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希特勒能否称得上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蟒蛇皮


如果说希特勒是一个军事家,这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果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这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虽然学历并不是直接和军事能力挂钩,但优秀的将领绝大多数都毕业于名校,希特勒从来都没有上过军事学校,而且实战经验也极其匮乏。他虽然参加过一战,但是那时候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士兵,他负责的是打仗,而不是指挥别人打仗。

虽然他的履历不是很好看,但是咱们前面说了,称呼他为军事家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他的军事天赋非常卓越。他没有上过军校,所以他的思维没有被局限住,敢于尝试那些风险非常大的战术。比如他大胆启用了曼施坦因计划,用四十多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德国,这成了他夸耀的资本。

但事实上,很多军事家都能想出这样的计划,只不过他们觉得这个计划风险太大,所以直接在提出的瞬间就被自我否定了。曼施坦因非常厉害,他敢提出这个计划。而希特勒更厉害,他竟然敢采用这个计划。


要知道,如果闪电战失败的话,那么希特勒非常有可能满盘皆输。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选择了最激进的方法,的确是出乎意料, 希特勒非常享受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所以他开始过度干涉战争。幸运女神不会一直眷顾一个人,在很多场战役当中,德国军队本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在希特勒“英明”的指挥之下,德军最后以失败告终,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如此。

当时德国军队如果后撤保护有生力量,完全有能力在修整完毕后发动第二次进攻。但希特勒坚持不让德军撤退,支援的部队有没有及时到来,这让德军损失惨重,而导致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希特勒,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其他人在犯错后会改正,而希特勒比较可怕,他不是知道自己做错不改,而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果希特勒能将指挥军队的权力移交到将领手中,那么德军的境况可能不会如此凄惨。希特勒在处理内政方面的确是可圈可点,但是尺有所短,军事方面希特勒的确是不太擅长。


因为他缺乏系统性的知识还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指挥军队不是儿戏,如果只凭借自己的小聪明,那么战争的结果将会是最好的教训。而希特勒本人,则是最好的反面典型,这种情况在其他的国家绝对不会出现。

如果其他国家的总指挥犯了这种错误,那么民众的抗议声绝对会一浪高过一浪。总指挥要么下台,要么更改自己的战术。而德国比较特殊,在希特勒掌管德国的时候,他采取的是独裁。整个国家都是希特勒的一言堂。

民众们把希特勒当做是信仰,无条件崇拜。即使有那些相对理性的人,他们也绝对不敢质疑希特勒。即便他们发出了呐喊,希特勒也不一定能听到。不得不说,这种情况是悲哀的。而希特勒的独裁,也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夏目历史君


要我说,希特勒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他的失败在于选了两个猪队友。

希特勒利用列强的绥靖政策,灭掉了波兰、捷克、丹麦等国,极大增强了实力。随后,他发现英法根本就没有和德军作战的勇气,只敢躲在工事后面喊喊话。所以,大军迅速调转枪口南下攻打法国,所谓欧洲第一陆军强国在短短1个月内就被征服。

但是,希特勒并没有歼灭一起躲在战壕里的英军,这是敦刻尔克大撤退胜利的基础。希特勒的这个做法很明显,不想过多刺激英国,只要英国老实在岛上待着。

事实也确实如此,希特勒之所以能够集合550万大军攻打苏联,就是看到英国已经被吓破了胆,知道他们不敢染指欧洲大陆。当然,英国表面上也不能认怂,所以也对德国进行过几次象征性的轰炸。

希特勒万万没想到的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将美国人拉入了战争,并且还是敌对阵营!美国的参战首先就像一针强心剂,鼓舞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士气,人们终于见到了胜利的曙光。其次,美国援助源源不断的运到了苏军手里,让苏军鸟枪换炮。最后,美军数百万人马跃跃欲试准备在北非、南欧和西欧海岸登陆。大家都知道,希特勒另外一个队友除了添乱也没别的用处。所以,希特勒在面对越来越强大的苏军时,还要分兵到别处去。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特勒手里的资源越来越少。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了。


试想,假如没有日本和意大利添乱,让希特勒与苏联全力作战,我相信苏联打到最后是一定会输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怕敌人如狼似虎,就怕队友愚蠢如猪!

