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郫都:書寫公園城市特質 繪就天府成都勝景

——郫都區縱深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走廊建設,2022年底試驗成果全面呈現

生態修復策略

做好天府水源地生態保護,加強生態價值多元轉化,抓好汙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垃圾、汙水、廁所治理“三大革命”,打造宜居村落。建立區域生態協同保護機制,跟蹤評估生態系統變化,完善生態產品價值科學評價機制。

文化展示策略

以時間為軸,以文化為脈,從古蜀文明到川菜之魂,展現千古鵑城不同歷史階段的獨特風韻及歷史地位,找尋不可磨滅的郫都文化記憶。將文化元素融入廊道景觀設計,提升內涵豐富體驗的同時,實現郫都文化傳承和城市形象塑造的目的。

消費場景策略

圍繞走廊沿線可開發利用的空間場地,以“鵑城百味”為線索,提升改造建築風貌的基礎上,形成匯聚街面民俗生活體驗、娛樂休閒、文化創意、情景再現等業態的“情景消費空間”。

農旅融合策略

延伸果木、苗木種植產業鏈,發掘果苗產業旅遊價值,打造果苗主題旅遊;外延農業旅遊附加價值,豐富旅遊產品體系,實現旅遊發展對農業、加工業等關聯產業帶動性,實現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郫都:書寫公園城市特質 繪就天府成都勝景

西川入蜀的大動脈、西北出川的大通道。曾經位列2017年“第三屆最美中國高速公路”榜單的成灌高速,將變身“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走廊,這條最美高速公路郫都段沿線的17個村(社區),將因一場國家級的改革試驗而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公安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並公佈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包括郫都區在內的成都西部片區位列其中。

如何完成國家賦予的改革試點任務?郫都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改革,在多次帶隊檢查疫情防控的同時,實地調研改革情況。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郫都區規劃以成灌高速(郫都段)為軸,以沿線17個村(社區)為試驗田,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走廊,集成推動各項城鄉融合發展試點任務。通過試製度、創規則、建機制、立標準,力爭打造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範標杆。

依託交通幹道及生態廊道,由“點上開花”向“串珠成鏈”轉變,成都以西,一條鄉村振興示範帶,正徐徐展開。

郫都:書寫公園城市特質 繪就天府成都勝景

示範走廊建設 被列為“一號工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成都西控區域的郫都區,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早已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後承擔“土地三項制度”“兩權抵押”等國家、省、市等改革試點20餘項,多項改革成果被列為修法依據。

為助推郫都高質量發展,去年7月,郫都區委十四屆七次全會還審議通過了生態價值多元轉化、人才資源價值轉化等三個《決定》。其中,“郫都生態價值轉化20條”中的制度創新舉措,從“探索建立生態價值轉化實現機制,探索生態資源市場化運營機制,建立生態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建立生態資源激勵約束和補償機制”等四大方向著力,凸顯出郫都區在“生態營城”上要著力實現的生態價值轉化“方式之變”。“郫都人才資源價值轉化22條”,著力通過制度創新,科學精準地提升校企地人力資源價值轉化效率和質量,優化人才資本與產業發展配置水平,高質量打造人才資源價值轉化生態圈。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走廊如何建設?圍繞成都公園城市發展理念,整合郫都區多年來在農業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中的豐碩成果,系統集成在生態價值多元轉化、人才資源價值轉化等方面的成果,通過創造性地綜合利用成灌高速周邊場地,將傳統的交通幹線轉化為一條線性的產業融合與文化展示景觀走廊,使其成為郫都區文化形象的展示窗口,同時帶動沿線經濟產業發展,助力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發展。

搶抓“國家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機遇,郫都區將示範走廊建設作為“一號工程”,成立由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40餘個單位為成員的建設指揮部,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示範走廊建設。目前,鄉村振興公司完成了初步概念策劃,沿線各街道(鎮)完成資源梳理摸底工作,德源鎮已啟動環境整治,郫筒街道和區農業農村局已開展大田整治工作,新包裝沿線項目32個,正在對接19個,對上爭取“補短板”項目10個。同時在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郫都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初步形成了《成都市郫都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走廊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梳理出任務清單,6個項目示範段牽頭部門形成了具體工作推進方案。

“大地景觀打造已率先開始,沿線環境整治全線啟動。”郫都區相關人士表示,到今年年底,首批建設項目全部啟動,示範走廊景觀風貌、產業業態、城鄉空間、消費場景、治理體系等初步構建。

