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關於農村學校線上教學的一些思考

啟動線上教學以來,教育廳最牽掛的是農村學校,讓廣大教師最頭疼的是“學困生”,線上教學讓城鄉教育的差距更加凸顯,農村學校的線上教學一直是省指導團隊研究的核心。為此,省化學學科工作團隊對各市縣農村學校的在線學習情況進行了調研。我們認為,要提高農村學校線上教學效率,需要強化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學組織要及時到位

1.全體教師不缺崗

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尤其要發揮教育局的行政職能作用,督促落實學校線上教學,確保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教學輔助人員線上教學不缺崗。

線上教學,部分教師不熟悉相關技術,無法應對線上教學出現的各種狀況,面對手機屏幕,教師可能一時難以適應,需要學校組織培訓或者由相關平臺組織培訓提供技術支持。

2.課堂管理不缺位

線上教學,學生居家遠程學習,教師一般會產生課堂“失控感”。如何揚長避短,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涉及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家校聯繫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學校組織相關培訓或提供線上教學基本流程。

建議:線上教學要保持現場感和觀眾感,開場時,通過打卡等方式檢查在線人數,與學生做一些輕鬆互動,保持上課的“儀式感”,避免居家學習的隨意與懶散。教學過程中時刻保持與學生的語言互動,適當暫停詢問理解情況,或者進行提問、檢測等互動。對積極參與、表現較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記住,任何時候,激勵性評價是十分重要。密切家校聯繫,發揮家長的督促作用,是確保線上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廣大教師還應該認識到,線上教學客觀上促進了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陪伴,有利於改善親子關係,有利於家長對學校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二、教學內容要適合有趣

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的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線上學習時學生的心理需求。

1.用好網絡資源。關注國家、省、市縣推薦的教育資源,選取和自己教學需求較匹配的在線教學資源,把精力重點放在基於資源的學習活動設計上,為學生提供驅動式的學習任務。鑑於我省農村學校的實際,這種模式可能是線上教學的主要模式。科任教師的工作是,基於所用的互動平臺,在播放教學視頻時同步聽課,開展班級管理、互動研討、學習輔助、作業佈置等教學活動。

2.教學內容專題化。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按照教學進度錄製學習專題短視頻,按教育廳的要求,每次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20分鐘,充分考慮在線學習的特點,教學內容要短而精、學習任務要有驅動性實踐性、學習方式要更加多樣化,避免學生線上學習時間過長而離線。

3.開發身邊的資源。結合教學實際、結合疫情防控形勢,自主開發與化學相關的教學內容。學習任務最好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並與當下生活產生聯繫,將疫情危機轉化成生動的教育資源。挖掘生活生產中的初中化學資源,學以致用,讓學生體會到化學是有趣有用的,感受到身邊發生的化學變化,這是提高化學學習興趣的“催化劑 ”。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將書本知識與真實生活相連接,打通知識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關聯,促進深層次思考和成長,增強社會責任感。這也是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作業批改要及時反饋

在我省18個市縣工作團隊推薦的經驗中,有1/3的老師談到作業佈置與批改。作業的功能與價值在線上教學中進一步凸顯。

與在校學習相比,線上學習更加依賴學生的自覺性、家長的監督。作業的佈置與批改師生溝通的橋樑,是改善師生關係的重要途徑之一。有的教師佈置作業一刀切,對於“學困生”而言,無法解答試題,自然放棄,有的教師分層佈置作業,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有獲得感,可能有助於一部分“學困生”堅持學習。關於作業批改,可以有三種方式,其一、佈置作業後,檢查是否上交;其二、檢查上交,並且收集作業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及時線上解答;其三、及時批改,重點關注“學困生”,並且通過批改作業的評語與學生交流。我們付出的不同、方法不同,其成效自然不同。

兩週來,我省廣大教師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湧現出許多感人的事蹟,創造了不少有價值的經驗。本文僅就農村學校的線上教學談了一些思考,期望大家關注農村學校,支持農村學校。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海南省中考化學研究小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