最后,希特勒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历史风暴


希特勒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在整个二战时期,很多德国名将都对希特勒插手战场指挥非常的不满,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曼施坦因不止一次的要求希特勒不要再插手战场事务。


在数次劝告无果后吗,曼施坦因甚至直言不讳的告诉希特勒,打仗是军人的事情,不是政治家的事情。

希特勒没有上过军校,也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二战爆发前,希特勒大部分时间都在搞政治,他的军事生涯非常的短暂,只是一个参加过一战的普通老兵,根本没有指挥过大部队作战。


不过希特勒的军事天赋十分的出色,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军校,但是希特勒的战略眼光却非常的高明。在接受德国后,希特勒大胆启用了古德里安等人,率先采用了装甲集团的作战方式,在闪击法国期间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战果。

在德国发动对法国的总攻之前,希特勒大胆启用曼施坦因,采用了曼施坦因计划,绕过了马其诺防线,仅仅用了四十多天就顺利拿下了法国。


从希特勒在法国战役期间的表现来看,希特勒的战略眼光非常的长远,敢于使用全新的战术,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然而希特勒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希特勒的性格十分的自大,在法国战役结束后,希特勒曾经骄傲的说:我没有上过一天军校,可是我攻占了大半个欧洲。

正是由于这种自负,希特勒经常插手战场的指挥,他认为自己的眼光要比其他将领更加的长远,丝毫不考虑战场的客观情况。


在法国战役时期,希特勒误认为空军就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便让装甲部队停滞不前,派遣了空军轰炸机前去轰炸盘踞在敦刻尔克的30多万英法联军。然而二战时期空军只是陆军的辅助性力量,单独作战的空军根本没有办法消灭30多万英法军队。最终英国组织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将大部分被困的部队运到了英国,为诺曼底登陆积蓄了力量。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希特勒不允许部队后撤,又无法抽出力量救援被困的部队,最终导致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希特勒一再拖延进攻时间,在关键时刻又将主力装甲部队调走,间接导致了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国军队节节败退,希特勒对战场指挥的干预也越来越多。由于希特勒常常歇斯底里的指挥,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希特勒忽然给曼施坦因下达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命令,造成曼施坦因的计划全面崩盘。

曼施坦因在战争后期经常违背希特勒的命令,在几次争论过后,希特勒将曼施坦因解职。


希特勒的专断独行,给二战时期的德军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果希特勒能够将指挥权交给将领,苏德战场的局面可能有所改观。从希特勒后期所犯的错误来看,希特勒只是一个战略家,却不是一个军事家,更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历史总探长


希特勒是当时欧洲最有战略眼光的人,在二战中少有西方将领能如同他这般战略长远,可以说希特勒这个人不能单纯从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

从当年奋力发展空陆一体化作战这一点来看,希特勒预见到了二战的机械化模式。


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希特勒基本就制定了征服欧洲的计划,且这份计划无疑是完美的,他为纳粹德国指明了一条战略道路。

只要按照这个战略计划推进,德国就能一步步征服整个欧洲,从现在来看,这个战略分三步走。

首先就是吞并周边争议领土,并且收回苏台德地区,而又吞并有日耳曼种族生存的周边小国地区,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容易的一步。

