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一帝一後六宮無妃,四段最至死不渝的帝后愛情為何都發生在明朝?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自古君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的戲碼屢屢在皇家上演。在至高無上的權力面前,普通百姓視為珍寶的親情尚且一文不值,更莫說虛無縹緲的愛情。


對於有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帝王來說,最無足輕重的或許就是女人了吧。在皇家,後宮三千佳麗大多隻過是延續皇家血脈的工具。


但細讀歷史卻不難發現,明朝皇室似乎是個例外,竟然發生了很多帝后情深的感人故事。


一、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

一帝一後六宮無妃,四段最至死不渝的帝后愛情為何都發生在明朝?

(朱元璋與馬皇后劇照)


朱元璋是個冷酷的人,從不輕易為女人動情,攻破元大都時,面對宮中來不及逃跑的上千絕世佳人他竟做到了心如止水、不為所動。其實,朱元璋不是薄情,只是,他把所有柔情都給了髮妻馬皇后。


朱元璋與馬皇后是真正的患難夫妻。早在朱元璋還是個無名小卒時,作為郭子興養女的馬秀英就義無反顧下嫁給了他。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靠給元帥當女婿得了不少好處,但是,他與馬皇后卻並非彼此利用的關係,而是真正的伉儷情深。馬皇后還曾多次以身犯險,救朱元璋於水火。


當朱元璋被郭子興父子關進柴房,差點活活餓死時,是馬皇后將滾燙的燒餅藏在懷裡,偷偷送給朱元璋,以至於胸口嚴重燙傷化膿,只為讓夫君在飢寒交迫中有口熱乎的吃食。

(典出《明史·后妃列傳》)


當朱元璋與陳友諒交戰兵敗受傷時,也是馬皇后冒死揹著他逃出生天的。多年後,太子朱標還特意找人根據此事畫了一幅“馬皇后背夫圖”,時常放在懷中以供隨時瞻仰。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無意間看到這幅畫,竟然放下帝王威嚴當眾失聲痛哭,可見用情至深。(典出《明書·懿文皇太子紀》)


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終身不立新皇后,以示對髮妻獨一無二的摯愛。


二、明英宗朱祁鎮與錢皇后

一帝一後六宮無妃,四段最至死不渝的帝后愛情為何都發生在明朝?

(《女醫明妃傳》錢皇后劇照)


在所有帝后故事中,明英宗與錢皇后這對最感人、最悲愴。


始於年少的愛情總是更堅不可摧,自從16歲的錢皇后嫁給了15歲的明英宗便獨得恩寵。縱然有後宮佳麗三千,奈何他的眼裡只有她。他們唯一的遺憾是,婚後多年一直沒有孩子。


正統十四年,年輕氣盛的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結果遭遇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明英宗因此失掉了皇位,由其弟朱祁鈺代替登基,是為明代宗。


江山易主,沒有人在意明英宗的死活,明代宗顯然是要犧牲哥哥以求自保了。整個大明皇室中只有一個人不肯放棄明英宗,那就是錢皇后。她變賣首飾,自掏腰包,求大臣去瓦剌談判,只求與夫君團聚。


明英宗生死未卜期間,錢皇后日夜跪拜祈禱上天保佑,悲咽聲不斷,結果跪瘸了雙腿,哭瞎了雙眼,年僅23歲便落下了終身殘疾。


值得慶幸的是,錢皇后終於等到了明英宗回朝,隨後,她又陪明英宗在南宮度過了7年暗無天日、缺衣少食的幽禁生涯。明英宗復辟後,群臣以錢皇后無子且有殘疾為由,請求另立新後,被明英宗斷然拒絕。


明英宗駕崩前留下遺詔,要求日後與錢皇后合葬, 生同衾,死同槨,生生世世,生死不渝。


三、明孝宗朱祐樘與張皇后

一帝一後六宮無妃,四段最至死不渝的帝后愛情為何都發生在明朝?

