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藏经殿

看完会仙桥后,开始往山下走,到得南天门,

这里的另一个方向可去西线的藏经殿,梳妆台等景点。

虽然遇到的人都说去藏经殿起码需要两个半小时。我会来不及下山。

但我仍然决定冒险一试,否则留下太多遗憾,会让我纠结。

走西线的游客很少,走了一段,也只遇到四五个年轻人。

到了民俗村,那几个年轻人选择从此处下行,

我仔细看了看,决定还是按原计划去看藏经殿。

终于在路边看到藏经殿的指示牌,满心以为就在前方,

哪知绕着这座山走了半圈还未见到踪影。

有点担心自己是否走错方向,回想一下一路都没有岔路,应该没有错。

便继续背着包前行。越往深处走,越感到山的寂静,

这里的山路彻底的只剩下了我一个人,路上只听得到我的脚步声。

电话突然响起,都吓了我一跳。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虽然过于寂静,但风景仍是不错,山路两边大多开着红色和黄色的花,

虽然雾气使得这花看起来没那么明媚,但自有一种不同的风韵。

当时还只是初春,花只开了一小半,仍有一大半的树在静静等待花期。

我想再过十来天左右,漫山遍野开满花的情景一定很美。

路的右边是另一座山峰,整座山笼罩在雾气氤氲中,

偶有一阵风吹过,吹开那飘渺的面纱,露出影影绰绰的松林。一切如梦如幻。

继续走了十来分钟,又转了一个弯,终于看到了藏经殿,梳妆台,连理枝的指示牌。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虽然是以这些景点为目标而走这条线,但我知道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景点只是行路的标志。虽然这样想,但这里还是没有让我失望。

有着浑然天成的野趣和韵味。据说有位妃子曾经在这里避难,躲到这里,

相信官府是很难找到。这里仍然很安静,连鸟叫声都很难听到,没有鸟,有没有蛇呢,

我被这想法吓了一跳,这幽静的气氛委实像是有这种冷血动物的存在。

一向怕蛇的我有点担心,走路得时候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转而又安慰自己,这山上这么冷,即使有蛇,也应该还在冬眠吧。

看完了摇钱树,连理枝等。原路返回,快要出去的时候终于遇着了一对年轻的情侣,

走了几个小时,终于再度看到人,心里很是高兴。我们互相问了问路,便分道扬镳了。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走回到大道上,又花了大约半个小时,原本我是打算就此沿下山路走的,

可我那只要在旅途中就永不安分的心啊,

让我鬼使神差的又拐进了去天都峰和磨镜台的小路。

天都峰就在路边,由两座山峰组成,向上的山路又陡又狭,好不容易上了去,

接着又马上下去。我边走边心里暗暗叹气,为何总是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此时已5点多,我赶紧奔往磨镜台。这里的松树又高又直,路边仍然是难见到人烟。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掷钵峰

终于看到掷钵峰和磨镜台的指示牌,

也终于看到一位穿着红T恤和我一样不安分的小伙子,

小伙子来自贵州,和我一样独自一人背着背包,说他要去藏经殿,

我说藏经殿离这里很远啊,起码要走一个小时,估计你到那里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而且那里很荒凉,没有什么人烟,更不要说灯火了。

小伙子笑了笑,说有这个心理准备。我不由得佩服起来,看了看他手中的地图,

大部分的山峰上都标上了标志,只有西线藏经殿那一路还没有标,

我说有标志的地方你都去过吗?他说是啊,我说厉害啊,

不过这些地方我也差不多都去了,也只剩几个地方了。

于是我们互相道别,继续匆匆赶路。虽然那时已很累,

但遇到的这个小伙子又鼓励了我,

看他那么乐观的态度,我不由得惭愧起来。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看到前方150米处就是掷钵峰,便决定爬上看看。