再解决这些零零星星之后,德国便是展开第二步,那就是解决后顾之忧,所以德国同苏联签订条约,并且同时出兵瓜分了波兰。

完成第二步之后,德军立马调转枪口,直接开始第三步,利用机械化部队突击法国,将其灭亡之后便是开始打击英国。

这三步的完成基本奠定了德国对欧洲的掌控,而此时意外的就是英国继续硬撑着没有和谈,而德国海军力量不足以征服英国。



然而对于德国来说,欧洲大陆已经在手,德国不得不考虑更长远的威胁,那就是苏联这头巨兽,因为此时的苏联发展实在太快了。

事实也证明若是德国放任苏联再发展个两三年,那么一切都将会逆转,届时就是苏军的机械化部队横扫西欧。


所以德国要突击苏联,乘着优势还在之际一举荡平苏联。然而这个时候美国参战了,且苏联硬是抗住了。

在如此情形之下,德国最后同苏联和谈的机会都没有了,毕竟美国的参战使得天平瞬间倾向了同盟国那一边。


小司马迁论史


对于希特勒,抛开正义性角度,从军事家的角度评价,贝勒认为,可以用这十二字评价希特勒:“合格的战术家,拙劣的战略家”。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之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将在一战中工业遭受毁灭式打击,战后面临割地赔款,经济几乎全面崩溃的德国,硬是在短短的六年之内,将德国国民经济恢复到一战前水平,德国的工业跃居世界强国之列。从这里我们可以讲希特勒是一个合格政治家。

但是从军事家角度看,希特勒根本称不上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只能称为:“合格的战术家,拙劣的战略家”。

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其一、合格的战术家。

希特勒,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因河畔布劳瑙,参加过一战,作为一个生活在德国底层的小民,在一战后,德国战败,德国战后面临割地赔款,经济全面崩溃,德国失业人口剧增情况下,希特勒借助当时德国民众对政府不满,从而大肆鼓吹自己的理念,从而获得德国民众支持,称为德国领导人,这一点从而为希特勒狂傲自大埋下基础。

在希特勒出兵闪击闪击波兰之后,二战全面爆发,由于德国在二战爆发前几年雄厚的工业基础支持,加上“第三帝国”拥有一批高超的战术指挥官,如:隆美尔、曼施坦因、隆美尔等一大批名将。

德国在二战初,其开创的闪电战新战术,利用装甲部队的速度优势,快速突击他国,从而在短时内灭掉他国。

德国充分发挥闪电战的优势,在二战爆之初,在短时内横扫欧洲各国,自称欧洲第一陆军军事强国法国佬在德军攻势下,坚持一个月有余灭国,其余西欧小国有的在不到24小时就被灭国。德国在二战初可谓做到手捏英国佬,脚踹法国佬。

从这些可以得出,希特勒称得上一位:“合格的战术家”。

其二、狂妄自大。

当德国装甲部队快速推进之际,准备一举把围困在敦刻尔克英法数十万联军赶到英吉利海峡中喂鲨鱼。

而作为德军最高指挥官,希特勒此刻却下令德国前锋装甲部队原地驻守,不允许前进。

希特勒认为英法数十万联军根本无路可逃,欣然接受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提议,让地面装甲部队配合,利用其强大的空军优势,足够可以摧毁敦刻尔克的英法数十万联军。

其结果就是由于希特勒的狂妄自大,致使在敦刻尔克英法数十万联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撤离到英国本土。这为英法联军后来诺曼底登陆积累基础。

其三、拙劣的战略家。

在西线战线还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由于希特勒的狂妄自大,过于自信。就仓促准备发动东线战场。

希特勒过于自信,认为凭借德国装甲部队的快速优势,可以在苏联冬季来临之前,攻占莫斯科,从而可以彻底占领苏联。

在快速占领苏联之后,在调转枪头解决西线战场问题。可是让希特勒万万没想到,苏联军民的抵抗意识如此激烈,致使进攻德军的精锐队部,深陷苏德战场。当莫斯科的冬季来临之际,德军还未拿下莫斯科,由于希特勒的狂妄自大,致使德军精锐在莫斯科会战中,冻死冻伤数十万。

当苏德战场进入相持消耗阶段时期,德国国力明显供应不上,苏联的战争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而进入战争后期,德军在苏联战场一败再败,苏德战场众多德军前线集团军群高级指挥官,请求德国撤退,或者改变战术时,希特勒会盲于直接干预前线指挥权,盲于瞎指挥,造成众多战略上失误,从而加速苏德战场德军败退速度。

