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中醫對傳染病早有認識,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強調寒邪,明代吳又可《瘟疫論》對急性傳染病又提出了“戾氣”、“厲氣”和“雜氣”說。中醫認為傳染病的發生是由氣候環境因素、人體內在因素和戾氣、時行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其診斷模式應以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相互補充。中醫重視“邪氣”對人體的危害,但更重視“正足以勝邪”,注意維護人身的“正氣”。“祛邪”是治病常法,其宗旨不單在於殺滅病邪,而重在使“邪氣”不得安生而被逐出體外,歷代眾多名方驗方即是戰勝傳染病的重要“武器庫”。今後,更應加強培養“鐵桿中醫”,發展中藥針劑,加強運氣學說研究,引進西醫的分析科學方法進行辨證,進一步提高中醫防治傳染病的效果。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傳染病的發生是氣候環境因素、人體內在因素和戾氣、時行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中醫診治傳染病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現就此分述於次。

1. 歷史回顧

公元1918年歐洲流行性感冒,西班牙被奪去800萬人的生命,後向歐洲擴散,死亡人數超過2000萬。這是一場使人十分可怕的瘟疫!西方醫學束手無策。

公元1347~1350年歐洲有2000萬人死於鼠疫。16世紀末歐洲再次爆發鼠疫,至少有2500萬人死亡。

我們的祖國,原始社會在甲骨文中即有逐疫的記載。我國最早的典籍,《山海經》便有“疫”、“厲”病的記載。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魏·曹植在《說疫氣》一文中:“建安二十二年,厲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說明當時疫症流行的嚴重性。

東漢張仲景(公元150~219年)《傷寒論·序》:“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從張仲景的序言看,災情也是嚴重的。但歷兩千多年,中華大地傳染病一次流行其死亡人數達1000萬以上者未之有也。

原因何在?是有偉大的中醫藥學在歷次瘟疫流行中發揮保衛作用故也。


2. 中醫如何認識傳染病

中醫沒有微生物學說,反而在病毒性傳染病的防治上超過現代的西醫,似乎不可理解。


疾病有內因和外因,有不內外因,這是中醫的三因學說。外感六淫之邪為外所因;內傷七情為內所因;飲食飢飽、疲極筋力、蟲獸金刃等為不內外因。這是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疾病分類。傳染病屬於外所因的外感病類。


風、寒、暑、溼、燥、火之感染為外感病的病因,統稱外邪。仲景時代強調“寒”邪,故其鉅著名《傷寒論》。金元時代劉河間創立“六氣皆從火化”的新說,這是“溫病學說”的啟蒙時代。明代吳又可《瘟疫論》對急性傳染病的病因提出“戾氣”、“厲氣”說,最後認為這些“戾氣”、“厲氣”有多種多樣因而又提出“雜氣”說。此書著於公元1642年,吳氏雜氣之說已摸到“細菌”的邊緣了,可惜當時我國沒有光學的發明,而失之交臂!但吳又可創立的“達原散”、“三消飲”等方為制止疫癘之流行起到卓越的作用。在2003年也有用“達原散”治療SARS的病例。


如果從傳染病學的病因病機來看,在公元1798年吳瑭“原病篇”已比較完整地提出中醫對傳染病發病機理的認識。吳氏論“原病”共3條,總括言之:①歲氣、年時(氣候與環境因素);②藏精、冬傷於寒(人體內在因素);③戾氣、時行之氣(致病物質)。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各種各樣的致病物質,在大自然環境中早就存在,但要到一定的自然氣候和社會環境,適合其生存發展才能橫行為害。另一方面在同一個自然氣候和社會環境下,不利於人的生存。但最後決定能否成病的關鍵,是“不藏精”,所謂不藏精不專指房勞說,一切人為之能動搖其精者皆是。就是說“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這是中醫理論可貴之所在。


反觀現代西醫,至今只把著力點放在致病物質上。SARS的罪魁禍首是冠狀病毒,帶給人這種病毒的是果子狸。因禽流感把雞殺光!