虽然上这座小山峰让本来已很疲惫的我又花了些体力。

但这里的风景实在不能令人失望。

峰顶是一整块平坦的石头,站在这里举目四望。

前方和左方可看到群山环抱的南岳小镇,

右方悬崖边长了棵松树,松树后面是掩映在雾气中的另一座山峰,

山顶上还矗立着一座宝塔。转回头看我的后方,最美的果然在最后,

后方也是一座小山峰,上面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松林,

同样笼罩在雾的烟云中,风不断的吹着,使得这雾也像有了形体一样,

飘飘渺渺的不断从右方拂到左方。前方的雾刚拂过去,

露出一点松林黑黢黢的影子,你还来不及看清,后方一阵轻雾又飘拂过来,

这一切太美了,虽然我不断的拍,但拍下的委实没有眼前的十分之一美。

因为我眼前看到的是动态的美,而我拍下的只能是静止的美。

在衡山,使我懂得了雾之美。原来雾也有轻盈灵动的一面,

而不是如我多年的印象呆滞沉重。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虽然时间已不早,但眼前的美景还是让我坐在这山峰上,静静的看着这四周,

看着这山,这雾,这松林,山下的小镇,还有猎猎作响的风马旗。

没错,在这座遥远的南方山上,居然也有藏传佛教标志的风马旗。

从山下一直挂到峰顶悬崖边的松林上,不知是谁冒着危险挂上去的。

我坐了又坐,实在不想起身,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愿坐在这里,和这座山融为一体,直到地老天荒。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福严寺

又坐了一会,不得不起身,暂时的跳脱尘世已经很奢侈,总不能过于贪心了。

走出到柏油路的行车道上,往前走了1000米左右就是磨镜台,

这里据说来源于禅宗七祖怀让以磨镜之举而让来这里结庵坐禅的马道一开悟的故事。

继续往前便是由天台宗慧思禅师于南朝陈光大元年创建的福严寺了,

如果说前面一路看到的寺庙都不太像寺庙,僧人都不太像僧人的话。

隐藏在这处山谷中的福严寺终于挽回了这样的印象。

这里的庙宇殿堂修建的煞是气派,显露出它的大家风范。

一处庙宇中有人在做法事,远远的就听到僧人们的唱经和钟鼓齐鸣声,

走到门口细细观察,只见僧人们带着做法事的人在绕圈合十行走,

见我探头探脑,年轻的僧人们也好奇的瞟过来。

为首的老方丈显然没这么浮躁,只是在念经的时候迅速瞥了我一眼,便没再看我,

我第一次近距离看方丈的僧袍,方丈的僧袍真好看啊,

虽然不像普通僧人的明黄色那么显眼,

青灰色的僧袍外罩棕色的以金线间隔的袈裟,背后还挂着一件长长的如意。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这样看了一会,天色已暗了下来,便匆匆走向南台寺,

路上看到了向往已久的三生塔,金刚舍利塔则已关上了门,只看了看外面。

到得南台寺,看门的大爷刚好关门,赶紧走过去问路。

大爷让我就沿南台寺这里的西线下山,不要再走回半山亭。

其时已是晚上7点多,天色已暗,拐了弯下山,只有偶尔的车辆经过,

刚开始有点担心这遥远的下山的路只有我,会不会有点危险。

身后就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我没有回头,听声音是一群年轻人。

他们一直跟在我后面下山,我放下心来,急急赶路。

在走了一个小时后,在一处山路旁,我的背包带子滑落,

我蹲下整理,几个年轻人超过了我,其中一个却又停住,

转头喊我:美女,一起走吧。我很感激,说我包带子滑落,你们先走吧,

我跟在你们后面就行了,那男孩子却又说,

没关系,我们等你吧,一个人走很危险的。

甫说完,一群人不约而同的全部盘了腿在这山路上坐了下来。

虽然后来想到盘腿应该是因为山路较冷的缘故,

但当时看着他们静静盘腿而坐的背影,心中很是感动,

那背影太像打坐的僧人,一度让我误会我遇到了菩萨。我想这也不全然是误会吧。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衡山西线——从藏经殿到掷钵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