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東北易幟拖延了半年之久才成功?

1928年12月29日,東三省保安司令張學良,下令將原來懸掛的北洋政府五色旗換為國民政府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通電南京,接受國民政府管轄,史稱“東北易幟”。這一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標誌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全國,暫時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北伐的勝利,使蔣介石的權勢達到了新的高峰,張學良更是開始了與國民政府的親密關係,最終一躍成為中國的二號實權人物。當然,事情的進展並不只是換個旗子那麼簡單,背後蔣介石、張學良、日本人等各股力量的爭鋒,讓整個事件一波三折。

想搞清楚東北易幟的來龍去脈,要先了解當時中國的局勢究竟是怎樣的。

簡而言之,1928年,蔣介石聯合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二次北伐”,進攻奉系張作霖,希望效法朱元璋,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北伐統一。

日本人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一面逼迫張作霖退守東北,一面出兵山東,製造了“濟南慘案”,試圖阻止北伐。6月4日,張作霖被迫返回瀋陽,結果在皇姑屯被早已對他不滿的日本軍方暗殺。

為什麼東北易幟拖延了半年之久才成功?

張作霖一死,少帥張學良就成了奉系首領。所有人都在關注東北何去何從。

解決東北問題無外乎兩種方式:戰或和。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支持戰、和的雙方都有誰。

希望開戰的首先是日本人。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就在東北享受大量特權。如果東北開戰,日本人就有藉口直接干涉,藉機將東北據為己有。其次是馮玉祥。馮玉祥和張學良的奉系是老對手,北京政變之後馮玉祥曾受過張作霖的排擠,所以馮玉祥一直堅持消滅奉系。

誰又希望和呢?最渴望和平的是老百姓。連年軍閥混戰,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早就盼望著停戰。

其次,是蔣介石的國民政府。

蔣介石主和原因有三:

第一,日本的壓力,濟南事件讓蔣介石深感日本蠻橫無理,一旦開戰,肯定會引狼入室。

第二,收復平津之後,蔣介石順勢提出裁軍,準備像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樣,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果這個時候再與張學良打仗,裁軍等於一句空話。

第三,國內輿論壓力,蔣介石不得不考慮民眾對戰爭的厭倦情緒。

張學良為何願意主動倒向國民政府?

首先,張學良擔心日本人,畢竟自己的父親就是被他們炸死的。其次,張學良是真心希望國家能夠統一,聯合對抗日本。再次,年輕的張學良剛剛繼位,面對一群自己的長輩元老,他還沒有老帥的威望,如果此時動武,不知道會出什麼意外。


為什麼東北易幟拖延了半年之久才成功?

東北問題有外交因素,但終歸是中國內政。蔣介石和張學良在和平解決上不謀而合,東北易幟的計劃也就應運而生。

日本人眼看蔣介石與張學良傾向和解,迅速做出反應,日本領事幾次直接警告張學良,不要和南方政府太過接近。張學良畢竟是中國人,又和日本有殺父之仇,日本咄咄逼人,反而讓他更加靠近國民政府,直接給蔣發電報,宣佈贊成和平統一。

蔣介石十分高興,在媒體面前給他說了不少好話,告誡記者不要用“投降”這種字眼,給足了張學良面子。作為回應,張學良答應7月20日東北易幟,並且推動奉系佔領的熱河省率先在19日易幟。

原本答應7月20日,但為什麼最後到了12月底,張學良才決定東北易幟呢?

主要是日本人在其中“搗亂”。

為什麼東北易幟拖延了半年之久才成功?

熱河易幟當天,駐奉天(今遼寧瀋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嚴厲警告張學良不能易幟。東北本就有日本駐軍,又和日本佔領的朝鮮接壤,張學良不得不退讓,放棄了在7月易幟。

張學良的放棄,讓蔣介石開始著急。這麼一大片就要“到手”的土地,不能讓他白白丟了。那蔣介石怎麼做的呢?

第一,蔣介石在10月運作增選張學良為國府委員。既然東北的首領做了國府委員,那東北事實上已經成了國民政府的一部分。

第二,蔣介石還對外宣稱,外交問題應直接由外交部交涉。這極大地減輕了張學良所受的日方壓力。

第三,蔣介石許諾張學良,熱河仍然由奉系管轄。

張學良判斷,日本不敢直接出兵阻止東北易幟,因為這樣會招來英美插手東北事務。

最終,張學良下定決心,在12月29日宣佈東北易幟。

東北易幟對中國社會的走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中國重新統一,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得到了保護。

第二,國民政府消滅了北洋軍閥,進入了所謂“訓政”階段。

第三,原本對日親善的蔣介石,認清了日本人的殘暴面孔,開始倒向美國。

第四,張學良開始與蔣介石親密合作,並且在中原大戰中助蔣獲勝,鞏固了蔣的地位,自己也成了中國的二號實權人物。

另外,東北易幟使日本人推動滿洲獨立的陰謀破產,不得不另尋方法,隨後中東路事件、中原大戰等等事件的發生,最終給了日本人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機會。

不論是蔣介石還是張學良,他們進行“東北易幟”,其實還是從國家統一的角度著想。傳統的中國“大一統”觀念,在他們的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

歷代評價

須知學良於一九二八年底的易幟,與中國內戰史上的‘勢窮來歸’或‘變節起義’是截然不同的,在三千年的國史上也鮮有先例。

——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