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战争结束后,慈禧怎么对待这些督抚的?

别酒流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需要先将东南互保的主要内容重复一些,虽显赘余,各位看官们将就着看。

慈禧主政末期,大清王朝风雨飘摇,于外,列强们不再容许慈禧把持朝政,于内,国内高官对慈禧统治下的晚清政府多有不满。


东南互保之前,列强们有了将慈禧拉下去的心思,然慈禧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之中。 慈禧利用职务之便,立端亲王载漪之一为准皇储,并命端亲王统筹义和团,发动一场人为的挑衅西方列强的战事。

不得不说,慈禧的这一举动确有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慈禧直接对十三国宣战,看似慈禧不卑不亢,不畏豪强,事实上慈禧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在将中国往火坑里推。

八国联军侵华之前,东南各省总督秘密组团,共同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八国联军侵略华夏的战事。 参与了东南互保的总督分别有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的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的袁世凯,浙江的刘树棠,安徽王之春等地方豪强。


经过了共同的商议,这些中国土地上的一方霸主纷纷同意了与列强签署条约,表明不参与列强与慈禧之间的战争。

东南互保的约定并未瞒过慈禧,慈禧用了典型的棒槌萝卜一起用的方法,希望获得东南各省的支持,可惜最终都无人理会。

她先是大批东南互保,后又赞赏了东南互保确实为明智之举。

有人说东南互保弊大于利,有人说东南互保利大于弊。

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也承认了东南各省总督对保卫了各省繁华而做出的贡献。 参与了东南互保的省份,无一不是对慈禧有所偏见之人,在这些人看来,慈禧政府垮台只是迟早的问题,就算慈禧政府勉强活了下来,最终也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东南互保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慈禧举“全国”之力与列强战斗,先后被攻破了天津,北京,慈禧一路西逃。 而不参与慈禧与列强战事的东南各省,并未因为战事受到太大影响,东南沿海繁华依旧。

彼时的晚清西太后已日薄西山,再也没了曾经指点江山的风光,对东南各省不参战的行为,慈禧先是大肆问责,之后又赞赏他们为保全东南沿海城市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

慈禧虽然怒,但也让步了。 东南互保,奠定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基础,地方不再听从中央,而是各自为战。慈禧虽说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捏着鼻子咽下这口气,即使她不甘心也没办法,失了民心,若是再失掉地方的支持,慈禧就真的百无一用了。


参与了东南互保的各大总督,不仅没有在八国联军侵华过后受到责备,反而是一个个加官进爵,受到了慈禧的认可。 慈禧给他们的这些名头,若是细究起来,只能算是徒有虚名的爵位官职。

曾经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晚清西太后,最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却是屈服了。

东南互保,说不清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东南互保保全了东南各省不假,但却助长了列强们侵略中华的嚣张气焰。

仅于笔者看来,东南互保还是利大于弊的,晚清战败是情理之中,而东南各省能够远离战乱,给了百姓安定的生活,也算是预料之外的惊喜了。


魏青衣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慈禧回到北京并没有对那些实施东南互保拒不入京勤王南方督抚们如何,不但没有惩罚他们有些人反而还升了官。在战争之前南方的封疆大吏为了使得自己的地盘免遭战火,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和洋人谈判,宣布东南地区保持中立不参加战争。而慈禧给他们的懿旨却是:“各督抚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如有疏失,惟各督抚是问。”但是对于慈禧如此严厉的命令他们依旧是无动于衷。

当时参加东南互保的主要有七个人,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两江总督刘坤一,铁路大臣盛宣怀等,对于慈禧要求他们筹兵筹饷对抗八国联军这样的要求他们都认为是不现实的,根本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而且这些人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慈禧和光绪不幸被杀,他们就准备在东南拥立李鸿章做总统,实施政变,只是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一计划才被取消。

战争结束之后李鸿章不但没有责怪李鸿章反而为他官复原职承担起和八国联军的战后议和,在旷日持久的唇枪舌战中李鸿章背负巨大的压力下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一病不起在慈禧还没有回到北京时就去世了。张之洞在战后积极游说力图保住慈禧的生命,慈溪回到北京之后不但没有惩罚他抗旨不尊反而为他升了官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1908年加封太子太保衔,第二年病逝。

