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双面胶》中,胡丽娟的悲剧来源是什么?

芳芳姐li


我以为胡丽娟的悲剧来源是他的丈夫亚平在婚姻中的不作为!



作者给作品起的名字是双面胶,但亚平显然没有起到双面胶的作用,他在前期的时候爱丽娟,愿意为丽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加上两人之间没有婆婆的介入和金钱的危机,所以他们的生活看起来风平浪静,直到公婆的到来!

似乎公婆的到来是矛盾的切入口,实际上是亚平处理问题的方式导致了问题的激化!



一、家务活的矛盾中亚平不作为!

婆婆一来,原来还干活的亚平就成了甩手掌柜的,似乎是想给妈妈传达一个在家我是老爷们的信息,而他妈妈又有根深蒂固的老爷们啥都不干的思想,自然丽娟就成了众矢之的,结果是引起了婆婆对丽娟的误解和厌恶!如果这个时候的亚平能够保持母亲没来时对待丽娟的态度,并向他的母亲解释,或者劝说丽娟加入家务活中,或者自己仍然向以前一样帮妻子做家务,也许矛盾会没有那么快就激发出来!



二、孩子的问题上亚平不作为!

丽娟怀孕没过安全期,亚平却拉着丽娟求欢导致丽娟流产,让急着抱孙子的公婆懊恼不已,如果此时亚平能主动承认是自己的错误,或者即便不是自己的错误也帮妻子揽过这个错误,亚平的父母还能把一腔怒火都撒到丽娟身上吗?这个时候的亚平,虽然没有明着站在父母一边,但却藏起了自己,自私的一面暴露无遗!



三:金钱问题上亚平不作为!

亚平父亲生病,作为儿子亚平想要救父亲的心理我们都能理解,丽娟也能理解,但亚平的做法却很是欠妥!挽救父亲,需要大量的钱,亚平化自己的,化丽娟的钱都无可厚非,为人子女这是我们应尽的孝道,但要求丽娟父母出钱就没有道理了,更何况人家父母已经拿出了一部分钱,你不能要求丽娟父母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给你的父亲做手术啊,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但亚平不管,亚平的心里只想着父亲的病,也没有想去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只想着让丽娟父母拿钱,人家不拿钱就成了万恶不赦的坏人,这是什么逻辑?这个时候的亚平,已经完全和他妈妈站在了一个立场之上,彻底的忽视了丽娟的感受!



我想,即便到了今天,亚平的这种要求丽娟父母出钱给自己父亲看病的做法也是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的!

四:亚平在后期丽娟与婆婆有关孩子的分歧上不作为!

终于有了孩子,但孩子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婆媳争斗的工具,这个时候如果亚平能够有所作为,在母亲这里说妻子的好话,在妻子这里说母亲的不易,并且自己能够多做一些缓和婆媳关系的事情,也许生活还是能够勉强继续的(尽管随着亚平父亲的死,婆媳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情分可言),毕竟还有孩子,还有他在中间啊!可亚平还是什么都不做,母亲把母乳倒掉给孩子喂奶粉,丽娟愤怒他不管。教孩子说妈妈坏他也不在意,结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遗憾终生!



当然,丽娟的悲剧和她个人以及她的生长环境脱不开关系,但夫妻的结合都是从两个不同的家庭走到一起的,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同的夫妻啊,而且很多女性的性格也不是很温柔,但他们依然能够走过一生,我想其中丈夫的角色应该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看看《父母爱情》里的江德福,你就会明白,丈夫的作用有多大了!



所以,我以为,丽娟的悲剧根源是他的丈夫亚平的不作为!


潇湘误


这部剧简直是童年阴影啊!我怎么记得小时候跟现在看的剧本不一样呢?小时候看的是她被老公打的很厉害之类的,最后好像杀了她老公。

不管怎么样吧,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胡丽娟跟她老公在没有公婆在的时候,过的特别和谐自在。在公婆来了之后,他们的矛盾逐渐多了起来,最后以离婚收场。

这部剧里,首先是能不当户不对的矛盾,凤凰男跟白富美,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原生家庭也大大的不同。纵使亚平来到大城市,收到了高等院校的熏陶,但他骨子里还是在老家的那一套。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亚平的爸妈,从来都是男尊女卑,可能有人说他们老两口这样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过的也挺和谐。但这可不适合所有人。所以在潜意识里,亚平也这么看待自己的婚姻关系。只不过,是在父母来了之后,这一切才显现出来。

