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道理嗎?


我是鄉村黑嫂,我來回答。

農村一些俗話多是人們總結出來的經驗,另外還有一些是根據口口相傳的傳說留下來的。這些俗話有道理沒有呢?有些有,有些沒有。有些道理在古時候適合,有些在現代已經不適合了。

題主的問題是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有道理嗎?想知道有沒有道理,我們得先理解這句話。

一、墳頭塌消子孫稀

農村人,對先人的墳墓是很重視的。逢年過節時燒紙,上貢品啥的,這些都不能少。還有一些地方對墳頭的大小有著嚴格的規定,說墳頭小了不好,小了都不好,塌陷了就更加不好了。

所以,有些地方流行“添墳”。就是燒紙時帶著鐵鍬,給墳上添土。於是就有了墳頭塌消子孫稀這樣的話,要想讓自己家裡人丁興旺,趕緊去添墳。

這有道理嗎?當然是沒有的。

農村人燒紙上墳,是為了表示對先人的思念和尊敬。而添墳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當然了,如果自己家先人墳塌了而不管,這也是不好的,別人也會說閒話。

所以,添墳和人丁旺不旺沒有直接關係。

二、墳頭無草絕家資

這句話更沒有什麼道理。墳上只有長草才好嗎?很多地方根本不生草,怎麼長?

另外,我們都知道,長草不長草是根據當地的環境和地理來說的。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農村墳地,大部分墳頭上都長著草。

為什麼會長草?因為草這個東西生命力很強,幾乎無所不在,全國任何地方都有草,那墳頭上自然也不會放過。

這是很自然的生長規律,跟家資有什麼關係?比如有人喜歡乾淨,墳在自己家地裡埋著,他看見草難受,把草拔了,難道從此就家道中落了?

這根本不現實,也不真實。

總結:對於一些農村的俗話,我們要有個清醒的認識。有些俗話是有道理的,有些卻根本沒有道理可言。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一味的認為,只要是俗話不有道理,更不能覺得沾到神秘的東西就是對的。

我是鄉村黑嫂,一個有態度的農村觀察者。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在我國人的心目中宗族十分的重要,人們對於祖宗都是十分的重視的,尤其是對於家族裡面的族譜和宗祠所有家族裡的人都會非常的重視。每年到了清明的時候,不管離的有多遠,很多人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回到家鄉去掃墓,這既是子孫對於自己逝去親人的懷念,體現的是他們的孝心,也是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的習俗。記得小時候每年到清明都需要給家裡已經去世的老人上墳燒紙,當時整個家族的人都會一起去出發,整個隊伍浩浩蕩蕩氣也是相當足的,不過現在人們對於掃墓這件事的重視程度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了。


俗語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會把當時哪個時代的生活狀況以及思想意識總結成俗語,很多俗語通過人們口口相傳的方式被流傳下來了。“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俗語相信一些人並不是很陌生,講的就是當時哪個時代人們對於墳的理解,人們認為墳會對自己的子孫後代有一定的影響。俗語的意思很簡單,如果祖先的墳有一些洞的話,那這個家族的人就會比較少一些,如果沒草的話,那這個家族的經濟情況就會比較差。當然了,這句俗語只是哪個時代的說法而已,並不具備任何的實證探究過程或者科學依據。

前面已經說過了,人們對於上墳掃墓都會非常的重視,我國的掃墓一般會有三次,一是清明節,二是重陽節,三是過年的時候,平均四個月機會有一次。如果家族裡的人多的話,那去掃墓的時候發現墳墓上有洞就一定會堵上,沒有堵上的話,那就證明這家人的上墳次數並不是很多或者說這家人比較少一些,這就是“墳頭塌消子孫稀”的來源。經常去祖先墳上去清理一下,這是我們作為子孫應該盡到的義務,但是掃墓是不會去清理草的。因為草就如同柴一樣,柴和財的發音差不多,所以這有草就會被人們看成財富的象徵。在我們當地,只要有老人去世,家裡的人就會在新墳上面埋上一些草的種子或者是根,這就是“墳上無草絕家資”的來源。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對待我們的祖先一定要心存敬畏,這是我國孝道文化的要求,回去掃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如果連自己祖宗的事都不重視,也很難做成大事。筆者認為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經常去操心,不能把事做了就完了,要經常性的去回過頭去看一下。在我們現代的社會中,很多老的習俗已經基本上不怎麼受人重視了,現在火葬已經是一種潮流了,新的喪葬習俗正在農村慢慢普及,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俗語現在來看能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需要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孝順父母,不要等到父母沒了再去後悔,自己也要踏踏實實的努力的打拼出自己的事業。