袁世凯是当时晚清最具军事实力的人物,他训练的小站新军是当时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可以看成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对于这样一号人物慈禧自然不敢降罪,李鸿章去世以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空缺了下来,后来慈禧就认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受到慈禧的重用,慈禧死后逼迫清廷退位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奎俊,盛宣怀,刘坤一等人一切如常,并先后得到提升,慈禧也没有对他们兴师问罪,只有许应骙被开缺回籍。对于这些人按照慈禧早期的做法一定会把他们屠戮殆尽,但是八国联军之后慈禧唯一倚重的京城禁卫军损失殆尽,回到北京之后她能依靠的只有江南督抚,如果慈禧在这件事上处置不当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慈禧,那么清王朝的日子也算是走到头了。


微风书房


八国联军侵华的期间,慈禧向全国下诏,对十一国开战。随后有九位督抚级别的官员拒不奉诏,参与了东南互保事件。事后慈禧对这九个人的任免结果如下:

李鸿章:被慈禧寄予厚望,由两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担任与八国联军谈判的全权代表。签署《辛丑条约》后不久,因胃血管破裂,于1901年病死在北京。

刘坤一:被委以重任,因东南互保有功,加封为太子太保,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902年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

许应骙:起初被委以重任,继续担任闽浙总督一职。但很快就遭到御史的弹劾,说他在任期间碌碌无为,搞得福建积弊甚深。慈禧让张之洞查复,张之洞调查后,认为御史是在胡说八道,主张不对其进行惩治。但清廷仍然死揪着不放,罢免了许的职务,将其开缺回原籍。最后许应骙于1903年病死在了老家广州番禺。

德寿:唯一参加东南互保的满族官员,时任广东巡抚。李鸿章奉诏北调直隶后,他代理两广总督,病逝于1903年。

王之春:时任安徽巡抚,事后被平调,担任广西巡抚。在广西期间因为卖国,将广西的出路权和矿权低价转让给法国,引起诸多国人的愤恨,掀起了倒王运动。清政府被迫将王之春革职。1906年,王之春在老家衡州府病逝。死后朝廷追授其为光禄大夫和建威将军。(均为正一品)。

张之洞: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张之洞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袁世凯: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袁世凯官至军机大臣兼任外务部尚书。

盛宣怀:因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少保衔。慈禧临终前,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刘树棠:时任浙江巡抚(署理),其后事迹不详。

综上所述,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后,当年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大员,慈禧基本上都没有对他们进行惩治。不过,慈禧没有惩治,不是她不想惩治,而是她不能惩治。具体原因有四点:

第一、慈禧手上无兵可用

戊戌变法被镇压后,清政府组建了一支武卫亲军,一共分为五部。这五支部队的领导人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其中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战死在天津前线,其部被宋庆收编;甘军董福祥部因为得罪了洋人,被联军列为黑名单,强制要求将甘军解散。

而北洋新军的统帅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之一,毅军的扛把子宋庆跟袁世凯又穿一条裤子。慈禧拿他也是没办法。(毅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多军官都是拜把子兄弟)

如此一来,慈禧辛辛苦苦组建的武卫军,就这么“全军覆没”了。

并且这还没完。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沙俄以十九万大军突袭中国东北,将清军驻守在东北老家的九万主力军队全歼。这一事件称为沙俄入侵东北之战,也叫“庚子俄难”。

因此,清政府与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时,慈禧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她可以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号令东南督抚,但要是敢治东南督抚的罪责,她已经没资本了。



第二、东南互保在名义上无罪

慈禧向八国宣战后,李鸿章不想奉诏。但又不能明说,于是他想出一个绝佳的借口:朝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的“矫诏”,是奸臣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此借口一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立即响应。

过了两个月,八国联军杀入北京,逼得慈禧不得不逃往陕西,并请东南互保的牵头人李鸿章北上替自己擦屁股。

这实际上,就等于是慈禧承认朝廷错了,自己下的是“乱命”,东南互保是对的。(否则干嘛要请李鸿章呢?)