而中醫學對大自然氣候環境的變化方面還有一門“運氣學說”。近200年來受到批判的“五運六氣”學說,經過2003年SARS之戰,已再次為中醫學界所注意和重視。2003年為癸未年,是太陰溼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之年。我不懂運氣學說,當時我曾根據粗淺的見解答記者問,預測6月以後廣東疫情將退,我認為SARS乃溼邪之疫,6月陽氣升發溼當去則疫亦止。


3. 中醫對傳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模式

中醫把疾病看成是變動的而不是靜止的,從病情千變萬化之中,掌握其規律,並提升為診斷模式。

張仲景———寒邪自皮膚而入,循六經傳變,按六經辨證。

葉天士———溫病自口鼻而入,按衛、氣、營、血辨證。

吳瑭———分上焦、中焦、下焦,按三焦辨證。

王孟英———贊成衛、氣、營、血辨證之外,又分外感溫病與伏氣溫病兩大類。


從上述可見中醫對外感病有幾種診斷模式至今未有統一。上述幾種模式應看成是辨證的發展。應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排斥。模式之統一,責任在21世紀的中醫。


總之,中醫對傳染病的診斷是抓住致病物質“邪”(包括多種細菌與病毒),它在進入人體之後,引發病人的各種反應特點而作為辨證依據的。①把邪分為風、寒、暑、溼、燥、火與疫癘之氣;②邪進入之門戶為皮膚與口鼻;③邪的發展橫向為六經,縱向為三焦,縱橫向為衛、氣、營、血。王孟英更強調邪氣內伏自內而外發的補充;④根據我國時間醫學理論,掌握四季流行病的規律分為:風溫、春溫、溼溫、暑溫、秋燥、冬溫等。這便間接掌握了各種不同傳染病流行季節的常見病的規律。


幾千年來,靠以上的診斷模式,建立中醫對傳染性、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理論。


4. 戰勝傳染病的理論與經驗

西醫以微生物為靶子,千方百計尋找殺滅病菌、病毒的藥物,或研製預防疫苗。自抗生素髮明50多年來,對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取得顯著的成績,但由於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越來越強,尤其是病菌的抗藥性比新抗生素的研製更快,不少有識之士十分擔心,將來會出現無藥可治的細菌性疾病!


若論病毒性疾病,近半個世紀以來一再證明如乙腦、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中醫治療遠勝於西醫。新瘟疫SARS之戰則是眾所周知,優勢有目共睹不必多言了。疫苗之研製則是西醫的優勢。但中醫藥防治亦是優勢。

中醫對傳染病治療的優勢,不僅在於有多少張驗方,更關鍵在於有正確的理論指導。


4.1 掌握“正”與“邪”的矛盾

中醫重視“邪氣”對人體的傷害,但更重視“正足以勝邪”的掌握,在治療過程中處處注意維護人身的“正氣”,故有“留人治病”之原則。


“祛邪”是治病常法,其宗旨不單在於殺滅病邪,而重在使“邪氣”不得安生而被逐出體外。給“邪”以出路比之“邪”、“正”兩傷更為高明。溫病學家葉天士說:“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溼於熱下,不與熱相結,勢必孤矣。”這幾句話似乎平淡,但實際可以看作是中醫治療傳染病的戰略思想。引而申之,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辨證準確,用藥得當,都能達到“祛邪”之目的。


如果按照西醫之模式,所有有效中藥方劑通過細菌培養,抑菌試驗,大都屬於無效的結果,有些藥方甚至可成為細菌的培養基。比如張仲景的白虎湯與人參白虎湯,有人用動物實驗全無退熱作用。但1955年石家莊中醫郭可明就是用這兩方加減治療乙腦20例,療效達90%(世界醫學統計病死率為30%~50%)。20世紀70年代中央一首長高熱,用盡西醫方法無法退熱,後請嶽美中先生會診用白虎湯3劑而愈。


4.2 中醫攻克傳染病有個“武器庫”

中藥與方劑,是中醫藥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神農氏嘗百草而創醫藥。第一本中藥學是《神農本草經》。唐代出現世界第一部官頒藥典———《新修本草》。但用藥治病自伊尹作湯液之後,便知道多種藥物組合成方,產生更好的療效。古代醫學分為“醫經”、“經方”、“神仙”、“房中”四大學派。醫經、經方成後世中醫學的主流。現在馳名世界“雞尾酒”療法,從方劑學觀只是中醫伊尹時代之水平。中醫制方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之下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升降浮沉、藥物歸經,按君、臣、佐、使以處方用藥。因此,“醫方”已成為中醫治病的最為重要的手段,成為中醫偉大寶庫重要組成部分。宋代政和年間《太平聖惠方》選驗方16834首,至明代朱棣的《普濟方》載方61739首。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之精華,但歷代名方驗方則是中醫戰勝傳染病的武器庫。例如使劉海若能甦醒過來的“安宮牛黃丸”是清代吳瑭溫病條辨的名方。與“安宮牛黃丸”齊名的“至寶丹”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紫雪丹”是宋代許叔徽《本事方》方。以上3種藥合稱“三寶”,是中醫治療高熱神昏譫語的3張王牌。西醫每逢高熱,便用冰敷以降溫,認為可以保護腦細胞。但往往使邪氣內伏,而產生後遺症。我們的“三寶”既能退熱,又能保護腦細胞。如果今天拿“三寶”去申請藥審,一定不能通過,因為有重金屬成分硃砂1~3兩。這說明中藥方劑是不能以西藥理論為準繩的。從清代到現代用“安宮牛黃丸”者可謂不計其數,從未聞有什麼副作用。當然辨證錯誤應用於寒證的患者便要命了,這是用錯藥而不是藥之錯。


