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治肾病降蛋白“好药”也能变成“毒药”?应该这样避免

关注并经常阅读肾为先科普文章的朋友们,一定知道有一种药物适合绝大多数肾病患者服用,那就是“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它们被肾科大夫称之为“好药”。它们到底好在哪?好就好在:它们既能降血压,又能起到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明显减低患尿毒症的风险等。我们还发现,服用这类药物时间越长,获益越明显,疗效越好。

治肾病降蛋白“好药”也能变成“毒药”?应该这样避免


可是,再好的药再神的药,也必须“使用得当”,或者说必须“会用”,否则很可能变成“毒药”。

治肾病降蛋白“好药”也能变成“毒药”?应该这样避免


下面,就让肾为先说一说,关于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使用不当后如何成为伤肾的“凶手”!如下几种情况在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时,必须引起重视。

1.血容量不足(缺水)

肾脏是一个血流非常丰富的脏器,对血流量的需求量很大。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天(24小时)约有1800升的血液流经两侧的肾,约占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90%左右的血液分布在肾皮质,10%左右分布在肾髓质。当身体缺水时,首先影响的是肾血流量,为的是保证心脑血供,因此容易导致肾脏供血不足。

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肾脏应该有足够的血流经过,否则的话,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的结果不是保肾而是伤肾,神药立即变成毒药。

如下这些情况会导致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身体缺水:比如,平时喝水特少;严重腹泻;发热;大量出汗(如高温环境下、健身及运动后)等等。

解决办法:

及时补充水分,远离高温环境、停止剧烈运动,并作相应的治疗。必要时应暂停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血压高的患者可以先更换其他药物替代),待缺水改善后再继续服用。

2.正在服用感冒药或止痛药

如果正在服用某些感冒药或止痛药,比如服用了包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类止痛药。感冒药包括泰诺、快克、康泰克、感康、白加黑、康必得、康泰克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英太青及芬必得等。

如果正在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同时又服用上述这些药物,那么肾脏很有可能“坚持不住”,很可能导致血肌酐(Scr)上升!

解决办法:

应尽量避免沙坦类药物与上述药物或者普利类药物与上述药物同时服用。如果确实需要,建议与你的肾科医生沟通后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3.同时服用或进食某些可能导致高钾的药物或食物

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本身就有导致血钾升高的倾向(尤其是普利类药物),如果再同时服用有可能升高血钾的其它药物(如安体舒通与氨苯碟啶等),或进食含钾特高的食物(如冬枣与香蕉等),那么很容易出现一种可引起心跳骤停的“高钾血症”,尤其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解决办法:

在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期间,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高于正常者),一定不要进食太多含钾特别高的食物;如果必须同时服用可能引起高钾的药物如安体舒通等,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加强监测。

4.用药后血肌酐明显升高

沙坦类或普利药物通常可用于血肌酐小于265μmol/L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如果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后患者的血肌酐反而升高,且升高的幅度超过原来水平的30%以上,那么通常建议停止使用这类药物。

为什么会这样?这大多发生于血管弹性较差或年龄较大者,也可能是由于使用的时机不适合,如血容量不足(失水状态)、正在服用感冒药或止痛药,或者发热或感染期间等等。

解决办法:

对于老年肾病患者初次使用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同时监测血肌酐的变化。必要时停止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

如果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1—2周后血肌酐升高幅度不超过30%,可以考虑继续使用,并再观察。(有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后,致血肌酐轻度升高者,可能提示远期效果更好)

5.血压偏低

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本身就是降压药的一种,虽然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通常情况不降正常血压,但是对于血压偏低的肾病患者,服用该药物后仍有可能出现低血压现象。

关于肾病患者血压低到什么程度不能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说法。

解决办法: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如果是血压正常偏低的肾病患者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那么不建议继续服用,或减量使用。

另外,由于炎热季节或剧烈运动后出汗较多导致血容量不足,容易出现低血压,因而建议加强血压监测,必要时调整用药剂量。

治肾病降蛋白“好药”也能变成“毒药”?应该这样避免


总结一下吧

对于咱们广大的肾病朋友,沙坦类或普利药物确实是好药“神药”,好药一定要用好,千万不能让“神药”变成“毒药”。或许,咱们很多肾病朋友并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如果看了这些介绍后仍然傻的可爱而分不清,那么建议小伙伴们直接咨询你的肾内科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