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歷史上曾有兩處,南嶽(衡山與天柱山)

南嶽,歷史上曾有兩處,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祭祀天柱山,封為南嶽,即今安徽潛山縣境內的天柱山。700年後,隋文帝改封湖南衡山為南嶽至今。兩座南嶽皆雄偉壯麗,氣勢非凡,不愧為天下名山。

歷史上曾有兩處,南嶽(衡山與天柱山)

衡山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獨峙湘江平原,當雲霧沉降山腰時,博大的南嶽猶如朱雀展翅凌雲飛翔,故有“南嶽如飛”之說。衡山是一座花崗岩構成的山體,但此山大部覆蓋沙土,植被茂密,偶有基岩露出,唯祝融峰勃然突起,顯露出花崗岩的錚錚鐵骨。因而南嶽有外柔內剛之氣質。有人把“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樓之秀,水簾洞之奇”稱為南嶽風光之四絕。也有加上“磨鏡臺之幽,試心石之險,大禹碑之古,南嶽廟之雄”稱為衡山之八絕。南嶽曾是道教、佛教相當活躍的地方,有許多出名的寺觀,如福嚴寺、祝聖寺、南臺寺、方廣寺、黃庭觀等。唐宋以來文人名士登嶽遊山甚盛,留下許多文化遺蹟。

歷史上曾有兩處,南嶽(衡山與天柱山)

頭條配圖

古南嶽天柱山又名霍山、皖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西部,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餘脈)。一般指潛山市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圓心的山地,有時也指其主峰。天柱山因獨特的自然景觀,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被譽為"江淮第 一山"。

歷史上曾有兩處,南嶽(衡山與天柱山)

有記載的歷史已3000餘年了。周武王時,周大夫皖封國於此,故此山為皖山,水為皖水,後來安徽省簡稱皖亦源於此。天柱山麓山水靈秀,古蹟遍佈。尤以石中溪為佳,山谷流泉,幽林古寺,環境十分幽雅,深深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小溪兩岸佈滿摩崖石刻,自唐宋至近現代共有280多處,各個朝代均有,尤以宋為多。黃庭堅常在此讀書,王安石對此感情尤深,以致與弟王安國於皇祐三年(1051)九月十六日擁火夜遊並刻石紀念。

歷史上曾有兩處,南嶽(衡山與天柱山)

天柱山南坡緩而秀麗,北坡陡而險峻,山間巨大的球形花崗岩塊構成特質的景觀,馬祖寺就在這些巨石環境中。天柱山的奇觀還在海拔1000米以上,這裡原生植被未受破壞,古松奇峰,峰大、石大,塊體大,令人驚歎。然而天柱峰,此峰與眾不同,高大而挺拔,全身石骨,塵土不染,崛起於眾山巔,可望而不可即,天下罕見,故有“天柱歸來不看峰”之說,不愧為“南天一柱”。

歷史上曾有兩處,南嶽(衡山與天柱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