因此,倘若慈禧事后还去追究东南互保的各位督抚的“抗命”,那仿佛是说当初自己对外宣战还是对的。这对于当时已经沦为洋人的走狗的慈禧而言,这不是打脸么?洋人也不会放过她。

事后,慈禧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这实际上,就是清政府给东南互保定了性。

不过,李鸿章就倒霉了。他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还要替慈禧背锅。



第三、互保十省的盘根错节,势力太大

互保十省督抚,基本上穿一条裤子:两广总督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湘军江忠源的旧将;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湘军和淮军的关系都很好;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胡林翼的军需官,盛宣怀自己与李鸿章关系不是一般的好;山东巡抚袁世凯是淮军吴长庆的旧部;闽浙总督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江忠源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牵连,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慈禧动一个,怕是互保十省分分钟要造反。

事实上,东南互保十省当时也确实有联合造反的想法。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提出让李鸿章当大总统。即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而李鸿章幕僚刘学询也写信给孙中山,希望其回国帮忙。(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这种分分钟要散的节奏,慈禧心知肚明。所以她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先稳住再说。

事后,除了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安徽巡抚王之春被免职外,其余都没有被罢官。而许应骙和王之春被罢官,也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参与东南互保一事。

▼夭折的“两广共和国”▼


第四,还有利用价值

辛丑之后,清廷已经风雨飘渺,不得不同意改革(清末新政)。而恰好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都偏向于改革,是推动慈禧改革的中坚力量,需要加以拉拢。

李鸿章就不用说了;张之洞、刘坤一于辛丑之后上了《江楚三折》,请求改革;袁世凯编练过新军,是改革派;盛宣怀办过铁路邮政,也是有改革经验之人。

反倒是朝廷里面怂恿利用义和团、怂恿对外宣战的几位,如载漪、刚毅等人,都是极端保守派,完全不懂改革。

因此清廷要搞“新政”,就不得不继续倚重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否则,慈禧连帮她推行改革的人都没有。

类似于岑春煊那种既忠于清廷(主动带兵勤王救驾),同又偏向改革的人,当时压根就没几个。慈禧能用的人,只有东南互保的那几个老油条。


不过,慈禧在事后没有作为,不代表她不想有所作为。

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三人病死后。慈禧在1904年以江南制造总局迁移为契机,委派铁杆心腹铁良南下,完成了“划一营制”与筹措军饷的任务,打破了东南督抚对东南地区财权和军权的垄断。互保局面至此瓦解。

其实这也说明在慈禧的心里,她对东南互保还是很忌惮的。并非不想报复,只是报复的时机没到。


Mer86


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并不失为当时最佳的策略。慈禧如何对待这些督抚,也说明了她的脑子还不完全糊涂,对于此事至少看的比较清楚。


慈禧对于东南互保不但没有进行批判,反而进行了承认。慈禧在“西逃”途中发布:“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次年,清廷再次正式发布上谕:“当京师扰乱之时,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时开衅。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后来朝廷还把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和盛宣怀都赏加太子太保衔,刘坤一死后更是被追封一等男爵。李鸿章病逝后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其他巡抚也都没有受到处罚,丝毫没有受到这件事的影响。


探究慈禧为什么是如此态度,就要从义和团开始谈起

在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传教士由于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可以不受清朝的管辖,所以很多传教士在华通过传教包庇教民、无视法律甚至介入清朝的政治中,帮助本国政府侵害清朝主权。民教纠纷越来越多,开始出现暴力事件,由此引发了义和团运动。但是义和团是一种自发的对教会势力的反抗,所以从一开始就缺少统一的领导,被慈禧所利用的命运也就此注定。




列强对南方长江流域的觊觎,促使了“南方互保”

虽然列强们一起进兵北京,但是在利益面前,关系永远是错综复杂的。当时英国是在南方长江流域利益最大的列强,其他列强虎视眈眈的想要分一杯羹。而英国也想进一步实际控制住长江流域。这就引发了两者的矛盾,如果英国敢进兵长江流域,法国等列强同样会将清朝作为战场,瓜分清王朝。所以英国既要保证长江流域不被义和团运动所破坏,又不能用兵进驻防守,这就给了南方督抚斡旋的可能,由此促使“南方互保”。

南方督抚们为什么要“南方互保”

