效果,资源利用最大化,就怎么来;


该做什么?

物尽其用,效果最大化,为了这个目的,怎么做都是可以的,所以原著和剧本可以改的稀烂,一首《太阳照常升起》用烂了都没关系。


不该做什么?

轻易变动核心方向,所以原著《盗官记》改的稀碎,连主角黄天棒都可以改成黄四郎,原著里戏份少的可怜的陈师爷,都可以改成奸雄气质十足的汤师爷。


但核心依旧没变,依旧是土匪和恶霸争斗的故事。


因为真正好的策略,好的战略,永远是要有不变的核心方向,以及弹性十足的执行空间


三国演义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吴国里的吕蒙,白衣渡江、打的不可一世的战神关羽败走麦城,更是直接杀了关羽,为江东夺回了荆州。


有了这么强悍的丰功伟绩,为啥孙权反常的没有重赏,在吴国的几大都督里,声望反而是最弱的。


周瑜鲁肃先不说,甚至连后进者陆逊都比不上,以至于让其在四十多岁的壮龄就病故了呢?


没有什么阴谋论,只是理性的分析,吕蒙做对了吗?


从战果上来讲,很对,因为拿到了荆州;


从战术上来讲,很出彩,白衣渡江堪称经典;


从战略上来讲了?

可以失败的一塌糊涂,因为虽然夺得了战略要地-荆州,但却杀了关羽,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引来了刘备的疯狂报复。


如果没有陆逊的"火烧连营"续命,吴国的结局还真不好说。


如果说诸葛亮给刘备的战略是"联吴抗曹",那孙权的战略就应该是"联刘抗曹",别说什么刘备强大了,敌我态势也应该变化了。


先不说,刘备和曹操"王业不偏安"的天然矛盾,事实上在国与国的矛盾当中,矛盾点其实一直在老大和老二之间,这里面有个主要威胁和次要威胁的逻辑在,否则美国这么多年,一直专注的找老二的麻烦了?


刘备强大了,只要占据天下大半的曹魏依旧存在,孙刘就只能是盟友,与孙权的战略只能是"联刘抗曹"。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最后都变成了年度许愿?


而吕蒙却忽视了这个核心战略,要我说,这才是他有这个悲凉下场的根本原因。


而战略这块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块儿,在公司和团队那个环境和场景里,用的比较多,毕竟人多,资源多嘛,我们个人在做目标计划的时候,却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尤其是这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但我希望大家重视这个,当然前提是,如果你的年度计划要想有个满意结果,而不只是年复一年的变成年度许愿的话。


因为计划可以变,但策略不能变,正是因为有了不变的策略,也才有计划可以信马由缰的变化空间,否则再怎么跳脱的计划,没了稳定的策略核心,也只是一叶浮萍,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毕竟雷霆万钧,总要朝同一个方向砸去,才有真正的威力,不是吗?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