因此,从西线战场还未完全彻底解决,贸然仓促发动东线战略角度看,希特勒称得上:“拙劣的战略家”。

贝勒说:抛开希特勒发动二战的非正义看,希特勒利用自己的演讲优势,从一个德国普通大众角色,一跃成为德国领导人。

在接手一个千疮百孔的德国,在短短几年内,到二战全面爆发前,使德国一跃成名列世界前茅的工业强国,德国的百姓生活水平也恢复乃至超越一战前水平。

这一切不得不说归功于希特勒,因此,从中这里可以看出希特勒是一位合格的战术家。

但是在二战中,希特勒狂妄自大,在西线战场还未完全解决情况下,贸仓促发动东线战场,最终致使“第三帝国”走向灭亡。

因此,从战略家角度看,希特勒称得上:“拙劣的战略家”.


梅花三弄说历史


这个问题让希特勒非常尴尬。

这就好像是问鹿晗是不是一名资深的老戏骨一样,希特勒连军事家都不是,何谈优秀不优秀呢?

作为纳粹德国的元首,希特勒的能力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代表希特勒可以面面俱到,尤其是在军事领域。

从1939年全面挑起二战开始,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之下闪击波兰、横扫西欧,差点消灭苏联,实在是大笔如椽。

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综合国力上的硬伤,希特勒一定可以彻底消灭苏联,进而统一欧亚,甚至称霸世界。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希特勒在军事领域的造诣有多高。

事实上希特勒的强项并不是军事领域,在静夜史看来,希特勒在军事领域最高的造诣就是没有造诣。

一直以来希特勒都以演说家的身份出现,事实上他也确实是政治领域的弄潮儿,从最初的啤酒馆暴动到撰写《我的奋斗》,并着手扩大纳粹党,组建自己的冲锋队,依靠着无与伦比的演说和组织能力,希特勒在德国政坛越来越驾车就熟,这些都促使希特勒在1933年最终登上德国总理宝座,并在总统兴登堡去世后,成为其国家大权于一身的元首。

从1923年发动啤酒馆暴动,到1933年登上德国总理宝座,希特勒的政治奋斗历程长达10年。但从接手千疮百孔的德国到带领德国重回欧洲强国地位,希特勒只用了6年。

除了玩弄政治的能力,希特勒在挽救国家经济方面也颇有建树,尤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共产主义浪潮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下,处于夹缝中且元气大伤的德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东山再起,充分说明了希特勒超乎寻常的战略眼光。

可以说希特勒在战略方面是无可挑剔的,他敏锐地认识到当时的西欧国家“反苏压倒一切”的价值取向,利用他们的绥靖政策,疯狂扩充军备,谋求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且在德国闪击波兰前,希特勒利用非战争手段,吞并奥地利,兼并苏台德和捷克斯洛伐克,不知不觉间已让德国摆脱了战败国地位。在德国一战后的崛起之路上,希特勒绝对功不可没。

而且在二战爆发初期,希特勒也能够审时度势,利用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吃掉波兰西部,而后利用和苏联的短暂合作横扫西欧,最大限度避免了德国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

而且因为希特勒大胆启用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将领,使德国的闪击战大放异彩,推动了战争方式的全面革新。

但历史发展一再证明,有战略眼光不一定成为战略大师,而战略大师也不一定是优秀的军事家,这种情况对于希特勒非常适用。

虽然年轻时的希特勒为了德意志的梦想加入德军参加一战,成为一名光荣的下士,并获得了令他引以为豪的铁十字勋章。

但希特勒毕竟战场经验严重不足。特别是在谋求德国大权的过程中,希特勒根本就没有到一线战场锻炼的机会,也没有时间学习军事理论,这使得希特勒在军事方面的思想事实上是与现实严重脱节的。

所以就和刘邦一样,虽然有统驭将领的能力,却没有带兵打仗的本领,所以希特勒不可能是优秀的军事家。

不过悲剧的是,希特勒对于自身的这一特点似乎并没有深刻认识。除了经常越级指挥架空将领,希特勒还常常根据主观判断否定将领们的正确决策,也就是主观意志支撑下的军事冒险,这对于国家而言无疑是巨大灾难。

