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古往今來,在浩瀚的歷史上有很多隱士牛人,比如鬼谷子。但其實鬼谷子並不孤獨,在戰國末期有個高人與鬼谷子高度相似,以一策定乾坤。

這位高人就是黃石公,而這部書就是《素書》,《素書》就是是黃石公傳給張良的《太公兵法》,這個故事在《史記》有記載。有一個圯橋三進履的故事,《素書》就是故事中那本“天書”。張良靠它輔佐劉邦,平定天下。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品讀《素書》,看黃石公這位著名的智者給我們遺留了哪些高妙的處事智慧?

1、離有離無之謂“道”

若有若無恍恍惚惚就是道。老子道德經裡也說過“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不過大家看完還是一頭霧水,這就對了。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素書第一章寫道“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直指本源。權謀的道,就是我做事,不能讓你看出來。我的行為如果讓你透徹見底,我怎麼佈局,還怎麼背後下手,還怎麼低成本挖坑。

所以鬼谷子也說“聖人之道陰”不過陰,不如恍惚這號到位,讓你真假難辨,摸不著頭緒。“不知其所由”這就是權謀的道。

2、非有非無之謂“神”

韓非子《安危》篇說過“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其實這個非有非無,就是虛實的變化。一個人能熟練的對虛實的轉化,孫子兵法就虛實,專門寫的《虛實篇》,權謀者,永遠都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虛實,你在職場的困難向人求助,別人就知道你的弱點所在。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做生意也是這樣,沒錢的時候,要假裝自己很有實力,這樣才能賒銷,借別人的錢,而有能量了恰恰又要低調,不被人坑。自己的有無,永遠都是權謀家可以安排的結果,並不是真實的體現。

3、有而無之之謂“聖”

所有的權謀聖人,無不提倡“無為而治”其實一個人越往上走,越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自己之所以能夠成就大的事業,就是如何讓自己剋制,能夠發揮別人,利用別人的過程。權謀家通常而言,並不是親自下手,所有的挑撥離間,所謂的栽贓嫁禍,都是自己能做,但是卻不自己做。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如果發揮別人的優勢,如果隱藏自己的,化有為無,這是需要極高的權術思維設計的。韓非子李斯的老師,荀子說過“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善於利用別人。而不是使用自己。

《素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相傳古代的時候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價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其中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上一讀。

本書採用了《素書》的權威原著,參照《四庫全書》並加上了宋代宰相張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點評,力求為讀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並在此基礎上甄別、博採眾家之長,為原典作了簡易通俗的譯文以及入情入理的精彩評析。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針對每一個觀點精心選取了大量妙趣橫生的歷史案例,融知識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特點,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素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使讀者在修身、持家、為人處世、智謀、才幹等方面有所收穫。

張良的《太公兵法》沒失傳,只是換了名字,一起品讀其中三大智慧

這本書只需要5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夠給你換來無窮無盡的智慧,讀一遍則人生順達,看透人性,直指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