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想学中医,怎么样?从何学起?

明日芝麻花


汤头歌药性歌入门的要背熟,然后看点普通的实用的简明中医学,有些基础了在看黄帝内经伤寒金匮等






巴山匆匆过客


答:想学中医,很好。

中医学作为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 ,它更倾向于生物学和人类生命的科学,它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的文化和历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丽的宝藏和民族人文学科的丰碑。

因为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及宝库,且疗效显著,在一次次次重大疾病、传染病,如非典、SARS、甲流、新冠病毒等的预防与控制治疗上,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这也更进一步向世界证明了:中医绝不是落后的医学!中医的前景和发展必将将成为必然趋势。

学中医,大概有三个途径:

一、是通过考学进学院。高中学历就有报考资格,不需要有医学基础。读大学的途径有三条即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考,由本人选择,考大学年龄不限、婚否不限,70岁也可报考,总分160就可读专科。县级招办报名,普通文科、普通理科都招中医,文科突出报文科,理科突出报理科,即使不复习,最赖你也能考个280来分吧,读专科中医就上了线。考上后没钱还可以贷款。

二、是拜师学习。现在中医拜师一般都需要有一定基础,起码是有行医资格的执业医师,有的甚至要主治医师以上,因为有真才实学的老中医往往都恨忙,没有工夫从零基础教起,所以你最好先打一定基础(比如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取得一定文凭,然后你的机会就多得多。还有就是一定要意诚,坚定信念,不要放弃,相信你一定会遇到明师!

三、是平时自学《本草纲目》、《中医入门》、《汤头歌决》、《名医医案选》等书籍。本人建议你先开始从自学零基础学起,参考书籍有:《零基础学中医》 (正出版单位: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本书将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人体生病的原因(六淫、五邪、饮食、情志……),中医的治病手段(中药、方剂、艾灸……),以20堂课的形式呈现,每课只讲1个主题,讲透讲明白,让零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懂。归结起来,这本书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权威全面。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该书有三篇推荐序,全部出自博士生导师之手。试想,一般意义上的普及读物是无法受到教授们的如此青睐的。

二是深入浅出。这本书分为三个板块,20堂课。分别是“中医并不神秘”“人为什么会生病”和“寻找治病的良方”。20堂课,不仅囊括了我们对于中医的一些疑问,还学到了许多务实管用的知识。

三是编排巧妙。这本书拿起来让人爱不释手。通俗的说,这本书有点像一本老师的教案,又有点像一本学生的笔记,对于一些关键字词有详细的解释,对于一些重要内容、关键知识点用着重符号加以表明。作者的这种用心用情无疑也为这本书加分不少。

等有了牢固的基础后,再去专业学院进修或拜师学艺进一步深造吧。最后,祝你成功!


张舒杂谈生活百科


学习中医,如果没有准备好作为医学传承,终生济世救人,而是一时心血来潮浅尝辄止,则不如不学,且得其皮毛害人无数。

学中医应该是一入此门中,就须舍身向道,永不回头,艰于寂寞,无视庞辱,淡于名利。凡狎术求财之人,必是无良之辈。

关于学习中医年龄和方式,个人认为:一阶段为基础知识的掌握。二阶段为理论知识的准备。第三阶段为临床运用的总结。

一阶段具体年龄应在12一15岁之间,首先这个年龄段已突破语言文字障碍,记忆理解能力较较强,而且能够心无旁骛专心学习。

此时,应当通读如《本草纲目》《平湖脉诀》《汤头歌诀》《十二经络》《医古文》,这些工具书籍要趁早记住,否则今后学习基本理论时根本没时间去补课。应用就会捉襟见肘,悔之晚矣。

二阶段应当在16一20岁之间,读本不要太杂,一本《医宗金鉴鉴》从第一页读起,不分科别,死记硬背,熟悉程度要达到条文在页,见症知书。此间在与工具书横向贯穿,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阶段应当20岁左右,经过前面一、二阶段的准备,争取有机取进入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同时涉猎古代名家著作,用理论认识中医原理,掌握临床技巧,妙用经典处方,适时验证方药,总结疗效,积累经验。

治学之道,难于持之以恒且朝夕如斯,毁于偶有一得则昂首戴面。


杏园闲话


中药、方剂是中医的两大拦路虎,中药按大学七版教材背目录和药名及特点,方剂按教材后的歌诀,针灸按《针灸大成》的腧穴歌诀记忆。之后再看四大经典等,可以参加医考网校学习,快速掌握全部基础内容。从爱好者或民间医通过确有专长到执业医师需要5-6年时间。汤头歌和药性赋难记,不适合成年人。