事实上因为德国即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和美苏等国匹敌的尴尬局面,使得即使纳粹德国用短短数年时间便东山再起也无力彻底扭转德国腹背受敌的悲剧现实。

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希特勒想要成功,就必须不走寻常路,军事冒险成为德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也正是靠着这种“意想不到”,希特勒在前期才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战争最后拼的必然是综合国力,一两次军事冒险的成功并不能改变德国不够强大的事实。

所以纳粹德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但希特勒作为纳粹帝国的战略大师,确实为二战前德国的东山再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严格说来,希特勒连军事家都算不上,更遑论优秀。在军事上,他可能还比不上他众多的元帅和将军,如伦德施泰特、邓尼茨、隆美尔、曼斯坦因等。希特勒获得政权统治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并在初期举得辉煌的胜利,并非因为他的军事才能。

作为一国领袖,希特勒的政治智慧,纵横捭阖的才能,也没法与同期的罗斯福、丘吉尔等人相比。总体而言,他在政治上不够老谋深算,在军事上也缺乏远见,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大战略性错误,直接导致德国最后的失败。

一,发动旨在为登陆英国扫清障碍的不列颠空战又不死磕到底,敦克尔刻甚至放弃瓮中捉鳖,给了英国喘息之机。二,入侵苏联两线作战,在打下苏联的城镇后,不占领不统治,不将其转换成自己的资源。三,对美宣战,导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美国各种战略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敌国敌军。

希特勒的成功,除了欧洲各国、甚至包括美国,因为一战及大萧条后自顾不暇因而绥靖主义盛行,还因为当时德国国内的形势,需要希特勒这样的政治强人,向德国人民开出他们希望并喜欢听到的承诺。从重建纳粹党到登上权力之巅,希特勒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

另一方面,希特勒是一个极富天才、极其有感染力的演讲者。许多纳粹忠追随者,都是在听了然特勒的演讲之后,把他当神一样来崇拜的。所以,希特勒的成功,很大部分是他宣传上的成功。在这一方面,戈培尔功不可没。

1930年,希特勒和纳粹党发动了旋风般的、十分现代化的系列宣传运动,这在德国前所未有。希特勒在全国各地巡回发表演讲,有时一天两三个城市,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做出各种姿势让人拍照,和老妇人握手,亲吻小孩的脸,签售他的自传《我的奋斗》。

戈培尔自己,除了是一个天才的演讲者,还是一个天才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精心设计自己和希特勒演讲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让听众等待,声音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什么时候嘎然而止,什么时候高呼“嗨”并行纳粹式举手礼,以及现场灯光和音乐的运用等等。

此外,他还策划和组织各种希特勒不用出场,但是宣传希特勒、宣传纳粹政治主张和经济复苏计划的集会、烛光或手电筒游行、电影和舞台剧。戈培尔让纳粹的宣传海报,贴到了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印发的小册子,几乎能让德国人手一本。

纳粹二战初期的闪电战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不能掩盖希特勒和纳粹党本质上的缺陷。从当上元首到彻底覆灭,希特勒的王朝只存在了12年。除了因为希特勒军事和政治上明显的短板,还因为纳粹的种种主张是反人类的,因而不可能逃避灭亡的命运。


世界真的很大


军事家算不上吧,不过勉强可以算半个战略家。

抛开正义与否不谈,希特勒

上台时面临十分危机的场面,由于一战战败,原本强大的德国陷入一穷二白的地步,由于实在太穷,要不到钱的法国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德国处境更是艰难,饿殍遍地,百姓穷困潦倒,加上通货膨胀,德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开始了振兴,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被法国占领的莱茵兰非军事区,法国虽然实力强于德国,但是由于国内的保守情绪,希特勒洞察了这一切,所以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出兵莱茵兰,正如希特勒预料,法国除了警告以外再无其他。

希特勒的长处不仅在于演讲能力,更厉害的在于他能够洞察敌人的想法,他赌英法不想把战争规模扩大,于是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他知道英法不会为盟友拼命,于是一个月之内灭亡波兰。

