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寫在開端

事先申明,本文只是純粹的討論和解析戰場得失。意識形態與個人情感,請勿對號入座。

14年時間,中國以及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國民代價是慘重的,民族記憶是慘痛的。

借本文,向正面戰場的國軍將士,向敵後抗戰的八路軍英雄,向奮勇殺敵的草莽好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願祖國繁榮昌盛,願民族萬古長青。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敵人力量以及軍人魂魄

提到抗戰,很多人都會總結為敵我力量懸殊,於是“狂徵博引”,陷入唯武器論中,不能自拔。

但我們從蘇芬戰爭,以芬蘭人的眼光,來看這場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時,得到的結果卻令人目瞪口呆。

芬蘭以7萬人的傷亡,打出了1比10的戰績,還打出了一個相對不錯的結果,如果不是站錯隊,那是相當好的。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但我們在戰爭初期卻是接連失敗,以至於逼到錢穆要去編寫《國史大綱》的地步。如果沒有站在正義一方,後果可想而知。

為什麼?敵人真的很強嗎?

很明顯不是啊!把蘇聯和日本橫向比較,無論綜合國力還是工業實力;無論武器裝備還是機械化程度,日本和蘇聯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

而芬蘭的武器裝備卻和當時的我們差不多。

難道芬蘭人的作戰意志比我們強?

很明顯也不是。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從東北抗聯拿棉花充飢,卻依然堅持作戰的楊靖宇將軍;到身中數槍以死明志的張自忠將軍。

從慷慨赴死的狼牙山壯士;到淞滬會戰,把腸子塞進肚子裡繼續作戰,用血寫出還我河山的飛行員李文韶。

他們在保家衛國時,迸發出的強大氣場,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那到底是那兒出了問題?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戰爭形態和向心力

提到戰爭形態或許有人會反駁,但這是事實。

芬蘭人口太少,體格太小。

蘇軍攻打芬蘭時,可謂毫不留情、毫不客氣、絲毫不給芬蘭人喘息的機會。

從1940年1月,蘇軍中路44師23000人被全殲後,繼續曾兵60萬,對曼納海姆防線持續衝擊。

直到防線攻破,芬蘭最後的底氣被徹底打光。

而日軍進攻時,雖然前期勢頭很猛,但奈何我們體格太大了,他一時間無法消化。

隨著臺兒莊、平型關等地區的受挫,他的那股猛勁兒也徹底沒了。

日本人很清楚,他們只是一隻小小的蠶蟲,沒有中國神話中饕餮的能力。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所以他們對華戰爭形態發生了轉變。

將中國看成了一個超級大的蛋糕,採用添油加醋的戰術,想一口一口慢慢吃光。

而這時我們的戰爭形態,也隨著他們發生了改變。

用全民皆兵,人人喊打的戰術,以空間換去時間,和日本持久戰爭。(注:這個觀點最早的提出者是百里先生)

雖然那時的我們人多勢眾,但連年的混戰形成了許多獨立派系,雖有渾身力氣,但往往使不到一處,沒有向心力。個個戰場完全是各打各的。

再加上武器裝備殘差不齊,規格不一,這才讓日軍有了可乘之機。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而芬蘭此時剛結束內亂沒多久,社會矛盾開始平穩,外敵入侵,當然是萬眾一心。

有勁兒一處使,就連芬蘭游擊隊也不例外。

民國奇聞錄

九一八事變後,小六子放棄了殺父之仇和遼東大好河山,退入關內,日本妄圖吞併中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隨後偽滿洲國,華北自治等漢奸傀儡政權相繼成立,全體國人已經很清醒了。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但“黨國”貌似完全是一團漿糊。

本應該厲兵秣馬積極備戰,卻在忙著排除萬難,排除異己。

排就排唄,排到“黨國”內部自己人先亂套了。

什麼兩廣事變,什麼汪賊叛逃。

唉!

多好的機會啊!中德合作時期,為了稀缺的戰略資源,德國人除了核心技術,幾乎要什麼給什麼,但就是不珍惜。

除了直接以物易物,德國還提供了2億帝國馬克的礦產貨款。然後拿去搞金融,修江浙鐵路了。

雖然搞出了一點兒德械師,但是杯水車薪。

血火芬蘭(四)抗戰的啟示錄


經過淞滬南京這種高強度戰爭,很快被打個精光。

“黨國”這個體格,撐不起華夏先祖留下的大好河山啊!

事實證明能打垮中國的,只有中國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