硅谷13


喜爱中医的各位同道本人04年自学方剂学08年开始学习中基、诊断学、伤寒、金匮等现已购买中医书籍数百本,自学中医不到半年就开始给亲朋好友看病开方(汗,胆很大)有成功也有失败!初学者建议先看一些能激发自己喜爱中医的书籍1:如《中医是无形的科学》《中医人生》等,2:《神农本草经》和《中药学》等:3:再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剂学》如《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和《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等,4:然后再看医案 《伤寒、金匮名医验案精选》等医案书籍, ,5:《郑钦安医学三书》《圆运动的古中医》等 6:还要多临床多总结多尝方和药多悟等, 7:自学者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问诊和辨症体系如“辨六经+方证”或“辨八纲+症候”,等自己慢慢理解吃透再在原有基础上做学术上延伸,当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后再看《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籍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自学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者


学中医,其实我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以前)民间的中医世家的医生,多为名医!治病很厉害!而从中医专科学校出来的医生虽然还是有治病厉害的!但是,如果以一班50名学医的与学医的50个中医世家的子女相比輘,可能这50个中医世家的医生要比专科学校培养的50名医生的医术高的名医的比例是否会多点吧?为什么?因此,我就在想,是否哪些从小就选择了自己人生道的,决定学医的人才的培养,是否可以”改革创新”?!(不知学中医专科的学生从什么学历开始学医)因为中医世家的儿童从小几岁所接触到的就是病人与中药……,在10来岁时,家里的大人就可以让他(她)们学把脉呀,看舌胎呀,识别中药呀等等等……!因为在这些儿童的幼小的心灵中从懂事起,每天印入他们心灵深处(脑海)里的”知识”全部是病人、中药、把脉、看舌胎,配药……。待他们的年龄长到中医专科学校招收学医的学生的年龄时,中医世家的子弟恐怕有的人能独立珍病开药方了吧。如果国家的中医专科学校是高中毕业后读大学时才开始学医的话,我觉得年龄是否大了点儿?并且,那样的话,“脑袋”里装了许多不该装的东西去占领了他们有限的”空间的仓库”一一脑袋!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地理历史等等等许多多余东西。况且那个年龄段正是每个人一生记忆力最强!头脑最单纯!学的知识记得最牢固的时候!头脑”仓库”“空间”最“空”的时候全部装的是”有用”的东西!如果把招收中医专科生的生源提前到12、3岁刚好上初中阶段的年龄就开始学相关中医方面的知识和文学(道德)知识,或适當配一点简略的历史地理知识就行了!同样让他们一边读书上的知识一边去临床实践……。我估計像这样办学培养出来的中医专业人才可能应该是治病厉害的名医高手要多点吧。

当然,让他们先掌握了中医知识后,再学点西医知识……,这样更全面。


8069222333050


1. 先学十二经络,记住足三阴三阳经。

2. 买《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黄帝内经》。其他温病类书此生不买,不看。

3. 看《伤寒论》条文,结合日常生活中感冒该如何治,观察众人的身体特点,多问自己为什么?在书中去找答案。当明白了,书也看完了,再把这些整合起来,用一个整体思想去考虑。后来就不缺方,更不缺药。学会了自己治感冒,就已经很不错了。


x7203


学中医要下苦功,第一步背塾常用药,药性賦,第二背熟几百个常用方剂歌决。第三背熟28种脉诀。再就要掌握.八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这就入门了。然后要搞懂中医六古四今中医核心理论,就可以为天下良医了。六古核心理论.一何为阴阳平衡?二何为治病求本?三何为扶正驱邪?四.何为.顺天和而治?五.何为阴平阳秘?六何为阴中求阳.又阳中求阴?四今核心理论为老夫独創。一何为因果同物类疾病?二何为因果异物类疾病?三.何为活体黑箱解剖理论?四.何为医学十大新治則,?掌握了四新理论,就对西医也得了如指掌,治疗各种重大疾病就有秋风扫落叶之势!


用户978448453788顺天


学习中医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考中医药大学进行国民正规教育,另一种师承教育,不知道你的学业情况如何,及你的兴趣爱好,还是家中有从业者。

学习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学习内经,金匮,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至于学习是因人而矣!不知道对你的回答是否有帮助,谢谢!



子愚中医张路明


直接先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个要当重点,反复的记忆,理解,弄懂单独的药,为啥这样组合就成了方剂。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千金方……所有的处方都在方剂学里,学通方剂学非常重要。

然后学习中医的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外科学……等实战技能。

最后是跟着一个导师,手把手教实战。

我说的这个学习和实行过程,更多的是强调了学者的实战技能。像传统武术一样,学习其中击打搏击的实战部分,把那些舞蹈动作,造型动作,装神弄鬼的动作都剔除,有限精力用于研究中药的方剂和旧药的新功能发现,新方剂的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