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類風溼因子偏高就是得了類風溼嗎?

Serials


經常有很多病人會拿著一張類風溼因子陰性的報告來看,說,醫生你看,我不是類風溼。



其實很多病人不知道,類風溼因子對於類風溼關節炎這個病的診斷意義只有70%左右,也就是說,一般只用來做篩查。


要確定是不是患了類風溼,除了類風溼因子外,還有抗環瓜氨酸肽(CCP)、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等。


另外,類風溼因子在很多結締組織病中都可以出現陽性,甚至 5% 的正常老年人類風溼因子可陽性,隨著年齡的增高,陽性率可增加,年齡超過 75 歲的老年人,類風溼因子假陽性率為 2%-25% 不等,且在許多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出現,如干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皮病等。


所以大家今天就要記住了,單純用類風溼因子來來確診和排除類風溼關節炎,是錯誤的。圖樣圖森破!


你學會了嗎?可以關乎我瞭解更多疾病知識噢~


醫聊健康


那肯定不是的。類風溼因子在類風溼關節炎中敏感性高,陽性率為80%左右,但特異性較低。


以下人群都可能出現類風溼因子偏高的情況:

1、類風溼因子可見於5%左右的正常老年人。

2、類風溼因子還可在許多其他風溼免疫性疾病中出現,如干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等。

3、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心內膜炎、結核等,或非感染性疾病,如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等,或部分腫瘤患者也可見類風溼因子陽性。


不過,如果類風溼因子長時間升高或升高幅度大,還是要儘快就醫哦~



陳秀敏大夫話風溼


當患者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時,體內的類風溼因子是偏高的。但如果體內的類風溼因子偏高時,就不能說患者一定患上了類風溼性疾病,因為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會導致體內的類風溼因子偏高。

其實類風溼因子是人體內眾多蛋白質中的其中一種,這種特殊的蛋白質跟類風溼性疾病的活動性和病症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比如當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病症發作或者病情加重的時候,患者體內的類風溼因子的數量和濃度也會隨著病情的發展一起增加。所以在醫學上,類風溼因子是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一項重要指標。雖然類風溼因子跟類風溼的關係密切,但是類風溼因子也不能作為判斷機體是否患上類風溼疾病的唯一標準,想要準確的判斷病人是否患上了類風溼性疾病還需要結合病人多方面的臨床表現,例如:

1、在早晨起床後,病人的關節或者關節周圍會出現僵硬的症狀,每次症狀出現時間達1小時以上,發病的週期超過6個禮拜。

2、患者身上最少有3個關節出現積液或者腫脹的症狀,並且發病的週期超過6個禮拜。

3、患者的近指端、掌指和腕部的三處關節部位最少會有一處關節區有腫脹的症狀,並且發病的週期超過6個禮拜。

4、患者患有對稱性關節炎,並且發病的週期超過6個禮拜。

5、皮下有類風溼結節。

6、結合X線的檢查結果。

只有結合了上面幾種情況,才能準確的判斷患者類風溼因子偏高是不是因為患上了類風溼疾病。

在臨床醫學中,許多種疾病的發生也會導致體內的類風溼因子偏高,例如:結核、腫瘤和乾燥綜合徵等,所以說類風溼因子偏高不一定是患上了類風溼疾病。


骨科王健醫生


您好!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醫學博士學位,擅長微創治療膝關節損傷、運動創傷及關節鏡技術。

類風溼因子高不一定就是類風溼,判斷類風溼需根據化驗結果和臨床症狀,比如關節腫痛、晨僵等現象,同時加上類風溼因子和血沉C反應蛋白的指標升高才可以判斷為類風溼。

下面為您具體介紹類風溼因子治療方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注意休息

急性期臥床休息以2-3周為宜,待急性症狀或全身症狀和關節炎消失,關節疼痛減輕時,即可下床活動。若長期臥床休息會招致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萎縮和骨質脆性增加等危險。

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藥物,常用的包括:非甾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溼藥、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製劑及植物藥等,有利於緩解病情,控制炎症。

物理治療是通過冷、熱、光、電等介質,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發揮作用,可消除腫痛,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保護關節功能,防止關節變形,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物理治療。

4、運動療法

適當功能鍛鍊可以改善關節的血液循環,防止關節的畸形,維持正常的肌力,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最佳運動方式。5、手術治療

經保守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應施行手術治療。

類風溼注意事項?