老農民說事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說的是祖墳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對子孫後代的影響,墳頭塌陷的,子孫會比較少,人丁不興旺,而墳墓上不長草的,其子孫後代的生活也是不夠富裕的沒多少家產,下面具體分析:

墳頭塌消子孫稀

每一年的清明節是祭祖的重要日子,這一天不管人們工作多忙,都會抽時間去墳地拜祭下自家的祖先,修理下墳地的,人多人少沒多大關係,有人去掃墓就可以了,而人多就更熱鬧些;祖先的墳地是泥土堆埋而成的,而去上墳修理墳地,一般也就清明去一次,一年365天,風吹日曬雨淋的,墳地泥土有點流失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每年的清明節上墳的時候,哪裡有老鼠洞的,人們就會挖土把洞封好,哪裡有凹陷的也會搬泥土來填好。

而墳墓其實也是房子,只不過是過世的人住的,是陰房,墳頭其實就是門頭,是出入的重要通道,墳頭塌陷消失了,也就是說祖先住的房子爛了都沒人去修理好,這說明了子孫後代不重視祖先不修理墳地,還有就是其子孫後代人丁不旺,人太少了,各忙各的,都沒人想到要修理下墳頭塌陷的祖墳,年日久了也就塌消了。

而現實生活中,沒人上墳修理過的墳地,年代久了,因為雨水沖刷,確實會變得比較平,墳頭塌消也就不奇怪了,所以說墳頭塌消子孫稀,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墳上無草絕家資

鄉居小菜每一年清明節都跟家裡的人去掃墓,而我發現很多的墳墓上都是長各種雜草的,有些還長小樹,特別的茂盛;但也有少數的墳墓上都不怎麼長草的,若不是有墓碑,看過去就像是一個土堆,被雨水衝得有點塌、平了,不夠長草的那些墳墓高、有弧度。

那時候我以為是那些墳地的後人嫌每一年的清明節清理墳墓上的雜草太麻煩了而用除草劑除草才不長草的呢,後面問了家裡的老一輩,他們說,你個傻孩子,誰會用除草劑來除墳墓上的雜草呢,巴不得長草多呢,因為不長草的話,下雨了墳墓被雨水沖刷,泥土流失,到時候上墳還要搬泥土來填高呢;有些墳地不長草有可能是那地方本來長草就比較少,而墳上的土壤保水性差,特別乾旱,也就沒多少草長了,畢竟雜草的生長也需要一定的水量呢。

而要說墳墓上是否長草影響到子孫後代的財運,生活是否富裕,鄉居小菜認為這個缺少一定的事實依據,並不是說墳上沒有長草就家資少,很貧窮,畢竟有一定的家資除了運氣好,也是要靠人努力奮鬥得來的,要是什麼都不做,自己也不是富二代,哪來顯赫的家資呢。

村裡那麼多戶人家,墳墓也是比較多的,而絕大多數的墳墓是長草的,但窮富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像我見有些戶的祖墳長草很茂盛,但是他們的家庭不見得有多富裕,村裡很多戶都起兩三層的樓房還裝修了,而他們卻還住著泥土瓦房,生活挺清苦的。

像我們海邊靠近樹林那裡路邊有幾個墳地是不長草的,清明節掃墓到現在過了一個月,很多墓地都長草特別茂盛了,而那幾個墳墓確是沒見長有綠草,而他們的家境還不錯,跟村裡很多戶一樣,也是有樓房有小車的,沒見他們因為祖先墳上不長草而遷墳。

