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AIoT时代,如何为企业增效提能?

shaolina


在经济收紧的当下,节能降本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主题。如何拓宽思路,利用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降本增效,是新时代下每个企业运营者亟需攻关的难题。

为此,专注于智能办公的9AM携手知行晓政,于近日走进全球首家甲级写字楼全生态营运商—寰图,与行业专家一起探讨AIoT时代,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增效提能。

| 换位思考,两个维度拆解企业降本增效难题

对于企业来说,人员和空间是成本和费用最大的是两块。随着租金不断上涨,企业办公空间无形中已成为除员工工资外最大的成本。在上市公司准则中,会把企业办公的租赁成本作为重要成本支出去分析成本,因此就会对企业管理提出重要需求。以北京CBD为例,一个工位的年成本约是10万,每浪费一个工位其实和一个员工的用人成本差不多。根据 GlobalWorkplaceAnalytics 调研显示,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空间资源浪费的情况,有50%-60%的空间是闲置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巨额浪费。

此外,据JLL研究报告,有50%的大陆员工认为其所在的办公空间不能使其完全高效地工作,而58%的企业都有着如何提升员工效率的困扰。作为国内智能办公AIoT领域的开拓者,9AM选择和每个办公空间运营者站在一起,从智能升降工位到办公空间AIoT,不断打磨,攻克企业提高人效和坪效的现实难题。

9AM创始人兼CEO贺虎分享9AM洞察

| 没有所谓的金科玉律,数据是最好的向导

德勤总部Edge大厦通过2.5:1的人员工位比为企业增加了2.25亿元净利润,但这却不是一个能被每个企业复制的黄金比例,不同行业、不同的业务模式、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对比例产生影响。“到底是几比几最合适?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数字,但我们知道真正决策的依据就是数据。”9AM创始人兼CEO贺虎说到。

“9AM会提供一套空间数据洞察解决方案,准确地告诉你,你的工位和会议室什么时候有人,什么时候没人,会议室是被几个人占用了。只要有一套空间数据洞察,通过传感器布局整个办公空间收集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数据内在的关联、趋势和规律,这就可以用AI给出企业调控——到底该不该有流动工位、大中小的数量配比如何最合适等等,用计算机的方式解决并不难。”

贺虎分享到,9AM通过三种形式的传感器布局,收集员工工位、过道和会议室的数据,在云后台得到非常实时的空间展现。再把实时数据进行加工,从多维度、多视角对空间进行深度理解,满足企业的多种空间布局需求。

| 未来的办公空间:让工作成为享受

“人坐着办公其实是近50年的事情”,贺虎说道,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三高、颈椎病成为上班族最常见的疾病。而升降工位几乎是硅谷和华尔街的标配,站立办公使员工新陈代谢加速,进而提升大脑活跃度,让工作效率升高。

自2016年通过全球第一款智能升降工位进入办公市场起,9AM就一直带着一个思考:如何将办公空间变成大家很想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贺虎曾和9AM的客户员工聊天,对方说之前是一下班就想回家,现在是一下班就想加班,办公空间的设计让人非常愉悦,工作的压力也变小了。

这就是AIoT赋能后的智能办公空间带给员工最真实的感受。

目前9AM已经落地了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9个国家的1000多个办公空间,并在积极打开印度、越南等市场。以智能升降工位与人体存在传感器为载体,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让办公行为数据和空间数据能够得到有效搜集和分析。智能硬件设备+大数据平台一体化模式,让企业、空间运营商、地产行业,能够从不同层面获得办公空间利用数据,支撑空间管理诉求,提升员工在办公空间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效率。

贺虎最后说到,9AM正在帮助企业免费做一些空间诊断,帮助企业了解公司浪费了多少钱,通过这种福利方式,“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和我们站在一起,这样才真正能够帮助整个行业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