1、戒菸

吸菸還會影響藥物治療效果,表現為抗風溼藥物的反應差、療效減退,故這類患者的預後較差,可因受損關節發生畸形而使致殘率增高。

2、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是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復發的關鍵,受涼、受寒是類風溼加重和復發的罪魁禍首。

3、均衡飲食

類風溼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膩食品。

4、適量運動

適度的鍛鍊可以增強患者體質,可以有效的防止關節功能致殘。不能勞累,超負荷運動會導致病情復發或加重。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醫學博士學位,擅長微創治療膝關節損傷、運動創傷及關節鏡技術。


運動骨科高志醫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類風溼因子高就是類風溼嗎🏥

對於類風溼患者或者懷疑類風溼的患者,經常檢查的一個項目就是類風溼因子。看這個化驗結果是不是正常,依此來診斷是不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因子高就一定是類風溼嗎?當然不是,這個指標只是診斷類風溼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指標和特異性指標。為了讓大家更加深入的瞭解,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它的特徵是對稱性、多個周圍性關節的慢性炎症病變,慢性滑膜炎破壞軟骨和骨,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功能障礙,反覆發作,最後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1.晨僵持續至少一小時,病程大於六週。2.三個或三個區域以上關節部位的關節炎,且同時軟組織腫脹或積液,病程大於六週。

3.腕、掌指和近端指間關節炎,至少有一個關節腫脹,病程大於六週。

4.對稱性關節腫脹,病程大於六週。

5.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關節周圍有皮下結節。

6.類風溼因子含量升高。

7.X線檢查可見骨質侵蝕或受累關節及其鄰近部位有明顯的骨質脫鈣。

要想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必須符合上面這七條標準中至少四條才行。並且必須排除所有引起關節炎的其他疾病。

類風溼因子對於診斷的作用

對於大部分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包括部分經驗不足的醫生,由於對該病不是很瞭解,常常以類風溼因子的陽性或陰性來判斷是不是該病。誤診率太高。因為


1.通過診斷標準大家可以看到,類風溼因子並不是診斷的必須標準,當它陰性時也有可能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統計有約15%的類風溼患者他的類風溼因子始終為陰性。

2.類風溼因子在正常人群中也可以檢測出來,年輕人陽性率大約為4%,並且隨著年齡增長陽性率隨之增高。所以說類風溼因子在它高時也不一定診斷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3.其他疾病也能引起類風溼因子增高。如自身免疫病中的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B細胞腫瘤等都可以導致類風溼因子升高。

所以說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不能單純看類風溼因子,還要結合患者的症狀、其他的化驗和檢查進行綜合判斷。這需要有經驗的專業醫生才能做到。類風溼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類風溼因子是機體針對自身的變性IgG而生成的自身免疫性抗體,既抗變性IgG的抗體。這些抗體包括LgM、LgG和LgA等免疫球蛋白。目前臨床常用的一些測定類風溼因子的方法都是測定LgM類風溼因子的。一部分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的血清中雖然也有LgG類風溼因子和LgA類風溼因子存在,但因為這些小分子類風溼因子不能用常用的試驗方法測出,因此20~30%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其類風溼因子始終保持陰性。

在類風溼性關節炎,約70~80%的患者類風溼因子呈陽性反應,病情進展急劇者和病變活動期,類風溼因子的效價顯著增高,因此類風溼因子不僅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之一,而且可臨床監測病情進展,並是觀察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然而,類風溼因子並不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特異性血清學診斷方法,在肯定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中,約20~30%類風溼因子是陰性的,而類風溼因子陽性者,所患疾病也並非一定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在正常的老年人群裡,約有5%左右的人體內可顯示類風溼因子是陽性。類風溼因子陽性率的其他疾病為: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因子的陽性率40%,系統性硬皮病類風溼陽性率40%,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的類風溼因子陽性率25%,乾燥綜合徵的類風溼陽性率接近100%。

由上所述,類風溼因子偏高不一定就是類風溼病。

臨床上要根據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進行確診。


進取16127558944


類風溼因子偏高就是得了類風溼嗎?