(明孝宗與張皇后畫像)


一人獨享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古代帝王的特權,風流如唐玄宗李隆基者,坐擁後宮佳麗四萬人,即便落魄如末代皇帝溥儀者,也先後娶了5位后妃。但是,明孝宗朱祐樘卻是個例外,他是史上唯一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做到了一生只愛一人。


成化二十三年,17歲的張氏嫁入東宮成為太子妃,同年九月,朱祐樘登基為帝,張氏晉升為皇后,開始了母儀天下之旅。從此以後,六宮虛設,後宮無妃。


《蒹葭堂雜著摘抄》記載,在張皇后患有嚴重口瘡時,宮女們尚且不敢傳藥,明孝宗卻親自喂藥。史書如是描述明孝宗與張皇后的感情:“孝皇平生無別幸,與後相得甚歡。”也就是說,明孝宗不但未曾納過嬪妃,甚至終身未曾寵幸過其他女子。明孝宗對張皇后的寵愛朝野內外無人不知,連朝鮮來使都驚歎於帝后情深,彙報朝鮮國王說:

“帝暱愛皇后”。


四、明熹宗朱由校與張嫣

一帝一後六宮無妃,四段最至死不渝的帝后愛情為何都發生在明朝?

(張嫣劇照)


又是一位張皇后,但張嫣的名聲更加響徹古今,因為,她憑藉絕世容顏位列中國古代“五大豔后”之一。(注:漢惠帝劉盈的皇后也叫張嫣,二者同名不同人。)


天啟元年,15歲的張嫣選秀入宮,被明熹宗朱由校一眼看中,封為皇后。張嫣深得皇帝寵幸,憑藉的絕非只有傾國傾城的美貌,還有她的善良、勇敢、智慧和深明大義。


張嫣當皇后時畢竟年幼,鬥不過心狠手辣的客氏(明熹宗奶媽,魏忠賢相好),被害流產,並導致了不育。天啟七年,23歲的明熹宗駕崩時膝下無子,是張皇后在病榻前力勸明熹宗傳位給信王朱由檢,並親自安排了明熹宗與信王的暗中會面,定下傳位大計。


朱由檢繼位成為崇禎皇帝后,對嫂嫂張皇后感恩戴德、禮遇有加,尊她為懿安皇后,給予皇太后待遇,仍住在宮中。崇禎十七年,大明王朝滅於李自成之手,張皇后深明大義,不甘受辱,自縊殉國,一代豔后以最可歌可泣的方式香消玉殞。



總結:

一帝一後六宮無妃,四段最至死不渝的帝后愛情為何都發生在明朝?

(明朝選秀劇照)


看完了感人的帝后愛情故事,我們不妨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明朝皇帝格外深情而專情?難道是老朱家有情種基因?


其實,真相遠非如此簡單,實則有更靠譜、更客觀、更深層、更有說服力的原因。


縱觀歷朝歷代,帝后結合往往是政治聯姻。以清朝為例,皇帝的主要后妃都要從滿蒙貴族裡挑選。而所謂的挑選,實際上就是沒得選,誰有利用價值就選誰。


比如,清朝早期需要拉攏蒙古貴族,所以皇太極、順治帝的后妃大多來自草原,而到了康熙朝,皇帝沖齡即位,需要輔臣扶持,所以康熙先是娶了索尼的孫女,後又娶了索額圖的女兒。


如此政治婚姻,實在難以獲得刻骨銘心的愛情。當然,也不是沒有,比如康熙與赫舍裡皇后,乾隆與富察氏皇后,感情也都不錯。這是後話。



而明朝的選妃制度恰恰相反。為了從根源上杜絕外戚專權,明朝採用的是平民選妃。一定程度上來說,明朝的選秀無異於選美,選的就是相貌和品行,而且,皇帝本人通常可以做主,選誰做皇后是他的自由,而完全不需要考慮出身和政治因素。如此一來,選秀的範圍廣、基數大、質量高,遇到真愛的幾率也隨之增長。


具體來看,明朝十六位皇帝當中,除了明成祖朱棣娶了大將徐達之女(當時明朝剛剛建立根基未穩,朱元璋意圖拉攏功臣,所以兒子們普遍娶的是功臣之女),其他大多符合上述情況。


馬皇后自不用說,是朱元璋發跡前娶的民間女子,錢皇后的父親錢貴是個低級武官,張皇后的父親也只是個普通秀才,而張嫣則更加典型,她是名副其實的選美皇后,憑藉美貌在選秀中脫穎而出,一夜成後。


她們無一例外,都是出身清白的民間女子,因才色雙絕被皇帝親自選中,所以,帝后間的起點不是利益,而是心動,這樣愛情自然要比政治聯姻來得真摯和長久。


朱元璋一帝一後,明孝宗六宮無妃,明朝皇室帝后情深、情種輩出, 從根源上看是由其特殊的選妃制度決定的。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