因為墳墓不長草,掃墓的時候,他們去野外草地那裡挖了不少長滿草的土塊搬過來覆蓋到墳上,那幾天看著也挺綠的,然而後面沒見那些草長得更好,反而是枯萎了,而因為墳墓不長草,為防止祖墳變得越來越平,他們每一年都會剷土剷草皮堆到墳上,還是很有心的,有這樣的子孫後代,逝者也是入土為安了,至於家資多少,那就要靠子孫後代自己去努力打拼了。

所以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話有點道理,但不是絕對的,作為子孫後人,每一年去給祖先上墳修理下墳地,就不會出現墳頭塌消的現象了;而要說墳上不長草,其實每年上墳剷土堆些草皮維護下就可以了,若是介意的話看看哪裡地勢比較合適可以遷墳的。


鄉居小菜


在以前那個年代人過世後只是簡單的放進棺材然後埋到土裡,接著用土覆蓋上,堆成一座小山峰,這樣算是一座墳墓了。但是古時候的對去世的先人非常的尊重,有祭拜先祖的美德,祈求先祖保佑後代生生不息。墓地等於就是先人居住安息的地方,必定要打理的非常好,同時古人也非常的封建,致使有了這麼一句“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話。

墳頭塌消子孫稀

古時候的墳墓用泥土就堆積起來,經過風吹雨打就會踏下去,如果沒有人去修復和打理,自然就變成了一副沒有人管的野墳。沒有打理的野墳說明這墳的後代可能是沒有了,或者說被後代已經遺忘了。確實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沒有了後代子孫,墳墓經過風吹雨打後就塌掉,從墳墓就能看出這個死去人家裡人丁是否興旺。

墳上無草絕家資

這句話稍微是有帶點封建的思想在裡面了。平時清明節我們去掃墓都會除去墳墓周邊的雜草和樹木,但是墳上的草是不能除去的,墳上有長草說明這塊地土壤好,水分足,對古人來說就是風水好。如果墳上不長草說明這塊地土壤和水分不好,自然就被認為風水不好。古人封建的思想就是祖先墳地風水不好影響下一代人發財,所以以前有錢人家葬去世的人都會找風水大師來找個風水寶地來作為先人的墓地。

總而言之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封建的思想被淘汰了,我們也將古人好的思想語句留下供我們學習,中華傳統美德我們也將繼續傳承下去。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不請自來,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人,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雖說沒有科學依據,但卻有著它的道理。

所謂“墳頭塌消子孫稀”說的是如果誰家的祖墳墳頭出現塌陷,就會子孫稀少,自古以來,與老祖宗有關的,人們向來都是比較重視的,有頗多講究。在對祖墳的態度上,人們更是充滿敬意,在老人們去世後,會找人看風水,選個合適的地方安葬,在忌日和清明等節日當天,後代子孫一般都要去上墳,以示對先人的哀思。同時還會定期對墳墓進行修葺,農村會以祖墳有沒有被打掃,來判斷這家的後代是否孝順,是否人丁興旺,所以在祭祀時,還要說求先人保佑子孫的話語。所以當一個墳頭出現塌陷的情況要不然就是子孫不肖,要不就是兒孫稀少否則絕不可能出現祖墳無人打理的情況。

畢竟沒有誰願意看到,先人的墳墓被踏平的現象發生,家門破了,暫時可以不補,先將就一段時間都行,但墳墓是一定要及時修繕完好的。不及時修整,這是對逝者的不尊敬,連給祖先上墳的人都沒有,在農村這是會被人看笑話的。

“墳上無草絕家資”,在墳墓的選址上,講究依山傍水。但實際情況,這個要求是很難達到的,不過,墳頭上青草旺盛,就反映出後代家族的興旺。每次去上墳的時候,總會發現,周圍雜草橫生,但人們只會把周圍的雜草去掉,墳頭上的草是要保留下來的。


