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巫師",一個大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職業,普遍存在於各民族的文化中,也是人類文明中所誕生最為古老的職業之一,一般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由對自然之神崇拜而誕生的可將人和神進行溝通,從而獲取超自然力量的人類,例如預言術、治癒術(醫生)、占星術等。

毫無疑問,不管是在哪個文明中巫師都曾是一個高尚且尊貴的職業,不僅受人尊重,更是一時風靡。然而從公元1480年延續到1780年的獵巫運動中,整個歐洲有接近20萬巫師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其中半數以上被處死,而女巫則佔總體的80%左右。有些地區如汝拉山、納慕爾、英格蘭以及丹麥,"女巫"的比例甚至超過90%。而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大眾史學家對此次運動焦點多數集中在基督教強行統一信仰上的暴行;不過隨著女性主義浪潮崛起,更多人則開始思考獵巫運動其本質是否是父權社會對女性壓迫,是否是社會厭女症以及兩性衝突,並一度成為主流。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不過很顯然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當我們闡述整個女巫發展史後會發現,獵巫運動背後所呈現的複雜性,遠不止信仰、性別等主題。當然,在故事的開始我們還得從為什麼"巫師"大多數是女性這個話題開始說起。

我國的《說文解字》對"巫"的解析就是,"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而在裡安·艾斯勒最著名的社會學論著《聖盃與劍》中,也認為西方現代考古中所挖掘出來舊石器時代的女巫雕塑,紅赭石以及擺成陰道形狀的貝殼無不訴說著最早的巫師就是以女性為主的。當我們縱觀其餘文明的神話傳說,例如印度神話、埃及神話、甚至如蒙古族、錫伯族等,它們最早的巫師皆以女性身份出現,而後才有男性的巫師,以此我們可以很顯然的得出女巫是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產物,當時的社會特徵讓這"巫師"這一高級且擁有特權的職業普遍掌握在了女性手中。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隨著時代進入父系社會,雖然普通女性的地位急劇下降所引發女巫的身份亦有所降低,但不管是在日耳曼傳統文化區裡面,還是羅馬帝國境內,能夠掌握醫療、書寫、占卜等高階技能的女巫依舊受大眾所尊重,享受崇高的社會地位。不過隨著多神教和基督教在歐洲的強勢崛起,女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汙名化的指責。

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巫師這個職業所屬的是傳統個人崇拜,類似薩滿教的一支,而女巫則是非常明顯的女神崇拜。在高登博格的《神之變—女性主義和傳統宗教》中,作者認為"女巫是藉助巫術努力幫助女性培養的一切精神態度和能力中心,她們以自己內心的個人信仰為宗教,這是建立在她們能夠溝通神靈,把自己視為神靈在人間代言人的半神身份之上的。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也是因此,對於信仰古希臘和羅馬眾神的多神教教徒以及信仰耶穌的基督教來說,女巫是毫無疑問的異教徒。例如公元906年德國人勃魯姆所寫的隱修紀律指導書—《主教教規》中,就記載了幾名受到撒旦誘惑的女巫和女巫之神戴安娜一起飛行參加宴會的情景,可見此時的基督教已經開始對女巫進行汙名化,並認為她們是受到撒旦誘惑的婦女。而這個身份,最終給她們惹來了重大的災禍。

首先是歐洲進入中世紀末期以來,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令整個社會矛盾開始凸顯,貴族和平民,教會和皇權的鬥爭日益尖銳,國家和國家之間乃至教會內部亦產生嚴重分裂,例如1378年—1417年的教會大分裂導致了接下去持續數百年時間歐洲大混戰。英法百年戰爭、宗教戰爭、三十年戰爭、還有鼎鼎大名的十字軍東征,其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公元1453年徹底吞併東羅馬帝國,成為懸在歐洲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兵亂不斷已經讓整個社會體系接近奔潰,十四世紀中期歐洲又爆發了駭人聽聞的黑死病,在合計300餘年時間裡總共奪走了2500萬左右的生命,而伴隨著黑死病的爆發,不管是皇權還是教會,急需尋找一個可以轉移社會矛盾的突破口……