其次就是,女人永远也别以为男人会为了你背弃或伤害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在老婆和亲妈之间选择,男人不一定会选择你,当一定不会抛弃爸妈。

所以永远别试探你和他妈在他心中的分量,你会难过的。胡丽娟一部分的悲剧就是用在试探,时间久了,男人也受不了。

还有就是,三观的不同。胡丽娟跟她公婆的三观相差甚远,她每次几乎都摆在台面上讲出来,再让他老公作出反应。公婆也总以为她在嫌弃他们。

这里面最不作为的还是作为老公的亚平,他不能及时在父母和老婆之间周旋,纵使他们的矛盾日渐加深。人们都说婆媳关系都是看儿子的,儿子在当中没有做好,才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庄里宝妈日记


嘴挺硬心特软,频繁被刷新底线不及时止损,看似占尽先机,实则被胡亚平一家吃得死死的。

《双面胶》是作家六六在10年发布的小说,之后才被改编为电视剧,胡丽娟的原型是上海女孩吴丽君,她成绩优异一路直升保送,后毕业于华东师大。

一次,吴丽君在校门口碰到了小偷,一个男人帮忙追小偷,这个男人就是“李亚平”,自此两人相识,吴丽君一毕业,两人就结婚了。

婚宴是女方出的钱,婚礼上斗酒打架,婚后男方亲戚一波又一波的来,每个夜晚都是在吵架中度过,男方还有一个初中辍学的弟弟,婆婆便提出让吴丽君的父母出钱给她二儿子买房,之后吴丽君生下女儿,婆家嫌弃女儿没用,再一次争吵中男方把吴丽君打死,事后女方父母听闻噩耗父亲心肌梗塞,母亲至今都住在精神病院。

剧版改的较温和,既没有男方亲戚的打扰,也没有为小叔子买房一说,关键问题是胡丽娟还为男方生了个儿子,虽然婆媳矛盾不断,男方也存在些许问题,但结局是好的,婆婆去世,胡丽娟和男方重归于好。

胡丽娟和李亚平的婚姻生活,在婆婆没来之前是幸福的,至少在胡家人眼中李亚平还算踏实可靠。胡丽娟是个典型的上海小女人,她的妈妈在家就是什么都不会做,家务都有胡父一手包办,在胡丽娟结婚后,丽娟也同样方法对待李亚平,胡母说“这是调教”。

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公公婆婆前来“做客”,美其名曰看儿子,实则是监督媳妇,饭桌上一盘肉都先紧着家里的男人吃,一切都以男人为主,习惯了大男子主义的婆婆,对于胡丽娟这种指使男人做事的风格看不顺眼,在李亚平耳边不知道吹了多少次风。

李亚平是个“双面”男人,追求胡丽娟时百般讨好,能说的能做的,均以胡丽娟为首,面对赡养父母的问题时,李亚平婚前说“父母会跟着姐姐一起生活”婚后却说“我是家里的儿子,他们迟早跟着我”,胡丽娟嘴上说不跟婆婆同住,心理防线却一次次被李亚平突破,失去自我。

李母也是个“双面”人,婚前对丽娟万般喜爱,百般讨好,婚后处处挑剔千般刁难。

丽娟在餐桌上多吃块肉硬生生地吐出“我少吃一块,我儿子就能多吃一块”的奇葩言论,之后丽娟怀孕李母摒弃前嫌,对丽娟千恩万宠,但丽娟流产后提包就走,一天月子都没伺候过,这时候丽娟都没看出李家的人嘴脸。

还被李亚平哄着生下儿子,怀孕时李亚平姐姐冠平因面临下岗问题,而找到李亚平并他们借钱盘下工厂,李亚平只有两万,花言巧语向胡丽娟娘家借了13万,最终借出去的钱被打了水漂。

胡家夫妇来找李亚平一家理论,一场大战中胡母中风,李父去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李亚平离婚,李父葬礼冠平找丽娟理论,丽娟拿出欠债还钱的态度冠平理亏,最终李家人顾及丽娟肚子里孩子暂时妥协,等生下孩子后李母暗地里疏远丽娟,尤其月子期间看着丽娟无助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最终孩子说出“妈妈坏”的话丽娟爆发,李亚平和丽娟扭打在一起,最终以孩子从楼梯摔下结束了这场家庭矛盾。