参与“南方互保”的有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和江苏巡抚鹿传霖等封疆大员。我们首先要肯定“南方互保”的正确性,在列强们虎视眈眈,国家因此战祸将起的紧要关头,南方以刘坤一、张之洞为首组织的“南方互保”,起到了稳定清朝局势的重要作用。但是维系国家危难是一方面,与自身利益也有关系。比如刘坤一四次担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则在两江、湖广轮流担任总督,可以说南方就是他们的大本营,如果大本营没了,他们的改革成果和功名利禄都将烟消云散。



不管怎么说,在清廷与敌国开战的时候,地方大员竟然与敌国和谈,保持和平状态,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不过,“南方互保”虽然阻止了清朝的分裂,但是却也促使了清廷权威的瓦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伤。至于慈禧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已经很难再判定,她对义和团的态度一直非常暧昧,既暗中支持义和团进攻各国使馆,又不为其提供军事援助,而后来“南方互保”发生后,慈禧又丝毫没有问责的意思,反而在之后对这些巡抚加官进爵,不得不说其中水很深呐。


邯郸醉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同年6月,清王朝向外国列强宣战。然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等汉人地方督抚,经过商议一致拒绝承认其有效性,坚持认为它是一未经皇室适当授权的非法召令。

为避免义和团内乱引发外国军队进攻东南富庶省份影响当地经济利益,南方督抚们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们达成一项非正式的协定: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他们不仅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会镇压义和团民;外国列强则承诺不会派军队进攻他们的辖区。这便是近代史著名的“东南互保”。应该说,“东南互保”属于抗旨行为,藐视了朝廷特别是慈禧太后的权威,有可能会被秋后算账。那么,《辛丑条约》签订后,回到北京权力中枢的慈禧太后是有没有对上述督抚秋后算账呢?从实际情况看,慈禧太后也深知形势比人强,并没有严肃处理上述督抚大员,相反还对他们的互保举动加以赞誉。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全面对列强宣战无疑会彻底损害帝国的经济根基,并非明智之举。张之洞、刘坤一曾会衔电奏慈禧,历陈苦衷,有理有据,使朝廷接受他们的所作所为,明确表示不赞同朝廷向各国宣战和招募义和团民的政策,并劝朝廷改变政策,并得出为全国计、为朝廷计应实行“东南互保”的结论:“就目前计,北事己决裂至此,东南各省若再遭蹂躏,无一片干净土,饷源立绝,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矣。惟有稳住各国,或可保存疆土”。此言将形势说得相当透彻,因此,慈禧在“宣战”后给他们的上谕中对他们的违旨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在给他们的上谕中称赞他们的“互保”是“老成谋国之道”,并且朝廷“与该督等意见正复相同”。

二是南方省份地方督抚实力强大,慈禧太后不敢对其进行惩处。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凭借兴办团练帮助朝廷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人官僚集团迅速崛起,至“义和团运动”爆发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的督抚都由汉人出任。而表面上看,“东南互保”是由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牵头,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汉人官僚集团的意志。如果慈禧太后以抗旨为由,对带头督抚严加惩处,将会引发帝国高层政治架构的全面震荡,清廷大厦或有倾覆的可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慈禧太后虽有不满,但维系清廷统治,还要有赖于汉人督抚的支持,因此不但不能惩处,还要继续加以重用。

事实上,李鸿章和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在这之后都继续得到重用,张之洞还在慈禧太后去世后成为顾命大臣之一。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1909年张之洞病故,清廷在褒奖上谕中还不忘提此一笔:“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


沧海拾遗录


在晚清时期发生过一次历史上少有的“集体抗旨”事件,那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气急败坏的慈禧听闻洋人要杀入北京将她赶下台,于是下了一个对十一国宣战的诏书(如今网上喜欢说是向全世界宣战)。而此时在东南担任督抚的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联合东南地区的各地督抚一同发起“东南互保”,声称慈禧下的诏书是“乱命”拒不执行。由此八国联军与义和团的战争主要被控制在河北、天津和北京一带,没有蔓延至全国(或者说没有蔓延至南方各省)。

抗旨换来加官进爵

“东南互保”时期,东南各省的总督和巡抚们联合抗旨。这在其他王朝时期可以说是无论如何也要被追究的重罪。结果羸弱的清政府不仅不能将这些“抗旨”的督抚们问罪,反而在事后对这些督抚们加官进爵。

