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一隻蝙蝠如何引起一場席捲世界的傳染病?


武漢疫情發展至今,牽動了無數國人的心,每天早上刷新聞查看疫情進展,已經成為了大家必做的功課。

時至今日,確診病例已突破三萬,這樣的數字讓人倍感壓抑,但同時,它也使人們意識到,這種可通過口液、飛沫、接觸等多種方式傳播的病毒,所具備的殺傷力絲毫不低於任何一種化學武器。

其實,早在2011年,美國就曾拍過一部名為《傳染病》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種靠著空氣就能傳播的病毒,在短短几天內就席捲全球,最終導致2600萬人死去。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雖然影片的豆瓣評分並不高,但它給人類帶來的啟示卻是深遠的。


01


故事的開始, 一位名叫貝絲的女性從香港出差回到家中,突感身體不適,她以為這是坐飛機太久的結果。不料,兩天後她卻出現了痙攣、口吐白沫的症狀,隨即死在急診室,醫生給的答案是“死因不明”。

一夜之間,和貝絲相似病例相繼出現,患者感冒、高燒不退、渾身發冷、呼吸困難,接著是昏迷、腦出血,最後就是死亡。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更為恐怖的是,這種病的患者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出現,芝加哥、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等地都出現了相同的病例,一樣的症狀,一樣的結局,人們害怕的事情發生了,這不是一場普通流感,而是一場席捲全球的傳染病。

這種疾病,可通過飛沫、接觸等多種方式傳播,但醫學無法解釋病因,更無法治療這種病症,只能任由其擴散傳播,病毒的傳播速度很驚人,二傳四、四傳十六,隨後就是成百上千上億人。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雖然疾控中心,著手尋找傳染源來研究解決病毒的方法,但短期內並不能破解它的源頭,也沒有特效藥可以挽救那些傳染者。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隨著死亡數據的增加,人們陷入極度恐慌中,彷彿世界末日即將來臨,讓人憤恨的是,有人趁機散佈謠言,不斷給民眾帶來壞消息,培養病毒失敗、疫苗研製失敗等等,以此達到自己獲取暴利的目的。

更有甚者大發國難財,為了獲取民眾的信任,他們謊稱自己也被感染,最後被連翹保住了性命。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在生命遭受威脅時,人們喪失基本的判斷力和理智,瘋搶連翹,他們受騙的直接結果就是讓那些製造騙局的人賺得盆滿缽滿。

在特殊時期,總有人利用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今時今日,某些發國難財的人,天價口罩、天價白菜……

死亡、謠言,最終導致疫情失控,從隔離到封城,民眾的混亂、搶購一空的超市和藥店、物資短缺、打砸搶劫商店,治安一步一步陷入混亂。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整座城市,目光所及之處,要麼是被洗劫一空的超市,要麼是濃煙滾滾的藥店,真有種瀕臨滅亡的感覺。

疫情一直持續了四個多月,待疫苗研發出來時,全球已有兩千多萬人死亡,活著的人只能通過搖號才能領取疫苗,看似公平,實則背後卻盡是些虛偽的勾當。

有些人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優先獲得疫苗,而在資源分配不均時,善良的人也開始做惡事,他們搶劫疫苗,搶劫醫生家裡……

在生與死的搶跑道路上,最經不起考驗的就是人性。


02


有人說:災難是一面照妖鏡,是人是鬼,一照便知。

有為了獲取暴利而造謠的奸商,也有鞠躬盡瘁病逝在工作崗位上的“白衣天使”;有利用職權獲取私利的高層,也有想盡辦法救治他人的普通人。

一場全球性的災難,讓我們看到了病毒的可怕,也看到了人性最卑劣的一面。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在電影的最後幾分鐘,病毒的元兇才露出真面目,它就是“蝙蝠”。

蝙蝠原本生存在森林中,和人類過著毫不相關的生活,但人類為了經濟發展,用推土機剷平了一片樹林,蝙蝠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一鬨而散的蝙蝠跑到人間來流浪,它們將家安在了養豬場。蝙蝠吃剩的殘渣滴落在地上被豬吃掉,病毒開始在豬的體內生存和繁衍。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豬主要的價值,是滿足人類對肉的渴望和需求,他們最後的歸宿就是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供人類享用。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那頭受感染的豬被送到了著名餐廳,廚師成了第一個接觸病毒的人,而當廚師處理豬時,女主出現了,她邀請廚師合影,廚師忘了洗手,就匆忙出來與女主握手合影,病毒就通過手與手的接觸,傳染給了女主。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這個不到兩秒鐘的鏡頭,卻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勤洗手並不是一句宣傳語,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

女主成為病毒的攜帶者後,去了澳門賭場,鄰座的大叔和她聊天,素不相識的蘇克蘭女孩摸了她的手機,服務生碰了她用過的酒杯……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於是,他們都成了病毒的攜帶者,把病毒傳播到了世界各個角落,造成數以萬計的人相繼死去。

人類,看似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但在“微小”的病毒面前,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03


《傳染病》雖然是一部虛構出的災難片,但他卻為我們揭示了一個現實:看似是一場天災,實則是人禍。

人類、動物、植物都是地球上的生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平衡,絕不能因為過度尋求發展,去肆意的破壞,無論何時,我們對世間萬物都要應該抱有敬畏之心。

如果我們違背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大自然一定會以另一種更殘酷的方式“回報”我們,就像董卿說的那樣:“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無論是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是以往的任何一場災難,都和人類的一己私慾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災難發生後,我們除了要戰勝它,更要不斷地反思自己,只有從代價中吸取教訓,才不會讓悲劇重演。

同時,從影片中我們也看到,在災難面前真正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內心的恐懼和軟弱。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當病毒肆意傳播、當身邊的親人相繼離去,人們的心理防線徹底崩塌了,隨之而來的恐懼吞噬了人的理智,陷入恐慌的人們所做的一切,無疑加速了病毒的傳播,也加速了死亡的步伐。

所以,在大災難面前,我們要做的是不聽信謠言,更不應該給自己施加心理壓力,而是保持冷靜、堅強面對。

唯有如此,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04

現在,正是我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這部電影不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更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作為普通大眾,關注疫情是人之常情,但一定要不信謠、不傳謠,不給社會添亂,畢竟像電影中那樣的造謠者,大有人在。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除此外,影片中的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與當下病毒的傳播途徑非常相似,我們應該聽取專家地呼籲,出門戴口罩、手套,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

與此同時,一定要老實待在家裡,減少外出,不參加聚會, 就像張文宏所說:“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是戰士,解決疫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悶’和‘憋’,你在家裡悶著,病毒也會被你悶死。”

一隻蝙蝠致全球2600萬死亡:這部9年前的電影,每一幀都像是預言


前線人員在爭分奪秒地和疫情做鬥爭,我們對他們最大的支持,就是保護好自己不被傳染。


願每一次疫情過後,我們的收穫都遠遠大於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