胡丽娟一个一心想拥有爱情的人,最终败给了现实,或许她的心底是真的爱李亚平,一次次的妥协让李亚平得寸进尺,丧失了自己的底线,最终导致娘家家破人亡,可怜可悲。


影视控


电视剧《双面胶》中,胡丽鹃原本是一个出生上海小康家庭,在编辑部工作的小白领。如果不是非要嫁给从东北农村来沪打拼的李亚平,遭遇了一系列震惊三观的事情,可能人生会变得非常不同。

电视剧结局:亚平殴打丽鹃,婆婆拉住了亚平,丽娟的孩子从高处跌落,医院里婆婆拉着孙子的手去世,亚平最终和丽鹃同归于好。

小说结局:亚平殴打丽鹃,婆婆上前帮忙,丽鹃最终被打死。

故事原型:上海姑娘吴丽君贴房贴钱,还要料理丈夫一家老小及亲戚的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最后还是因为家庭不可调和的矛盾被丈夫打死,其父亲得知噩耗后不久便离世,母亲现在还在精神病院里。


现实远比电视剧要来的残酷,胡丽鹃的悲剧究竟从何而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原生家庭的差异

丽鹃是上海姑娘,家里虽然不算很富裕却也衣食无忧。亚平则是从东北农村考到上海来上学的,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拿着微薄的薪资,无房无车,却是家里人的骄傲,俗称“凤凰男”。

城市女与凤凰男的结合注定了这桩婚姻的坎坷,然而丽鹃见惯了上海胡同里的多事妈婆,一心想要嫁一个豪迈的东北男人。

丽鹃的母亲看不上亚平,认为他不能给女儿带来幸福,反而会拖累她。丽鹃为了自己的爱情,假装怀孕通过逼迫的手段最终得到了父母的同意,从而也埋下了祸根。



人常说,恋爱是两个的事,婚姻就是两个家庭的事了。当爱情变成了婚姻,就会不可避免的经历爱情和原生家庭的较量。

丽娟和亚平,一个来自上海的小市民家庭,一个来自东北农村的普通家庭,原生家庭的差异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还有风俗人情,饮食生活等各种文化冲突。

这种差异,当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时候是被掩盖的。而当某一方的家长开始介入他们的生活时,矛盾便犹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

丽鹃的公婆搬过来后,家里原本用来装菜的精致碗碟被他们自作主张的换成了不锈钢盆。

用婆婆的话说,:我们老家习惯了大口喝汤吃面,用这种盆,方便!

家里最有艺术气息的一副裸女画被公公看到了,他羞红了脸,大骂现在的年轻人不知羞耻。

于是,婆婆用日历将这副画遮了起来。

亚平疼老婆,下了班他会帮丽鹃刷碗,做一些其他的家务活。但在婆婆看来,男人就是天,女人让男人干家务,简直是反了天了!

传统观念很深的婆婆或许不明白,这里是上海,不是东北。这里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行走着的上海小男人,他们会做饭煮菜,会洗衣刷锅带孩子。在这里,男人做家务很正常。

婆婆男尊女卑的思想很严重,丽鹃的公公生病住院,亚平想夜里陪护,婆婆却心疼儿子白天要上班,叫他回去休息,让丽鹃来守夜,可是丽鹃白天也要上班。

知道丽鹃怀的是女儿,重男轻女的婆婆顿时不高兴了。丽鹃不慎流产,婆婆连月子都不愿意照顾。


这种文化差异上的冲突给这个小家庭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实有差异是正常的,毕竟隔了半个中国。但遗憾的是,没有人愿意冷静下来去化解这种差异。人性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将这种差异逐渐的上升到了人品问题。

所以说到底,门当户对太重要了,这其中不仅是指经济上,还有地理位置和风俗人情。入乡随俗是很难的,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份天南地北的爱情,慎重的考虑是首要的。