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狼狈逃往西安的路上,慈禧就已经开始抛弃义和团和守旧派的大臣,开始向东南的督抚们示好。到了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和光绪返回北京后,更是开始对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们进行了大肆封赏。似乎这些督抚们不是大逆不道的“抗旨”,倒像是他们集体奉诏勤王救驾一般。

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们的结局

参与东南互保的基本都是湘淮两系的汉族官僚。其中的主要代表是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盛宣怀等4人,参与其中的还有袁世凯、许应骙等5人。而端方、奎俊等人虽没有参与,但是也支持东南互保。

  • 在主要代表中,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分别担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李鸿章被委以全权与联军议和谈判,并在签订《辛丑条约》不久之后病逝,清政府追封他一等侯爵。而刘坤一和张之洞则留任原职,1902年,刘坤一病死在任上。张之洞则成为此后清政府内部权势最显赫的封疆大吏,直到慈禧病死前入京,在清朝灭亡前夕病逝在体仁阁大学士的任上。而在东南互保中四处联络督抚的邮政大臣盛宣怀在事件平息后,也一路高升,被赏太子少保衔,并官至邮传部大臣。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因为盛宣怀镇压“保路运动”的政策被清政府革职。

  • 在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们中,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因为年轻且富有才干。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武卫军的最后力量,使他很快成为晚清最具权势的大臣,最终在辛亥革命中逼迫清帝退位。而担任广东巡抚的德寿则是参与东南互保的唯一一位满族官员,他在李鸿章北上谈判议和时代理两广总督,后来在1902年病逝在漕运总督的任上。担任闽浙总督许应骙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在1902年因为御史弹劾执政福建浙江的弊政被开缺回籍,第二年病死在家中。而时任安徽巡抚的王之春在后来调任广西巡抚,在1903年,因为预借法军镇压起义从而激起民愤被解职。而最惨的是担任浙江巡抚的刘树棠,他在东南互保时犹豫不决,导致浙江的民团与洋人的冲突激化,最终被清政府抛弃,反而因为保护洋人不力被革职。他也是唯一一个参与了东南互保而被问罪的地方督抚。

  • 而端方和奎俊当时分别是代理陕西巡抚和四川总督。两人虽然没有参与东南互保,但也是公开支持的。在后来两人都继续平步青云,奎俊从地方督抚转任中央大员,先后担任刑部、吏部尚书,后来还担任内务府大臣。在清帝退位后,被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解职。而端方则先后在湖广、闽浙、两江和直隶等地任职,在武昌起义前夕,受命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最终被哗变的新军所杀。

综上,参与和支持东南互保的督抚们除了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浙江巡抚刘树棠基本都没有受到追究。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有几个也被解职,但大都与东南互保没有直接关系。

公然抗旨为何清政府无力追究

东南互保中,这些地方督抚公然抗旨,这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是非常罕见的。至少在清王朝的历史上是独有的。而作为清朝政府的实际掌权人慈禧为何无力追究,反而要公开承认东南互保的合法性呢?

  • 参与的地方督抚实力太强:在这次东南互保中,参与的地方督抚有八个,明确表态支持的也有2个。而这些督抚管辖的地盘则包括东南半壁江山,这些地区是清政府的重要赋税来源,失去而来这半壁江山,清政府的财政将立即崩盘。而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都是最著名的洋务大臣,他们在地方的实力是无可质疑的。这些督抚盘根错节,慈禧根本不可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 清政府的实力太弱:在东南互保时期,慈禧领导的清政府除了大义名分,估计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任何方面都无法和这些地方督抚抗衡。首先在经济上刚才已经提到,这些督抚控制的地盘是清王朝最富庶的地区。其次在政治上,在镇压完太平天国之后,地方督抚尤其是东南地区的督抚基本上就是汉族官僚把持,尤其是湘系和淮系两大势力在东南各地盘根错节,甚至在中央因为李鸿章等人的缘故,汉族官僚的地位也大大提升。最后在军事上就更加明显,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清政府的国防军就基本被从东南走出的湘军和淮军取代,这些军队就是李鸿章、刘坤一等人带出来的,清政府还真不一定能完全控制这些军队。虽然甲午战争的失败,淮军系统遭受重挫,而清政府也建立起了一支直属的常备军——武卫军,但是八国联军入侵一役,武卫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因为被他带到了山东参与了东南互保成为仅存的一支。而慈禧倒头来发现她从西安返回北京都需要参与东南互保的袁世凯保护。