世界新奇探索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前半句我不知道對不對,因為每年上墳的時候,沒有留意誰家的祖墳塌陷。但是後半句,我的確有點不敢苟同,因為每年寒衣節上墳的時候,爺爺和奶奶的墳頭上都是秋草搖曳,山草都長得齊腰高,去之前都需要帶著鐮刀,否則根本找不著墳頭。按照這句俗語說的,墳上無草絕家資,反過來墳頭這麼厚的草,我們家豈不是要家財萬貫?最起碼也得是經濟實力雄厚吧,其實不然。


家中子孫多不多,人丁是否興旺,跟墳頭塌陷沒有半點關係。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說,如果家裡子孫多的話,每年都去上墳修理墳頭,是不可能墳頭塌陷的。從這一點來講,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道理,不過也不完全對,有的人家子孫都在外面上班,離老家太遠,清明節或者寒衣節的時候回不來,時間久了,風吹雨淋,墳頭難免塌陷,這並不能代表家裡子孫不興旺。

還有的人家把墳墓埋在自家耕地裡面,耕地裡的農作自然需要經常澆水,墳墓自然也會被水侵襲,年復一年,墳墓有時候就會塌陷。如果墳墓裡面藏有地老鼠或者黃鼠狼,那墳墓塌陷的會更快。造成墳墓塌陷的因素,都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跟家裡人丁是不是興旺,根本扯不上。


再來說一下墳上無草絕家資。或許有的地方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墳頭上肯定寸草不長。不過我想除了戈壁沙灘上,其他的地方,可能沒有墳頭不長草的吧。清明節的時候,墳頭上的草還不算太多。可每年十月初一的寒衣節,誰家的墳頭都是秋草茂密。但不管是清明節還是寒衣節,人們上墳掃墓,都會清理掉墳頭的草。並沒有人希望自家祖墳上有雜草。倒是很多人家,會在墳墓旁邊栽種上棵松柏,只要松柏長青就足夠了,不需要墳頭雜草叢生。

不過農村倒是有個規矩,就是活著的人,會在新墳上撒了麥子、玉米還有穀子等各種農作物的種子,這些種子撒上以後,如果正趕上下小雨,很快就會長出新苗,也就是農村人常說的小雨淋新墳,家中出貴人。也有人說雨淋新墳,騾馬成群。這個時候,的確是希望墳上長出新的禾苗。或許這句話是由此而來的吧。


靈子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是一句通過對墳的觀察而總結的帶有預見性警示性的土話俗語。現象發映本質,透過現象可知道本質,這是很有一些道理的。人重修墳拜祭,更重丁財,這話就是從古今關係中,曲線表達丁財關係的。

千里(年)古墳,無處話淒涼,文人騷客筆下常現描寫墳基的場境,也足以反映古人對墳的重視,也藉此表達人的願望,什麼追思,敬仰,感懷,悲傷等尋感情都有表現。古人重視修墳敬祭,從中體現今人對逝人的敬重,也從側面反映出今人的一些狀態。古今總是聯繫著的,墳就是紐帶。在一些人看來祖墳也關係著今人,關係著後代子孫的發展興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是有遺傳的,物質不滅,人有氣,有魂魄,祖先人身已逝,氣還在,魂魄還在,還會影響後人。墳是逝者先人住的,墳的好壞,足以反映今人發展的好壞。過去曾一年春夏秋冬四祭,一都春秋二祭,再不怎麼的,一年都一祭,都會在清明時節掃墓修墳隆重拜祭祖先的。

墳頭塌消說明什麼呢?人丁不旺子孫稀,無人來掃墓才會塌陷消失無人理,這一方是表示了對墳的不重視,不修復,一方也反映了少人丁,做人到,一方也在暗示人,不要不管不理古墳,應重視為要,這是關係後代發展大計的,不可忽略輕視。墳頭被踐踏,墳頭塌消不修,說明後代難出頭,被欺侮,人丁不旺等不好現象,證明子孫後代沒發展前途。