过度的倒贴,换来的不一定是感激。

亚平和丽鹃在上海买了套两居室的房子,首付12万,丽鹃家里出了10万,亚平家出了2万。按说,这套房子应该是丽鹃家出了大头,亚平的父母应该在这方面心存感激才对。

可是亚平父母的态度却让丽鹃心寒。

因为他家的2万时常会被亚平父母挂在嘴边炫耀,而丽鹃家的10万反倒成了陪衬。

丽鹃的公婆不仅搬了进来,而且还俨然一副房子主人的样子,丽鹃的父母过来做客倒成了客人。

不仅如此,亚平家的亲戚以为他们有能耐在上海买房,所以但凡有点事情都会堂而皇之的找上门来。

亚平家对于丽鹃家的索取,远不于此。

丽鹃为了亚平姐夫集资的事儿,去跟父母借了10万,那是他们老两口的老本了,最后这10万血本无归,丽鹃母亲气到中风瘫痪。


亚平的父亲得了肺癌,亚平道德绑架丽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救父亲,最后却一次次被无良医院骗去钱财,最后人财两空。

一边是一次次的索取,一边是一次次的付出。可是结果呢,索取的人不懂感恩,付出的人心力交瘁。

所以在婚姻里,自私一点的女人过得总不会太差。女人啊,千万别倒贴。贴习惯了,就成了理所应当。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习惯。

情愿找个娘娘腔,也不要愚孝无能的家暴男。

《双面胶》中的悲剧,其实源头就是这个愚孝的“双面胶”亚平。从一开始,他这个双面胶就是不合格的,他内心的天平始终都是倾斜向他的父母一方。

知道母亲做事过分,却一味叫媳妇忍让。遇事只会躲,内心里没有一杆秤,实在躲不过去了,就拿出大男子主义的态度要求媳妇退让。

丈母娘和母亲起了争执,他为了护母亲,竟然对丈母娘大打出手,情商为负数。


家暴了丈母娘不算,还要家暴老婆,把老婆按在沙发上拳打脚踢。

亚平,就像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不管丽鹃付出多少,他的心里始终都是他的父母亲人最重要。

感情里的事,亚平和丽鹃究竟谁错的多一点,已经无法评判了,因为乌烟瘴气的破事太多。但在道德上,亚平就是一个十足的愚孝渣男。

丽鹃第一次流产时,亚平的态度让人心寒,面对虚弱的妻子,他居然同意了母亲在这种关键时刻跑路的馊主意。可当病重的父亲想要一个孙子时,他又千方百计的让丽鹃怀孕。


对于父母的一切请求,亚平都觉得是合理的。因为他觉得他们不容易,可是丽鹃也不容易,为了爱他,差点葬送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丽鹃一开始看不惯上海男人娘娘腔的样子,所以渴望嫁给一个豪迈的大男人。可是好男人三个字怎么会写在脸上呢?外表杨刚,内心娘娘腔才是最致命的。

当然,我不是说丽鹃就一定是没有责任的。她娇生惯养,很多事情都考虑的太简单。但单就在这一段婚姻里,丽鹃是无辜的,她从一个俏丽活泼的姑娘硬生生被逼成了一个泼妇。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姑娘们一定要擦亮双眼!


瑾湉mm


我觉得在《双面胶》里的胡丽娟悲剧根源来自是两家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凡事讲究有因必有果,有句话不是说有其母必有其子/女,意思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一个人从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长大受着父母什么样的教育,会促成着一个人的性格、人品、行为习惯等。剧中的胡丽娟和 李亚平就是典型的例子。


胡丽娟的母亲是个嘴皮子得理不饶、聪明能干的女人,而她的父亲则是围着她母亲转听话的上海“小男人”。胡丽娟从小被富养着长大,遗传了她母亲的聪明能干,独立,嘴皮子不饶人的性格。既希望找个像她父亲那样父母不在身边的、死心塌地听话的男人,又还得具备高大长得帅气这些特点。她觉得李亚平符合了所有的要求。还在同事面前炫耀。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李亚平只是表面听话,实际上自私自利,大男子主义,自尊心强,又是个妈宝男,根本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听她的话。只要触及他的利益立马原形毕露。



李亚平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封建传统妇女,以丈夫儿子为天,无条件的宠爱李亚平,非常的勤俭节约,痛恨铺张浪费。对于节约这点甚至有点变态的倾向。父亲自然是个心安理得的享受母亲所做的一切、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我觉得他娶胡丽娟不仅是因为爱她更多的是为了想留在上海。胡丽娟漂亮,工作出色又能干,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女人,极度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同样的,他忽略他母亲和胡丽娟是两种性格相冲突的人。


