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康熙皇帝的育儿经

翻阅史书,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是独树一帜。

他有35子,20女,(其中写上宗谱的有24子11女),经过康熙皇帝严格的教育,科学的培养,时刻的检查督促,皇子们个个都很出色,有的政务能力特别突出,有的军事才干十分出色,有的儿子文武全才;众多儿子中,尤其以参与夺嫡的九个皇子特别出色。

那么他有什么样的育儿经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下面以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雍正)、十四阿哥胤禵等,重点介绍一下。

一、请名师,设学堂,亲授课,严督查

康熙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的教育,最重视的当然是太子的教育。为了培养太子胤礽,特意修了文华殿,以便作为太子日后出阁讲书处。为了更好的教育太子,康熙皇帝特意选择了大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做太子的老师。后来,又召请著名理学家汤斌为师。其他的辅导老师还有徐潮、高裔、达哈塔、尹泰等人。

上书房是满清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康熙时候的上书房,特意设在畅春园无逸斋,之所以选择无逸斋,就是为了告诉皇子们不要贪玩,要无逸,要勤奋学习, 不要贪图享乐。在无逸斋外,康熙还命人种上庄稼,来告诫太子和皇子们稼穑艰难,将来治理国家要爱惜民力、物力。

康熙皇帝规定:皇子们六岁,就要进入上书房读书。还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我们来看看康熙的皇子们一天的学习安排。

康熙皇帝的育儿经

上书房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据《康熙起居注》的记载, 寅正也就是是早上四点,阿哥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也可以算是晨读和背诵的时间。

卯时,就是五点到七点,负责教学的满汉老师也来到了上书房。然后就由老师们检查功课,主要是背书,如果背的一字不错,就接着背诵下一段。

辰时,也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各位皇子已经在教室里学习了三个小时了。也是康熙下朝的时间,康熙下朝后,往往先到无逸斋检查皇子们的学习情况,也就是让他们挨个背书,康熙往往是随意抽查一段,必须是一字不能错。

巳时,九点到十一点,是练习书法的时间,每个字写一百遍。

午时,十一点到一点,就到了吃饭时间,老师和皇子们分开吃饭,吃完后不能休息,继续背诵的背诵,写字的写字。

未时,就是一点到三点,是体育课。到一个院子里,练习射箭,练习武艺。

申时,就是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再次来到学堂,检查功课,还是挨个背书。

康熙皇帝的育儿经

康熙尽管国务繁忙,还是每天坚持到上书房检查皇子功课

\u0002

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康熙检查皇子们射箭,还自己做示范,往往是每发必中。然后,终于放学了。

大家看看,这就是康熙给儿子们规定的上学时间,从早上四点,到晚上十九点,一共十五个小时。不是一天如此,是天天如此,而且没有周六和周日。

大家看看康熙对儿子们是何等的严格,早上四点就晨读,那么三点多,皇子们就必须起床,然后一直学到十一点,要学习七个小时才能吃饭,饭后接着学习。然后去练习射箭和武艺,下午三点后,再次检查背诵。下午五点,检查射箭。

尽管康熙治理亿万人口的中国,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依然一天三次来到学堂,两次检查背诵,一次检查射箭。真正做到了严格督促,严格检查,让皇子们不得不努力的学文学武。康熙曾经说过,一天有两件事必须办,一件事是给孝庄太皇太后问安,一件是检查太子学业。太子六岁前,是康熙皇帝亲自教导读书的,讲授完毕,就要求太子背诵。

康熙皇帝对背诵和写字的数量有严格的要求,写字要求一个字写一百遍。文章,要求先朗读120遍,然后再背诵120遍。背到滚瓜烂熟,再进行下一段。不能贪多,更不能求快。

由于康熙对皇子们严格要求,日日督促,名师传授,皇子们的课业成绩,包括骑射功夫都很好,拿皇太子胤礽来说,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听闻前线大军已经收复了云南,就召集群臣宣读捷报,康熙自己念的汉文,然后由八岁的胤礽念满文捷报,声音朗朗,令人叹服。