墳上無草絕家資。這話的理解,各人有不同,草不單指草,也指樹木,墳上,指墳所管範圍,墳所管範圍不長草,是有多種說法的,一指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不是好地方。一是指陰陽二氣有偏而導致無草,其結果是導致無財而窮,絕是窮盡沒有。人重丁財福貴壽,更求丁財兩旺,今丁財不旺,自是大有問題的,應重視,檢點,反省了。這是一句很有警醒人檢點自省,改過自新的一句俗言,很有理的。





樹德漢碩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意思就是如果一家人的祖墳出現凹陷的情況,子孫後代比較少,建了幾年的墳頭上不長草,子孫後代就比較窮。

這裡面有迷信的思想。不過現在的人逢節日都會去祖墳燒紙添墳,修整墳頭,有的還在墳墓種一棵柏樹,都是防止上述俗語出現的情況。





豫東南瓜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墳墓的墳頭塌陷了,那他家的子孫後代人丁稀少,墳墓上沒有雜草,這家就會很貧窮,沒有生財之路。在農村,祭拜祖先都是很隆重的,像清明節,很多人都回去掃墓了。一年也就一次,去掃墓了,肯定要把該整理的地方都整理好了。



墳墓都是在山上居多,所以也會有老鼠、螞蟻等等,特別是老鼠,把墳墓挖得都是洞呢。還有雨水的沖刷,墳墓也有所塌陷。像以前,去掃墓都是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但現在沒那麼多人了,我就發現我們村有這情況,回來掃墓的人不多,可見沒那麼重視了。如果這家人子孫多,去的人也會多點,那他們肯定會把墳墓給整理了,像有的人出去工作回來,家裡又少人,又沒人掃墓,也沒人管理,就會出現這種現象了。其實我覺得“墳頭塌消子孫稀”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也不全對,因為有的人是太遠了,在外面定居不回來了。像我一個堂妹的老公就是家裡,去了很遠的地方,家裡的墓沒人打理,但也人丁興旺。



說到“墳上無草絕家資”,農村的墳墓一般都會長草的,人們覺得墳墓長草是個好的象徵,寓意著子孫旺盛、家境也會變好。如果墳上沒長草,證明這個墓地不是好地方,家庭也窮。我外公的墳墓就是這樣,墳上不長草,但周圍都長,我也很奇怪。以前那裡是種地的,雜草也多,但自從我外公在那裡下葬後,就那墳墓光溜溜的,沒長草,也挺奇怪的。話說回來,我舅舅家的家境確實也不太好,也不知道和“墳上無草絕資家”說得上聯繫。

總之我覺得老人遺留下來的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也並非像俗語說的那種墳頭塌陷子孫稀少。我覺得不可一味的相信,總歸還是需要看自己的努力才能生財。就比如現在光棍多,就算墳地打理再好,也不會有人送個老婆給你吧。


壯鄉小美


壹 | 含義

“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說的什麼意思?通俗的說,就是過世人的墳墓如果常年沒有修正逐漸被風化磨平了,那這家子孫就會逐漸稀少。如果楓木上沒有青草、四周沒有樹木那麼這家後人就沒有財運。


貳 | 寓意

傳統的民間俗語,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有其先進性。我們當代人應該從科學且辯證的角度去看待歷史傳承下來的民間俗語。比如這句。在舊時,由於社會生產力低下,對於逝者來說,講究入土歸安,這也體現在子女對老人的孝道,為了祭奠逝者,為了警示後人,往往希望落墳後,對後人有所寄望。這也是唯心主義的觀點,類似的俗語還有“青龍環抱出英豪,白虎過堂人丁亡”。


叄 | 延伸

以前人們普遍講究封建迷信,用子孫稀和絕家資的話來警示後人能夠起到很好的傳幫帶作用。目的就是為了讓後人不要忘記先人的墳墓,經常加以修葺,以延續對先人的“後養”。其實,換句話來講,這也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一種孝道。雖然沒有科學內涵,也沒有現實和理論依據,但從孝道和警示後人的角度出發,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