综上所述,在东南互保时期,清政府充分暴露了它的羸弱,与“坐拥东南”的地方督抚们相比,慈禧根本没有办法追究他们,所以她不得不公开承认东南互保的合法性,避免这些东南督抚们脱离清政府独立。

围炉品茗人


在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下,这种行为无疑是要被砍头的,张之洞、李鸿章等东南督抚之所以敢这么做,笔者以为:

第一:南方督抚们常和洋人接触,知道洋人实力,同时也非常不看好义和团的,一群被洗脑“刀枪不入”的人拿什么去跟列强作战?赤手空拳?慈禧押宝在这群愚昧的义和团身上无疑是非常不靠谱的。

第二:不看好清廷,当初清朝尚有一战之力的时候没有去宣战,现在已经摇摇欲坠的国力拿什么去跟列强硬抗?还是一次扛这么多国家?清廷如果侥幸成功了,张之洞等人有无数的办法去逃脱罪责,但是清廷胜利基本不可能的。张之洞知道慈禧的性格,向来朝令夕改,向列强宣战必有隐情,而且绝不会长久,只要清廷遇到挫折,清廷妥协势力必定抬头,到时主战派里面说不定会是谁会被拉出来做替罪羊。

第三:不看好朝廷大员,如果清廷失败之后向列强妥协,能够同列强议和的绝不可能是如今掌权的朝廷大员,而必须由他们出面列强才会认可,有列强的支持,清廷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当然,如果清廷彻底垮台,他们手握军权和大片土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果然不久,清廷大败,八国联军肆虐北方,慈禧狼狈逃出北京,清廷迅速改变态度向列强求和,承认南方督抚们搞《东南互保》和违抗朝令是“老成某国之举”......,并命他们参与同列强进行的议和谈判。而那些支持同列强宣战的义和团和王公大臣们,在列强的压力下,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充军,成了清廷的替罪羊。

违抗朝令,一般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可张之洞等南方督抚却违抗朝令反得自保,他们算准了慈禧会败,也算准了有洋人撑腰,慈禧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相反还要重用他们,可谓是处事圆滑,应变有术。


秦血汉骨


慈禧头脑一热,突然发了一个诏书,说要向十一个洋人国家宣战,虽然她一直在给洋人抛媚眼,讨好洋人,可是她心底确实也对洋人有恨意。

这11国是英、法、美、德、俄、日、意、奥、西、比、荷,可谓是当时实际上最为发达强盛的国家了。

可是,慈禧为什么明明害怕洋人,却又一定要向11个强势的洋国家宣战呢?

慈禧之所以会向11国宣战,说白了是为了自保,是为了保住自己手里的权力不会受到任何的威胁。

慈禧能够坐稳位置,把持清朝的权柄几十年,除了她自己确有几分手腕之外,实际上还离不开洋人对她的支持,她也因此被视为洋人的在华利益代理人。但是,后来洋人却几次三番流露出要扶植光绪皇帝取代慈禧的代理人身份的想法,这引起了慈禧的警惕和恐慌。

所以,慈禧在戊戌政变中一度想要废了光绪皇帝,断了洋人扶植光绪的念头,可惜为洋人所阻,最后只能软禁光绪。

她虽然软禁了光绪,可是洋人却没有放弃过扶植光绪的想法,光绪的存在对她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

拳民的出现让慈禧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能够借助拳民报复和教训洋人的契机,一个让洋人不再拿光绪威胁她的契机。

拳民愈演愈烈,他们本便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如果能够引导他们真正地去对付洋人的话,不仅能够化解拳民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也能够在战争中消耗拳民的势力,同时,还能够教训洋人,可谓是一石二鸟。

只可惜,号称刀枪不入的拳民被洋人的枪炮打成了筛子,荣禄好不容易整编出来的武卫军也被打废了。

于是,便有了慈禧携光绪仓皇逃出京城的一幕,她当时只要晚一步,或许已经被洋人给活捉了。

那么,在慈禧和光绪被困京城的时候,东南督抚为什么没有派兵入京勤王?慈禧明明已经将宣战诏书下发到各省了,东南督抚难道是在装傻充愣?

