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疫情如果持续到4-5月份会怎样?粮食会短缺吗?

农民新声


不用如果也不用假设,虽然说现在疫情正在减退,各地也正在复工复学,可我们当地的村庄小区还是处在封闭状态,要想彻底自由活动,完全不用顾及疫情的侵袭,必须要到四月底。按照13年非典的经验来看,也是要到四五月份的时候,人们才可以摆脱病毒的困扰。眼下正是春耕的农忙时节,果农菜农都心急如焚的要赶着忙农活,为了不耽误农民们的春耕生产,一些疫情控制好的地区,人家早已经开始了复工务农。



尽管受到疫情的一些影响,但农民们都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并没有太多影响春耕生产。贵州早在二月中旬就率先恢复了省内交通,紧接着各地也陆续恢复了高速公路的行驶。我们胶东地区的村子,虽然仍旧处在封闭状态,可本村村民还是可以去山里干农活的。谁都知道山野里空气干净,人迹稀少,大家各自在自家田地里劳作,谁也不跟谁凑一起,根本没有任何危险。再者说了,胶东地区的花生和春玉米,都要等到4月以后才能播种,一切都还来得及。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疫情根本没有影响到胶东地区农民的春播春种。就拿果树来说吧,胶东地区是苹果的主要产地,最近这几天,果农们都戴着口罩,在自己的果园里面修剪树枝。而且在有的乡镇,农民们自发地组建起了村民志愿服务队,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家修剪果树。也就是说不仅农业和果树都不会受影响。

退一步说。就算是今年粮食产量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家完全不必杞人忧天。很多农民家里囤着不少的粮食,一年两年不收粮食的话,有的农民也饿不着。城里人虽然没有田地可种,手里没有粮食,但也大可不必担心,国家粮仓里的粮食,够城里人吃几年的。别的东西或许可能短缺,粮食不会短缺的。民以食为天,最不能短缺的就是粮食。更何况疫情并没有影响到农民的春耕春种,所以根本不存在粮食短缺的现象。


灵子


家里还有二万多斤粮食。以前一块二一斤。老爸舍不得买。看能不能涨个一二毛钱一斤。也叫老爸买了算了。就算涨个一二毛一斤。也就多买一二千元。为多买一二千元要自己灌袋。拉到家里码好。一百多斤一袋。老头搞不动了。非叫我一袋袋灌满装袋拉回来码好。要命啊。每年收稻谷都要回来帮忙。没办法叫老头不种他又闲不往。说实话种地如果算上人工费。肯定是倒亏。一年上头在地里忙忙碌碌。也就有个五六百看头。


乡巴佬闯广东


今天进入了三月份,新冠肺炎确诊持续呈下降势头,钟南山院士预计四月底疫情可基本结束。但是有人担心如果疫情持续到4-5月份会怎么样?会不会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我是农村人,对这两个问题只能从农村目前的情况来回答。

疫情如果持续到4-5月份,农村会是什么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特别是广大农村再一次牺牲自我,全面实施封村封路,使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如果到4、5月份抗疫还不能全面胜利,那时候,农村到了春耕春播的高潮时期,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各级政府将会采取得力措施,在严密防护的前提下,将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各项农业生产。农村将会分批分期进行农资配送和田间耕种。广大农民也会遵照上级安排,有的放矢的做好各项农事。那时候,整个农村将会更加井井有序、有条不紊。


疫情如果持续到4、5月份,粮食会不会短缺?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给出答案。

第一是国内粮食储备足够解决吃饭问题。从大的来说,国家有粮食储备,而且储量充足,不会造成粮食短缺。从小的来看,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有存粮,再加上种类繁多的副食品可以供应,不可能出现主粮短缺现象。


第二是新粮即将上市不会造成粮食短缺。4、5月份,南方水稻有一部分成熟,像我们北方的小麦还未到成熟期,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影响,但没有给粮食生长带来影响,看今年春雨连连,北方小麦适逢风调雨顺,正常情况下又会是一个丰收年。六月的中下旬小麦即收获归仓,到时候只能粮多而不是粮缺。



照此来看,农村粮食不缺,城市也会有粮,农村庄稼大丰收,城市粮食有保障。实践证明:只要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无论遇到多么大的灾害和困难,我们一定会战胜它、克服它。我们尽管放心,即便疫情持续到4、5月份,全国也是一片大好形势,更不会缺粮饿肚子。对我的观点有赞成者,请关注留言。


天润土元帅


疫情如果持续到4-5月份会怎样?粮食会短缺吗?