我觉得就算是李亚平的父母没来上海,他和胡丽娟的婚姻也不会长久,刚结婚也许会有爱会有新鲜感,时间一长,他终究会受不了胡丽娟的性格,在外面找女人,被胡丽娟父母发现依然会离婚。胡丽娟的悲剧还是存在。他父母的到来只是来加速他们婚姻的破灭。


内在气质


最近又重温了《双面胶》这部剧,大概因为自己也进入婚姻面临了婆媳问题,所以对这部剧颇有感触。胡丽娟的悲剧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胡丽娟对婚姻生活的思考不够

胡丽娟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因机缘巧合认识了东北男人李亚平。尽管父母千拦万阻,还是没有阻止她与李亚平的结合。她当时给出的回应就是:上海男人娘娘腔,而李亚平又高又帅。所以她选择李亚平的首先看的外形。

然后他们结婚,在上海买房自家出了10万,而李亚平家只出了2万。更别说什么彩礼三金,公婆红包了。这些她都没在意,但是却在公婆那边无形的降低了自己的身价。这才导致后面两家发生矛盾时,婆婆骂胡丽娟高攀,将胡丽娟的妈妈气的当场中风。

当李亚平姐姐要集资,当李亚平爸爸要用钱,她不该一而再再而三的从娘家拿钱,助长了李亚平一家自私自利的气焰。

李亚平一家的自私无赖

如果单个而言,李亚平对胡丽娟尚可,做饭洗碗,不管束胡丽娟的吃穿用度。可是当爸爸妈妈一来,没有起好中间双面胶的作用,只管一味的顺从父母,劝解胡丽娟忍耐。爸爸妈妈很多陋习和陈旧观念,都没有及时的去纠正和制止,反而最后与父母为伍,一起刁难胡丽娟。

李亚平在爸爸得病以后,不顾现实问题,盲目的听从医生的话,既耽误了治疗时间,也浪费了大量金钱。还在胡丽娟气盛的时候第一次家暴。最后为了父亲的愿望,又在这个时候让胡丽娟怀孕,大家都处在一种压抑苦闷的环境中。

而李亚平的父母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整件悲剧的罪魁祸首。李亚平的爸爸妈妈不能很好的认清自己的角色。不明白上海那个家是属于李亚平和胡丽娟的小家。他们可以居住,却不能干预。可是李亚平的妈妈却并不是这么想的。

她以她那个地方那个年代的观念来干预胡丽娟他们的生活,认为胡丽娟就得少吃多做,认为胡丽娟就得对李亚平唯命是从~一方面在儿子面前吐槽儿媳妇这不好那不好,一方面又厚颜无耻的住着胡丽娟家买的房子,用着胡丽娟家的钱。

其实归根结底,他们的婚姻悲剧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影响,他们出生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对事情的认知观念都不同,即使他们的婚姻不是一个悲剧,也一定不会善终的。倘若胡丽娟当时听从父母的建议找一个上海男人,李亚平找一个同地方的东北女人,他们各自的婚姻生活,可能会很幸福。


小怪侃侃


在这个剧热播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只是后来看了书,才看的电视剧。然后震惊于它的真实,于是查阅了所有能查到的资料。最后,只能是一声叹息。

一个女孩子,没有自己的金钱底线,没有自己的情感底线,没有自己的婚姻底线,一切都是无底线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只能是无底线的受伤害。

首先,没有金钱底线。一旦需要钱了,不但掏空了自己小家的家底,而且掏空了父母的,甚至掏空了已婚哥哥家的,她从来不去想,掏空了所有人的家底,万一有了变故,该怎么办,该怎么抵御风险。

第二,没有情感底线。在她的家里,当婆婆以一种女主人的姿态操持整个家庭时,她不但没有握紧女主人该有的姿态,反而任由期忙碌,心安理得的以客人的态度生活。最多试试小性子,嘴上不饶人,其实受伤的还是自己。在明知道公公时日无多的情况下,让老公算计的怀孕了,明知道这个孩子的到来,并不是爱,而是一个副产品时,没有及时的制止,而是沉浸于暂时美好的假象中。一味地退让情感底线,也为后来的矛盾激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没有婚姻的底线。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当她的爱情里只剩下了猜忌,争吵,索取,她依旧没有放弃,总是幻想一切都能好起来。可是生活不是靠幻想。

