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十八世紀土爾扈特人為什麼不與克里米亞汗國聯合?

代國雄


土爾扈特人是克列部的後裔。

在17世紀的時候,綽羅斯家族統治下的準噶爾部與固始汗統治下的和碩特部開始強大。為了尋找更好的牧場,土爾扈特人開始西遷,歷時兩年到達金帳汗國的故地,伏爾加河(蒙語稱額濟勒河)流域,駐牧下來。

1640年,準噶爾部巴圖爾洪臺吉在塔爾巴哈臺(今新疆塔城)召集衛拉特、喀爾喀及青海和碩特諸部會盟。定法典(蒙古衛拉特法典),並改革文字與拼音字母。從此奠定了準噶爾汗國的強大基礎。

土爾扈特部派人參加了這次重要會盟,強化了他們與衛拉特及蒙古諸部的關係。所以從聯盟關係上講,土爾扈特部屬於衛拉特聯盟。

清朝建立後,他們也和清朝建立朝貢關係,從伏爾加河到北京,要走三年。如果把伏爾加時期土爾扈特部對清朝的朝貢也算在清朝的體系裡,清朝也算橫跨過歐亞一陣子。

他們的宗教是藏傳佛教,衛拉特人全部信仰藏傳佛教,而清朝也很重視藏傳佛教。

土爾扈特人雖然遠在伏爾加河,但他們從信仰到政治聯盟都是親東方的。可以說他們是一個遠在歐洲的東方國家。

直到現代,卡爾梅克人是現代歐洲唯一的東亞人種民族。衛拉特蒙古人是唯一一支在地理大發現後進入歐洲、在歐洲開拓繁衍的非歐洲民族——雖然那其實是蒙古人的傳統勢力範圍。

克里米亞汗國是黃金家族朮赤後人建立的汗國,是金帳汗國的分支。他們稱黃金家族血統為“白骨頭”。至今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旗幟上仍然繪有蘇魯錠的圖騰。他們在第三代至第四代統治者的時期突厥化,信奉伊斯蘭教。從文化上講克里米亞汗國屬於伊斯蘭文化圈。他們的盟友是奧斯曼土耳其人。

土爾扈特人的確和克里米亞韃靼人聯繫過。但這種聯繫更多是一種試探,一種禮節,一種示威。這兩個政權沒有可能聯合起來對抗俄羅斯,因為誰都沒有值得對方依靠的強大實力。土爾扈特人更多依靠衛拉特聯盟與清朝,克里米亞汗國主要依靠伊斯蘭世界的力量。

因為已經沒有明顯的軍事優勢——雖然蒙古人依舊善戰,可是畢竟歐洲已經到了熱兵器時代,所以土爾扈特人在歐洲過的並不輕鬆。沙俄為了削弱土爾扈特人的有生力量,要求他們派出軍隊為沙俄打仗。土爾扈特人只能屈從,他們的青年男子離開自己的帳房和牛羊,告別家人,參加了俄羅斯一系列對外戰爭,其中包括對土耳其與克里米亞汗國的戰爭。但這並不是他們的本意,他們是被迫參加這樣的戰爭的。而俄羅斯人也沒有武裝他們,讓他們手持弓箭參加熱兵器時代的戰爭,讓他們做典型的炮灰部隊。事實上土爾扈特人還參加過對抗拿破崙法軍的戰爭。這一系列對外戰爭讓他們付出了巨大傷亡,青年男子減少嚴重,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最終導致土爾扈特人東歸。而來不及撤走的那一部分人服從沙俄統治,變成了卡爾梅克人。

東歸後的土爾扈特人表現神勇,晚清阿古柏入侵新疆的時候,他們曾堅定抵抗。


有時聊人文歷史


雖然土爾扈特部與克里米亞汗國都算是蒙古人體系,但是經歷了數百年之後,他媽無論從文化到族群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克里米亞汗國,歐洲稱他們為韃靼人,事實上他們是蒙古第一次西征和第二次西征的時候,建立並鞏固起來金帳汗國的族裔,所建立起來的汗國,統治了俄羅斯200多年的金帳汗國,在統治的過程中內部內部爭權奪利,於是起金帳汗國的族裔分支建立了克里米亞汗國,而在金帳汗國被俄羅斯滅亡之後,克里米亞汗國還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

歷史上的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雖然是算得上是蒙古金帳汗國的族裔,但是他們是作為統治者的蒙古人融入了突厥人以及其他的族群,而在宗教文化上,他們很早就皈依了伊斯蘭教,所以在宗教上更加親近同為穆斯林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

而土爾扈特部則完全不同,他們的祖先是在蒙古地區最後鐵木真被尊為成吉思汗征服的草原民族,雖然他們後來也屬於蒙古人,但是他們與早期的蒙古人還是有著不同,在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大汗國之後,他們一直在元帝國的境內生活,明朝建立之後,元順帝北逃,後來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大族群,而土爾扈特人其實就是瓦剌的後代。

土爾扈特人的祖先是瓦剌

瓦剌曾經率先崛起於草原,還打敗了並活捉了明英宗,製造歷史上註明的“土木堡之變”,包圍了北京城,可惜他們遭遇到的是名臣于謙,最後不得退回草原,而後瓦剌被韃靼擊敗,瓦剌西遷,他們後來滅亡了東察合臺汗國,佔領了西域,不過瓦剌也經歷了分裂,分裂成為了著名的和碩特部、準噶爾部、輝特部、土爾扈特部等等,由於內部鬥爭失敗,在明末清初之際,土爾扈特西遷到伏爾加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汗國。

相比較於克里米亞汗國,土爾扈特人保持著更多的蒙古人的傳統,他們信仰的藏傳佛教,這些也與克里米亞汗國有著極大的不同。而且由於所處的環境,土爾扈特人不得不依附於俄羅斯人,然後不斷被捲入不斷髮生的俄羅斯和土耳其的俄土戰爭。

所以無論是從文化認同還是族群認同,以及現實的利益考量,土爾扈特人和克里米亞汗國都不可能進行聯合。

土爾扈特人東歸祖國

而最終土爾扈特人無法忍受俄羅斯人宗教上迫害和政治經濟上壓迫,最終選擇東歸祖國,回來的目前居住在內蒙古、新疆和青海,沒有回來的仍然居住在俄羅斯人,成為了俄羅斯的卡爾梅克人。


大東北的小豆包


克里米亞汗國是成吉思汗後代所建,多信奉伊斯蘭教。是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國。土爾扈特人被中亞強國準噶爾汗國擠走落腳於伏爾加河下游,多信奉藏傳佛教。結盟與俄羅斯汗國。二者與克里米亞汗國為敵。後與克里米亞汗國全被俄羅斯兼併。再後來準噶爾汗國被乾隆皇帝所滅,才有機會迴歸。留有部分在原地,現在叫卡爾梅克州


lb大兵


雖然都是蒙古族後人,但兩部族信仰不一樣,克里米亞韃靼人信仰伊斯蘭教了,而土兒扈特蒙古人信仰還是藏傳佛教和蒙古原始宗教長生天的混合信仰,決定一個民族能否順利交流和緊密團結的是雙方是否有共同信仰的價值觀,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就決定了雙方沒法順利交流和團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