答案當然是不一定的。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類風溼因子吧。

簡單地理解,類風溼因子就是人體內的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活動性,以及其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當關節炎處於活動期(發作期),或者關節炎的病變程度加重,類風溼因子在血液中的數量和濃度就會相應地增加。所以,血液中類風溼因子的濃度是診斷類風溼的一項指標。

但是,單純從類風溼因子的高低是不能準確判斷是不是就得了類風溼的。是否患有類風溼,醫生常常還要結合其他的臨床表現對病人進行診斷。目前,臨床診斷標準包括以下幾種情況:①每天早上醒後覺得關節僵硬,持續至少1個小時,病程超過6周;②超過3個關節腫脹,病程超過6周;③腕關節或手掌、手指關節腫脹超過6周;④對稱性關節腫脹超過6周;⑤皮下結節;⑥X線檢查的證據;⑦類風溼因子陽性。上述7種情況中,出現4種即可做出診斷。

所以,即使類風溼因子偏高,也不可以武斷地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69)


家庭醫生雜誌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侵犯全身各個關節的自身免疫病,它所導致的關節炎會使關節變形,骨質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致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病程極長,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至今無法治癒,只能控制病情,延緩其疾病進程,儘量保證患者生活質量。

首先,類風溼因子(RF)確實在診斷類風溼性關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類風溼因子滴度高的時候往往伴隨著關節症狀,讓很多人誤以為類風溼因子高就是類風溼了,其實並不是,根據最新的診斷評分標準,在滿足6分就可以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情況下,RF陽性只佔2分,其他的檢查如急性期的炎症指標(C反應蛋白、血沉),其他特異性抗體(CCP、AKA),關節X線,關節超聲等都在診斷類風溼關節炎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受累關節的數目以及臨床症狀持續的時間,若只有中大關節受累,包括膝關節、肩關節,評分只佔1分,若小關節受累超過十個,評分可達5分;並且,即使類風溼因子陰性,也可診斷為類風溼關節炎,因為有3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RF是陰性的。

其次,類風溼因子雖然和類風溼關節炎息息相關,但並不是只有類風溼關節炎會使類風溼因子偏高,臨床中其他疾病及其他免疫病也會導致RF升高,如腫瘤、結核、乾燥綜合徵等,如果檢查發現RF偏高,伴有口乾眼乾等症狀,要考慮乾燥綜合徵的診斷;並且,5%的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也會有RF偏高的表現。

本期答主:陳泳淼 醫學碩士


杏花島


體內的類風溼因子偏高時,就不能說患者一定患上了類風溼性疾病,因為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會導致體內的類風溼因子偏高。

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依據包括: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尤其早期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抗體: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等,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類風溼因子高)以及影像學檢查等多方面綜合分析。


風溼痛風博士龔海洋


不能看到類風溼因子偏高就診斷類風溼關節炎!

很多疾病可以出現類風溼因子偏高:如其他風溼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炎性肌病(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等;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結核和慢性支氣管炎也可出現類風溼因子陽性。

再有,正常健康人中1~3%可出現類風溼因子偏高。老年人類風溼因子偏高的陽性率更高,75歲以上老年人陽性率高達25%左右。這些人都不是類風溼關節炎。

同樣,類風溼因子陰性也不能除外不得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依據包括: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尤其早期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抗體: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體、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等,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類風溼因子高)以及影像學檢查等多方面綜合分析。


希望幫到需要的人,謝謝您的關注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