真正的女主人已经不在了,她的爸爸不在了,妈妈进了精神病医院,而她最爱的老公却这样评价她:娶她就是让全家脱贫的。这句话寒的透心。

如果是胡丽娟能把握住婚姻的这三个点,我想她最后的结果,最差也就是离婚再嫁,妈妈家不会垮,哥哥家也不会垮,她还能有个退路。

所以,已婚的女人,底线真的很重要


正好路过


小时候比较喜欢的一部剧就是双面胶。当时呢,只觉得胡丽娟挺惨的,遇到了个恶婆婆,丈夫呢,软弱无能,连最起码的平衡作用都起不到。现在,我觉得胡丽娟的婚姻悲剧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她的丈夫 亚平是外地人,一个小地方的人在上海打拼,并且娶一个上海媳妇,定居上海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和他媳妇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是有一定的自卑成分在的。其次,因为自身的成长经历,他对于自己的父母是非常孝顺的,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在父母面前,过度孝顺,没有在乎妻子的感受,没有考虑妻子的想法 更无法平衡妻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还间接的加剧了他们直接的矛盾。

二:她婆婆 她婆婆是典型的传统女人,认为女人就是要伺候丈夫和孩子的,并且觉得自己的儿子要比媳妇重要的多,有重男轻女的成分在。觉得媳妇娶进门,就是服务自己儿子的,受不了媳妇爬到儿子的头上去。还有婆婆是自私的,只顾自己的儿子,寒了媳妇的心。亚平爸爸生病住院,让儿子儿媳轮流值夜。婆婆心疼工作了一天的儿子要替儿子值夜,到儿媳这,觉得是应该的,不管她也上了一天的班。还不让请看护,怕花钱。

三: 她父母。丽娟的爸爸妈妈眼高于顶,认为自己是上海人,就看不起他们的亲家,没有尊重,也没有一家人的概念。亚平的爸爸妈妈也不傻,也能感觉到,于是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儿媳妇有看法。一点一滴的,时间长了,就会爆发。

四:丽娟自己 丈夫是她自己选的。俗话说爱屋及乌,可她并没有很尽心尽力的去照顾她的公婆,反而有点嫌弃。她父母对亚平爸妈的态度,她也没有劝说和制止。

所以说,她婚姻的悲剧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并不是简单的生活习惯的差异。


絮忆飘渺


说说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本人认为女主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女主的性格太直,没有心机,不懂得农村人的套路。

1,在农村,婆婆挑儿媳妇的理太正常了,因为很多农村婆婆在年轻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婆婆这么对待过,她们只不过是在延续这种落后的文化。在农村,性格太直的儿媳妇,或者是性格太温顺的儿媳妇,绝对是婆婆欺负的对象,而过的幸福的儿媳妇,多半都是泼妇(这里是褒义词),要么直接跟对着婆婆干仗,要么去大街上哭爹骂娘让别人同情自己。这些儿媳妇,婆婆哪敢惹,甚至还得当大爷供着。女主是城里人,接触的是素质教育,绝对不会是泼妇,而素质高的儿媳妇,碰见一些农村婆婆,只能是被欺负。女主就是碰见了这样一位会哭会闹有心机的婆婆,而自己性格又直,这哪是人家的对手,几次回合,就被人抓住了弱点,然后就一直没法翻身了。

2,在农村,婆媳关系再不好,男人也是轻易不敢去惹自己的亲妈的,因为孝顺绑架着这些男人。女主不懂这个套路,天天在男人面前数落自己婆婆的不是,还让男人跟着自己一起怼婆婆,这只会让男人更为难,极端情况下男人就会跟婆婆一起欺负你了。聪明的做法,就是要学会委屈,学会演戏。剧中的婆婆一看就是很有心机,很会演戏,对付这种婆婆,只能比她更会演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男人不在家,就不让这种坏婆婆吃饭,饿着她,自己使劲吃,等男人快来的时候,把锅碗瓢盆全扔地上,然后自己趴在地上哭,说婆婆嫌自己的饭难吃,都给扔了,男人看到这场面,他会怎么想?多来几次,多换几次场景,男人越来越同情你,这种坏婆婆就老实了。女主性格太直,心机太少,根本不会演戏,每次都是婆婆把眼泪流在了儿子面前,你说儿子咋想?