今天3月2号了,时间好快,疫情发生已经有两个月了,封城封村也已经有四十多天了。这段时间里,人们居家隔离,付出了很多,心里也承受了很多,在这里特别要感谢湖北人民的付出,才使得疫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遏制。

昨日全国新增206例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41例,如今共有疑似病例715例,也就是说,从疑似转确诊的也就是这个数字了,疫情,出现的峰值已经过去了。


钟南山院士说了,有信心在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这与题主说的疫情持续在4-5月份是不谋而合的。题主还担心粮食是否会出现短缺的问题,其实题主完全不用担心,这次疫情与粮食安全关系不大,我的理由有:

1、这次疫情的发生时间是春节期间,本身这个时间大家是农闲时间,田野中没有可以收割的庄稼。现在要收割的庄稼是在5月份收割油菜,6月份收割小麦,现在还是3月份,所有时间上与产粮关系不大,也与粮食短缺没多大关系。

2、我国粮食很充足的,特别三大商品储备粮,水稻、玉米、小麦都是国家有储备粮的。这些储备粮就是为了应付出现紧急情况出现的粮食不足问题的。我国是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产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粮食储备充足至关重要的。


3、虽然处在疫情期间,但是我们的粮食供应充足,蔬菜供应充足,没有出现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非常感谢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即使疫情持续到4-5月份,粮食也不会短缺的,原因就是因为每年国家都会有新的粮食储存,那么中国粮食产量有多大?储存的粮食够吃多久?因为疫情的原因,这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了,下面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国近十年的产量在4.9-6.6亿吨之间变动,国家储备粮一般在2.1-2.7亿吨之间,够全民消费5-7个月,加上总产量的话,大约在7.7亿吨左右,够全民消费18个月左右。国家储备的品种主要在人民生活必须的大米、面、玉米、豆类和食用油,保障日常生存需要。而国家的储备粮食就是在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或疫情、战争等时期来保障人民生存。

所以即使持续到4-5月也不会出现粮食短缺,另一方面,这次疫情并不是粮灾,是不影响耕种土地的,国家也会保障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的产出,并不会因为这次疫情对国家的粮食造成严重的影响。

最后,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家对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已经初步获得成功,并且已经出现了转折点,现在很多省市每天是个位数的新增患者,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恢复正常生活。


精彩的王哥


疫情如果持续到4-5月份,说明新冠病毒很难根除,病毒潜伏期长,病毒携带者又是隐形,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人与其它物体的接触,都会传染上病毒 ,病毒人的肉眼看不见,又摸不着,让人防不胜防。

我们国家使用的方法得当,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进行隔离,把病毒闷死在某一个区域,既便是病情持续到4.5月又能怎样?意志力坚强的中国人不会怕,一个小小的疫情算不了什么 我们一定会战胜它,消灭它。天马上就暖和了,小麦已经反青,今年的麦苗普遍长势好,该浇水施肥了,只要小麦管理得当,又是一个丰收年,绝对不会因疫灾造成粮食短缺。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这么多人吃饭可不是一个小事,建议多种粮食,鼓励农民养鸡,养猪,发展生产。


白平棉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疫情如果持续到4月底5月初,粮食价格会有所波动,但是不会短缺。

虽然受疫情影响,广大农民的春耕生产也陆续开展中。云南,贵州一些低风险地区已经早相继开始解除封存封路,许多农民也投入春耕生产劳动,休整土地,翻耕,施肥,插秧,栽苗,种菜,等各种农活火热进行中。


我们北方地区,估计在过半个月左右也会迎来大面积的春耕生产,疫情如果持续到四五月份,会给春耕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太大,具体影响到,可能化肥销售有点滞后,机器耕耘会抢时间,但基本不会耽误春耕生产。自从进入二月份以来,烟台地区经历过几场春雨和春雪过后,土地苏醒,田野里野菜萌发,果树发芽。零零星星的果农开始投入到果园里,有计划的开始整修土地,修剪果树。


疫情假如能够持续到四五月份,可能会影响到湖北地区农事生产。其他地区大多数夏粮和秋粮不影响收获。缺粮现象不会发生。

因为自从2月份以后,比如我们烟台胶东地区已经连降三天大雪,两三天的雨夹雪,这极大地缓解了春季小麦的旱情。对于北方干旱地区的小麦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今年的降雨量态势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如果农民能够及时的开始春耕,小麦拔节期间及时的施肥灌溉,预防虫害,今年五月份小麦丰收有望。

