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若教師群體集體失業,哪些老師會活得更好

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除了教學,我還會什麼?如果我失業了,我還能從事什麼職業……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各級各類學校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一再推遲。教育部要求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在線教學,做到停課不停學。一些省、市組織優秀教師錄製網課,並要求中、小學生通過電視統一學習,成千上萬的學生在線學習,只需要一個教師上課即可,筆者就有這樣的思考,隨著時代的發展,若網絡課堂成為常態,是否會有大批量的教師失業?如果教師集體下崗,哪些教師能夠適應當下的社會呢?

若教師群體集體失業,哪些老師會活得更好

如果教師集體失業,哪些教師會活得更好?

如果教師群體集體失業,哪些教師會比現在活得更好呢?

1、剛剛入職的年輕教師

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來說,如果他們離開教師這一職業,走上社會,可能過得更好。年輕就是資本,就有試錯的時間,這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的知識體系與當今社會聯繫更緊密,接受新事物更加容易,加上一些年輕教師大學時候學的也並不一定是教育專業,人在壓力之下,可能激發更大的潛能,創造更大的成就。


若教師群體集體失業,哪些老師會活得更好

2、教師中的佼佼者

是金子放到那裡都會發光!

教師中的優秀者,他們平時積累有大量的教育管理經驗,有一些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這些優秀教師完全不害怕失業,因為即便沒有了學校,育兒也是人們永遠的話題,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養成功的孩子?這就需要懂行的人,而這些優秀教師除了會上課,他們在平時時的工作中總結了很多教育孩子的規律和經驗,很可能失業之後的他們,華麗轉身之後,成為教育孩子健康成長方面的專家。

3、高校的科研型教師

各個高校的科研型教師在離開教師群體以後,也可能過得更好。他們本身就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只是多了一個教師身份而已,如果離開學校,只要他們從事的科學研究能夠轉化為成果,並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這些高校教師成為億萬富翁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若教師群體集體失業,哪些老師會活得更好

教師群體會集體失業嗎?

疫情之下的線上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從一開始老師、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吐槽,到現在的不得不接受,這是一個過程,時代是不斷進步的,也是向前發展的,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未來某一天,實體學校難道沒有消失的可能嗎?答案是安全有可能!

如果學校消失,教師群體會集體失業嗎?

應該說,當下教師群體集體失業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工智能的不斷完善,教育行業將不再需要那麼多教師,實體學校消失,這是極有可能的出現的情況。

在於一線教師來說,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就是硬道理,今天這個時代就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反問一下自己:如果現在我失業了,我能幹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