吞并了波兰,希特勒再次面临抉择,是东方的苏联还是英法。事实证明,希特勒再一次选对了。

面临选择,希特勒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的确是一名战略家该有的素养。

为什么说他是半个战略家,因为总是出点问题。

在西线战争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全面对苏开战,使德国面临两线作战,兵家大忌。希特勒错误的估计了非洲战场的重要性,相当大的兵力精力一直被牵制在非洲,尤其是隆美尔,如果他在苏联战场,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战术上,希特勒是传令兵出身,战术方面能力有限,所以他才会过分信任空军,放跑了敦克尔克的三十万英法联军,所以他才会命令保卢斯死守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团军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希特勒在战略上确实有一手,战术能力有所不足。


视野新观


希特勒,首次采用坦克、装甲、自行火炮、摩托化、空降突击、強击机、轰炸机、歼击机等多兵种,合成作战,快速突破,纵深打击、钳形包围等现代化軍史斩新理论,一度軍事战果輝煌无伦,两周占波兰,一个月灭法国,卷席全部欧洲。苏德交战,仅两周全歼苏联空軍,直到攻克基辅,苏軍一线防御主力,几乎被歼殆尽。此时希特勒轻心大意,挥德軍一百五十万強大的中央集团軍,锋芒直指苏联心脏莫斯科…在法国、英国与苏联和德軍初战的惨败中,他们也迅速学习吸收德軍长处,开始大量生产坦克装甲火炮各类战机,并迅速投入广大的战埸广泛使用,己开始形成对德作战有效反击力量。出现了两个大亮点。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雷达,迅速准确判明強大德国空軍攻击参数,成功有效首次击破德軍空中优势。为英美联軍反制德軍带来胜机。美国海軍导入音纳技术,打破了德軍的潜艇狼群战术的海域封锁。于是大批美援源源不断流向英国与苏联。莫斯科己充分做足迎战准备。德軍的弱点开始显現出来…占领辽阔的土地上由于大量游击部队的袭击与钳制,后勤能力严重损失。有两个战例特别令人回味,苏联敌后游击部队在广泛的游击战中共歼灭德軍30万,击毙德将軍15名,使德軍前线部队的后勤能力损失高达3/4。南斯拉夫在铁托领导下的游击战中竟牵制住50万德軍。列宁格勒在朱可夫指揮下极其成功防守并牵制50万德軍,为苏联广大軍民在严重的失败中,终于带来胜利曙光,极大振奋了苏联人民。美英也不失战机,及时利用德軍主力深陷苏联战场,暂处劣势之际,大规模空袭德国,炸毁德国70%工业,使得德国基本失去战争能力。北非,巴顿彻底荡尽德軍实力。不可一世的強大德軍终干呈齐鲁之末,兵败莫斯科…希特勒是一个人类有历以来极其出色的軍事家,使得人类战争能力形态与軍事理论技术有革命性大飞跃,不能因为他軍事失败与政治上的作恶多端予以简单否定。


高友峰1


他不算一名优秀的军事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德国在二战初期的成功,很大部分是由德国军人完成的。

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邓尼兹和隆美尔等等德国的军事将领不少,这些才是支撑希特勒的重要支柱。

但希特勒还是有一定的军旅生涯的经验,而且善于向德军将领们取经问道,相当于他的地位属于主持人的地位,而将军们是专家的地位,二者经过会商制定出各种攻略方案。

依靠完备的攻略方案和充足的军备,德国在二战初期打得顺风顺水,当然其中也和希特勒的政治谋略有相当大的关联,若不是其靠坑蒙拐骗兼讹诈,相信德国的国防军也不会取得如此大的进展。

这一部分充分说明一个事实: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乃至后期,将军们希望希特勒重拾政治专业,奈何希特勒不听,执意搞自已非专业的军事,闹得整个二战的德国垮了,全垮。

值得说明,希特勒正式接手德国军事的点是在莫斯科保卫战。

从这段开始到末日来临,希特勒的军事路线很简单,就是不断地用德国所有资源去填补,如同赌红眼的赌徒。

这样的军事素养配得上优秀的军事家?

呵呵,肯定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