5. 展望

5.1 掃除歧視中醫之障礙

①中醫沒有細菌學說不能參與傳染病的防治。②以統計學為準繩抹殺中醫之療效。例如1956年蒲輔週一人成功治療乙腦167人,衛生部卻以其使用了98組中藥處方,不具統計學意義,不承認其療效。③中醫藥不能重複,懷疑中醫藥的科學性。不懂中醫辨證論治,只照西醫的辨病,如何重複?


5.2 培養“鐵桿中醫”為當務之急

由於社會上重西輕中已成風氣,中醫教育之偏差按西醫學的觀點認為《傷寒論》與《溫病學》為幾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著作,在20世紀已落後了,乃將這兩門經典課降低為選修課。致使後之學者,只知細菌、病毒之感染與抗生素之應用,而把中醫治療傳染病的精粹丟掉了!這種情況從全國中醫院治療發熱病來看,已是普遍之現象了!因此大溫課,並深研四大經典,以培養真正能用中醫藥治病救人的“鐵桿中醫”,實為當務之急也。


5.3 中藥劑型改革,發展中藥針劑

血管給藥,是西藥的一大優點。中藥注射劑的研製,這是提高中醫治療效率的一大途徑。二三十年來,這方面已有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很不夠。如果在這方面下大力氣,下工夫,抗菌消炎領域,中藥針劑將成為一支主力軍。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5.4 對溫病學的展望

我15年前對溫病的展望,至今仍然值得參考。《展望溫病學》一文1990年刊登於《新中醫》11期。文章最後我提出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中醫學是綜合性的科學,它重視宏觀,重視整體,重視動態觀察,重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溫病學亦不例外,必須保持這些特點,發揚這些特色,並應加強對運氣學說之研究。我過去錯誤地認為運氣學說是玄學,現在應該重新認識它,希望有人能利用天文、氣象、生物、物理、化學等多學科的最新成就去研究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與發病機制。這一研究一定會產生新的邊緣學科。


▶引進西醫的分析科學方法進行辨病,在準確辨病的基礎上,按中醫寒溫辨證的理論與方法,進行辨證,實行辨證———辨病———辨證之方法,從而摸索出各個病證的規律,寫成包括髮熱性、傳染性、感染性疾病的《發熱病學》。

到那時,就可以不再用《傷寒學》與《溫病學》去教育學生了。但此一工作不是十年八年所能完成的。中醫院校學生今天還必須學習《傷寒論》與《溫病學》。我主張把《傷寒論》擴大為《傷寒論學》即把自仲景之後一些傷寒名家的理論與見解統編人教材中,使之成為一門現代的課程,不單隻教學生以仲景原書。


論發熱,除外感發熱一大類之外,還有內傷之發熱,這是中醫學一大特色,這是西醫學至今未有而中醫領先的偉大成就。“甘溫除大熱”之說倡於金元時代,距今已六七百年了,許多中醫懷有瑰寶而不自知,這是非常可嘆的事啊!用甘溫如參、歸、術、芪之類治療39℃~40℃之高熱,這是中醫之絕唱,可惜能掌握此技者尚少耳!故應大大加以發揚、提倡與普及。因此在《發熱病學》中應加入“內傷發熱”的內容。其中包括陰虛發熱、陽虛發熱、陰陽俱虛之發熱。這樣一來這本鉅著,自宏觀到微觀,從外感到內傷,從寒到溫,從中到西,都包括無遺了。企望我這一建議,能為人們所接受,有學者去實行,這是筆者的萬幸。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以上是我在15年前對溫病學的展望,其實就是對《傷寒論》與《溫病學》等有關傳染病學或發熱病學的展望。今天仍然值得參考。故重複引用以結束本文。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論中醫診治傳染病---從古至今

本文摘自《河南中醫雜誌》,作者鄧鐵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