实际上,东南督抚不仅没有装傻充愣,反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慈禧,你爱宣战宣战,反正到时候我们不去!

张之洞给慈禧的回复是:“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李鸿章在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裹挟下,给慈禧的回复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之所以在慈禧向洋人宣战的紧要关头唱“东南互保”这一出,一则是因为他们不认为清政府能够打得赢洋人;二则是他们对拳民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他们始终不同意慈禧对拳民的“招抚”政策;三则是他们想要为了保护自己在东南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最本质的一点。

清朝自发起洋务运动以后,东南一带便成为了实业的根据地,实业又是官督商办,说白了便是官僚在主导,钱也进了官僚的口袋。

所以,所谓的“东南互保”虽然确实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也保护了东南一带的实业,可说到底官僚们也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利益的目的。

那么,清政府在和洋人谈妥了条件,用钱用地买到了洋人的原谅,慈禧返回北京中枢之后,慈禧又是怎么对待这些加入了“东南互保”的东南督抚的呢?

实际上,李鸿章的利益和慈禧的利益早已经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他们两人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李鸿章当时未必是真心加入东南互保,只是他孤身一人远在广东,不得不被张之洞等人所裹挟罢了。

所以,在慈禧逃出京城后没多久,便又发了一道命令给李鸿章,让李鸿章北上和洋人谈判,好让慈禧和光绪能够早日回銮。

谈判几乎不会伤害到东南督抚的利益,所以他们也没有对李鸿章北上有所阻挠。但是,李鸿章在和洋人签订完《辛丑条约》后吐血,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了,慈禧听闻李鸿章的死讯后还忍不住落了泪。

慈禧和光绪“两宫回銮”虽然是李鸿章死后的事了,不过慈禧也给了李鸿章一个“文忠”的谥号,更是差一点让他配享太庙,最后虽然没能配享太庙,却也成了清朝唯一一个能够在京城建祠的汉族官员。

张之洞虽然喊出了一句“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可是,他实际上也没有背叛清朝,虽然当时有人确实怂恿他这么做。

不过,张之洞在慈禧回京后也没有受到什么责罚,坐到了他这个位置,实际上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已经不敢轻易动他了。

对于袁世凯,也是如此。

荣禄整编了武卫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支军队,但是洋人一打过来,除了袁世凯手里的武卫右军得以幸免之外,余下四支几乎全废了。

这么一来,袁世凯手里的北洋新军在成为了清政府最后唯一一支能够拿得出手的军队的同时,也让清政府产生了忌惮。

贸然对袁世凯下手的话,怕引起袁世凯的反弹,毕竟北洋新军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要是逼急了,他带头反了怎么办?

更何况,袁世凯也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也看得出来清朝寿命未尽,所以也还在讨好着慈禧,这让慈禧也不好对他下手。

载沣上台后一度想要杀了袁世凯,可是被张之洞给劝住了,他如果真敢对袁世凯动手的话,袁世凯兵权在握,又怎么可能会乖乖束手就擒?他对北洋军的控制力,即便被罢官三年,也仍然如臂使指。

这也是慈禧事后没追究袁世凯责任,反而重用他的原因。

东南督抚们之所以敢在慈禧下发宣战诏书后,直截了当地拒绝慈禧,已经明显地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清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很弱很弱了,清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只不过是在勉强维持罢了。

所以,清政府虽然和洋人议和了,慈禧也回到了京城,可是却不敢对这些参加了“东南互保”的东南督抚们下手,反而还得哄他们和重用他们。

因为,慈禧还得靠他们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保住自己的权力。


宁糊涂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有人曾质疑为何八国联军可以那么轻易的杀入北京城?其实这就与南方各路督抚的东南互保有关。


那东南互保是个什么政策呢?