3,农村人最在乎面子了,尤其这些岁数大的人,遇到这种坏婆婆,要学会把事闹大,要把家丑扬出去。剧中吵架都是在家里,上下左右邻居估计都不知道,还以为他们过的很幸福呢。女主是城里人,太要面子,处处想着家,越是这样,这婆婆越得寸进尺。反过来,每次吵架,都摔碗摔电视,把上下左右邻居都吸引过来,甚至拉着婆婆去小区院子里吵吵,让大家评评理。舆论的压力有时候真的好使,弄几次这婆婆估计都不好意思出门了。慢慢的,估计自己就回老家了。

总之,女主太有素质,性格太直,根本不是这种有心机,心眼还坏的婆婆的对手。这或许就是女主悲剧的根本原因。





情感是用来感悟的


我没看过这部电视剧,看的是小说,那时候小说还不叫《双面胶》,记得名字是《上海媳妇北婆婆》。

当时还年轻,看小说的时候还理解不了婆媳关系、爱人原生家庭对一个女人影响为什么会这么大,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那么相爱的人在短短几年里关系变得如此惨烈,也不明白亚平和丽娟两个看起来没多少性格缺点的人在一起后为什么格格不入。

其实,一切皆有因果。

1. 地域差异

正如小说原始名一样,地域差异引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不同。

东北人是粗犷豪放的代名词,但同样也有粗糙、不讲细节的缺点。

上海人基本代表南方细腻精细的性格但也有斤斤计较、小算计的缺点。

其实地域差异只是相处不融洽的借口,如果能入乡随俗、与时俱进一切都好解决。

比如婆婆看见儿子在做家务就不高兴,其实就是地域问题,因为老一辈的东北男人大男子主义严重的确不做家务。但是时代不同女人也在外工作,只要求女人做家务显然不公平。

2. 婆媳关系

虽然作为北方人看到这个婆婆行为觉得丢了北方人的脸,但这只是小说情节设置。现实生活中僵化的婆媳关系无处不在。

其实没有一个媳妇在刚刚结婚时不想对公婆好的,但婆婆的行为让媳妇渐渐失去改善婆媳关系的动力。

丽娟在公公婆婆刚来上海的时候也在努力寻找老人家的优点 想对他们好。

可是,公婆始终把丽娟当成外人 ,也始终压制丽娟以期符合他们的要求。

比如:煮红烧肉都要数着丽娟吃了几块;看到丽娟让亚平做家务心生不快;看到丽娟加班赶工作也不开心。

如果在一个家里总是以挑剔的眼光看人,不要以为偷偷摸摸地别人就会不知道,看破不说破只是给对方面子。

3.钱财不分

丽娟和亚平一大家子造成最后的结局也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原因。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买一套复试的大房子,父母出钱、岳父母帮衬,两人在以后的日子都想帮自家人争夺在小家的地位。

亚平和爸妈说今天说那两万块可以买地板,明天又说用两万块买家具家电。虽然当时他可能只是想哄父母开心 , 但是在没出过远门的父母那里一切都成真的。

所以,在他父母从老家来之后显然摆出这个家都是他们的样子。

丽娟父母出的是十万块的真金白银,当然更想拥有话语权,也降低了亚平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至于,后来的集资更是犯了理财大忌,行业不熟悉、资金不充足、风险评估不够,承担损失能力差。

4.最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

亚平方面:他是一个典型凤凰男,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全家的期望、期待通过姻亲达到家族脱贫。

他可能爱过丽娟,但更多时候看到的是他把丽娟当成跳板。

父母是唯一的,妻子是可以换的。

父母永远正确,妻子如果不符合父母要求那就是错的。

有一场戏,婆婆抱怨丽娟把工作带回家,脸色难看。本来就是一句话的事,亚平可以向妈妈解释是丽娟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的问题,但亚平什么都不说。这就导致婆婆对丽娟不满,认为丽娟是为了逃避家务。

亚平作为联系母亲与妻子之间的纽带及调和剂,完全不合格。

亚平阴险、恶毒、家暴,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骗丽娟怀孕的那场戏看得人脊背发凉,提前锻炼身体、算排卵期,连女性何时高潮都算计好,只为一朝得男满足父亲的遗愿。

小说的结尾写到亚平一拳一拳地打在丽娟的太阳穴上,丽娟一动不动,只有孩子哭喊着叫妈妈的声音。

这样的结局更符合人物及剧情的发展,现实中的 丽娟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