獵巫運動的開始標誌是公元1484年教皇英諾森八世所發佈的諭令,他說,"女巫們絕對不可以被饒恕,她十惡不赦,荒淫無恥",並授權教士雅各布和亨利為調查官,對女巫實行酷刑。到了1487年,教會大學者斯伯倫吉和宗教裁判官英斯蒂道里合著了一本《女巫之錘》的書籍,他們不僅教人如何偵查,更是向教眾傳播女巫是和魔鬼撒旦結締契約並把自己出賣給魔鬼的人,更有甚者還相信是她們的自然之力帶來了可怕的黑死病。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隨後法蘭西王國、神聖羅馬帝國、英格蘭等世俗國家亦加入了獵巫運動,從1580年開始,整個歐洲對女巫的鎮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無數婦女成為被懷疑的對象並被宗教裁判所或者世俗法庭抓去嚴刑拷打。身上的任何標記如胎記、痣;臉上的任何表情如憤怒和哀求,都會成為女巫有罪的判斷依據,她們在被嚴刑拷打後又不得不通過誣陷和舉報女性鄰居來減輕自己的痛苦,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在當時的歐洲,被迫害到連一個女人都不剩的小鎮比比皆是,所以獵巫運動又被成為"女巫審判"以及"魔女狩獵"。直到17世紀初期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宗教和各國王室才迫於壓力紛紛取消了對女巫的迫害。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而當我們探究為何"獵巫運動"針對女性的比例如此之高,在新時代女性主義浪潮下,諸多學者認為這是一場性別政治,是一場為了針對女性而精心設計的性別迫害,是建立在歐洲男權社會重構語境中的。實際上這種事件我們並不陌生,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個禍國女性"夏代妺喜、商代妲己、西周褒姒"就是時代所構建的女性汙名化。歷史事實早就證明了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有它,可最終背鍋的卻是女性。

不過相對於歐洲屠殺十多萬人的獵巫運動,我們這點是小巫見大巫了。話說回來的是,我們定性這是一件特意針對女性的迫害運動時,是否想過對於15%左右被迫害的男性巫師是否公平?況且當時的猶太人也被歐洲人認為是"黑死病"的罪魁禍首,因此大量猶太人被迫害。這麼定性對他們是否公平呢?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實際上前文已經提及女巫的誕生本身就已經是一件特定時代產物,在隨後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不否認歐洲社會普遍所存在的厭女情節是最後結果產生的重要推力之一。例如惡名昭彰的《女巫之錘》中,當時的教會認為為什麼巫師大多數是女性,他們給予的解釋是,一:女性更容易輕信魔鬼,也就是受誘惑;二:女性更容易動感情,以致於受魔鬼的影響;三:女性的身體更柔弱,所以更容易被魔鬼控制……

毫無疑問這是明顯的性別偏見,以及汙名化,像女巫從頭戴羊角帽演變成頭戴尖帽,身披代表邪惡的黑袍形象正是這一時期所產生的。然而我們在論述獵巫運動的時候,性別偏見卻從來不是引發獵巫運動最主要的原因,獵巫運動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教會希望通過壓迫巫師信仰人群來達到對異教徒的打擊,同時為黑死病等中世紀瘟疫背鍋,在這過程中基督教是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後世俗皇權加入其中,以轉移連年戰爭所造成的社會矛盾。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問題是在當時的社會中如果要轉移這種矛盾,歐洲只能對外發動大型戰爭,這條路線又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橫空出世所斷絕,於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教皇和國王一起將目光轉向了處於弱勢群體的女性,釀成女性歷史上最大的悲劇。

由此可見說獵巫運動成為女巫審判,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偶然是因為獵巫運動並不是純粹為了性別迫害而生,它背後所處的大環境以及社會博弈是相當複雜的;說必然則是作為弱勢群體,特別是女巫一職的汙名化在歐洲早就有端倪,哪怕不是黑死病和十字軍東征,也會有其他的導火索。

中世紀臭名昭著的獵巫運動,如何演變成針對女性的性別迫害

畢竟相對於女性,猶太人在歐洲的迫害史,那就更長,更難訴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