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個典型的熱處理案例及工藝要點,趕緊收藏

材料SUS440C氮化案例

a.採用45千瓦井式氮化爐

b.工藝時間:540℃,5h

c.工藝要點:破膜

採用甲醇+四氯化碳=5:1;裝爐後爐溫升至450℃開始滴入,時間40分鐘,後按正常氮化工藝進行。

d.檢測結果:表面HV1050(200g力檢測),距表面0.03mm處,HV1200,距表面0.06mm處HV760,心部HV434。

知識點拓寬:

不鏽鋼含鉻量較高,與空氣中氧作用會在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鈍化膜),這層膜會阻礙氮原子的深入。常用破膜方法有:

(1)噴砂(需立即進爐)

(2)滴入氯化物,四氯化碳、氯化銨等

(3)放入氯化銨,為抑制四氯化碳快速分解,可採用“迷宮法”-氯化銨緩釋方法

(4)先短時間液體氮化,再氣體氮化

(5)離子氮化

鑄鐵發黑案例

3個典型的熱處理案例及工藝要點,趕緊收藏

圖文無關

工藝一:蒸汽法,顏色發紅,起皮。(失敗)

工藝二:氧氮化法(氨氣+10%氧氣),工藝溫度:580℃,氨氣流量:500-800L/min 氧氣:75L/min,工藝時間:4小時;爐冷至450℃,出爐,油冷

工件顏色藍色,一致。合格。

材料:S500,工藝試驗,客戶要求高韌性 案例

1)材料:S500,工藝試驗,客戶要求高韌性

a.使用設備:高溫箱式爐,用不鏽鋼紙包住工件,以防加熱時氧化。

b.工藝一:1100℃保溫,空淬,淬火硬度64HRC,585℃回火後,硬度62HRC

工藝二:1040℃保溫,空淬,淬火硬度62HRC,400℃回火,硬度59HRC

c.使用效果,客戶沒有反饋(遺憾)

知識點:

(1)摘自《新編工模具鋼660種》,pg165,S500系奧地利百祿標準鋼號,典型化學成分(質量分數,%)C1.09、Cr3.9、Mo9.4、W1.5、V1.2、Co7.8

(2)摘自《提高模具壽命應用技術實例》,pg34~37,高速鋼“低溫淬火”工藝的應用。低溫淬火高速鋼中的未溶碳化物,要比正常的多3%左右,基體中碳和合金元素的過飽和度較低,晶粒細小。在回火過程中析出的碳化物較細,數量較少,析出硬化和二次硬化峰不明顯。因此,熱硬性也較低,這種組織狀態具有高的強韌性和一定的耐磨性,而其抗回火穩定性對冷擠壓模來說也能滿足。

3個典型的熱處理案例及工藝要點,趕緊收藏

高速鋼製的反擠衝頭採用低溫淬火,對於提高因折斷或疲勞破壞模具的壽命是有效的。超硬高速鋼通過“低溫淬火”處理,可提高韌性,從而擴大其在冷擠壓模具上的應用。

2)白銅,牌號:B19,要求光亮退火,硬度要求HV80+-30

a.原材料檢測HV141~148(500g力)。

b.設備:真空回火爐

c.工藝一:560℃保溫1h,爐冷至250℃,充氮氣冷卻,硬度值HV121

工藝二:760℃保溫1h,爐冷至250℃,充氮氣冷卻,硬度值HV77~79

知識點:參考《銅及銅合金熱處理》pg159~160,《金屬材料學》pg278以鎳為主要元素的銅基合金稱為白銅,銅和鎳都是面心立方晶格金屬,其化學性質和原子半徑也相差不大,故銅與鎳的二元合金狀態圖為勻晶型,由於銅和鎳可無限互溶,所以銅鎳合金均為單相組織。因此,這類合金不能進行熱處理強化,主要是通過固溶強化和加工硬化來提高機械性能。

3個典型的熱處理案例及工藝要點,趕緊收藏


3個典型的熱處理案例及工藝要點,趕緊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