纵观国际形势,虽然受非洲蝗灾疫情的影响,伊朗,巴铁,非洲等国家会有大宗粮食进口,来缓解他们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国际粮价会有所变动,也会致使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会有小幅度上涨。但总体不会导致我国境内的粮食紧张。毕竟我国的粮食作为国基根本,几十年来都没有遇上大的农业灾害,一直是递增态势发展的。基本每年的国家粮仓储备都在1.5~2亿吨左右。足够全国人民度过一两年。何况今年春季看山东,河北,东北粮食主产区地区,春小麦基本也是稳定丰收的年景。所以不必担心疫情情况下,我国粮食短缺的现象发生。


艳阳之美


现在已经是3月份,眼看疫情再发展下去,就要持续到四五月份了,当然现在值得大家欣喜的一件事情是,我们国家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防控。只不过要完全消除,怎么也得等到个四五月份吧,那么持续到四五月份,我们这十几亿人口,会不会出现坐吃山空、粮食短缺的情况呢?

这点我想大家还是多虑了,不会粮食短缺的。首先我们国家有许多的储备粮,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有,这储备粮就是为了备战备荒而准备的,如果遇到大的灾难或者战争,那么储备粮就会立马启动。就像去年猪瘟导致了许多猪死亡,人民的猪肉供给不足,就调配了储备肉来维持人们对肉的需求。

储备粮油的种类非常多,包括米面油、大豆等等我们这些基本需求的粮食,我国的粮食产量其实非常高,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感谢粮食之父袁隆平,是他解决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口粮问题,堪称我们的再生父母。否则遇到疫情,再加上气候异常,粮食产量低,我们真的有可能回到从前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但是现在不需要担心了,粮食产量高且储备充足,虽然不能说吃上个三五年没问题,但在疫情期间到四五月份,估计连储备粮都用不上。

因为虽然现在农民没有屯粮食的习惯了,家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存货的,家里放个一两袋面,一两袋米,这都是最日常的储存了吧,就这些东西,对于三四口人之家来说,从正月吃到阳历四五月份完全不成问题,现在已经3月份了,还有一两个月,估计一天就可以完全结束了,大家现在家里有买不到粮食断粮的情况吗?肯定没有吧。

其实就算家里的粮食吃完了,如今大的超市都正常供应基本生活用品和食品,去超市买就可以了,总之是饿不着肚子。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舅舅还问我们要不要来给送些粮食,他家就是干这个的,粮食谷物充足的很,我们家也是在村里,虽然没有粮食,但是米面油还有大白菜还算充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扛到5月底是没问题的。


不过看疫情防控好的地方,都已经纷纷复工复产了,大家恢复正常生活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更没必要担心粮食短缺的问题了。


一品小十六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疫情如果持续到4-5月份粮食不会短缺,一切都不会短缺,尽管放心!

因为我以前是粮食系统的,每年国家都会进行粮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如天灾、战争等方面造成粮食减产或所需之用,每年进行轮换,保证粮食品质。

况且,国家必备民生物资都会有必要的储备,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具备的基础保障。

其实,日常现有供应机构的粮食及民生用品的基本保障就可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根本不用动用储备。疫情期间,有时我们看到有些超市或便利店缺货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由于按要求大部分家庭宅在家里,为了方便生活许多家庭要囤积一些粮油必需品,所以集中购买货品,就会出现一时少货甚至断货。

二是,因为疫情期间,许多加工和运输厂家人员不能到位,出现人员短缺,不能及时生产和配送,以致卖场货物短缺。

三是,一些卖场和便利店,由于春节放假,疫情期间人员又不可能及时到位,造成有些店铺不能开业,致使购买人员集中几家商超或便利店购买,感觉货物短缺。就好比以前在周边10店购买,现在只有3-5家了,就会觉得货物短缺。

四是,相比以前在家吃饭人数和顿数增加了,以前一般家庭在家吃饭就是早餐和晚餐,有的家庭早餐可能也在外面吃,基本就是晚餐在家吃了。而现在,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家吃,肯定粮油食品消耗比较大,也会感觉东西短缺。

这个时期,是个特殊时期,由先期的不正常在慢慢恢复,我看大家也不再囤积东西了,好些超市和便利店陆续恢复了。所以大家不要担心,特别是购买东西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少用现金支付。特殊时期,共克时难,早日恢复正常。


紫禁城下的胡同


大家放心,粮食不会短缺,粮食不是蔬菜,粮食是春种秋收,现在我们吃的是去年种的粮食,粮食耐储藏,不像蔬菜,季节性强,两个月不种就会有菜慌,粮食只要我们在这个春天继续播好种,管理好,粮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个人在此提醒大家:保持理性的头脑,有部分商家想通过这样的炒作来让大家抢购粮食。

建议大家理性,别上当受骗。

以上观点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和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