郫都:書寫公園城市特質 繪就天府成都勝景

6個項目示範段 構築公園城市鄉村表達

整個示範走廊分為6個項目示範段建設,面積約35平方公里,覆蓋人口約4萬人,將有序構建“主體功能區+特色鎮(街區)+新型社區(林盤聚落)”三級城鎮體系,塑造綠色廊道、融合產業、歷史文脈、消費場景交互融合的空間結構,形成主體功能明確、資源效能優化的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郫都:書寫公園城市特質 繪就天府成都勝景

讓我們來看看6個項目示範段夢幻般的佈局。

城市景觀更新段:結合菁蓉、雙柏社區的風貌改造,打造環境治理的示範社區,提升現代城市社區風貌景觀。本段將形成鵑城綠道、口袋公園、學院集市等景點。

農業文化展示段:以社區功能服務為核心,打造社區居民服務與文化景觀展示的城市社區服務休閒空間。規劃形成晨光公園社區組團、奧萊特色功能組團兩個重點建設區,以及兩個農業種植區。建設杜鵑啼春曉、鄰里中心、繽紛花海、綜合運動場、多彩農耕藝、五彩大地景、農耕科普館、越野天地,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

農家旅遊創新段:以印象春臺溼地公園為核心,建設郫都揚雄文化郊野公園樣板。其中,揚雄文化廊將通過景觀設計、雕塑小品、創意構築物等展示揚雄生平事蹟、主要著述成就,多元立體呈現揚雄文化,提供漫步休憩空間的同時,巧妙傳遞文化內涵。璀璨夜間景,根據場地條件構造燈光裝置,將夜間景象與光影空間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奇幻浪漫的空間景觀,並引入稻田餐廳,植入揚雄主題文化光影秀,實現生態與功能的無界融合。

產村相融示範段:定位於構建以特色園藝、川菜美食文化為核心的城鄉三產高度融合功能區。秀色林中景,借勢安龍盆景產業、緊握川菜小鎮功能外溢契機、依託“特色鎮+林盤+產業園”的林盤整治模式,開發主題遊學體驗。川味院子,銜接安德國際川菜小鎮,緊扣川菜文化主題,打造沉浸式、景觀化餐飲場景。

美麗鄉村樣板段:強化居住功能,以花為媒芬芳原鄉,依託望樂社區鮮花苗木種植產業,以花為主題,修繕房屋改善人居環境,創造花團錦簇的美麗鄉村田園人家。展示林盤風貌,重點開展林盤院落的整治,並通過景觀改善、產業植入,形成一院一景,充分展現特色川西林盤風貌。

鄉村文化體驗段:融合特色農業產業和文化旅遊,打造郫都西門戶旅遊精品。對新勝街道進行景觀風貌整治,修復歷史記憶風貌點,建設川西老街,打造君平會客廳項目,聯合金沙李子種植基地(CSA示範果園),提供文化、農家體驗一體化旅遊服務。

深化改革創新 激活城鄉發展內生動能

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郫都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走廊建設目標十分清晰——詮釋公園城市鄉村表達,實現城鄉要素高效配置,打造改革創新“集成展示窗口”,率先建成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示範標杆”。

為此,將重點實施經濟地理重塑、組織方式再造、集體經濟壯大、公共服務完善等內容,統籌推進集體經營性入市、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城鄉人口有序流動等7項改革任務。

其中,關於“深化改革創新,激活城鄉發展內生動能”的措施,尤其引人關注。

比如,在完善戶籍制度方面,要通過進城購房獎勵等,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共享田園·新村民”管理機制,有意願且符合條件的人士可向村委會申請成為新村民;落實條件、積分雙規並行入戶政策,解決急需緊缺人才落戶問題。改革土地制度方面,深化農用地“三權分置”後的經營權放活,到2022年底全域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例達80%以上。

推動農業農村雙創方面,打造“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業(村、社區)+農戶”科技聯合體,結對開發項目,合作開展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長期使用權。深化“五鏈相融互促”農業雙創模式,加快建設一批雙創園區(基地)、創客鎮、創客村,推進返鄉創業,每個村(社區)至少引進創新創業團隊或專業人才1個。

經過深入系統的改革創新,到2022年底,試驗成果全面呈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提升、差距縮小。沿線鄉村振興示範村(社區)創建比例達80%以上,區域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區平均水平,集體經濟收入增幅高於全區水平,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4:1以內。

郫都:書寫公園城市特質 繪就天府成都勝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