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頭圖作者:Erik Simonsen

人類航空工程學在二戰中經歷了極速發展後,在美國貝爾X-1火箭動力實驗飛機在1946年證明了,「音障」是可以打破的,開啟了超音速時代。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在那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年代,各家公司都在勇敢地探索。在50,60年代,亞音速客機還未完全成熟的年代,世界各國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超音速客機的驗證和研發。


除了上面提到過的協和客機,還有蘇聯的圖-144,這兩架是唯二進入商業運營的超音速客機。


驕傲的美國航空業,怎麼能沒有自己的作品?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波音在1952年就開始了超音速客機驗證,更是在1958年就成立了委員會,項目代號733.


可在最初的十年中,波音一直沒有完成自己作品的定義,但波音設想的飛機佈局和協和與圖144大同小異,無尾三角翼。而波音在一些軍機項目中積累了一定的可變後掠翼經驗,想要轉化到這臺客機上,又做出了下面這個佈局。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1963年,美國肯尼迪政府決定向超音速客機計劃注資,承諾由國家承擔75%開發費用。由於當時美國超音速客機進度已經不如歐洲協和,所以要差異化競爭,肯尼迪政府提出要求,美國飛機要更大,速度更快,技術更強。


協和客機的巡航速度為2.02馬赫(1馬赫為1倍音速),載客100名左右。而美國要做到3馬赫巡航,250載客量。協和把速度定在2.02馬赫一個重要原因是,超過這個速度,飛機表面就會因為和空氣摩擦升溫到鋁合金蒙皮無法承受的程度,這也就是所謂的「熱障」。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而美國飛機要達到3馬赫飛行速度,這意味著需要尋找更強的蒙皮材料,除了黑鳥的鈦合金就是米格-25的不鏽鋼。鈦合金非常貴,而且主要產地在蘇聯,不鏽鋼很重,都不是特別理想。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美國航空大國,不止波音一家航空巨頭,也就不止波音一家在做超音速客機,但美國政府只能資助一個項目,於是開始競爭。下圖為幾個競爭項目,其中波音的超音速客機項目733衍生出兩個機型參與競標。(機海戰術???)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北美航空NAC-60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洛克希德L-2000


波音733項目衍生出的兩個型號分別再取名為,1966和2707,注意下面兩張圖尾翼的佈局區別。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而其中2707入選,波音超音速客機項目春風得意,在公司內外都享受明星般的待遇。


說出來怕你不信,2707居然是人類設計的第一架寬體客機(就是有兩個過道的),乘客還有個人電子娛樂系統,扶手裡有個小電視可以弄出來,要知道這是60年代啊!舒適性加到滿點。


但2707在實際設計中遇到了巨大阻礙,因此放棄了可變後掠翼,改為有尾三角翼,也就是大概下圖1:1模型的樣子。


2707:差點吞噬波音的超音速夢想


超音速飛機實在太燒錢了,遠超過大家的想象。


在燒了巨量的預算後,波音和美國國會都有點虛,再加上當時民眾對超音速飛行產生的音爆造成的潛在安全隱患,以及科學界對超高巡航高度飛機排放造成環境影響的未知。最終,1972年美國國會決定停止向2707項目繼續投入,這直接宣判了它的死刑。


2707太受波音重視,吞噬了太多的人才和金錢,它的徹底失敗把波音拖入泥潭,幸好這時波音有一個“失敗”的項目在進行,這項目不光救了波音,還再次改變全球航空業,甚至是世界地緣政治,這就是喬·薩特的747。


雖然圖144和協和的日子也不是很順利,但是這跟波音關係就不太大了。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