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藝近十年,終於練成了一身通天動地的本領。但正在他得意的時候,菩提卻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孫悟空逐出師門,永久性的脫離師徒關係,並且還特地叮囑他絕對不可以說出師承何處,否則後果很嚴重。

很多人都認為菩提祖師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是為了避免惹禍上身,任憑猴子在外面怎麼鬧,他自己獨享清靜。但是反過來一想,這麼說的確有些不合情理。因為如果他怕惹麻煩,完全可以不教孫悟空本領,這樣豈不是什麼都不用擔心了嗎?

所以說菩提祖師的心思絕對沒這麼簡單,而他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的師門,其實也並非是為自己著想,而是為了保護猴子。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因為這樣一來,首先可以給孫悟空製造一些神秘性,使外界人在沒有摸透孫悟空底細之前不敢輕舉妄動。試想一下既然徒弟都這麼厲害,那麼孫悟空的師父肯定也是一位相當牛叉的大佬,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更何況是想動人家的徒弟呢,怎麼著也得掂量掂量不是?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讓世人知道了,孫悟空的師父就是菩提祖師。那麼在猴子闖禍的時候,玉皇大帝就完全可以下一道命令,讓菩提祖師去自行清理門戶,把孫悟空這個逆徒給收了。

更何況以玉皇大帝的身份,別說是找一個菩提祖師了,就算去找道教祖師的三清,他們也得給個面子。就好比如來佛祖身為一教之祖,接到玉帝的命令之後,還不是連鞋都顧不得穿,便帶著兩位小弟快馬加鞭趕了過來。

而菩提祖師的身份與這些人相比,最多隻能算是平級,甚至可能還要低上一些。因此一旦玉皇大帝找上了門,他也就只能乖乖從命,去把孫悟空擺平。那樣的話不但他自己名聲不保,就連孫悟空的性命也很有可能保不住。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因為他的老底就這麼多,如果被人家都摸透了,那麼自然也就沒什麼顧忌了。弄不好玉帝在盛怒之下,還會連菩提祖師這一脈都連根拔起,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孫悟空呢?

由此可見菩提祖師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在保護他,也正因為這樣才成全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威名,以至於包括如來佛祖在內的眾多神仙,都沒敢對他下毒手。如若不然,就算有100個孫悟空,估計也不夠如來佛祖殺的。

而且回過頭來再看菩提祖師為孫悟空一手策劃的人生道路,簡直就是一種活脫脫的蒙太奇手法,在無形中給孫悟空狠狠地炒作了一把。從此讓他光環加身,開啟了無敵的主角之路。

番外篇:孫悟空只是菩提祖師手下的棋子

菩提祖師費盡心機為孫悟空揚名立萬,其實並不只是為了成全他這一個徒弟,他真正的目的是為自己的崛起,而精心設計了一場天衣無縫的計劃,孫悟空就是這個計劃中的一顆關鍵性棋子。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當年孫悟空漂洋過海來到靈臺方寸山,菩提祖師掐指一算,自己翻盤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他變成一個樵夫的模樣,給孫悟空指引了一條通往斜月三星洞的道路。

在這一路上,孫悟空看到了鍾天地之靈秀的風景,感受到了獨立於世俗之外的縹緲仙氣。最終他來到一座約有三丈餘高,八尺餘闊高大石碑之前,石碑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此時他想起那位樵夫對他說過的話:“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

而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光是這一塊巨大石碑,便流露出了一種宏偉而又神聖的氣息,於無形中彰顯著菩提祖師的修為和境界,在他的心中激起層層波瀾。只是他不知道此時有一張大網,正在慢慢衝他張開,菩提祖師的計劃已經逐漸開始實施。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在孫悟空拜入師門之後,他先是用了七年的時間,洗去了猴子心裡的雜念,同時也培養出了師徒之間的感情,在孫悟空心中為自己樹立起了威信。七年之後他決定傳授孫悟空法術,而且是有選擇性和針對性的傳授。

在所有能夠成仙得道的法門中,菩提祖師唯獨選擇了將72變傳給猴子,因為學會了這門法術以後,就可以無懼風火雷電以及刀砍斧剁的傷害。而風火雷電相當物理傷害,也正是天庭用來斬殺妖怪的慣用手法。

當孫悟空學藝完成之時,菩提祖師在心中暗自盤算:“是時候了,去吧,去吧,在這天地之間攪起一番風雲!”

於是乎他將孫悟空逐出師門,並且惡狠狠地說道: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後來的孫悟空果然沒有出他所料,幽冥鬧地府,東海亂龍宮,甚至還打上了凌霄寶殿,讓所有神仙都束手無策。玉帝用盡了千方百計,雷劈火燒刀砍斧剁,甚至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都沒能將其奈何。

因為孫悟空是菩提祖師的徒弟,而菩提祖師是一位佛道雙修的絕世高人,所以他教出來的徒弟,一般人是殺不死的。而且面對孫悟空的未知身份,這些神仙們也不敢對他痛下殺手。

這個時候菩提祖師的心中已經得意到了極點,他已經料到玉皇大帝在無可奈何之下,只能選擇向外界求助。此時他只要在山中靜坐,等著玉帝的信使前來請他出山即可。因為在三界中能夠有大法力降服孫悟空的人,其實並沒有幾個,除了道教的三清和鎮元子之外,就只剩下佛教的如來佛祖,和他這個佛道雙修的菩提祖師了。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但是玉帝和道教明顯已經不和,否則太上老君他們,也不會任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坐視不理,而佛教和天庭又基本上沒什麼來往。也正因如此才讓他看到了機會,一個能與玉皇大帝合作的機會。到那時候他就可以大展身手,將孫悟空收入囊中,從此揚名立萬,名利雙收。而他這一脈也就可以藉此機會,以不可阻擋之勢在三界之中崛起,發展為能夠與佛道兩教相提並論的超級勢力。

只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玉皇大帝居然派人去請了如來佛祖,至於他則被晾在了一旁。因為道教的種種行為已經讓玉皇大帝的心中充滿了厭惡,而菩提雖然是佛道雙修,但還是終究和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因此玉皇大帝選擇了將他排除在外。

因為玉帝不確定這個人成長起來之後,究竟會倒向哪一邊?倒向佛教或者倒向道教,亦或是自成一派都是有可能的。與其選擇菩提祖師這個不確定因素,倒不如把這個機會直接給了佛教。

菩提祖師在斜月三星洞中怕來盼去,最終卻盼來了這樣一個消息——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他精心設計的千秋大業,被如來佛祖半路摘了桃子,他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玉皇大帝最後選擇的居然不是他。

菩提祖師之所以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猴子

從頭至尾孫悟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但是卻為別人發揮了作用,徒做嫁衣的菩提祖師,最終也只能繼續過著隱居山林的生活,看著佛教日益興盛。

贈言

以上所有論述純屬個人推斷,皆源自於《西遊記》中的情節。菩提祖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