在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侵华前,列强为了减轻阻力,曾与清政府的南方各省督抚达成这个“东南互保”协议。

东南互保,即东南地区督抚联通起来违抗慈禧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对列强不抵抗。对于慈禧的命令,东南督抚们只称慈禧是在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可以选择不听从。



其实早在列强来找东南督抚之前,督抚们就一直在商议着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对于慈禧太后之后又向十一国宣战,督抚们也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列强找来要合作之时,立马就答应了,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

东南督抚们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二手准备,若清朝完了,慈禧“仙逝”了,就推举李鸿章出任“总统”以主持大局。只不过之后清政府还是没完蛋,苟延残喘了下来。

参加这个东南互保的督抚们主要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臣,除了我们熟悉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还有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两江总督刘坤一这四人。

那么这七人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求和后,到底如何了呢?我们以1900年为界限看,因为1900年这档子事才发生,所以要看这七人如何?则得看这七人在1900年之后是如何了。



先说李鸿章,他在此事过后反倒被慈禧继续重用,慈禧在逃亡之中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并调任为清朝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让李鸿章来收拾烂摊子。李鸿章被迫北上,在巨大压力(背锅与列强漫天要价)面前,李鸿章在到达北京后病倒,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张之洞在此事后,没收到任何处罚,依旧照常,在后来慈禧死后还成为中枢重臣。

袁世凯我们都很清楚了,他也依旧受到慈禧重用,在李鸿章死去,被慈禧受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接班李鸿章。



许应骙也开始没受到慈禧的报复,不过他在1902年御史李灼华上奏弹核督闽不佳,被开缺回籍。此后回归乡里深居简出。奎俊、盛宣怀、刘坤一也是一切照常,甚至在后来还受封了,比如当时盛宣怀没过多久就被加上了太子少保。

总的来看,慈禧并没有报复他们,大多是和往常一样对待,甚至有些还被升了官。而这其中原因,并不是慈禧心地有多善良。

慈禧需要倚仗这些人,特别是李鸿章,他还得要李鸿章去签署条约,而其他人她也需要他们支持,因此慈禧是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而且慈禧也没能力去报复他们,东南督抚们有胆量不去救,当然也能有胆量联手起来反,若慈禧还想着算账,怕东南督抚们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在那个时候,清政府其实已经没有实际统治力了,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的弱,所以慈禧要做的也只能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夏目历史君


东南互保源自一份电报。

1900年6月,大清向11个列强正式宣战前,慈禧通电全国各省督抚,作战前动员令。


电报发出之后,邮电大臣盛宣怀第一时间获悉。他觉得事关重大,便擅自将电报压下,并立即将电报送给了老师,广东都督李鸿章。李鸿章清醒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做出反应:压下电报,联络南方各省督抚抵制。

之后,由盛宣怀的牵线,湖北,广东,闽浙,四川等各省结盟,同英国等列强在上海签立《东南互保》协议,明确南方各省受保护。这就是协议的由来。


正是这份协议,随后北方战火纷飞,而南方呈现一片祥和太平。

这份协议的起因属于抗旨,与外国约签属于独立,性质十分恶劣。所以,当时慈禧的愤怒,完全能够想象。

随着事态的发展,逃亡路上,两宫遭受了百般苦难,而且慈禧汁匕渐次明白,原来是刚毅,赵舒翘的糊弄,才使自已作出了错误的决策,终酿大祸。因此,对于东南互保的头目李鸿章等,慈禧并未降罪。这应当是原因所在。

后来,在定同八国联军议和人选时,除了李鸿章,慈禧环顾身边,已无可用之人。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因病去世。当时,滞留开封的慈禧闻讯,极度悲伤,老泪纵横。

2天之后的9月28日,慈禧降旨,追封李鸿章一等候,追赠大傅,谥文忠,入祀贤良祠。

10月3日,再次降旨,赐银5千两,加恩其子孙多达8人。

《庚子西狩丛谈.卷四》录:着再赏银五千两治丧。立功省分,建立专祠;政功战绩,宣付史馆。伊子李经述,着赏给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李经迈着以四五品京堂用,李经方服阕后以道员遇缺简放。伊孙李国杰,着以郎中即补;李国燕、李国煦着以员外郎分部行走;李国熊、李国焘着赏给举人,一体会试云云。忠勋遣荫,泽被一门。

10月13日,第三次在邯郸降旨,着京师建立专祠,列入祀典,由地方官春秋致祭。

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享受如此殊荣的汉人,除张廷玉外,唯李鸿章李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