由于注重书法训练,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等皇子的书法都很出色,曾多次被大臣们称道。康熙在出外巡视的时候,也不忘布置作业,安排皇子们每天写多少字,回来要检查的。

正因为康熙皇帝请名师,设学堂,亲教授,勤检查,所以所有皇子的文化底子都很厚,为将来参政治理国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重骑射,不忘本

满清在入关之前,一直是渔猎为生,所以他们的骑射功夫是打天下和治理天下的基础。清初的几位皇帝,对骑射功夫极为重视。

康熙一天中有两个小时让皇子们练习射箭,练习武艺,下午五点到七点,还要检查皇子们的射箭水平,非常重视。不仅让皇子们在射靶场上练习,还每年带领皇子们去打猎。康熙本人也精于骑射,他晚年自己说:一生射死老虎135只,熊20只,豹25只,其他野兽不计其数,曾经一天之内射兔318只。

康熙皇帝的育儿经

康熙皇帝特别注重骑射和武艺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各位皇子个个精于骑射,拿皇太子胤礽来说,马上可以左右开弓。五岁时,随康熙到景山射猎,连发五箭,每箭必中,射中一头鹿,四只野兔,令人惊异。

又比如十三阿哥胤祥,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有一次出外狩猎,突然从林中冲出一只老虎,胤祥毫不畏惧,手持利刃杀死了老虎。

康熙皇帝教子有方,不忘本分,不仅重视皇子们的学业,还重视孩子们的骑射功夫。

三、委政务,学治国

康熙皇帝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帝王,他不想把皇子们培养成书呆子,太子年纪稍大一点,康熙皇帝就开始讲授治国的道理,"告以祖宗典型,守成当若何,用兵当若何;又教之以经史,凡往古成败、人心向背,事事精详指示"。

太子成年后,康熙皇帝在外出时,往往都带着太子,访查民间疾苦,了解当地风俗,为将来治理国家做准备。康熙在亲征葛尔丹的时候,留太子坐镇京城,代理朝政,把国家大事都委托给太子处理。太子也不负众望,处理国务政务非常妥当,康熙皇帝非常满意,"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

康熙皇帝不仅注重对太子的培养,还把成年的皇子们,派到各部去主管事务,比如大阿哥胤禔,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锻炼了才干,增长了见识。其中尤以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的治国能力最为突出。康熙不仅希望能培养出合格的皇位继承人,还希望把其他的儿子都培养为贤王,替未来的大清皇帝分忧解难。

康熙皇帝培养出来的儿子,最优秀的有九个,他们任何一个人,如果出现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算是很优秀的皇位继承人,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守成之主。康熙的育儿经是顶呱呱的。

康熙皇帝的育儿经

康熙皇帝的儿子们都很优秀

\u0001

四、随征战,平叛乱

康熙皇帝不仅重视培养皇子们的政务能力,也特别注重军事素养和实战能力的培养。康熙皇帝每有征战,就带上一些年长一些的皇子随军参战,让他们从小就培养打仗的本领。特别是长子胤禔,多次参加战争。

在长期的锻炼中,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的军事才能最为突出。康熙五十七年,准格尔的策妄阿拉布坦进攻西藏,康熙任命胤禵做大将军王,带兵出征。康熙五十八年,胤禵顺利的平定了叛乱,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突出贡献。

康熙皇帝的育儿经

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将军,平定叛乱

\u0004\u0001

总而言之,康熙皇帝以其独特的育儿经,教育诸多皇子,非常成功。皇子们个个成才,有的政务娴熟,有的军事才能高,有的文武全才,为管理和保卫国家做好了人才上的准备。康熙皇帝的育儿经,给我们现代的教育也有很好的启示。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们学好文化知识,还要注意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毕竟,强健的身体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而且我们还要让孩子们不仅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